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重要目标防护激光诱偏弹道仿真分析与运用研究
1
作者 邹景岚 梁广 +1 位作者 高俊光 张启鹏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7-932,共6页
军用激光系统在现代战场上的大量应用对作战人员和装备造成严重威胁,各军事强国越来越重视激光对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部队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深入,激光诱偏干扰设备应用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更加符合实战要求的干扰方法。本文通过理论分... 军用激光系统在现代战场上的大量应用对作战人员和装备造成严重威胁,各军事强国越来越重视激光对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部队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深入,激光诱偏干扰设备应用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更加符合实战要求的干扰方法。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对光电防护盲区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验进行了验证,通过MATLAB对外军典型激光武器诱偏弹道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级联干扰方法进行了可行性探究,为战法运用的完善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 防护盲区 弹道仿真 级联干扰
下载PDF
冗余脉冲法抗激光诱偏干扰技术研究
2
作者 刘虎 赵志刚 +2 位作者 孟智勇 谢安宁 郭云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10-1414,共5页
为提高激光制导武器抗激光诱偏干扰效率,研究了半主动激光导引头抗激光诱偏干扰的关键要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指示激光冗余脉冲抗激光诱偏干扰的反制战术,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常规的作战布局为基础,给出了具体的反对抗态势构建... 为提高激光制导武器抗激光诱偏干扰效率,研究了半主动激光导引头抗激光诱偏干扰的关键要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指示激光冗余脉冲抗激光诱偏干扰的反制战术,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常规的作战布局为基础,给出了具体的反对抗态势构建方法,可为激光精确制导武器的实战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激光制导 冗余脉冲法 激光诱偏干扰
下载PDF
激光诱发间隙气体放电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巨丰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3-85,共3页
通过模拟试验的方法 ,对影响激光触发放电电压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与正极性比较 ,激光更易于触发负极性电压气隙放电 ,空气湿度亦对激光触发放电电压有影响 ;空气湿度在 95%相对湿度下较 4 0 %相对湿度下 ,相同激光能量触发... 通过模拟试验的方法 ,对影响激光触发放电电压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与正极性比较 ,激光更易于触发负极性电压气隙放电 ,空气湿度亦对激光触发放电电压有影响 ;空气湿度在 95%相对湿度下较 4 0 %相对湿度下 ,相同激光能量触发的放电电压提高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放电 模拟试验 激光诱 激光诱发间隙放电
下载PDF
激光诱偏干扰技术在车载主动防护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高玮 茹志兵 +2 位作者 雷海丽 汤磊 郭玉玉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7-222,共6页
为了有效对抗激光制导武器,提升车载武器系统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提出一种车载主动防护系统的激光诱偏干扰对抗技术。根据半主动制导武器系统的来袭威胁信息和特性,探讨了激光诱偏干扰技术实现的可行性;采用同步转发式干扰模式,通过实... 为了有效对抗激光制导武器,提升车载武器系统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提出一种车载主动防护系统的激光诱偏干扰对抗技术。根据半主动制导武器系统的来袭威胁信息和特性,探讨了激光诱偏干扰技术实现的可行性;采用同步转发式干扰模式,通过实验装置记录了跟踪系统从跟踪识别目标到启动干扰系统的运动轨迹,验证了该系统能够在7s有效反应时间内实施对抗干扰,达到主动防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主动防护 激光诱偏干扰 激光半主动制导
下载PDF
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原位检测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海峰 朱亚先 +1 位作者 吴芳 张勇 《现代仪器》 2012年第6期1-5,13,共6页
介绍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技术的发展、现状。相比其他检测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方法、手段,结合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评述其在检测实际环境中多环芳烃方面的应用优势、潜力及前景展望。
