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方法测量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角膜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庞辰久 宋晓虹 王丽娅 《眼视光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38-140,145,共4页
目的对用Visante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以及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etomileusis,LASIK)前、后的角... 目的对用Visante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以及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etomileusis,LASIK)前、后的角膜厚度结果准确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49例(98眼)近视眼患者于LASIK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个月,分别用Visante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以及超声角膜测厚仪进行角膜中央厚度测量,对不同测量方法间的比较进行配对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Visante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校正系数分别为0.92和0.95)以及超声角膜测厚仪在LASIK手术前测量角膜中央厚度依次为(528.40±30.73)μm、(531.56±33.09)μm、(548.90±34.17)μm和(549.92±31.35)μm,三种检查仪测量结果有高度相关性。AS-OCT测量所得的角膜中央厚度较超声法测量结果薄(21.52±14.1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P=0.000);Orbscan-Ⅱ法采用0.92校正系数时其测量结果较超声法薄(18.35±11.1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1,P=0.000),而采用0.95的校正系数时,测量结果较超声法薄(1.02±11.53)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3,P=0.543)。LASIK手术后第1个月,上述仪器测量结果依次为(448.85±35.53)μm、(434.37±42.07)μm、(448.39±43.26)μm和(445.71±34.84)μm。AS-OCT测量角膜中央厚度较超声法测量结果厚(2.52±9.61)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P=0.076);Orbscan-Ⅱ法采用0.92校正系数时其测量结果较超声法薄(11.47±15.0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7,P=0.000),采用0.95的校正系数时,测量结果较超声法厚(2.68±15.95)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5,P=0.250)。结论LASIK手术前,Visante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角膜中央厚度测量值较小,手术后测量结果与超声测量结果一致;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采用厂家默认校正系数时手术前后测量结果均较薄,采用合理校正系数时测量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方法 角膜厚度 眼前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Orbscan-Ⅱ 超声测厚仪
下载PDF
不同糖皮质激素用药方法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怡 白继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83-385,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iffuse lamellar keratitis,DLK)的预防作用及不同用药方法的效果。方法设计前瞻性研究,对接受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208例(416眼...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iffuse lamellar keratitis,DLK)的预防作用及不同用药方法的效果。方法设计前瞻性研究,对接受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208例(416眼)根据术后用药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实验组术后使用碘必殊滴眼液4次/d,用药1周,再用0.1%氟美瞳滴眼液3次/d、2次/d、1次/d,用药各1周。对照组术后用0.1%氟美瞳滴眼液4次/d、3次/d、2次/d、1次/d,用药各1周,加托百士滴眼液1周。观察指标:在术后第1周、第1个月进行眼压检测,用裂隙灯观察术眼,统计DLK发生率并进行临床分期。结果LASIK术后第1周和第1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个别眼压增高者停用激素眼药后眼压很快恢复正常。术后第3天,实验组有7眼(3.3%)发生DLK,全为Ⅰ期;对照组有25眼(12.0%)发生DLK,其中Ⅰ期20眼(80.0%),Ⅱ期5眼(20.0%)。术后第7天,实验组有1眼发生DLK,对照组有18眼(8.6%)发生DLK,其中Ⅰ期15眼(83.3%),Ⅱ期3眼(16.7%)。对两组的DLK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LASIK术后短期应用强效糖皮质激素可明显降低DLK的发生率并缩短病程,眼压升高作用不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方法 弥漫性板层角膜炎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U100plus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鹏 种铁 +5 位作者 杨小杰 薛玉泉 李和程 李洪亮 秦博 王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U100plus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U100plus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120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单次碎石成功率,术后3月计算... 目的:探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U100plus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U100plus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120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单次碎石成功率,术后3月计算结石排净率。结果:单次碎石成功率88.3%,其中肾下盏结石单次碎石成功率66.7%,比其他部位单次碎石成功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47.7±30.5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7±1.5g/L,11例患者出现发热,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3月复查,结石排净率94.7%。结论: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U100plus激光治疗直径<2cm的上尿路结石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在降低部分操作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维护、使用成本,节约了维修成本及时间,为初次开展及经费紧张医院开展输尿管软镜技术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治疗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 激光/方法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应用于小儿肾、输尿管上段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6
