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赵邓丽 李莎 +2 位作者 龙艳玲 王敏 刘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991-994,共4页
目的探索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SML)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2例(24眼)CSC患者的临床资料,12眼为急性CSC,12眼为慢性CSC,均使... 目的探索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SML)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2例(24眼)CSC患者的临床资料,12眼为急性CSC,12眼为慢性CSC,均使用SML治疗。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视网膜下液高度(SRFH)及微视野中心视敏度(CMS)的变化。观察治疗后1个月视网膜下液吸收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CMT、SFCT、SRFH显著减小(P<0.05)。治疗后1个月LogMAR BCVA及CMS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前CMS(r=-0.555,P=0.006)及LogMAR BCVA(r=0.439,P=0.032)与治疗前SRFH显著相关。SRFH变化与治疗前CMT(r=0.616,P=0.001)显著相关,但与治疗前SFCT(r=0.168,P=0.431)无相关性。治疗后1个月,有11眼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12眼有不同程度吸收,1眼SRFH增加;未见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577 nm SML对CSC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黄斑区结构,提高中心视功能,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下微脉冲激光 中心视功能
下载PDF
阈下值微脉冲全视网膜光凝联合阿柏西普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
作者 邱新文 周爱云 +3 位作者 周益龙 任旋 兰丽霞 叶波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探讨阈下值微脉冲全视网膜光凝(Subthreshold micropulse 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SMPRP)联合阿柏西普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伴有... 目的探讨阈下值微脉冲全视网膜光凝(Subthreshold micropulse 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SMPRP)联合阿柏西普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伴有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ma,DME)的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Severe non-PDR,SNPDR)病变患者12例及低风险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Low-risk PDR,LRPDR)患者8例共20例40只眼,随机分为微脉冲全视网膜光凝(SMPRP)组与连续波全视网膜光凝(Continuous-wave 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CWPRP)组,每组20只眼。激光治疗前1周,所有眼注射1次阿柏西普2 mg;予以PRP完成1周期后至少随访6个月,获取激光治疗前及最终随访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野指数(Visual field index,VFI)、视敏度平均阈值(Aver.threshold,AT)、以及ERG的明、暗视反应b/a、中央中心凹1mm区黄斑厚度(Center macular thickness,CMT)与眼底彩照及自发荧光图像进行比较。结果最终随访时间为(6.50±0.35)月,两组均未出现玻璃体出血及纤维血管增殖,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大部分吸收,无全身并发症与不良事件。BCVA、VFI、AT值SMPRP组较治疗前提高(P=0.110、0.064、0.001),CWPRP组较治疗前下降(P均<0.001),最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RG的明、暗视反应b/a,SMPRP组较治疗前减轻(P=0.056、0.023)而CWPRP组较治疗前增大(P<0.001),最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T变化,SMPRP组减少(P>0.05),CWRP组增大(P<0.05),最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WPRP组眼底彩照及自发荧光均可见广泛散在的激光斑,SMPRP未见激光损伤。结论SMPRP联合阿柏西普治疗,6个月后仍能抑制SNPDR及LRPDR与DME的发生发展,显著改善视网膜结构及功能,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值微脉冲激光 连续波激光 全视网膜光凝 阿柏西普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中药联合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瑜 金伟孝 +1 位作者 沙翔垠 宋莉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672-3675,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63例93眼临床确诊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45眼)用中药+阈下微脉冲激光+羟苯磺酸钙,对照组(33例48眼)用阈下微脉冲激光+羟苯磺酸钙,随访...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63例93眼临床确诊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45眼)用中药+阈下微脉冲激光+羟苯磺酸钙,对照组(33例48眼)用阈下微脉冲激光+羟苯磺酸钙,随访6个月,对比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改变。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BCVA提高、黄斑水肿的消退及黄斑区荧光素渗漏消失或减轻均好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以上3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不仅可以促进黄斑水肿的吸收,减轻激光的损伤,同时可以改善及维持患者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中药 下微脉冲激光
下载PDF
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与577nm激光光凝对兔视网膜组织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慧丽 王春燕 +2 位作者 李小丹 余海 傅燕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24-828,共5页
