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6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缺氧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薛莲 李平 +2 位作者 于雪 张淑静 杨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742-1748,共7页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缺氧H9C2心肌细胞的影响及保护机制。方法取H9C2心肌细胞缺氧造模,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组(简称:SI组)、尼可地尔组。采用RT-qPCR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缺氧H9C2心肌细胞的影响及保护机制。方法取H9C2心肌细胞缺氧造模,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组(简称:SI组)、尼可地尔组。采用RT-qPCR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mRNA;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PI3K、AKT、mTOR、p-PI3K、p-AKT、p-mTOR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I组及尼可地尔组PI3K、AKT、mTOR的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SI组和尼可地尔组PI3K、AKT、mTOR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经磷酸化处理后,与模型组比较,SI组和尼可地尔组p-PI3K、p-AKT、p-mTOR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尼可地尔组相比,SI组p-PI3K、p-AKT的蛋白表达下降(P<0.05),p-mTOR的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通过下调PI3K/AKT/mTOR通路,起到了抑制缺氧心肌细胞过度自噬,改善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心绞痛 缺氧心肌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 自噬
下载PDF
替米沙坦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抑制硬化性胃癌细胞增殖
2
作者 柏希慧 刘诗雨 孙媛媛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842-846,共5页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硬化性胃癌(SGC)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胃癌细胞MKN1和SGC细胞HSC45。采用细胞计数盒8实验检测替米沙坦对MKN1和HSC45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替米沙坦对HSC45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硬化性胃癌(SGC)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胃癌细胞MKN1和SGC细胞HSC45。采用细胞计数盒8实验检测替米沙坦对MKN1和HSC45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替米沙坦对HSC45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激活替米沙坦对HSC45自噬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剂SC79和替米沙坦共同处理HSC45,分别检测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后,替米沙坦对HSC45增殖、凋亡、自噬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替米沙坦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MKN1和HSC45细胞增殖(均P<0.001),且对HSC45细胞增殖抑制效果更为显著(P<0.05)。替米沙坦组HSC45早期凋亡率、LC3Ⅱ/Ⅰ蛋白表达量、G_(0)/G_(1)期细胞周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26.2±2.6)%比(1.3±0.4)%、(1.02±0.09)比(0.29±0.04)、(53.4±3.4)%比(38.1±2.9)%],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和磷酸化mTOR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替米沙坦组和替米沙坦+SC79组HSC45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LC3Ⅱ/Ⅰ蛋白表达及G_(0)/G_(1)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但替米沙坦+SC79组均低于替米沙坦组(均P<0.05)。结论替米沙坦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SGC细胞凋亡、自噬和周期阻滞,进而抑制SGC细胞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硬化性胃癌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增殖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与子宫内膜蜕膜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新颖 卢利霞 +2 位作者 吴天思 杨丹丹 林晓华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3期269-273,278,共6页
子宫内膜蜕膜化是决定妊娠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是哺乳动物细胞内基础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主要细胞因子,在细胞的生长、增殖、凋亡、自噬、血管生成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PI3K/蛋白激... 子宫内膜蜕膜化是决定妊娠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是哺乳动物细胞内基础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主要细胞因子,在细胞的生长、增殖、凋亡、自噬、血管生成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PI3K/蛋白激酶B(PKB/Akt)信号通路在细胞代谢、迁移、分化等方面影响子宫内膜蜕膜化。深入研究PI3K/Akt在子宫内膜蜕膜化中的作用,可为蜕膜化缺陷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对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妊娠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细胞 蜕膜化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下载PDF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探讨黄芪甲苷对过氧化氢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4
作者 邓刚 周康 付建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604-610,共7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本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黄芪甲苷低、中、高(0.4、0.6、0.8μmol/L)剂量组,使用不同浓度黄芪甲苷干预经H_(2)O_(2)诱导的P...