4
作者 彭丽红 王娜 陈思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1841-1843,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小儿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配合.[方法]对47例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儿进行完善的术前护理准备、密切术中配合;术后对仪器设备进行及时的清洗和保养.[结果]经全...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小儿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配合.[方法]对47例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儿进行完善的术前护理准备、密切术中配合;术后对仪器设备进行及时的清洗和保养.[结果]经全面完善的手术配合,47例患儿共52侧结石中49侧入镜顺利寻及结石并碎石成功,其中5侧因软镜导引鞘置入不成功或结石太大、多发结石留置双J管2周后进行第二次软镜碎石达到良好效果.其他3侧下盏结石软镜下未寻及结石,2侧改由经皮肾镜碎石取石,1侧观察.术后2个月清石率为92.3%(49/52).手术时间25~115 min,平均45 min.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手术配合要求高.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掌握术中配合步骤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清洗和保养是保持其性能完好、确保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治疗 输尿管结石/治疗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 激光/方法 钬/治疗应用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直径≤2cm及〉2cm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2
5
作者 吴爱斌 秦锁炳 卜强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2期2474-2475,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与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FURS)治疗直径≤2cm及〉2cm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将其分为PCNI。组和FURS... 【目的】比较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与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FURS)治疗直径≤2cm及〉2cm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将其分为PCNI。组和FURS组,各2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残留情况。【结果】PCNL组肾结石≤2cm、〉2cm患者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FURS组,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大于FUR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NL组≤2cm结石清除率为88.89%低于FURS组的92.31%,〉2cm结石清除率为93.75%高于FURS组的75.0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PCN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高于FURS组的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89,P=0.346〉0.05)。【结论】PCNL、FURS术治疗≤2cm及〉2cm肾结石均具有较高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但后者比前者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外科学 肾造口术 经皮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 激光/方法 钬/治疗应用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预防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形成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荒 王春勇 +2 位作者 王宜 宋跃 郑雅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3-686,共4页
目的:探讨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中应用丝裂霉素C对抑制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的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OVID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收录的1995年4月-2005年4月10年发表... 目的:探讨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中应用丝裂霉素C对抑制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的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OVID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收录的1995年4月-2005年4月10年发表的关于丝裂霉素C与PRK相关的对照研究,并辅以手工检索。结果:共纳入2项随机对照试验,异质性Q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17,df=1,P=0.68)。2项研究的OR值分别为0.17[95%CI0.05~0.533、0.10[95%CI0.01~0.853;合并OR值为0.14[95%CI0.05~0.40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3.75,P=0.0002)。结论:PRK术中局部应用0.02%丝裂霉素C可以明显减少高度近视眼术后的haze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治疗作用 角膜切除术 光折射 准分子激光/方法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综合分析
下载PDF
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在乙醇法-和机械法-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吴莹 瞿小妹 +2 位作者 周行涛 戴锦晖 褚仁远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5期296-298,共3页