背景近年来研究表明,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视网膜疾病可达到传统577nm激光光凝的治疗作用且对视网膜组织损伤小,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和敏感的靶细胞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探讨和比较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与577nm激光光凝视网膜后成年中华... 背景近年来研究表明,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视网膜疾病可达到传统577nm激光光凝的治疗作用且对视网膜组织损伤小,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和敏感的靶细胞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探讨和比较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与577nm激光光凝视网膜后成年中华黑兔视网膜组织形态学变化,为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签法按照视网膜光凝条件不同将26只中华黑兔分为正常对照组(2只)、577nm激光组(6只)和阈下微脉冲激光组(18只),其中阈下微脉冲激光组按照激光工作负载率的不同亚分为9%、12%和15%阂下微脉冲激光组,每组各6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光凝后行彩色眼底照相及OCT检查,摘取兔眼球壁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兔脉络膜和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彩色眼底照相和OCT显示正常对照组兔眼视网膜组织结构清晰。9%阈下微脉冲激光组OCT扫描可见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稍模糊;12%阈下微脉冲激光组光凝斑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轻度水肿,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稍模糊;15%阈下微脉冲激光组可见光凝斑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明显水肿,RPE层局限性隆起;各阈下微脉冲激光组彩色眼底照相均未见光凝斑。577nm激光组兔眼彩色眼底照相可见灰白色光凝斑,OCT扫描层面可见视网膜呈多灶性隆起,视网膜各层组织结构模糊,伴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与正常对照组兔眼相比,9%和12%阈下微脉冲激光组兔眼脉络膜血管变形或出血,但视细胞形态结构、双极细胞层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层未见明显改变;15%阈下微脉冲激光组视细胞扁平状膜盘肿胀,双极细胞层和RGC层未见明显改变;577nm激光组兔眼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RGC层结构紊乱,RPE层变薄。结论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对脉络膜层和RPE层具有高度选择性,视网膜光凝后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损伤程度轻微,既可发挥治疗作用,又不损伤视网膜神经上皮;577nm激光视网膜光凝可对视网膜全层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凝 眼色素上皮/手术 视网膜/病理 下微脉冲激光
下载PDF
阈下微脉冲半导体激光治疗黄斑水肿 被引量:2
5
作者 罗毅 李敏 吴学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71-174,共4页
黄斑水肿的治疗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各种新方法的并发症和疗效尚存在一定的争议,阈下微脉冲半导体(810nm)激光(SMD)治疗黄斑水肿,减少激光曝光持续时间和使用不可见激光斑,能降低可见光凝斑本身对黄斑区视网膜脉络... 黄斑水肿的治疗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各种新方法的并发症和疗效尚存在一定的争议,阈下微脉冲半导体(810nm)激光(SMD)治疗黄斑水肿,减少激光曝光持续时间和使用不可见激光斑,能降低可见光凝斑本身对黄斑区视网膜脉络膜的损害,减轻黄斑水肿和提高视力。本文围绕SMD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水肿 下微脉冲半导体激光
下载PDF
兔视网膜在不同阈值激光作用后MMP-9表达的变化
6
作者 王春燕 李慧丽 +2 位作者 李小丹 余海 傅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242-1244,共3页
目的:观察兔视网膜在不同阈值577nm激光作用后MMP-9的表达变化。方法:将色素兔26只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只、常规光凝组6只和阈下微脉冲光凝组18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常规光凝组行577nm激光光凝,阈下微脉冲光凝组又亚... 目的:观察兔视网膜在不同阈值577nm激光作用后MMP-9的表达变化。方法:将色素兔26只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只、常规光凝组6只和阈下微脉冲光凝组18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常规光凝组行577nm激光光凝,阈下微脉冲光凝组又亚分为三个亚组,分别行9%、12%、15%工作负载率的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兔眼视网膜上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常规光凝组:RPE层及视细胞层MMP-9呈强阳性表达,较阈下微脉冲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阈下微脉冲组:9%工作负载率见RPE层及视细胞层MMP-9少许阳性表达,12%工作负载率见RPE层及视细胞层阳性表达增多、胞核也出现少许阳性表达,15%工作负载率RPE层及视细胞层中度阳性表达,三个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77nm阈下微脉冲光凝在9%、12%、15%工作负载率下对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具有高度选择性,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无明显损伤,较常规577nm激光光凝更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微脉冲激光 视网膜 MMP-9蛋白
下载PDF
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黄斑中心凹渗漏的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23
7
作者 廖丹 许立帅 +2 位作者 戴乐 杨祯 杨小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观察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黄斑中心凹渗漏的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12例12眼确诊为病灶在黄斑中心凹的慢性CSC患者,均使用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对渗漏... 目的观察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黄斑中心凹渗漏的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12例12眼确诊为病灶在黄斑中心凹的慢性CSC患者,均使用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对渗漏点及其周围进行多点覆盖性光凝。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评估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消退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由治疗前的(0.27±0.08)log MAR提高到(0.19±0.11)log MA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由治疗前的(432.42±134.17)μm下降到(248.75±36.06)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SRF高度由治疗前的(213.58±132.60)μm下降到(17.25±21.90)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末次随访时,6眼的SRF已经完全消失,6眼仍然有SRF的积存,但较治疗前有缓解的趋势。随访6个月,所有患眼均未见视网膜或脉络膜损伤。结论 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黄斑中心凹渗漏的慢性CSC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微脉冲激光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中心凹渗漏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延江 葛丽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2期2196-2198,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济源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68眼)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济源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68眼)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34眼)。对照组患者接受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MT)。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6个月,两组BCVA高于治疗前,观察组BCV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6个月,两组患者CMT值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MT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 雷珠单抗 577nm下微脉冲激光
