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MoorFLPI激光血流成像仪等观察不同针刺手法的效应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涛 张维波 +5 位作者 贾术永 田宇瑛 王广军 杨李健 王璐 Gerhard Litscher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52-1254,共3页
目的:观察单纯提插或捻转手法造成的穴位及相关部位皮肤表面微血管灌注量的变化、对受试者血压、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同时记录受试者的针感。方法:选择20岁~35岁青年志愿者15人,平均年龄25.4岁±2.61岁。针刺右下肢足三里穴,采... 目的:观察单纯提插或捻转手法造成的穴位及相关部位皮肤表面微血管灌注量的变化、对受试者血压、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同时记录受试者的针感。方法:选择20岁~35岁青年志愿者15人,平均年龄25.4岁±2.61岁。针刺右下肢足三里穴,采用MoorFLPI激光多普勒扫描仪散斑全帧实时扫描成像系统进行穴位及相关部位点状波形模式的实时扫描,扫描前后进行心电及血压监测。结果:提插及捻转手法操作均可有效降低血压及心率,改善HRV;提插与捻转手法对被观察点及对照点的皮肤微血管灌注量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异;提插手法产生的针感明显强于捻转手法。结论:提插与捻转手法在上述所观察的各项指标均有差异,提示其对人体产生影响的机制有所不同,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手法 提插 捻转 激光血流成像 HRV 血压 心率 皮肤微血管灌注量 针感
下载PDF
电针对胃缺血再灌注影响的激光血流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栋 李顺月 +1 位作者 马惠敏 王淑友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33-838,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胃血流灌注的影响,寻找反映胃血流变化的研究方法。方法:在建立一种新的结扎大鼠胃右动脉而形成胃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基础上,电针"足三里"穴,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LDPI)对胃血流灌注图像予以显示,分析... 目的:观察电针对胃血流灌注的影响,寻找反映胃血流变化的研究方法。方法:在建立一种新的结扎大鼠胃右动脉而形成胃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基础上,电针"足三里"穴,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LDPI)对胃血流灌注图像予以显示,分析电针对胃血流灌注的作用。结果:①新的胃缺血再灌注模型显像清晰。电针组在缺血30 min内,缺血程度较对照组为轻;再灌注后血流的恢复效果也优于对照组。②在结扎25 min时,电针组血流量的变化均值为(-0.50±0.18)PU,与对照组(-0.90±0.16)PU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并促进缺血再灌注胃的血流供应;结扎和松解胃右动脉而形成的胃缺血和再灌注模型可以用于针灸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缺血/针灸疗法 再灌注损伤/针灸疗法 电针 大鼠 @激光血流成像
下载PDF
电针对小鼠肝脏血流灌注量影响的激光散斑成像显示 被引量:20
3
作者 宋晓晶 张栋 +2 位作者 马慧敏 王淑友 李顺月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应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连续监测电针过程小鼠肝脏表面血流灌注图像,研究电针不同穴位对肝脏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探讨激光散斑技术在针灸效应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oor-FLPI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分别对足三里组、曲泉组、非经... 目的:应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连续监测电针过程小鼠肝脏表面血流灌注图像,研究电针不同穴位对肝脏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探讨激光散斑技术在针灸效应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oor-FLPI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分别对足三里组、曲泉组、非经非穴组正常小鼠电针30min以及不电针对照组连续观察30min过程中肝脏表面血流灌注量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电针不同穴位、各个时点肝脏血流变化的规律。结果:(1)肝脏激光散斑图显示电针后各电针组肝脏表面整体血流灌注均增加,肝门附近区域灌注量增加幅度大于肝脏边缘区域;(2)电针各时点各电针组肝脏血流灌注量均出现增加,电针0~20min灌注量增加率为足三里组>曲泉组>非经非穴组;电针25~30min为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曲泉组。结论: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能够精确记录显示电针过程肝脏表面的微循环变化情况,电针可以增强正常小鼠肝脏血流灌注量,电针增加肝脏血流灌注的效应存在穴位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 肝脏 血流灌注 足三里 曲泉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针灸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33
4
作者 张栋 王淑友 +1 位作者 马惠敏 李顺月 《上海针灸杂志》 2004年第5期37-40,共4页
目的 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显示艾灸的治疗效果 ,了解这一新的医学影象技术在针灸经络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 ,对 12例健康人体艾灸前后体表出现的血流变化予以大范围地显像 ,分析体表血流分布与艾... 目的 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显示艾灸的治疗效果 ,了解这一新的医学影象技术在针灸经络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 ,对 12例健康人体艾灸前后体表出现的血流变化予以大范围地显像 ,分析体表血流分布与艾灸作用的关系。结果  (1)艾灸内关穴后 ,手掌部血流的增加以大小鱼际和内关穴区为主。(2 )艾灸外关穴后 ,指根部的血流增加显著。 (3)不艾灸对照组在 30 min内前臂、手掌和手背血流的自然波动较小。结论 艾灸可以引起手部微循环血流量的增加 ,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能够以大范围成像方式显示该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艾灸 经络 微循环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法结合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观察断指血运防治血管危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郭晓玲 张海波 +1 位作者 陈文 江雪莲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370-373,共4页
