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对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监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军威 杨新明 阴彦林 《微循环学杂志》 2008年第2期45-4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在腹部真皮下毛细血管网超薄皮瓣成形术中的临床作用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2005年7月~2007年11月采用腹部真皮下毛细血管网超薄皮瓣治疗手部、腕部及前臂皮肤套状撕脱伤14例,并采用LDF对围手术期皮... 目的:探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在腹部真皮下毛细血管网超薄皮瓣成形术中的临床作用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2005年7月~2007年11月采用腹部真皮下毛细血管网超薄皮瓣治疗手部、腕部及前臂皮肤套状撕脱伤14例,并采用LDF对围手术期皮瓣供区、皮瓣组织及皮瓣断蒂前血流灌注量(PU)进行监测,评价治疗及监测结果。结果:14例患者在皮瓣成形术后10~17天断蒂,平均13.2天,其中1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个月~1.3年(平均为8个月)。12例患者随访时皮瓣的外形、色泽、弹性、柔软度均正常,皮瓣PU/周围皮肤PU均大于65%,认定皮瓣断蒂术后成活;1例皮瓣远端断蒂前发生局部坏死。结论:LDF对腹部真皮下毛细血管网超薄皮瓣的临床观察结果对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 临床意义 套状撕脱伤 监测 手指皮肤 神经损伤 交通事故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监测Wistar大鼠丘脑外侧背核区血流量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劲松 陈衔城 黄峰平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0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测定Wistar大鼠丘脑外侧背核区(LD区)血流量正常值范围。方法:Wistar大鼠按性别和体重分4组。立体定向下将LDF探头定位于双侧LD区。结果:119只大鼠共计238个LD区LDF值为(88±27)P... 目的:测定Wistar大鼠丘脑外侧背核区(LD区)血流量正常值范围。方法:Wistar大鼠按性别和体重分4组。立体定向下将LDF探头定位于双侧LD区。结果:119只大鼠共计238个LD区LDF值为(88±27)PU.数据近似正态分布。不同性别组间、不同体重组间以及同一个体双侧LD区LDF测量值均无显著性差别(P>0.10)。结论:Wistar大鼠LD区LDF测量正常值范围为44~143PU,不同实验样水间及同一个体双侧LD区LDF监测可互为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 WISTAR大鼠 丘脑外侧背核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盘切除前后神经根血流变化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礼庆 付勤 +3 位作者 杨军 许晓军 原泉 田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37-839,共3页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与神经根血流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量仪测量24例病人椎间盘切除手术前后神经根血流的变化,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术后下肢痛早期缓解病人神经根血灌流量增加明显高于延期缓解病人,神...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与神经根血流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量仪测量24例病人椎间盘切除手术前后神经根血流的变化,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术后下肢痛早期缓解病人神经根血灌流量增加明显高于延期缓解病人,神经功能障碍早期恢复病人神经根血灌流量增加明显高于延期恢复病人,破裂型病人较未破裂型病人术后神经根血灌流量增加明显。结论:术后早期坐骨神经痛缓解和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是间盘切除术后神经根血运恢复的结果,机械性压迫导致的神经根缺血是坐骨神经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术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血流