关键词 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系统 多环芳烃 原位 应用 展望
下载PDF
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法原位测定吸附于红树叶片表面的菲 被引量:4
6
作者 杨亚男 孙海峰 +2 位作者 朱亚先 吴芳 张勇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65-1469,共5页
实现吸附于植物叶片表面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的现场原位测定,是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本实验利用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Laser—inducednanosecondtime—resolvedfluorescence,LITRF)系统,... 实现吸附于植物叶片表面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的现场原位测定,是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本实验利用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Laser—inducednanosecondtime—resolvedfluorescence,LITRF)系统,建立了原位测定吸附于秋茄(Kandeliaobovata,Ko)、木榄(Bruguieragymnorhiza,融)和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Ac)3种红树叶片表面菲(Phenanthrene,Phe)的新方法。本方法测定吸附于K0、Bg和4c叶片表面Phe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1400ng/spot,1—1000ng/spot和4~2000rig/spot,检测限分别为0.20,0.14和0.42ng/spot,加标回收率为89.6%~108.1%,78.2%~92.4%和93.2%~112.9%.且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0%(n=9)。将方法用于实验室暴露样品的原位测定,并与光纤荧光法对比,其灵敏度、线性范围改善显著,更有利于实现植物叶片上PAHs的现场原位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 原位 红树叶片
下载PDF
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猝灭法原位研究菲及烷基菲与腐植酸相互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洋之 杨承虎 +1 位作者 朱亚先 张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332-3336,共5页
利用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laser-induced nanosecond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LITRF)猝灭法原位研究腐植酸(humic acid,HA)分别与母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菲(phenanthrene,Phe)及烷基PAHs 9-乙基... 利用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laser-induced nanosecond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LITRF)猝灭法原位研究腐植酸(humic acid,HA)分别与母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菲(phenanthrene,Phe)及烷基PAHs 9-乙基菲(9-Ethylphenanthrene,9-EP)和惹稀(retene,Ret)相互作用,考察HA对母环及烷基PAHs结合特性差异与机制,对了解PAHs环境行为及生物有效性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延迟时间(50ns)可有效消除HA荧光干扰,实现游离Phe,9-EP及Ret浓度直接测定。利用Freundlich非线性等温吸附模型描述Phe,9-EP和Ret与HA结合特性,LITRF猝灭法与传统荧光法获得的模型拟合参数及单点结合系数结果一致。其中,参数n小于1,表明Phe,9-EP及Ret与HA均以非线性形式结合,且9-EP和Ret非线性程度高于Phe;相同给定平衡浓度下,HA与9-EP和Ret单点结合系数KOC大于Phe,而9-EP和Ret结合能力相近,且PAHs与HA结合系数均随给定浓度增加而降低。疏水性、取代基及与HA疏水空腔适应能力决定特定PAHs与HA结合特性。通过荧光寿命分析,HA存在下Phe,9-EP和Ret寿命分别为36.90,35.34和35.13ns,与未加入HA时的36.36,35.34和35.84ns无明显差异,表明Phe,9-EP和Ret与HA间的荧光猝灭以静态过程为主。LITRF猝灭法可快速有效原位研究PAHs与HA相互作用,有助于实现PAHs生态风险原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 荧光猝灭法 腐植酸 烷基菲
下载PDF
基于平行因子分析的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猝灭法原位研究芘和菲与腐植酸相互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承虎 刘洋之 +1 位作者 朱亚先 张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19-1524,共6页