下载PDF
阈下微脉冲激光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宏锟 邹悦 李云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95,共4页
阈下微脉冲激光(SML)是一种短促重复的脉冲激光,与传统激光相比,SML不会破坏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也不会留下激光斑,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手段。SML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重复的阈值下能量激活RPE细胞,促使热休克蛋白表达增加,从而启... 阈下微脉冲激光(SML)是一种短促重复的脉冲激光,与传统激光相比,SML不会破坏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也不会留下激光斑,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手段。SML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重复的阈值下能量激活RPE细胞,促使热休克蛋白表达增加,从而启动RPE细胞的调节修复功能。目前SML的适应证主要有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本文旨在综述SML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各适应证中的应用,以期为SML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微脉冲激光 应用 机制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
下载PDF
577 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邹博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期61-62,共2页
目的分析577 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72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36眼)]与对照组[25例(36眼)]。对照组采用传统格栅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采用577 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 目的分析577 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72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36眼)]与对照组[25例(36眼)]。对照组采用传统格栅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采用577 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与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结果对照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1±0.25)、(0.47±0.24)、(0.68±0.22),观察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5±0.22)、(0.51±0.23)、(0.70±0.19);两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比术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55.6±83.6)、(311.5±103.5)、(272.9±112.9)μm,对照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64.3±101.2)、(305.6±115.6)、(266.6±101.6)μm;两组术前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77 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能达到与传统格栅激光光凝相同的治疗效果, 577 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最佳视力状况并改善黄斑水肿,降低黄斑中心厚度,并且减少了传统格栅激光光凝治疗带来的热效应及副损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77 nm黄色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 糖尿病 黄斑水肿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微脉冲激光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会孟 张有花 解孝锋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70-174,共5页
阈下微脉冲激光是一种短促重复的脉冲激光,它不同于具有损伤性治疗作用的传统激光,在达到有效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少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损伤和其他热损伤,不会产生激光斑。微脉冲激光因其安全性、有效性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主... 阈下微脉冲激光是一种短促重复的脉冲激光,它不同于具有损伤性治疗作用的传统激光,在达到有效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少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损伤和其他热损伤,不会产生激光斑。微脉冲激光因其安全性、有效性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用于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糖尿病黄斑水肿(DME)、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RVO-ME)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本文综述了临床微脉冲激光的作用机理、治疗参数和其适应症,以及近年来微脉冲激光在治疗其他眼科疾病中的新尝试,展示出其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优势,旨在进一步规范和扩展微脉冲激光在临床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微脉冲激光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视网膜静脉阻塞 青光眼
下载PDF
LD泵浦全固体连续蓝紫光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兰兰 檀慧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2-193,196,共3页
报道了利用最大输出功率为500mW的LD纵向泵浦Cr∶LiSAF/LBO、利用平凹腔结构获得430nm连续蓝紫光激光输出的实验研究。Cr∶LiSAF激光晶体厚度为1.01mm、掺杂浓度为2.2%。在LD泵浦功率为320mW时,基频光860nm的最大输出功率为53mW。此时,... 报道了利用最大输出功率为500mW的LD纵向泵浦Cr∶LiSAF/LBO、利用平凹腔结构获得430nm连续蓝紫光激光输出的实验研究。Cr∶LiSAF激光晶体厚度为1.01mm、掺杂浓度为2.2%。在LD泵浦功率为320mW时,基频光860nm的最大输出功率为53mW。此时,采用LBO倍频晶体Ⅰ类临界相位匹配进行腔内倍频获得倍频光430nm的最大输出功率为0.54mW,激光阈为101mW,斜效率为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泵浦 LBOⅠ类临界相位匹配 蓝紫光激光 激光阈 倍频晶体
下载PDF