下载PDF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流量变化与组织病理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段兴威 李亚梅 +3 位作者 应洪亮 杨小玉 闫鹏 高琦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31-1534,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脊髓损伤(SCI/R)中的脊髓血流量(SCBF)与组织病理学变化规律相关性。方法阻断兔腹主动脉法制备腰段脊髓IR模型,实验组根据SCI/R时间段分为假手术组、缺检查。结果在缺血30 min组腰髓局部血灌注量迅速下降至基线值的-7...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脊髓损伤(SCI/R)中的脊髓血流量(SCBF)与组织病理学变化规律相关性。方法阻断兔腹主动脉法制备腰段脊髓IR模型,实验组根据SCI/R时间段分为假手术组、缺检查。结果在缺血30 min组腰髓局部血灌注量迅速下降至基线值的-77.51%(p=2.01E-17),有明确病理学改变。再灌注初始,局部血流迅速增高并超过基线水平,随后逐渐降低,再灌注1 h后局部血灌注基本恢复基线水平(3.7%P值=0.437 899),以后血流量低于基线水平,出现缺血后延迟低灌注;直至再灌注4 h(-23.5%,P值=1.34E-3),低灌注保持相对稳定,血流未见恢复,病理学改变明显进一步加重。结论研究表明SCI/R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组织病理学改变程度具有时间依从性,组织延迟性低灌注损伤是SCI/R重要病理学特点,为脊髓继发性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流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
下载PDF
兔颈髓牵张性损伤早期脊髓血流变化的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伟峰 任先军 +1 位作者 邓天琼 梅芳瑞 《颈腰痛杂志》 2004年第4期237-240,共4页
目的观察兔颈髓不同程度牵张性损伤早期脊髓血流的动态变化,探讨其特点和意义。方法构建颈髓牵张性损伤模型,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按不同时相点检测颈5、6段脊髓血流变化,同时取相同节段颈髓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组A脊髓血流量平均... 目的观察兔颈髓不同程度牵张性损伤早期脊髓血流的动态变化,探讨其特点和意义。方法构建颈髓牵张性损伤模型,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按不同时相点检测颈5、6段脊髓血流变化,同时取相同节段颈髓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组A脊髓血流量平均基线值和B组、C组、D组牵张前无统计学差异。随着牵张距离的不断增加,颈髓血流量呈进行性下降。当颈髓牵张损伤程度超过脊髓微血管自我调节能力时,则脊髓血流不能恢复。各组颈髓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相应的颈髓血流量变化趋势一致。结论脊髓血流量的降低是颈髓牵张性损伤继发神经功能障碍的基础,与颈髓的牵张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牵张性损伤 脊髓血流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
下载PDF
内皮素-1对正常大鼠脊髓血流及血脊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新生 李佛保 +1 位作者 潘滔 周少春 《中国微循环》 2002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内皮素 -1(ET-1)对正常脊髓血流及血脊屏障的影响。方法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10ngET-1或生理盐水。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脊髓血流 ,伊文思兰 (EB)评价血脊屏障功能。干湿重法测定脊髓中水含量。结果ET-110ng鞘内注射明显减... 目的观察外源性内皮素 -1(ET-1)对正常脊髓血流及血脊屏障的影响。方法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10ngET-1或生理盐水。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脊髓血流 ,伊文思兰 (EB)评价血脊屏障功能。干湿重法测定脊髓中水含量。结果ET-110ng鞘内注射明显减少脊髓血流至少达4h,注射ET-115min后各时点脊髓血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注射ET-1组脊髓中EB与水含量高于对照组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鞘内注射ET-1能引起正常大鼠脊髓缺血 ,破坏血脊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脊髓血流 血脊屏障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 大鼠
下载PDF
围术期脑血流和脑代谢的监测
7
作者 石广志 王保国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4年第6期424-428,共5页
围术期准确监测脑血流和脑代谢非常重要但较困难。本文介绍了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法,热弥散法,经颅多普勒法,近红外脑氧饱和度法。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法和脑组织氧分压六种方法的原理和临床应用的优缺点。
关键词 脑代谢 围术期 血流 监测 临床应用 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 困难 优缺点 准确
下载PDF
电针人中穴对大脑中动脉梗死大鼠脑皮质局部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丽芬 姚艳玲 崔景军 《吉林中医药》 2019年第10期1339-1341,1346,共4页