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本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黄芪甲苷低、中、高(0.4、0.6、0.8μmol/L)剂量组,使用不同浓度黄芪甲苷干预经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使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染色检测PC12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赫斯特荧光染色液(Hoechst33258)染色检测PC12细胞相对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C1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C12细胞经H_(2)O_(2)诱导后细胞存活率[(48.53±8.31)%比(100.00±5.61)%,P<0.01]显著下降,细胞内ROS相对含量[(579.77±22.31)%比(100.00±9.76)%,P<0.01]、细胞相对凋亡率[(453.80±49.10)%比(100.00±10.89)%,P<0.01]显著升高,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相对表达率[(31.87±3.46)%比(100.00±12.38)%,P<0.01]显著下降,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205.73±9.40)%比(100.00±10.33)%,P<0.01]、Bcl-2相关x蛋白(Bax)[(302.80±19.50)%比(100.00±10.61)%,P<0.01]相对表达率显著升高,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46.07±3.78)%比(100.00±11.46)%,P<0.01]、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35.70±2.26)%比(100.00±9.66)%,P<0.01]相对表达率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经黄芪甲苷干预后的黄芪甲苷中、高剂量组细胞存活率[(65.53±5.30)%、(73.13±6.16)%比(48.53±8.31)%,P<0.05或P<0.01]显著升高,细胞内ROS相对含量[(473.23±40.24)%、(342.27±36.81)%比(579.77±22.31)%,P<0.05或P<0.01]显著下降,细胞相对凋亡率[(366.77±47.65)%、(262.33±48.01)%比(453.80±49.10)%,P<0.05或P<0.01]显著下降,Bcl-2相对表达率[(44.43±6.13)%、(68.57±9.93)%比(31.87±3.46)%,P<0.05或P<0.01]显著升高,Caspase-3[(152.57±7.74)%、(114.40±6.27)%比(205.73±9.40)%,P<0.05或P<0.01]及Bax[(247.67±18.50)%、(182.73±24.14)%比(302.80±19.50)%,P<0.05或P<0.01]相对表达率显著下降,p-PI3K[(61.43±6.38)%、(72.10±5.74)%比(46.07±3.78)%,P<0.05或P<0.01]、p-Akt[(58.10±9.24)%、(69.23±3.40)%比(35.70±2.26)%,P<0.05或P<0.01]相对表达率显著升高。结论中、高剂量黄芪甲苷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经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的氧化应激及凋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细胞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黄芪甲苷 PC12
下载PDF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κB通路探讨高原缺氧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脑屏障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魏艳娜 王锋存 +5 位作者 马香莲 索田莎 陈胜 王兰桂 孙娟 赵秀丽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6-164,共9页
目的探讨高原缺氧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脑屏障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n=78),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组(SAH)、高原缺氧假手术组(Hp sham)和高原缺氧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组(Hp S... 目的探讨高原缺氧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脑屏障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n=78),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组(SAH)、高原缺氧假手术组(Hp sham)和高原缺氧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组(Hp SAH)。通过低压模拟舱(海拔5000 m)饲养4 d建立高原缺氧大鼠动物模型,采用颈内动脉刺破法建立SAH大鼠动物模型。SAH后24 h,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和出血严重程度评估,Nissl染色和TUNEL染色分别观察大鼠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形态变化和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磷酸化PI3K(p-PI3K)、PI3K、磷酸化Akt(p-Akt)、Akt、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NF-κB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闭锁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CA1区occludin、claudin-5蛋白表达。结果SAH后24 h,SAH组与Sham组、Hp SAH组与Hp Sham组比较,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下降,颅底出血量明显增加(P<0.05),Hp SAH组与SAH组比较,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下降(P<0.05);SAH组与sham组比较,大鼠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形态萎缩变形,神经元细胞排列紊乱,神经元数量明显下降,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高原缺氧后上述神经元形态损伤和神经细胞凋亡进一步加重;SAH组与sham组、Hp SAH组与Hp sham组比较,p-PI3K/PI3K、p-Akt/Akt、occludin及claudin-5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NF-κB/NF-κB和MMP-9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Hp SAH组与SAH组比较,p-PI3K/PI3K和MMP-9蛋白表达明显升高,Hp sham组与sham组比较,claudin-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发现,SAH组大鼠海马组织CA1区occludin、claudin-5蛋白的表达下降,高原缺氧后occludin、claudin-5蛋白的表达进一步降低。结论高原缺氧通过抑制PI3K/Akt/NF-κB通路加重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模型后血脑屏障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缺氧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脑屏障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κb通路 免疫印迹法 免疫荧光 大鼠
下载PDF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信号通路,浅谈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佩源 唐学贵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8期122-126,共5页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病,其主要特征为结肠传导动力不足,结肠传输速度缓慢,致肠内容物排出时间延长,淤积于肠道,不能顺畅排出体外。STC的病因及发病的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大多数观点认...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病,其主要特征为结肠传导动力不足,结肠传输速度缓慢,致肠内容物排出时间延长,淤积于肠道,不能顺畅排出体外。STC的病因及发病的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大多数观点认为ST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与Cajal间质细胞功能异常、水通道蛋白异常表达、肠神经功能病变、胃肠神经递质的异常分泌、肠道微生态紊乱及精神心理障碍等有关。近年来,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改变,导致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下游的相关分子及蛋白的异常表达导致STC的发病,逐渐引起广大临床学者的关注。基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探讨STC的研究逐渐增多。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STC具有层次多、靶点丰富且通路广泛的优势,并且临床疗效显著。其中的机制也引起广大临床研究者的好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是近年来中医药治疗STC研究的热点通路之一。