目的评价Galyfilcon A硅水凝胶软性角膜接触镜(acuve advance)作为乙醇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和机械法-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绷... 目的评价Galyfilcon A硅水凝胶软性角膜接触镜(acuve advance)作为乙醇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和机械法-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绷带式接触镜应用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1例(58眼)行LASEK或epi-LASIK的患者参与了本前瞻性临床研究,其中9例双眼行LASEK手术者作acuve advance和月抛型镜片的对照研究,其余22例均使用acuve advance镜片。根据角膜上皮愈合的情况,镜片连续配戴3 d或7 d。在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观察镜片的中心位置、移动度、湿润度和沉淀物,在裂隙灯下对角膜缘充血和角膜上皮水肿情况进行评分,并由患者对其不适感(疼痛和异物感)行主观量化评分。结果Acuve advance的镜片中心位置、移动度、湿润度均良好,常见散在沉淀物。大部分患者疼痛感无或很轻,而异物感是主要症状。与月抛型镜片相比,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戴acuve advance者异物感更轻(Z=2.72,P=0.007;Z=2.37,P=0.018);戴acuve advance者术后第1天的疼痛感更轻(Z=2.60,P=0.009);戴acuve advance者术后角膜缘充血与角膜上皮水肿也略轻,但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Galyfilcon A硅水凝胶软性角膜接触镜作为LASEK和epi-LASIK术后绷带式接触镜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与月抛型镜片相比,更适合于长期配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接触镜/治疗应用 角膜切削术 上皮下 激光/方法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方法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激光联合三仁汤加减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25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雷淑红 瑚彩红 雷献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752-753,共2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原因不明。无有效治疗药物,早期激光治疗旁中心渗漏点做为其首选的治疗。2008年1-12月我们应用激光治疗联合中药三仁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 激光/方法 @三仁汤
下载PDF
羊水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组织功能恢复的影响
9
作者 陈陆霞 贺忠江 +1 位作者 张凤妍 王卫群 《眼视光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羊水(human amniotic fluid,HAF)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后角膜知觉及透明度恢复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36只,双眼行PRK。术后,右眼为实验眼滴用HAF液,左眼作为对照眼滴用人工泪液(ar...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羊水(human amniotic fluid,HAF)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后角膜知觉及透明度恢复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36只,双眼行PRK。术后,右眼为实验眼滴用HAF液,左眼作为对照眼滴用人工泪液(artificial tears,AT)。术后不同时期分别进行裂隙灯、Cochet-Bonnet角膜知觉计及722光栅分光光度计检查,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术后第3~第5天两组角膜上皮全部愈合,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第16周(第2周除外),实验组角膜知觉敏感度、透明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第16周,实验组角膜透明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AF滴眼液能促进PRK后角膜知觉及透明度的恢复,该研究将为浅表角膜损伤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切削术 屈光性 准分子激光/方法 羊水/治疗应用 角膜知觉 角膜透明度
下载PDF
激光刀在中央型椎间盘脱出手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守勋 谢昌厚 +3 位作者 王茂德 唐宗椿 陈美兰 党治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6期341-342,共2页
通过连续输出、刀头功率为52.2W的CO_2激光刀和YAG激光进行了中央型椎间盘脱出手术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激光手术时具有出血少、速度快,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手术操作简便彻底,术中及术后全身无不良反应,手术后伤口不易感染,愈合良好,神经... 通过连续输出、刀头功率为52.2W的CO_2激光刀和YAG激光进行了中央型椎间盘脱出手术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激光手术时具有出血少、速度快,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手术操作简便彻底,术中及术后全身无不良反应,手术后伤口不易感染,愈合良好,神经系统症状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外科手术 激光/方法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1
作者 佘湘群 唐米纳 +4 位作者 向军章 尹邦文 王威 邱志军 戴英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2期2411-2412,2415,共3页
目的探讨长径≤2 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最佳微创手术方式。方法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3例合并或不合并肾积水的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其中60例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63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治... 目的探讨长径≤2 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最佳微创手术方式。方法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3例合并或不合并肾积水的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其中60例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63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碎石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输尿管软镜组与经皮肾镜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20±8)min、(90±5)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0.2±0.1)g/L、(30±8)g/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4±0.5)d、(10±2.3)d,住院费用分别为(22006±1589.6)元、(15106±658.3)元,碎石成功率分别为100%、93.7%(59/63)。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除手术时间长于经皮肾镜外,与之比较具有创伤少、住院时间短、碎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治疗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 激光/方法 钬/治疗应用 内窥镜检查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近视和散光患者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的早期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28
