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髓内注射配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激素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沈润斌 江中潮 +3 位作者 樊效鸿 张倩 王涛 王鑫灵 《福建中医药》 2009年第5期29-29,31,共2页
目的探讨髓内注射配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激素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药物髓内注射配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治疗激素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30例,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并依据Harris评分系统对治疗前后数据... 目的探讨髓内注射配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激素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药物髓内注射配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治疗激素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30例,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并依据Harris评分系统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在疼痛、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距离方面都优于治疗前,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髓内注射配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激素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髓内注射 仙灵骨葆胶囊
下载PDF
激素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俊哲 《中国疗养医学》 1998年第3期24-25,共2页
随着医学的发展,皮质类固醇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日渐增多。而激素源性股骨头坏死已明显超过外伤型股骨头坏死,居于首位。尤其是肾移植等脏器移植问世以来更加增多。皮质类固醇现已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 随着医学的发展,皮质类固醇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日渐增多。而激素源性股骨头坏死已明显超过外伤型股骨头坏死,居于首位。尤其是肾移植等脏器移植问世以来更加增多。皮质类固醇现已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眼科等各科临床。但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股骨头坏死 缺血性坏死 病因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兔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彪 刘劲松 +1 位作者 李克涛 王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1期7678-7682,共5页
背景: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导致股骨头塌陷和髋关节破坏,但其真正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建立实验性动物模型是目前研究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重要手段之一。目的: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探讨其可能的发病... 背景: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导致股骨头塌陷和髋关节破坏,但其真正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建立实验性动物模型是目前研究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重要手段之一。目的: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以抽签法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激素组,注射甲基泼尼松龙3次;单次内毒素组,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24h后,立即注射甲基泼尼松龙3次;双次内毒素组,大肠杆菌内毒素注射24h后重复给药1次,随后注射甲基泼尼松龙3次。造模前及造模后行X射线片、MRI检查及组织学检查、透射电镜观察,并计算空骨陷窝率。结果与结论:造模第8周时激素组、单次内毒素组、双次内毒素组空骨陷窝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并且双次内毒素组空骨陷窝率明显高于激素组和单次内毒素组(P<0.01)。双次内毒素组较激素组及单次内毒素组股骨头出现坏死的时间更早、坏死的效果更显著,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股骨头坏死的效果越来越明显。说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实施双次内毒素与激素联合诱发股骨头坏死出现最早、坏死效果最明显,且骨陷窝空虚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甲基泼尼松龙 激素 内毒素 动物模 骨陷窝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综合评估 被引量:17
4
作者 佟鹏 王洋 梁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5169-5174,共6页
背景:建立简便可行、失败率低的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是研究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途径。目的:建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并进行病理学、影像学、骨/血清生化、血流变学评价。方法:将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2组... 背景:建立简便可行、失败率低的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是研究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途径。目的:建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并进行病理学、影像学、骨/血清生化、血流变学评价。方法:将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2组,实验组经耳缘静脉注射马血清10mL/kg,14d后再注射1次,再次注射14 d后,臀肌注射醋酸泼尼松龙8 mg/kg,1次/d,连续注射6 d,建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8周,进行股骨头X射线、MRI检查;造模后10周,进行骨生化、血清生化、血液流变学及股骨头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1)X射线:对照组骨皮质较厚,骨小梁清晰;实验组关节间隙变窄,骨皮质显著变薄,骨密度明显降低,骨小梁重度紊乱;(2)MRI检测:对照组未见股骨头坏死现象,实验组表现典型的双线征;(3)骨生化:实验组氨基己糖、钙/羟脯胺酸、氨基己糖/羟脯胺酸、钙含量低于对照组(P <0.05);(4)血清生化:实验组钙磷乘积、胆固醇、钙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三酰甘油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5)血液流变学:实验组全血高切黏度及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比及红细胞压积高于对照组(P<0.05);(6)组织学观察:实验组骨小梁中大部分骨细胞坏死,未坏死的骨细胞肿胀,细胞核严重变形、边聚,还有细胞核碎化、溶解、空鼓等现象,多核破骨细胞明显增多,造血干细胞明显减少;对照组未见上述现象;(7)结果表明,采用马血清联合大剂量和醋酸泼尼松龙可得到较理想的激素性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X射线、MRI检查及骨/血清生化、血流变学评价可作为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辅助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血液流变学 MRI 苏木精-伊红染色 醋酸泼尼松龙 组织构建 股骨头坏死 糖皮质激素 血液流变学 磁共振成像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间断应用激素法制备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哲 王文波 +1 位作者 李吉友 刘洋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70-272,I0005,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持续应用激素组与间断应用激素组实验动物在死亡率、X线片、ECT、MRI和光镜下表现,制备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探讨降低实验动物死亡率的方法。