基于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的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LITRF)猝灭法原位研究典型多环芳烃(PAHs)芘(Pyr)和菲(Phe)单独及混合状态下与Aldrich腐植酸(HA)相互作用。实验表明,在266nm激发波长下,Pyr,Phe及HA三者的LITRF光谱相互重叠,无... 基于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的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LITRF)猝灭法原位研究典型多环芳烃(PAHs)芘(Pyr)和菲(Phe)单独及混合状态下与Aldrich腐植酸(HA)相互作用。实验表明,在266nm激发波长下,Pyr,Phe及HA三者的LITRF光谱相互重叠,无法直接同时测定混合组分中游离Pyr和Phe荧光强度。利用PARAFAC分析可快速有效消除HA荧光干扰,获取混合溶液LITRF光谱中Pyr和Phe荧光强度及各自荧光衰减曲线,并以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描述PAHs与HA结合特性。结果验证了Pyr和Phe与HA以非线性形式结合(n<1);Pyr和Phe共存时,两者与HA结合存在竞争关系。加入竞争吸附质后,Pyr和Phe与HA的吸附等温线非线性程度减弱(n趋近于1),单点结合系数下降,且竞争强度随竞争吸附质浓度增加而增强。此外,LITFR-PARAFAC猝灭法与传统荧光猝灭法所得单组分Pyr和Phe与HA结合特性无显著差异。猝灭速率常数及荧光寿命分析反映出Pyr和Phe与HA间荧光以静态猝灭形式为主。LITFR-PARAFAC猝灭法可快速原位研究混合PAHs与HA相互作用,有利于原位预测和评估PAHs的环境行为及其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 平行因子分析 荧光猝灭法 原位 腐植酸
下载PDF
激光诱偏干扰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宿天桥 刘志国 满芳芳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27,97,共6页
针对激光诱偏干扰装备在实装对抗训练中缺少合理、可行干扰效果评估方法的问题,根据激光诱偏干扰效果评估方法需要解决的3个主要问题——相应的干扰效果评估准则、合适的被干扰对象、可行的干扰效果试验方法,提出了引偏角干扰效果评估准... 针对激光诱偏干扰装备在实装对抗训练中缺少合理、可行干扰效果评估方法的问题,根据激光诱偏干扰效果评估方法需要解决的3个主要问题——相应的干扰效果评估准则、合适的被干扰对象、可行的干扰效果试验方法,提出了引偏角干扰效果评估准则,确定了以激光导引头模拟器为核心的激光半主动制导导弹模拟系统作为被干扰对象,改进了地面模拟干扰效果试验,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基于引偏角评估准则的改进地面模拟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偏干扰 干扰效果评估 评估准则 被干扰对象 试验
下载PDF
激光诱雷的开发研究
10
作者 园井康夫 《水利水电快报》 1993年第13期14-15,20,共3页
关键词 气象灾害 激光诱 高压 输电线
下载PDF
激光诱雷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礼煌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1997年第6期22-28,共7页
关键词 激光诱 激光技术 激光能量
原文传递
激光诱雷技术
12
作者 陈艳 王世贵 《国外激光》 CSCD 1993年第8期33-36,8,共5页
1.引言用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代替避雷针,进行诱雷的想法于1974年由Ball首次提出。此后,在美国空军研究所进行了激光诱雷研究。
关键词 激光诱 避雷器 波长选择
原文传递
激光角度欺骗干扰设备对自然地物激光假目标的设置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蔚 龚赤坤 +6 位作者 陆君 甘春泉 于晓臣 游勇强 王陈 覃颖 罗尧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2-456,共5页
为选择适合作为激光诱偏假目标的自然地物以获得更好的诱偏干扰效果,实际测量分析了几种典型自然地物的激光反射系数,如草地、土地及卵石地面等,并讨论了反射能量与反射角的关系,分两种情况分析示意了照射激光和干扰激光的反射能量空域... 为选择适合作为激光诱偏假目标的自然地物以获得更好的诱偏干扰效果,实际测量分析了几种典型自然地物的激光反射系数,如草地、土地及卵石地面等,并讨论了反射能量与反射角的关系,分两种情况分析示意了照射激光和干扰激光的反射能量空域分布。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状态一定的前提下,选取草皮、土壤覆盖的草坡、土坡等自然地物设置为激光诱偏假目标的诱偏干扰效果更好。最后对自然地物激光诱偏假目标设置时的材料及面形选择提出了建议:应尽量选择假目标面法线与激光制导武器导引头视场光轴趋于一致的草坡或土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偏假目标 反射系数 反射特性分布
下载PDF
可挫败面空和空空导弹的激光器
14
作者 周军 《飞航导弹》 2001年第10期4-6,共3页
关键词 防空导弹 空对空导弹 激光红外干扰偏试验 激光 试验仪器
下载PDF
基于高能粒子溅射的表面深度剖析方法现状及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万真真 付新新 +1 位作者 王永清 施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46-1953,共8页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材料表面问题的研究非常活跃。材料表面深度剖面分析方法不仅能像均质材料的分析方法那样获得表面元素含量的信息,而且能够用来表征从表面到基体各元素成份的纵深分布情况。为了解当前材料表面深度剖面分析技术及发展状...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材料表面问题的研究非常活跃。材料表面深度剖面分析方法不仅能像均质材料的分析方法那样获得表面元素含量的信息,而且能够用来表征从表面到基体各元素成份的纵深分布情况。为了解当前材料表面深度剖面分析技术及发展状况,文章从各类高能粒子入射样品表面的分析机理入手,介绍了二次离子质谱法、俄歇电子能谱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辉光放电光谱法、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这5种可用于深度剖析的分析方法,它们通常使用高能入射粒子轰击样品表面,将待测样品逐层原子化或离子化后,再通过光谱、质谱或电子检测装置测得元素含量的纵深分布信息。在详细阐明了这5种深度剖析方法的分析原理、分析特点、溅射坑型及其在材料表面分析中的典型应用后,分析和探讨了这几类深度剖析方法在入射粒子、适合样品、可测试元素、是否可定量分析、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对比情况,明确了它们在深度剖面分析领域的各自优势和不足,指出了对几种分析技术的综合运用,有时可改进单一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粒子 深度剖面分析 二次离子质谱 俄歇电子能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 辉光放电光谱 激光诱 导击穿光谱 等离子体