12
作者 赵伟 王雁 +4 位作者 李华 窦瑞 张佳媚 李浏洋 危平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9-354,共6页
背景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已广泛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正,但是关于SMILE对不同程度屈光不正,尤其对不同程度近视及散光矫正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估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和比较SMILE矫正低、中、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 背景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已广泛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正,但是关于SMILE对不同程度屈光不正,尤其对不同程度近视及散光矫正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估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和比较SMILE矫正低、中、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早期稳定性及术眼角膜恢复特点。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5—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拟行SMILE手术的近视患者108例195眼。根据临床近视分类标准将患眼分为低度近视组(≤-3.00D)、中度近视组(〉-3.00~-6.00D)和高度近视组(〉-6.00D),其中低度近视组39例57眼,中度近视组38例76眼,高度近视组31例62眼,所有术眼均接受SMILE手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行裸眼视力(UCVA)(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屈光度、眼压、眼前节和角膜地形图检查,比较各组间术眼的有效性指数、安全性指数、等效球镜度(SE)、可预测性和稳定性。结果术后3个月时,低、中、高度近视组术眼UCVA(LogMAR)〈0.1者分别占100%、97.1%和92.8%;所有术眼术后BCVA均达到术前BCVA;低、中、高度近视组术眼残余SE分别为(-0.07±0.16)、(-0.05±0.20)和(-0.08±0.27)D;低、中、高度近视组术眼的残余SE在±0.5D间者分别占100%、98.7%和93.6%,所有术跟残余SE均在±1.0D内。低、中、高度近视组术眼实际矫正sE均随着术前预计矫正sE的增加而增加(r=0.942、0.959、0.957,均P〈0.001)。结论SMILE矫正低、中及高度近视均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早期稳定性。低度近视眼术后1周以内角膜创伤恢复时间较中度、高度近视眼略慢;少数高度近视眼在SMILE术后3个月表现出轻度屈光度回退,而中度近视眼SMILE矫正的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手术 角膜激光手术/方法 准分子激光/治疗用途 视力 安全性 可预测性 稳定性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下载PDF
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屈光回退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林咸平 费安裕 +3 位作者 李辉军 赵春娟 叶晓玲 方燕 《眼视光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眼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2例(141眼)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治疗。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分为3组:Ⅰ组<-6.00D,计55眼;Ⅱ组-6.00^-8.75D,计40... 目的探讨影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眼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2例(141眼)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治疗。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分为3组:Ⅰ组<-6.00D,计55眼;Ⅱ组-6.00^-8.75D,计40眼;Ⅲ组≥-9.00D,计46眼。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的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检查所得的角膜后表面数据,分析术后裸眼视力与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第3个月,裸眼视力4.4~5.2,平均4.98±0.12,三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有36眼视力<5.0且近视屈光度高于-1.00D为屈光回退眼,105眼为正常眼。术后各阶段随访时发现,随着术后时间延长,角膜最薄处厚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角膜后表面负性屈光度增大,角膜后表面Diff值增高,屈光回退组各指标不同阶段(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0.033、7.739、6.500,均P<0.01);但正常眼组各指标不同阶段比较,除角膜最薄厚度外,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角膜最薄厚度F=5.485,P<0.01;其余均P>0.05)。设术后第3个月的裸眼视力为因变量(Y),X1为术前近视屈光度,X2为角膜切削比,X3为术后第3个月角膜后表面最高点Diff值,X4为术后第3个月和术后第1周角膜厚度差,X5为术后第3个月和术后第1周角膜后表面屈光度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5.09-0.034X1+1.785X2-2.216X3-0.002X4+0.081X5(F=21.474,P=0.000)。结论LASIK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欲取得较好疗效,应考虑不同因素,如术前近视屈光度、角膜切削比、术后角膜增殖和术后角膜后表面改变等因素均有可能对LASIK的疗效造成影响,尤其是对高度或超高度近视,必要时采取部分矫正屈光力,以提高角膜切削比值,减少角膜的前突,将剩余屈光度用日后配戴低度眼镜的方法进行处理,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及屈光回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方法 屈光回退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常见致病真菌所致角膜炎的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图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夏元 薛春燕 +1 位作者 吴艳 黄振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5-159,共5页