目的采用不同镇痛方法结合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Periscan PIMⅡ)系统动态观察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血流状态,防治血管危象以提高再植指成活率及临床疗效。方法本临床研究收集2013年1月~2014年7月住院的345例,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me... 目的采用不同镇痛方法结合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Periscan PIMⅡ)系统动态观察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血流状态,防治血管危象以提高再植指成活率及临床疗效。方法本临床研究收集2013年1月~2014年7月住院的345例,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对患者体质和手术危险性分级在Ⅰ、Ⅱ级的急诊单指及多指离断伤后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分为口服镇痛组、肌注镇痛组及连续臂丛阻滞镇痛组,每组各115例。比较三组患者再植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并采用Periscan PIMⅡ观察断指血流状态,计算再植指血管栓塞率、血管危象发生率、再植指成活率及术后6个月再植指功能评分,以评价不同镇痛方法对断指再植术成活率及功能康复的影响。结果连续臂丛阻滞镇痛组正常心理状况占65.22%,再植指血管栓塞率及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降低,成活率达93.04%,术后6个月再植指功能评分优良率亦明显增高,与口服镇痛组及肌注镇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riscan PIMⅡ可提供清晰的断指再植术后血管血运状态图像,为预防和处理血管危象提供可靠图像信息,结合连续臂丛阻滞术,在稳定患者不良心理状况、降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提高再植指成活率及促进再植指功能康复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 镇痛 栓塞 血管危象 成活
下载PDF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用于中医理论实验教学的探索
6
作者 贾富霞 赵婷 +2 位作者 马晗 龚慕辛 马赟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期137-140,共4页
“读经典,做临床”一直以来被视为是中医成才的基本道路,在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举足轻重。但是,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亦急需大量科学实验研究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深化中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对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 “读经典,做临床”一直以来被视为是中医成才的基本道路,在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举足轻重。但是,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亦急需大量科学实验研究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深化中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对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教学实践出发,以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运用于中医“寒凝血瘀”理论的实验教学为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在室温及寒、热刺激下小鼠耳廓微循环的血液运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中医寒、热病机理论,将抽象的中医理论可视化、数字化呈现。据此可知,通过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加深中医学专业学生对中医经典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实验 教学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 病因 病机
下载PDF
基于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的压力性溃疡评估装置在重症患者压疮早期预防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7
作者 王爱贞 郑兰华 刘美霞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7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激光散斑血流成像(LSCI)技术的压力性溃疡评估装置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压疮(PU)早期诊断和预防的作用,为临床早期PU诊断及标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23例入住ICU>48 h的重症患者,运用压力性溃疡评估... 目的:探讨基于激光散斑血流成像(LSCI)技术的压力性溃疡评估装置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压疮(PU)早期诊断和预防的作用,为临床早期PU诊断及标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23例入住ICU>48 h的重症患者,运用压力性溃疡评估装置对所有重症患者进行同质化早期诊断评估,根据实时质量监控数据,比较该评估装置应用前后ICU医务人员PU防范管理相关质量控制指标的运行情况;对比分析PU低危和高危患者骶尾部皮肤早期预测准确率,ICU医务人员PU早期预防举措正确率以及PU现患率等。结果:应用基于LSCI技术的压力性溃疡评估装置后,ICU的PU低危和高危人群骶尾部皮肤早期预测准确率分别提高至85.19%和87.50%,ICU医务人员采取的PU早期预防举措的正确率提高至83.33%,阶段性现患率降低至0.31%,与应用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291,x^(2)=8.204,x^(2)=7.523,x^(2)=10.104;P<0.05)。结论:基于LSCI技术的压力性溃疡评估装置具有测量区域大、特征参数直观、速度快等优点,在早期PU诊断中有效的避免了测量评估的盲目性,该装置的应用可以对重症患者PU防护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确切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LSCI)技术 压疮(PU) 评估 重症监护室(ICU)