下载PDF
纳秒激光辐照铝合金诱致颗粒物产生规律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畅 庞向阳 +3 位作者 孙明营 刘文凤 乔战峰 朱健强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48-158,共11页
颗粒污染物是高功率激光装置光学元件损伤的诱因之一,掌握污染物产生规律是解决污染诱致损伤问题的基础。针对本色氧化工艺处理前后的5052铝合金样品,研究了激光辐照样品诱致亚微米和微米尺寸气溶胶颗粒的产生规律,分析了激光能量密度... 颗粒污染物是高功率激光装置光学元件损伤的诱因之一,掌握污染物产生规律是解决污染诱致损伤问题的基础。针对本色氧化工艺处理前后的5052铝合金样品,研究了激光辐照样品诱致亚微米和微米尺寸气溶胶颗粒的产生规律,分析了激光能量密度、脉冲数目、激光光斑直径、表面粗糙度等参数对颗粒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物数量和激光光斑面积呈正相关;激光能量密度低于烧蚀阈值时,颗粒物产生于第一个脉冲辐照过程,高于烧蚀阈值时,表面颗粒物数量随着激光能量密度增加而逐渐增加;随着激光脉冲数目的增加,本色氧化5052样品产生颗粒物的数量逐渐增加,而5052样品产生颗粒物的数量变化不明显。两种不同表面工艺样品产生颗粒物的规律存在较大差别;低于烧蚀阈值时,两种样品产生的颗粒物数量相当;在烧蚀阈值附近时,颗粒物数量存在陡增现象;高于烧蚀阈值时,本色氧化5052样品产生的颗粒物数量显著多于5052样品。研究结果为高功率激光装置中铝合金表面处理和洁净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颗粒污染物 洁净控制 激光辐照 铝合金 激光诱致损伤
原文传递
355nm纳秒紫外激光辐照下熔石英前后表面损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红婕 周信达 +5 位作者 黄进 王凤蕊 蒋晓东 黄竞 吴卫东 郑万国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3-458,共6页
为了理解前后表面损伤不对称性的物理内涵,利用阴影成像技术研究了纳秒紫外激光诱使熔石英光学元件表面损伤的时间分辨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纳秒紫外激光与熔石英作用过程中前后表面损伤的物理机理是完全不同的.前表面处空气中等离子体... 为了理解前后表面损伤不对称性的物理内涵,利用阴影成像技术研究了纳秒紫外激光诱使熔石英光学元件表面损伤的时间分辨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纳秒紫外激光与熔石英作用过程中前后表面损伤的物理机理是完全不同的.前表面处空气中等离子体和冲击波较强,等离子体的屏蔽作用抑制了余脉冲能量的沉积,降低了元件损伤程度.而后表面处等离子体吸收激光能量膨胀,对后表面冲击作用更为严重,形成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可达到1023cm-3以上,反射部分激光能量与入射的激光余脉冲干涉,使得损伤更为严重.研究结果对理解损伤的机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石英 激光诱使损伤 阴影成像技术 光学元件表面
原文传递
激光在农业中的若干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孔宝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8-53,共6页
概述了激光的基本特性及其对生物体的作用过程,介绍了激光诱变、激光微束、激光荧光光谱、激光扫平等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 激光诱 激光微束 激光扫平 农业应用
原文传递
激光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应用
19
作者 江涛 叶青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1999年第12期30-37,共8页
关键词 激光 激光造型 激光打印 激光雷达 激光诱
原文传递
时间分辨荧光法现场原位检测水体中的FDOM
20
作者 吴芳 陈佳宁 +2 位作者 孙海峰 张振轩 张勇 《光谱实验室》 CAS 2014年第1期85-89,共5页
利用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Laser-induced nanosecond time-resolved fluoresccnce,LITRF)系统。建立了现场原位检测水体中的荧光溶解态有机物(Fluorcsccncc Dissolved Organic Mattcr,FDOM)的方法,并将其用于近岸水域(九龙... 利用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Laser-induced nanosecond time-resolved fluoresccnce,LITRF)系统。建立了现场原位检测水体中的荧光溶解态有机物(Fluorcsccncc Dissolved Organic Mattcr,FDOM)的方法,并将其用于近岸水域(九龙江)水样中FDOM的现场原位检测。通过与传统实验室荧光法检测结果比较.表明使用该系统可实现FDOM中类腐殖质和类蛋白质的同时现场原位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 原位 荧光溶解态有机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