用光声信号飞越时间法对纯铜脉冲激光烧蚀的研究
13
作者 戚诒让 傅圣雪 +1 位作者 许龙江 张德勇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4-208,共5页
利用脉冲激光束轰击金属样品表面时在周围空气中激发的光声信号研究了纯铜的激光烧蚀。实验中,用He-Ne探测光束偏转方法检测光声信号,并根据光声信号飞越时间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变化测定了纯铜的脉冲激光烧蚀阈值。文中还给出了一种理论... 利用脉冲激光束轰击金属样品表面时在周围空气中激发的光声信号研究了纯铜的激光烧蚀。实验中,用He-Ne探测光束偏转方法检测光声信号,并根据光声信号飞越时间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变化测定了纯铜的脉冲激光烧蚀阈值。文中还给出了一种理论估计脉冲激光烧蚀阈值的较为实用的方法。纯铜的脉冲激光烧蚀阈值的实测值约为3.0 J/cm2,理论估计值为3.2 J/cm2。两者符合较好。结果表明,光声信号方法是测定纯铜的脉冲激光烧蚀阈值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蚀 激光能量密度 飞越时间(TOF)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新霞 《实用防盲技术》 2020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80眼)DME患者(2017年3月~2019年1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采用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研究组...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80眼)DME患者(2017年3月~2019年1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采用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研究组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后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值。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χ2=5.165,P=0.023);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值、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t1=9.989,P1=0.000;t2=14.628,P2=0.000)。结论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DME,能进一步降低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改善视力水平,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 577 nm黄色下微脉冲激光 黄斑中心凹厚度 视力
下载PDF
基于阈下微脉冲激光的眼科临床治疗应用进展
15
作者 郑秀金 廖海兰 《现代医学》 2024年第8期1304-1309,共6页
阈下微脉冲激光(SML)以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重复、高频率及短脉冲为特点,近年来在眼科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目前,SML主要用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BRVO-ME)、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 阈下微脉冲激光(SML)以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重复、高频率及短脉冲为特点,近年来在眼科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目前,SML主要用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BRVO-ME)、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青光眼以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等眼科疾病治疗中。本文作者综述了SML在眼科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SML的应用及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微脉冲激光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青光眼 视网膜病变 综述
原文传递
雷珠单抗联合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杨美东 胡青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2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阈下微脉冲激光(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荆门市中医医院CSC继发CNV患者68例68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分为两组。予...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阈下微脉冲激光(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荆门市中医医院CSC继发CNV患者68例68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分为两组。予以参考组34例34眼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首次注射后按照每个月1次进行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决定是否再次予以雷珠单抗注射;联合组34例34眼在雷珠单抗注射治疗(做法同参考组)前两周采用SML治疗。统计两组首次雷珠单抗注射12个月后的雷珠单抗总注射次数;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水平和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改变情况;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首次雷珠单抗注射12个月后的雷珠单抗总注射次数明显少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个月后的logMAR BCVA及CM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及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SML能够减少CSC继发CNV患者的雷珠单抗注射治疗次数,有助于减小CMT,且不会影响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并可避免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下微脉冲激光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矫正视力
下载PDF
不同波长阈下微脉冲激光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静 蒋爱民 徐庆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272-277,300,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波长阈下微脉冲激光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DR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患者各50例。A组行波长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B组... 目的比较不同波长阈下微脉冲激光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DR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患者各50例。A组行波长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B组行波长532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每次治疗间隔1周,分3~4次完成。记录术中两组激光治疗光参数。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检测两组患者视力以判定疗效。