目的探索电刺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大鼠人中穴能否改善缺血局部脑血流量。方法选取5~6周龄Wistar大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大脑中动脉梗死大鼠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在大脑中动脉梗死之前和之后的... 目的探索电刺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大鼠人中穴能否改善缺血局部脑血流量。方法选取5~6周龄Wistar大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大脑中动脉梗死大鼠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在大脑中动脉梗死之前和之后的不同时相监测局部脑血流量(r CBF)。结果大脑中动脉梗死术后2组大鼠局部脑血流量均迅速下降,P> 0.05。模型组大鼠术后3 h、12 h、24 h、2 d、3 d局部脑血流量呈上升趋势,各时相前后相比,P> 0.05;针刺干预后,术后3 h局部血流量上升至梗死前的(0.46±0.14);术后3 h、12 h、24 h、2 d、3 d电针组缺血局部脑血流量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P <0.05,即电针组缺血局部脑血流量升高更明显。大脑中动脉梗死术后2组大鼠健侧局部脑血流量均下降(0.24±0.41),且术后3 h、12 h、24 h、2 d、3 d对侧脑血流量呈上升趋势,从术后24 h起,逐渐趋于平稳。说明电针组对侧脑血流量较模型组升高明显,P <0.05。结论电针可快速提高缺血早期梗死侧局部脑血流量;电针可增加健侧对梗死侧的血流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中穴 电针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 血流 大鼠
下载PDF
内皮素参与脊髓损伤后缺血 被引量:6
9
作者 彭新生 李佛保 潘滔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418-420,共3页
目的 :阐明内皮素 (ET)与脊髓损伤 (SCI)后缺血的关系。方法 :1鞘内注射 ET 110 ng,观察外源性ET 1对正常大鼠脊髓血流 (SCBF)的影响。 2 SCI前鞘内预先注射非选择性 ET受体拮抗剂 PD14 5 0 6 55 0 μg,观察阻断 ET生物学效应后伤区及邻... 目的 :阐明内皮素 (ET)与脊髓损伤 (SCI)后缺血的关系。方法 :1鞘内注射 ET 110 ng,观察外源性ET 1对正常大鼠脊髓血流 (SCBF)的影响。 2 SCI前鞘内预先注射非选择性 ET受体拮抗剂 PD14 5 0 6 55 0 μg,观察阻断 ET生物学效应后伤区及邻近 SCBF的变化。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血流。结果 :ET 1注射后 30分钟 ,SCBF降为基线的 (5 9.78± 8.80 ) % ,2小时为基线的 (5 8.6 0± 7.10 ) %。生理盐水组伤区 SCBF在 SCI后 5分钟即有明显下降 ,为基线的 (75 .5 7± 9.5 7) % ,2小时已降至基线的 (5 7.6 0± 7.6 0 ) % ,伤后 4小时仍未恢复 ;伤区邻近 SCBF下降较慢 ,伤后 30分钟降至基线的 (80 .74± 8.10 ) % ,2小时为基线的 (5 5 .2 6±5 .79) % ,伤后 4小时 SCBF仍未恢复。PD14 5 0 6 5明显改善了伤区 SCBF,损伤 5分钟及 30分钟后 ,伤区血流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1)。结论 :ET参与了 SCI后的缺血过程 ;PD14 5 0 6 5消除了伤区及邻近区 SCBF的下降。临床应用 ET受体拮抗剂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缺血 脊髓血液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
下载PDF
不同的热疗方法对皮肤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纪科伟 谭维溢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2005年第4期158-160,共3页
目的:比较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用不同热疗方法对皮肤微循环、皮肤温度及体温的影响。方法:20例RA患者为实验组,2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在对腰区进行局部热疗(红外线,石蜡,泥炭)之前、结束时以及热疗后30 min分别应用激... 目的:比较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用不同热疗方法对皮肤微循环、皮肤温度及体温的影响。方法:20例RA患者为实验组,2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在对腰区进行局部热疗(红外线,石蜡,泥炭)之前、结束时以及热疗后30 min分别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皮肤微循环、皮肤温度和体温。对照实验在装有空调设备的实验室中进行。结果:3种热疗方法均导致皮肤微循环(血流量和血管舒缩)、皮肤温度和体温显著增加,红外线使皮肤温度增加最大,应用石蜡时微循环变为较强烈,这种反应在2组间无差别。在热疗之前额外服用500 mg阿司匹林对皮肤温度和微循环均无影响。检测到的血管舒缩频率曲线趋向于正弦曲线。结论:3种热疗方法效果在量上的不同是由于其物理属性的不同所致。由于方法选择的不同而对循环的影响有差别,这对特殊患者选择刺激最小的治疗方法时是有意义的。2组腰部皮肤微循环的增加是相同的,对远端肢体的检查结果可能不同。3种热疗方法都可以引起血管舒缩运动的节奏化并最终导致微循环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皮肤微循环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口腔领面部外科学