背景真菌性角膜炎仍是中国主要的感染性眼病,传统的确诊方法主要是角膜刮片后进行菌种培养。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是近年来使用的无创性活体眼表检查的方法,但目前关于真菌性角膜炎病灶区相关检查特点的研究工作尚不够系统和完善。... 背景真菌性角膜炎仍是中国主要的感染性眼病,传统的确诊方法主要是角膜刮片后进行菌种培养。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是近年来使用的无创性活体眼表检查的方法,但目前关于真菌性角膜炎病灶区相关检查特点的研究工作尚不够系统和完善。目的研究和分析中国常见的4种致病菌引起的真菌性角膜炎的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初诊且进行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的65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为单眼患病。所有患眼均进行角膜真菌的实验室培养和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对不同菌种引起的真菌角膜炎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图像特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菌丝的特点、孢子的分布及菌丝与病灶周围组织反映的关系,并总结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真菌菌丝与其他角膜组织的鉴别要点。结果角膜感染菌的实验室培养结果显示,本研究中纳入的患眼中镰刀菌角膜感染者占63.0%,曲霉菌感染者占16.9%,念珠菌感染者占3.0%,链格孢霉菌感染者占4.6%。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显示,镰刀菌感染性角膜炎病灶中的菌丝在角膜浅基质层呈树枝样高反光,而在深基质层表现为线型,病灶区炎性细胞较少;念珠菌感染性角膜炎病灶中的假菌丝位于角膜浅、中基质层,有散在的孢子和炎性细胞浸润,基质纤维增生活跃;曲霉菌感染病变区的菌丝呈蠕虫状,形状较镰刀菌细且短;链格孢霉菌感染病灶区的菌丝长、直且粗大,并有球形厚垣孢子位于菌丝顶端。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各种真菌性角膜炎病灶区的菌丝与角膜上皮下神经丛、树突状细胞、角膜的增生纤维等均表现为高反射,但其形状、分布及走行均有所不同。结论真菌菌丝是诊断和鉴别真菌性角膜炎感染菌属的主要依据,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可在活体提供有用的相关信息,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微生物 真菌眼部感染/诊断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方法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和屈光力的变化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季鹏 李镜海 +2 位作者 毕宏生 周芳 王兴荣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28-231,共4页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和屈光力的变化及影响二者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接受LASIK手术并有术后6个月随访记录、近视屈光度(等效球镜)为(-6.50±2.75)D的52例患者...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和屈光力的变化及影响二者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接受LASIK手术并有术后6个月随访记录、近视屈光度(等效球镜)为(-6.50±2.75)D的52例患者(76眼),于术前及术后第1个月、第2个月和第6个月分别行Orbscan-Ⅱ裂隙光扫描角膜地形图检查,测量角膜后表面前凸值、角膜后表面屈光力,观察其变化。用多元逐级回归法分析术前角膜最薄点厚度,以及眼内压、切削量与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的相关性。结果术后第1个月角膜后表面前凸值为(38.81±17.87)μm,术后第2个月为(35.61±13.60)μm,术后第6个月为(36.45±14.34)μm;3.0 mm直径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均值术后第1个月为(-6.85±0.23)D,术后第2个月为(-6.83±0.28)D,术后第6个月为(-6.81±0.25)D;5.0 mm直径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均值术后第1个月为(-6.34±0.24)D,术后第2个月为(-6.38±0.21)D,术后第6个月为(-6.39±0.25)D,上述观察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术后第1个月同术后第2个月、第6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角膜后表面前凸值与角膜后表面屈光力线性相关(r=0.6,P<0.01)。多元逐级回归分析与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的变化有关系的变量为切削量(非标准系数B=0.405,P<0.01),角膜最薄点厚度(非标准系数B=-0.109,P<0.01),术前眼内压未进入最后回归方程。结论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形态有显著性改变,角膜后表面呈锥形前凸,随术后时间延长角膜后表面形态趋于稳定;角膜厚度越薄、切削量越大则术后的角膜前凸值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手术/方法 原位角膜磨镶术/方法 Orbscan-Ⅱ裂隙光扫描角膜地形图 角膜后表面 前凸 屈光
下载PDF
降眼压药物预防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早期屈光回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曾锦 郭海科 +3 位作者 张洪洋 金海鹰 李倩 谢文娟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的患者早期应用降眼压药对角膜前表面曲率及前房深度的影响,评价其对LANK术后角膜膨隆及屈光回退的抑制作用。方法按术前角膜厚度低于520μm、术中角膜基质...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的患者早期应用降眼压药对角膜前表面曲率及前房深度的影响,评价其对LANK术后角膜膨隆及屈光回退的抑制作用。方法按术前角膜厚度低于520μm、术中角膜基质床介于250—270μm的标准分为两组:第1组(用药组)15眼,术后第2天在常规用药的同时加用噻吗心安眼水;第2组(非用药组)15眼,在患者出现屈光回退时(术后1个月内)加用噻吗心安眼水。应用Orbscan-Ⅱ系统测量术后第1天、第15天及屈光回退时的前表面曲率和前房深度(晶状体前表面与角膜内皮间)。结果第2组用药后的前表面曲率较用药前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0.022);用药后前房深度较用药前略有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0.27)。第1组术后1个月内出现回退1眼(占0.67%),第2组,术后1个月内出现回退6眼(占40%),第1组术后第1天与第15天前表面曲率差值平均为(0.291±0.042)D,第2组为(0.870±0.061)D,两组差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F=7.496,P=0.023)。第1组术后第1天与第15天前房深度差值平均为(0.014±0.004)μm,第2组为(0.042±0.002)μm,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F=5.171,P=0.042)。结论LASIK术后早期应用降眼压药物可以抑制眼压的升高,降低角膜膨隆及术后早期屈光回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压 屈光回退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住/方法
下载PDF