方法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分2组。对照组20只,臀肌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龙,按8... 目的通过比较持续应用激素组与间断应用激素组实验动物在死亡率、X线片、ECT、MRI和光镜下表现,制备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探讨降低实验动物死亡率的方法。方法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分2组。对照组20只,臀肌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龙,按8 mg/kg,每周两次,共8周16次;实验组20只,臀肌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龙,按8 mg/kg,注射3周,停药3周,再继续用药5周。分别于注射药物后2、46、、8周处死,取材前分别做X线片、ECT、MRI检查,取材后光镜观察骨髓、骨细胞、骨小梁的变化。结果死亡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X线片、ECT、MRI检查中,两组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空缺骨陷窝率为29.5%,对照组为28.9%,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①大剂量激素对实验动物的打击是相当严重的,对于机体免疫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损害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②持续应用激素组与间断应用激素组均制造出成功的股骨头坏死模型,间隔停药期骨组织坏死程度不仅没减轻而是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类固醇激素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动物模
下载PDF
马血清加激素诱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彦华 殷惠芬 王式鲁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222-223,共2页
目的 :初步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对新西兰大白兔联合应用马血清 +甲基泼尼松龙造模 ,对正常组、造模组实验兔的血脂、血生化、血液流变学及股骨头标本切片进行观察 ,分析比较。结果 :模型组出现了典型的股... 目的 :初步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对新西兰大白兔联合应用马血清 +甲基泼尼松龙造模 ,对正常组、造模组实验兔的血脂、血生化、血液流变学及股骨头标本切片进行观察 ,分析比较。结果 :模型组出现了典型的股骨头缺血性变化 ,血脂、血生化、血液流变学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马血清 +甲基泼尼松龙是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较好的造模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马血清 糖皮质激素 动物模 甲基泼尼松龙 标本切片
下载PDF
螺钉内固定治疗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海宏 张庆文 +3 位作者 高大伟 林志炯 邓宾 张会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5782-5787,共6页
背景:近年来PauwelsⅢ型骨折发病率升高,并未明确治疗方案,且术后较PauwelsⅠ、Ⅱ型骨折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对于预防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螺钉内固定后股骨头缺血... 背景:近年来PauwelsⅢ型骨折发病率升高,并未明确治疗方案,且术后较PauwelsⅠ、Ⅱ型骨折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对于预防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螺钉内固定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6年12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216例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股骨颈骨折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对治疗及调查方案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216例股骨颈骨折螺钉内固定后患者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为12.5%;②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骨折至手术时间、是否伴有糖尿病、是否伴有高血压与股骨颈骨折螺钉内固定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形成无关(P>0.05),而患者年龄、是否术前牵引、手术方式、复位质量、完全负重时间、内固定取出时间均是股骨颈骨折螺钉内固定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P<0.05);③患者年龄大于55岁、术前牵引、空心螺钉内固定、GardenⅢ、Ⅳ型复位质量、术后3个月内完全负重均是导致股骨颈骨折螺钉内固定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危险因素(P<0.05);④提示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螺钉内固定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大于55岁、术前牵引、空心螺钉内固定、GardenⅢ、Ⅳ型复位质量、术后3个月内完全负重,有效控制这些因素可以减少和预防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PauwelsⅢ 螺钉内固定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危险因素 年龄 术前牵引 负重
下载PDF