下载PDF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对中医理疗功效的检测 被引量:15
8
作者 贾亚威 杨晖 +3 位作者 李然 刘宏业 范彦平 郑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10-1417,共8页
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中医理疗功效检测结果,根据中医经络的气血和人体皮肤微循环密切相关的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散斑血流成像的检测方法。对检测过程中由于被测对象身体抖动等因素产生的图像信噪比下降问题进行研究和改进,并通过软管模... 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中医理疗功效检测结果,根据中医经络的气血和人体皮肤微循环密切相关的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散斑血流成像的检测方法。对检测过程中由于被测对象身体抖动等因素产生的图像信噪比下降问题进行研究和改进,并通过软管模拟实验对成像系统的稳定性进行验证。然后,对10名健康志愿者的内关穴或外关穴进行艾灸实验,以血流灌注指数为检测指标,采用散斑血流成像系统对手部不同经络的穴位及非穴位检测点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艾灸后,在艾灸点所在经络上的穴位检测到的血流灌注指数增加比其它穴位点高20%。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能够对理疗过程中皮肤血流变化予以大视角的成像,此方法在中医理疗功效检测中具有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 理疗 血流灌注指数 艾灸
下载PDF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中的光源相干性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宜璋 杨晖 +4 位作者 李然 刘宏业 范彦平 郑刚 孔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27-2135,共9页
针对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中光源相干性对散斑衬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散斑图像恢复方案。首先,分析非完全相干光用于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时的劣势,说明混合遗传算法恢复被低相干性光源破坏的散斑图像的原理... 针对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中光源相干性对散斑衬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散斑图像恢复方案。首先,分析非完全相干光用于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时的劣势,说明混合遗传算法恢复被低相干性光源破坏的散斑图像的原理;使用对比度与噪声比来衡量由两种光源成像得到的静态白盘散斑图像质量;最后,将算法分别用于静态白盘散斑图像和真实的手背血流检测场景。实验结果表明,相干性较好的单纵模激光器成像得到的散斑图像,较之于相干性较差的半导体激光器成像得到的散斑图像,对比度与噪声比高出67.2%;将算法用于质量较差的散斑图像后,其对比度与噪声比提高了57.7%;将算法用于手背血流检测场景,进行恢复运算后,验证了手指指尖的血流灌注量平均高于手指关节30%的临床事实。将本算法用于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可以有效消除非完全相干光给散斑衬比分析造成的影响,获得质量更好的血流图像。本算法的推广使用可以提高激光散斑血流仪器在光源选择方面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 散斑衬比分析 血流灌注量 光源相干性 混合遗传算法
下载PDF
采用红外热像和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对背俞穴位置古今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齐晓琪 李瑞 +5 位作者 王世东 宋姗姗 李莉 曹慧颖 杨浩田 张馨月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被测点的温度和血流灌注量,从穴位特性的角度来探究背俞穴3种不同定位方式的有效性。对毫针刺激与不刺激穴位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针刺对穴位特性的影响。3种定位方式为:①标准化定位: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②棘突旁,... 目的:通过检测被测点的温度和血流灌注量,从穴位特性的角度来探究背俞穴3种不同定位方式的有效性。对毫针刺激与不刺激穴位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针刺对穴位特性的影响。3种定位方式为:①标准化定位: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②棘突旁,后正中线旁开1.5寸(即后正中线旁开2寸);③棘突下,棘突外侧缘旁开1.5寸。方法:健康成年人50例,分别采用红外热像仪和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测量其左侧脾俞、肾俞和小肠俞的3个定位点,记录数据。随后随机抽取30名志愿者进行毫针刺激,在3 h洗脱期后,对其3个定位点进行针刺,取针后立即进行测量。结果:脾俞、肾俞和小肠俞不同定位点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俞、小肠俞不同定位点血流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俞3号定位点血流灌注量明显高于1、2号定位点(P=0.015<0.05)。脾俞、肾俞和小肠俞同一定位点针刺后温度及血流灌注量均明显高于针刺前(P=0.000<0.05)。结论:针刺可有效提高针刺点的温度及血流灌注量,但背俞穴有效定位尚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背俞穴 定位 红外热像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检测月经周期指甲微循环血流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丁 吕圭源 +1 位作者 陈素红 吕敏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2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观察女性月经周期3个阶段的指甲微循环血流量的变化,探讨月经周期对女性指甲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动态血流成像仪对2011年8月至2011年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招募的20例月经正常女性月经周期3个阶段的指甲微循... 