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明环境下对比敏感度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雷蕾 张建华 +3 位作者 郑磊 冯华章 王倩 樊琪 《眼视光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测试低中度、高度近视患者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前后明环境下的对比敏感度,评估其视觉质量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来我中心就诊的低中度、高度近视患者各38例(最佳矫正视力均达20/20)。由同... 目的测试低中度、高度近视患者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前后明环境下的对比敏感度,评估其视觉质量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来我中心就诊的低中度、高度近视患者各38例(最佳矫正视力均达20/20)。由同一术者以博士伦217z系统对两组患者行常规标准LASIK手术。在明环境下,以CGT-1000分别对术前与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的对比敏感度进行检查。应用SPSS11.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明环境下,术前及术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在有眩光情况下,高度近视组对比敏感度均低于低中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无眩光情况下,高度近视组对比敏感度在2.5、1.6、1.0、0.7deg这几个高频空间点上较低中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时均出现对比敏感度下降,其中高度近视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对比敏感度在术后第3个月时较术后第1个月时有所恢复。各组在各时段有眩光情况下对比敏感度均低于无眩光情况下对比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明环境下,LASIK手术前后低中度近视患者对比敏感度均优于高度近视组;术后两组对比敏感度均较术前有所降低,高度近视组下降更为明显;对比敏感度随着时间推移有恢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方法 对比敏感度
下载PDF
施图伦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早期视疲劳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华 梁荣 罗栋强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观察施图伦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早期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LASIK手术后第1周主诉视近疲劳症状的患者111例(222眼),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术后常规用药外,治疗组加用... 目的观察施图伦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早期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LASIK手术后第1周主诉视近疲劳症状的患者111例(222眼),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术后常规用药外,治疗组加用施图伦滴眼液。定期观察两组视疲劳症状缓解情况并进行评分,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视疲劳症状均有所缓解,术后第1周两组的评分分别为5.62±2.18和6.04±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周和第3周,治疗组的视疲劳评分分别为4.72±1.65和3.24±1.13,对照组分别为5.66±2.54和3.8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图伦滴眼液可以有效缓解LASIK术后早期视疲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图伦滴眼液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方法 视疲劳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玻璃体后脱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沈丽君 许琛琛 +1 位作者 王勤美 方海珍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 leusis,LASIK)后的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发生情况。方法对43例(85眼)在我院行LASIK矫治近视的近视患者采用眼部B超检查,观察其术前与术后第3天、... 目的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 leusis,LASIK)后的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发生情况。方法对43例(85眼)在我院行LASIK矫治近视的近视患者采用眼部B超检查,观察其术前与术后第3天、第1、第3、第6个月的PVD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前PVD发生率为11.8%;术后6个月随访中共有21眼(21/75,28%)新发生PV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眼轴较长是术后发生PVD的高危因素;未观察到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眼后段并发症。结论LASIK可诱发PVD,眼轴较长者更易发生。术后6个月随访中未观察到严重眼后段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后脱离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方法 并发症
下载PDF
Q值调整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临床疗效 被引量:20
20
作者 陈世豪 李斌 王勤美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Q值调整的个体化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方法应用美国雷赛Astramax三维角膜地形图仪、Astrapro个体化切削设计程序和Astrascan XL准... 目的探讨Q值调整的个体化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方法应用美国雷赛Astramax三维角膜地形图仪、Astrapro个体化切削设计程序和Astrascan XL准分子激光系统,对33例(66眼)近视患者行Q值调整的个体化LASIK手术。30例(59眼)近视患者作为对照组行标准切削方式的LASIK手术。随访6个月,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标准组和Q值组术后第6个月结果:"!安全性:两组均无一眼下降2行及以上,下降一行的各仅为2眼。"#有效性:术后裸眼视力分别为5.04±0.06和5.05±0.07,5.0以上分别为89.8%和90.9%,5.1以上为49.2%和50.0%。"$可预测性:术后平均等效球镜分别为(-0.11±0.44)D和(-0.07±0.44)D,在目标值±0.50D以内分别为83.1%和80.3%,±0.25D以内均为57.6%。"%稳定性:术后第1、第3和第6个月的平均等效球镜为-0.02966D和0.096591D,-0.09746D和0.003788D,-0.11441D和-0.07197D,变化均小于0.25D。上述4种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术后Q值分别为0.42±0.21和0.107±0.2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6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Q值调整的个体化切削比标准切削更有助于维持角膜生理性的非球面性。其远期效果仍需更多病例、更全面的评价指标和更长时间的随访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住/方法 Q值 近视 角膜 非球面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