不同假体类型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徐立娜 贠振楠 +2 位作者 徐长妍 李艳华 吴晶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4847-4848,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假体类型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疗效的影响。方法 10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ANFH患者,根据术中应用假体类型分为A组(应用骨水泥型假体,52例)和B组(应用生物型假体,48例)。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 目的观察不同假体类型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疗效的影响。方法 10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ANFH患者,根据术中应用假体类型分为A组(应用骨水泥型假体,52例)和B组(应用生物型假体,48例)。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6、12个月的Harris评分及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后各时点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F=0.776,P>0.05),而组内有统计学差异(F=27.369,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A组(t=6.497,P<0.05),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和肺栓塞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χ2=13.675、5.364,P<0.05)。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ANFH的过程中,应用骨水泥型假体和生物型假体的疗效基本相当,但生物型假体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骨水泥假体 生物假体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和唑来膦酸预防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和玉 朱兵 +2 位作者 孙天胜 常红星 吴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1-595,共5页
目的通过建造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使用阿仑膦酸钠和唑来膦酸进行干预,观察阿仑膦酸钠和唑来膦酸能否预防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比较两种药物的作用强弱。方法健康2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90只,体重(3.8±0.3)kg,雌雄不限。随... 目的通过建造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使用阿仑膦酸钠和唑来膦酸进行干预,观察阿仑膦酸钠和唑来膦酸能否预防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比较两种药物的作用强弱。方法健康2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90只,体重(3.8±0.3)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A组)、阿仑膦酸钠组(B组)、唑来膦酸组(C组),每组各30只。各组动物均经耳缘静脉注射10μg/kg大肠杆菌内毒素1次,24 h后于臀肌注射20 mg/kg甲基强的松龙,共3次,每次间隔24 h;B组同时给予阿仑膦酸钠150μg/(kg.d),共45次,颈部皮下注射;C组同时给予唑来膦酸100μg/kg,1次/4 w,共2次,耳缘静脉注射。6 w后取双侧兔股骨头骨组织,沿正中矢状面剖为两半,一半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计算空骨陷窝率,鉴定股骨头坏死情况。另一半股骨头骨组织再剖为两半,一半提取总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OPG mRNA和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并计算OPG/RANKL mRNA比值;一半提取骨蛋白,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出OPG和RANKL蛋白表达量,并计算OPG/RANKL比值。结果 A、B、C 3组动物死亡率分别为16.67%(5/30)、13.33%(4/30)、10%(3/30);空骨陷窝率(%)分别为26.33±1.17、20.85±1.47、18.55±2.43;股骨头坏死率分别为76.0%(19/25)、30.77%(8/26)、7.41%(2/27);RTQ-PCR检测股骨头骨组织OPG mRNA分别为0.85±0.086、1.22±0.085、1.62±0.097,RANKL mRNA分别为3.23±0.78、2.84±0.95、1.43±0.93;Western Blot检测股骨头骨组织OPG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48±0.09、0.54±0.09、0.74±0.08;RANKL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51±0.10、1.23±0.08、0.63±0.08。B、C两组股骨头坏死率低于A组,C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其OPG 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低,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高,OPG/RANKL比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和阿仑膦酸钠能够有效预防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其作用与对股骨头骨组织中RANKL/RANK/OPG系统的调控有关,与阿仑膦酸钠相比唑来膦酸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OPG RANKL
下载PDF
酒精和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忠堂 王坤正 池永龙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研究酒精和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成熟的中国白兔60只,体重2.5±0.5kg,雌雄不限,随机分成两组。A组30只为酒精组,B组30只为激素组。分别于实验前和实验后2、4、6、8周测血脂、... 目的研究酒精和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成熟的中国白兔60只,体重2.5±0.5kg,雌雄不限,随机分成两组。A组30只为酒精组,B组30只为激素组。分别于实验前和实验后2、4、6、8周测血脂、前列腺素E2和血栓烷素B2。并于第4、8、10周分批处死,取肝脏和股骨头作常规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两组血脂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从实验第4周开始两组前列腺素E2较处理前明显增高(P<0.01);而实验第4周和第8周前列腺素E2的含量A组较B组明显增高(P<0.01)。两组动物都出现股骨头骨细胞坏死,同时有大量骨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及坏死。电镜下两实验组可见股骨头部骨细胞内出现异常增多的脂滴,核变性深染,细胞器消失。但A组动物骨细胞坏死程度比B组动物严重,表现为损伤作用强烈,经过急剧,呈急性坏死表现。而B组动物骨细胞坏死呈慢性进行性坏死表现。结论激素所致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多种因素引起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导致骨坏死;而酗酒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前列腺素增多,易发生血管炎而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 皮质激素 股骨头坏死 缺血性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早期诊断激素诱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3
11
作者 尹晓明 邓刚 +4 位作者 李宝平 常鑫 王军 李萍 曾庆玉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激素诱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磁共振成像特征,和激素应用剂量,时间长短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之间关系。材料和方法对108例患者有短期大量激素应用史患者行双髋关节平片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图像特征,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评价股骨... 目的探讨激素诱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磁共振成像特征,和激素应用剂量,时间长短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之间关系。材料和方法对108例患者有短期大量激素应用史患者行双髋关节平片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图像特征,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评价股骨头坏死与激素的关系。结果108例平片检查均为阴性,磁共振成像出现异常征象者35例,激素总量,日最大剂量及应用时间与股骨头坏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成像可以早期诊断激素诱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像上单线征和双线征具有特异性;激素可以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激素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单线征 双线征