目的观察女性月经周期3个阶段的指甲微循环血流量的变化,探讨月经周期对女性指甲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动态血流成像仪对2011年8月至2011年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招募的20例月经正常女性月经周期3个阶段的指甲微循环血流量进行测定,同时在月经周期第1天、第14天,第23天进行手背动态血流成像扫描。结果月经周期的月经期、增殖期和分泌期拇指指甲微循环血流量分别为(540.5±81.1)PU、(546.4±94.9)PU和(607.1±97.4)PU,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手指指甲微循环血流量测定结果相似。手背动态血流成像图显示,月经周期第23天血流灌注量较月经第1天及第14天明显增加。结论健康女性的指甲微循环血流量随月经周期呈动态变化。激光多普勒动态血流成像可简便、快速地测定体表微循环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微循环血流 月经周期
下载PDF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在周围性面瘫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杰 赵亮 +4 位作者 李杨 张雅悠 于慧杰 李健东 石润杰(审核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6-531,共6页
目的探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在检测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血流灌注方面的价值。建立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血流灌注的评估标准、阐明面部微循环状态与面神经功能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取30例健康受试者和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诊... 目的探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在检测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血流灌注方面的价值。建立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血流灌注的评估标准、阐明面部微循环状态与面神经功能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取30例健康受试者和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诊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7例,行面部激光散斑血流检测,选定四个检查区域,分别为眼周、面颊中0部、嘴角及鼻唇沟,测出监测区域血流灌注值(BP,Blood Perfusion),并通过公式计算(R=(BP患-BP健)/BP健)得出相应部位血流变化率。结果 1.通过对正常人面部血流差异性分析,发现眼周、脸颊以及鼻唇沟部位都可以作为面部血流灌注差异性分析的代表性监测部位。2.选定眼周部位与脸颊部位,亨特综合征组、贝尔面瘫组相比正常组血流变化率存在显著减少,但亨特综合征组和贝尔面瘫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相比正常组,重度面瘫患者在整个发病时间内眼周部位的血流灌注变化率均存在显著减少,且发病时间超过2个月的面瘫患者较发病时间在1至2个月的患者眼周部位血流灌注变化率存在显著减少。4.发病时间在1个月至2个月的周围性面瘫患者较正常组脸颊部位的血流灌注变化率减少。5.在鼻唇沟部位,重度面瘫患者在发病1月内较正常组血流灌注变化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在发病时间超过2个月后,鼻唇沟部位的血流灌注变化率较发病1个月之内升高。6.在眼周部位,中度面瘫组、重度面瘫组较正常组血流变化率均减少,重度面瘫组较中度面瘫组血流变化率减少。且周围性面瘫患者SunnyBrook评分越低,眼周血流变化率越小。结论眼周部位在周围性面瘫面部血流检测方面更加敏感、显著、稳定。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的确存在血流灌注的减少,且面神经损伤程度越重,患侧血流灌注越少,贝尔面瘫与亨特综合征这两种不同病因所致的周围性面瘫面部血流改变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 面部血流灌注
下载PDF
“伏羲眼”——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中医针刺疗法功效评估系统
13
作者 李茂举 潘银煜 +2 位作者 林可昕 王燕 夏雯婷 《物联网技术》 2020年第4期5-7,共3页
针对当前市场中医疗效监测系统探测不稳定、重复性差,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等缺陷,设计了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中医针刺疗法功效评估系统,使用该系统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理疗部位的血流灌注度,更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为今后针刺... 针对当前市场中医疗效监测系统探测不稳定、重复性差,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等缺陷,设计了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中医针刺疗法功效评估系统,使用该系统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理疗部位的血流灌注度,更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为今后针刺疗法的深入研究和走向世界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 中医疗效监测
下载PDF
使用血流成像技术对“腰背委中求”经典理论的验证 被引量:42
14
作者 王苓苓 张维波 +2 位作者 谢衡辉 田宇瑛 徐一慧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47-25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委中等穴对腰部皮肤血流的影响,以验证"腰背委中求"的经典针灸理论。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成像仪对比观察40名受试者针刺委中和阳陵泉前后腰部皮肤微循环血流量变化及血流分布情况。将受试者腰部划分成整体... 目的:观察针刺委中等穴对腰部皮肤血流的影响,以验证"腰背委中求"的经典针灸理论。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成像仪对比观察40名受试者针刺委中和阳陵泉前后腰部皮肤微循环血流量变化及血流分布情况。将受试者腰部划分成整体区域和左右膀胱经第一、二侧线五个区域,以血流变化率为指标比较分析针刺委中和阳陵泉对腰部体表血流改变的效应差异。结果:针刺委中和阳陵泉后腰部整个区域的皮肤血流量与针前比较均显著升高,并持续至起针后12 min(P<0.05),针刺两穴的血流变化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针刺委中穴后,同侧腰部膀胱经第一、二侧线上的皮肤血流变化率显著高于针刺阳陵泉(P<0.05),其它区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委中穴对腰的特异性作用可体现在使针刺侧腰部膀胱经皮肤血流的升高上,这种效应有可能导致膀胱经循经低流阻通道阻力下降,疏通经络,产生"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委中 皮肤血流 激光多谱勒血流成像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对育龄女性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经穴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15