11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1997年第10期188-188,共1页
关键词 稳定性 面部创伤 口腔外科学 俄罗斯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 外科手术 血流检测 骨创伤 拉力螺钉 神经切断术
下载PDF
食管
12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9期48-49,共2页
~~
关键词 食管切除术 友谊 食管裂孔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 胸腔引流 术后乳糜胸 内科治疗 气体压力 排出量 保守治疗
下载PDF
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治疗ASO42例疗效观察
13
作者 张瑞菊 许燕 《健康大视野(医药学术版)》 2005年第8期18-20,共3页
目的 观察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本院内科病房住院的42例ASO患者,以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20ug/d,静脉点滴,连续3周,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足背激光多普勒、甲襞微循... 目的 观察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本院内科病房住院的42例ASO患者,以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20ug/d,静脉点滴,连续3周,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足背激光多普勒、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 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改善、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显著降低。结论 可明显改善ASO患者的临床症状,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改善甲襞微循环。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治疗ASO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甲襞微循环 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
下载PDF
年龄对血管弹性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3
14
作者 陶军 靳亚非 +6 位作者 王礼春 刘磊 廖新学 高修仁 曾群英 陈国伟 马虹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 本研究采用桡动脉脉搏波分析动脉弹性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方法评价增龄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阐明动脉弹性降低可以用于早期无创评估人的内皮细胞功能。方法  2 4例无心血管疾病史的男性健康志愿者分为青年组 (年龄 2 0~ 30岁... 目的 本研究采用桡动脉脉搏波分析动脉弹性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方法评价增龄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阐明动脉弹性降低可以用于早期无创评估人的内皮细胞功能。方法  2 4例无心血管疾病史的男性健康志愿者分为青年组 (年龄 2 0~ 30岁 ,n =12 )和老年组 (年龄 6 0~ 70岁 ,n=12 ) ,离子电渗透法向受试者前臂皮肤导入乙酰胆碱 (acethycholine ,Ach)和硝普钠 (sodiumnitroprusside,SNP) ,激光多普勒流量测定仪测量基础和峰值血流量 ;采用桡动脉脉搏分析法无创性评价大动脉弹性指数 (C1 )和小动脉弹性指数 (C2 )。结果 青年组和老年组的基础血流无明显差异 ,与青年组相比 ,Ach诱导的老年组峰值血流量明显减少 [( 83 4 0± 11 90 )比 ( 93 75± 10 87)PU ,P =0 0 3],而SNP诱导的峰值血流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 119 17± 16 76 )比 ( 12 8 33± 2 1 2 9)PU ,P =NS];老年组与青年组比较 ,C1 和C2 明显降低 [C1 ( 11 4 2± 1 6 7)比 ( 16 75± 2 0 9)ml mmHg× 10 ,P <0 0 0 1;C2 ( 7 6 7± 1 5 6 )比 ( 10 75± 1 86 )ml mmHg× 10 0 ,P <0 0 0 1];动脉血管弹性的变化与Ach诱导的皮肤血流改变呈正相关 ,与SNP诱导的皮肤血流改变无关。结论 增龄导致动脉弹性降低和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动脉弹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弹性 内皮细胞功能 年龄 桡动脉脉搏波分析 动脉弹性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