下载PDF
“居髎透刺环跳”针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志刚 刘旭卓 +5 位作者 刘竹 包瑞 王洪旭 李东威 申意伟 张杰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第6期5-10,共6页
目的:观察“居髎透刺环跳”针法对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二科门诊及病房的72例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 目的:观察“居髎透刺环跳”针法对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二科门诊及病房的72例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口服三七活骨丸结合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居髎透刺环跳”针法,治疗30 d。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检测骨密度、血清骨钙素和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9%(33/37)、77.14%(27/3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骨密度和血清骨钙素都有所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LRV、Fib都有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观察组的LRV、Fib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MRV、HRV及PV都有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的MRV、HRV及PV优于对照组。结论:“居髎透刺环跳”针法在缓解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疼痛、髋关节活动等方面均有疗效,而且有效提高了患者的骨密度和血清骨钙素,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数,改善坏死股骨头周围的血供,促进骨细胞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气滞血瘀 居髎透刺环跳 针刺
下载PDF
激素致鸡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9m)Tc-MDP骨显像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星敏 刘保平 +2 位作者 鲍恒 常建东 孙秉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25-828,共4页
目的 :评价99mTc MDP骨显像诊断激素致鸡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价值。方法 :将 6月龄公鸡 38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A ,8只 )和实验组 (B ,30只 ) ,A组正常喂养 ,B组在正常喂养基础上给予肌内注射强的松 ,每次 5mg/kg ,每周 1次 ,共 10周。第... 目的 :评价99mTc MDP骨显像诊断激素致鸡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价值。方法 :将 6月龄公鸡 38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A ,8只 )和实验组 (B ,30只 ) ,A组正常喂养 ,B组在正常喂养基础上给予肌内注射强的松 ,每次 5mg/kg ,每周 1次 ,共 10周。第 2 3周 ,B组存活 2 0只 ,将B组再分为未治疗组 (B1)和治疗组 (B2 ) ,每组 10只。B2组行双侧股骨头多孔髓芯减压术治疗 ,B1组未进行任何治疗处理。第 2 3、36周A组、B组分别行99mTc MDP骨显像。第 36周将鸡处死 ,取股骨头进行病理检查。对第 2 3、36周骨显像进行定量分析 ,在股骨头 (H)及胫骨干中部(T)分别勾画等大感兴趣区 ,计算各组的H/T值 ( x±s)。 结果 :第 2 3周H/T值 ,A组为 5 .73± 0 .5 3,B1组为 7.35± 1.39,B2组为 7.36± 1.74 ,A组低于B1、B2组 ,P <0 .0 5。第 36周 ,A组为 5 .81± 0 .5 8,B1组为 7.6 8± 1.5 0 ,B2组为 6 .30± 0 .73,B2组低于B1组 ,P <0 .0 5 ,B2组与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B1组第 2 3周与 36周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B2组两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第 36周低于第 2 3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99MTC-MDP骨显像 诊断
下载PDF
自拟壮骨液防治激素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强 石义刚 《中医药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49-49,共1页
目的 :观察中药防治激素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壮骨液治疗激素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0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 90 %。提示 :该方具有补肾壮骨 ,祛风除湿 ,活血化瘀作用。
关键词 壮骨液 防治 激素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疗效
下载PDF
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胡伟 韩红雨 杨登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2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就诊的120例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为坏死组21例和未坏死组9... 目的分析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就诊的120例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为坏死组21例和未坏死组99例。分析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年龄、手术方式、术前牵引、复位质量、骨折移位、负重活动与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手术方式、术前牵引、复位质量、骨折移位、负重活动是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手术方式、术前牵引、复位质量、骨折移位、负重活动是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危险因素,需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uwelsⅢ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激素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范力军 杨常运 +3 位作者 李喜东 朱红玲 崔松山 刘志华 《吉林医学》 CAS 1995年第3期147-148,共2页