作者 林蕾 许金榜 +6 位作者 李素敏 郑淑霞 萨喆燕 徐沙丽 朱佳敏 林永廉 林莺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4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对育龄女性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经穴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影响。方法:将22例志愿者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分成胰岛素抵抗组(10例,HOMA-IR值≥1.66)和健康组(12例,HOMA-IR值<1.66),分别于月经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对育龄女性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经穴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影响。方法:将22例志愿者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分成胰岛素抵抗组(10例,HOMA-IR值≥1.66)和健康组(12例,HOMA-IR值<1.66),分别于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应用激光散斑成像系统观察关元、肝俞、脾俞、肾俞穴的浅表MBPU。结果:(1)胰岛素抵抗组患者月经期、黄体期关元穴浅表MBPU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胰岛素抵抗组右肾俞浅表MBPU在月经期低于健康组(P<0.05);(3)月经期关元、左肾俞、右肾俞浅表MBPU与HOMA-IR均呈负相关,卵泡期左肝俞、右脾俞浅表MBPU与HOMA-IR均呈正相关,晚黄体期左脾俞浅表MBPU与HOMA-IR呈正相关;(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经期关元及右肾俞浅表MBPU引入是否具有胰岛素抵抗的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预测胰岛素抵抗的正确百分比为80%。结论:胰岛素抵抗会降低育龄女性月经期经穴浅表MBPU,关元和右肾俞穴浅表MBPU可能能够特异性反映胰岛素抵抗的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月经周期 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
下载PDF
电热砭石对手背局部皮肤血流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广军 张宇沁 +4 位作者 王瑞红 丁玉龙 田宇瑛 黄涛 张维波 《天津中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观察电热砭石对手背局部皮肤血流灌注的影响,探讨砭石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45℃电热砭石刺激健康受试者右手第3、4掌骨间,运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观察刺激前和刺激后不同时间段右手皮肤血流和脐周血流。[结果]在接受电热砭... [目的]观察电热砭石对手背局部皮肤血流灌注的影响,探讨砭石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45℃电热砭石刺激健康受试者右手第3、4掌骨间,运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观察刺激前和刺激后不同时间段右手皮肤血流和脐周血流。[结果]在接受电热砭石刺激后,右手血流显著上升(P<0.01)。在30min内,升高的血流未见明显衰减,和接受刺激前比(P<0.01)。对照组在接受刺激后30min内,脐周血流无明显变化。[结论]电热砭石刺激能显著提高刺激局部手背皮肤血流,而对脐周血流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血流 电热砭石疗法 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
下载PDF
电热砭石干预对对侧小腿局部皮肤血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宇沁 丁玉龙 +3 位作者 田宇瑛 黄涛 张维波 王广军 《江苏中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电热砭石干预对对侧小腿局部皮肤血流灌注的影响,探讨温热刺激条件下互刺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45℃电热砭石刺激健康受试者右小腿后部(腘窝和跟腱连线的中点),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观察刺激前和刺激后不同时间段左侧小... 目的:观察电热砭石干预对对侧小腿局部皮肤血流灌注的影响,探讨温热刺激条件下互刺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45℃电热砭石刺激健康受试者右小腿后部(腘窝和跟腱连线的中点),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观察刺激前和刺激后不同时间段左侧小腿相应位置皮肤血流,以静息状态下左侧相同位置皮肤血流作为对照。结果:在静息状态下,左侧小腿局部血流灌注无明显变化。右侧接受温热刺激后(post)7min,左小腿后部的血流显著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在接受刺激后4~30min内,升高的血流未见衰减,与刺激后1min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热砭石干预能显著提高对侧小腿后部局部皮肤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电热砭石 局部皮肤血流 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
下载PDF