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仪检测黄斑中心凹厚度,采用自动视野仪检测视野阈值敏感度,采用罗兰电生理仪检测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中F-ERGa波振幅、F-ERGb波振幅。同时,比较两组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6.0%)高于B组(66.0)%(P<0.05);两组激光光斑数、治疗功率及能量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A组视野阈值敏感度高于B组(P<0.05);治疗1个月、3个月,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A组F-ERGa波振幅、F-ERGb波振幅高于B组(P<0.05);治疗1后个月、3个月A组血清中VEGF、IL-6水平低于B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DR患者行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波长577 nm治疗比波长532 nm治疗疗效显著,对视功能损害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 下微脉冲激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原文传递
阈下微脉冲激光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田洪益 张学东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代谢异常造成的眼部严重并发症,为目前发达国家重要致盲性眼病之一。近年来,在国内也有逐年增多趋势,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DR最显著的并发症,...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代谢异常造成的眼部严重并发症,为目前发达国家重要致盲性眼病之一。近年来,在国内也有逐年增多趋势,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DR最显著的并发症,是造成视力损害和丧失的重要原因。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激光光凝、手术及药物,其中激光光凝是最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且随着激光设备普及和技术发展,激光治疗已逐步向“微创伤”方向发展。文中就DME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激光 下微脉冲激光
原文传递
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黄斑水肿时光凝斑的影像学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军军 闫爱珍 +1 位作者 袁红 贾亚丁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414-417,共4页
目的用多波长照相技术(F=10)观察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时光凝斑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黄斑水肿患者17例(19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眼底荧光索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 目的用多波长照相技术(F=10)观察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时光凝斑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黄斑水肿患者17例(19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眼底荧光索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其中,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8例(10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患者5例(5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患者4例(4眼)。首先在传统连续波激光下对患眼进行阌能量P测定,然后在F-10的retromode模式检测下对这19眼进行阈下微脉冲光凝测试及治疗,微脉冲激光所用能量的调整参照阈能量P。留取患眼光凝前后眼底彩照及自发荧光成像,并随访观察术后1个月患眼中心凹厚度(CMT)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配对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即刻retromode成像中,6眼在122-4%P能量下出现光凝斑;8眼在153.1%P能量下出现光凝斑:5眼在183.7%P能量下出现光凝斑。术后即刻在眼底彩照及自发荧光成像下光凝区未发生改变。术后1个月患眼CMT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8,P〈0.01),BCVA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Retromode成像可检测到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产生的不可见光凝斑,在治疗时可用于指导光凝能量大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微脉冲激光 黄斑水肿 激光光凝斑 激光能量 RETRO mode
原文传递
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对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连海燕 宋艳萍 《眼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5-190,共6页
目的观察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疗效及对黄斑色素密度的影响。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武汉临床医学院确诊为慢性CSC行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的患... 目的观察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疗效及对黄斑色素密度的影响。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武汉临床医学院确诊为慢性CSC行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的患者32例(32眼)。方法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全视网膜镜、眼底彩色照相及黄斑色素密度(MPOD)、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及对比敏感度检查。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光斑直径100μm,曝光时间0.2 s,负载系数5%,治疗能量为50%P,根据检查结果对渗漏点及其周围(跨出渗漏点约50~100μm)进行覆盖性光凝。治疗后1、3、6个月复查相关检查。主要指标BCVA、视网膜中心凹厚度(CFT)和对比敏感度、视网膜下液(SRF)吸收率、预后相关因素及黄斑色素密度。结果治疗1、3、6个月后BCVA分别为0.36±0.15、0.35±0.16、0.32±.021,均较前好转(P均<0.05);CFT分别为(305.56±62.53)μm、(298.29±46.42)μm、(253.81±57.18)μm,均较前下降(P均<0.05);对比敏感度分别为14.32±1.02、15.68±0.98、17.53±1.32,均较前提高(P均<0.05)。阈下微脉冲治疗慢性CSC疗效与病变类型和年龄相关,当病变为点状渗漏其SRF吸收率最高为100%,病变为局限性渗漏伴RPE萎缩时SRF吸收率为72.73%,当病变为弥漫性病变及RPE萎缩时SRF吸收率最低为64.25%。阈下微脉冲治疗慢性CSC无反应组平均年龄高于有反应组(t=-9.23,P=0.001)。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所有检查上均未在治疗部位观察到可见光斑。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后1、3、6个月MPOD平均值分别为0.15±0.18、0.16±0.05、0.16±0.21(P均>0.05)。结论 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慢性CSC安全有效,对MPOD水平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下微脉冲激光 黄斑色素密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