激素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研究范力军,杨常运(吉林市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32011)李喜东,朱红玲,崔松山,刘志华(吉林市医院介入科132001)近年来,随着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激素所致的股骨头缺... 激素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研究范力军,杨常运(吉林市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32011)李喜东,朱红玲,崔松山,刘志华(吉林市医院介入科132001)近年来,随着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激素所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例也逐渐增多[1]。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股骨头坏死 缺血性坏死 导入疗法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全髋关节置换疗效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纲 王岩 +1 位作者 王继芳 史宏途 《海军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1986年3月至1996年3月间的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取创伤组作对照。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进行X线评价。结果:激素... 目的:观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1986年3月至1996年3月间的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取创伤组作对照。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进行X线评价。结果:激素组松动率较高,2组松动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激素组翻修率3.6%,创伤组无一例翻修。结论: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全髋关节置换疗效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全髋关节置换术 激素 创伤 假体松动及翻修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可促进小鼠激素诱导的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保一 李敏德 +3 位作者 杨帆 李少鹏 陈豪杰 肖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044-3049,共6页
背景:关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很多,但目前相关机制仍未阐述清楚。股骨头局部血运障碍被认为是股骨头坏死的一个重要原因。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激素诱导的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影响。方法:实验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 背景:关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很多,但目前相关机制仍未阐述清楚。股骨头局部血运障碍被认为是股骨头坏死的一个重要原因。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激素诱导的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影响。方法:实验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地塞米松联合血管紧张素Ⅱ组,将地塞米松置于饮水中(2 mg/L),实验开始第1天皮下植入胶囊渗透泵,按照0.28 mg/(kg·d)持续泵入血管紧张素Ⅱ共4周;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用量、用法同地塞米松联合血管紧张素Ⅱ组;对照组正常饲养。全部动物饲养6周。结果与结论:①一般情况及病理改变显示,地塞米松联合血管紧张素Ⅱ组小鼠较其他两组体质量增长程度明显较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总三酰甘油水平、小鼠股骨头空骨陷窝率及骨小梁占有率(BV/TV)较其他2组明显升高(P <0.05),骨坏死程度更加明显;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地塞米松联合血管紧张素Ⅱ组骨保护素蛋白表达明显大于其他2组(P <0.05),破骨行为更活跃;③结果证实,血管紧张素Ⅱ能够明显促进小鼠激素诱导的股骨头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激素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小鼠 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总三酰甘油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芒针围刺“股五针”治疗气滞血瘀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志刚 刘旭卓 +5 位作者 刘竹 包瑞 王鸿旭 申意伟 张杰 霍丽丽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4期31-35,共5页
目的:探究芒针围刺“股五针”治疗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芒针围刺组(观察组)、体外冲击波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联合口... 目的:探究芒针围刺“股五针”治疗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芒针围刺组(观察组)、体外冲击波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联合口服三七活骨丸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芒针围刺“股五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黏度及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并根据Harri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3/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黏度及血浆D-二聚体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芒针围刺“股五针”治疗气滞血瘀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有效改善髋关节疼痛,对血脂、血液流动学有明显改善作用,可缓解坏死股骨头周围的血液供应,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针围刺针法 股五针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气滞血瘀
下载PDF
激素所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力军 张玉华 +2 位作者 李喜东 姚勇 陈其林 《吉林医学》 CAS 1997年第4期223-224,共2页
激素所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诊断范力军(吉林市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32013)张玉华(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130021)李喜东(吉林市医院132001)姚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6医院250031)陈其林(... 激素所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诊断范力军(吉林市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32013)张玉华(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130021)李喜东(吉林市医院132001)姚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6医院250031)陈其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公主岭医院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缺血性坏死 激素 病因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