亚低温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皮层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江楠 李雪松 +3 位作者 荣健 郭少雷 齐铁伟 黄正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16-1618,共3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再灌注前后的脑血流灌注量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模型,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技术,检测大鼠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再灌注前后的不同时段的脑皮层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变化...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再灌注前后的脑血流灌注量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模型,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技术,检测大鼠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再灌注前后的不同时段的脑皮层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及亚低温对血流灌注量的影响。结果亚低温处理后,大鼠再灌注后即刻、再灌注后24h的脑皮层局部脑血流灌注量显著下降,但再灌注后48h的血流灌注量恢复至再灌注前水平。非亚低温处理的大鼠,再灌注后即刻脑皮层局部脑血流灌注量变化不大,但再灌注后24,48h的血流灌注量显著下降,没有恢复至再灌注前水平。结论亚低温早期干预可逆转大鼠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低灌注性缺血状态,对慢性脑缺血再灌注的血流动力学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 亚低温 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系统
下载PDF
手背皮肤血流自然波动的观察与数据处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宇瑛 张维波 +5 位作者 王苓苓 李宏 黄涛 王广军 王瑞红 徐一慧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9年第1期61-64,共4页
研究皮肤血流量的变化规律和数据分析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针刺影响奠定方法学基础。使用PeriSean PIM Ⅱ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对10例健康入手背部的血流量进行7次共28min的连续扫描测量。将手背分成五个手指、手指以外的无手指手背部分... 研究皮肤血流量的变化规律和数据分析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针刺影响奠定方法学基础。使用PeriSean PIM Ⅱ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对10例健康入手背部的血流量进行7次共28min的连续扫描测量。将手背分成五个手指、手指以外的无手指手背部分及整个手背7个区域,分区域计算平均血流量。结果表明,其中五个手指的流量平均血流量显著高于无手指手背的血流量。整个手背的血流量存在小幅度的自然波动,五个手指的波动比较明显,而无手指手背部分的波动较小,且中五个手指之间的血流量变化有很强的相关性(r=0.756±0.284),显著高于手指与无手指手背之间的相关性(r=0.491±0.453)(P〈0.05)。结果提示,血流的这种自然波动可能是环境和心理因素所致。相对于整个手区域的血流,血流波动在手指区域为6.5%±4.0%,在无手指手背区域为4.1%±2.5%,因此皮肤血流的的相对波动率比绝对波动率显著减弱(P〈0.05)。该数据处理方法为研究针刺外周效应的空间特异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血流 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 针灸 自然波动
下载PDF
透刺法为主针刺治疗对顽固性面瘫血流灌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崔梦媛 皮敏 +2 位作者 李海馨 胡墅婷 刘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352-1357,共6页
【目的】应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观察透刺法为主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过程中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期间在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接受治疗的41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透刺法为主的针刺治疗,其中阳... 【目的】应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观察透刺法为主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过程中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期间在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接受治疗的41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透刺法为主的针刺治疗,其中阳白穴透刺至鱼腰穴、地仓穴透刺至颊车穴、丝竹空穴透刺至太阳穴,疗程为1个月。观察疗程开始时与疗程结束时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和神经肌电图肌电波幅(Amp)的变化情况,并采用激光散斑技术,观察针刺前后及疗程开始时与疗程结束时患者的血流灌注量不对称性值(Pr)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在疗程开始时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小于疗程结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在疗程开始时的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Amp均大于疗程结束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针刺10min后,患者眼区整体Pr值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脸颊区和下颌区整体Pr值针刺前均大于针刺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1个疗程后,在疗程开始时与疗程结束时患者眼区、脸颊区和下颌区整体P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经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与眼轮匝肌Amp、口轮匝肌Amp呈负相关,相关系数(γ)分别为-0.224、-0.342,与眼Pr值、脸颊Pr值呈正相关,γ分别为0.240、0.275。【结论】激光散斑技术可即时反映针刺的效果,客观说明了针刺治疗能够增加局部血液灌注量、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 顽固性面瘫 透刺法 血流灌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