故文章基于PI3K/Akt/eNOS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探讨中医药治疗STC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厘清ST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些许理论支撑,为中医药治疗STC提供现代理论支持,为后期开展更深层次的STC的研究作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信号通路 慢传输型便秘 中医药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调节微小RNA-23a-3p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抑制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增殖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杰 李瑞 +2 位作者 李虹良 陈康雪 孙中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313-1318,共6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Starbase工具预测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GAS5)与微小RNA-23a-3p(miR-23a-3p)结合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NA免疫沉淀测定GAS5和miR-23a-3p之间的...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Starbase工具预测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GAS5)与微小RNA-23a-3p(miR-23a-3p)结合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NA免疫沉淀测定GAS5和miR-23a-3p之间的结合关系。体外培养人垂体瘤细胞系RC-4B/C,分为对照组(Control)、槲皮素组(Quercetin)、GAS5抑制组(Si-GAS5)和槲皮素+si-GAS5组(Quercetin+si-GAS5),对比分析槲皮素对GAS5、miR-23a-3p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人垂体瘤复苏细胞(RC-4B/C)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Starbase工具预测GAS5与miR-23a-3p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NA免疫沉淀测定揭示了GAS5和miR-23a-3p之间的直接结合。槲皮素促进GAS5的表达,抑制miR-23a-3p和PI3K/AKT的表达,抑制RC-4B/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均P<0.05);下调GAS5、miR-23a-3p表达增多,促进RC-4B/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均P<0.05);槲皮素可以逆转GAS5下调引起的miR-23a-3p、PI3K/AKT表达增加,抑制RC-4B/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均P<0.05)。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促进GAS5表达竞争性抑制miR-23a-3p,降低了PI3K/AKT,抑制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人垂体瘤细胞系 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 微小RNA-23a-3p 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自噬通路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成小蓉 刘蕊蕊 +1 位作者 潘飞飞 黄栋 《中国医药》 2023年第8期1165-1169,共5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自噬通路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作用。方法将A549细胞(腺癌人类肺泡基底上皮细胞)一定条件培养后分成对照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组、雷帕霉素干预组。支气...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自噬通路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作用。方法将A549细胞(腺癌人类肺泡基底上皮细胞)一定条件培养后分成对照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组、雷帕霉素干预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组、雷帕霉素干预组高氧环境培养,置于37℃、85%氧气孵化箱中培养48 h,前者不加药剂、后者加10μmol/L的雷帕霉素干预;对照组常规环境培养,置于37℃、5%二氧化碳孵化箱中培养48 h,不加药剂。利用高氧构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细胞模型,利用蛋白质印迹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实验验证自噬对高氧处理后A549细胞肺泡表面标志物合成蛋白复合物(SPC)、水通道蛋白5(AQP5)的影响,利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实验检测自噬对高氧处理后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蛋白质印迹实验验证PI3K/Akt/mTOR自噬通路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作用。结果蛋白质印迹实验和RT-qPCR实验表明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挽救了高氧处理后A549细胞SPC、AQP5表达的下调。EdU实验表明雷帕霉素显著促进了高氧处理后A549细胞的增殖,EdU阳性细胞百分比高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组[(0.48±0.06)比(0.36±0.02)](P<0.05)。蛋白质印迹实验显示雷帕霉素干预后的A549细胞中的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磷酸化-mTOR、自噬选择性底物P6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均P<0.05)。结论PI3K/Akt/mTOR自噬通路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 自噬 雷帕霉素
下载PDF
气道重塑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潘凌宇 韩燕全 +2 位作者 柳清 桂洁 汪永忠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2214-2218,共5页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在支气管哮喘众多发病机制中,气道重塑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PKB)通路联系紧密。气道重塑与支气管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密切相关。PI3K/PKB信号通路作...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在支气管哮喘众多发病机制中,气道重塑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PKB)通路联系紧密。气道重塑与支气管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密切相关。PI3K/PKB信号通路作为细胞内一条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起到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周期的进展,介导细胞增殖等作用,因而可以结合气道重塑与PI3K/PKB通路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和治疗进行探讨和研究。该研究现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PI3K/PKB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重塑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瑞霞 魏丽惠 王建六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PKB)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作用以及PI3K抑制剂和雌激素受体(ER)拮抗剂对它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杂交技术检测1×106mol/LE2作用于HEC1A细胞不同...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PKB)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作用以及PI3K抑制剂和雌激素受体(ER)拮抗剂对它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杂交技术检测1×106mol/LE2作用于HEC1A细胞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E2作用细胞15min后PKB的活化情况,同法检测PI3K抑制剂LY294002和ER拮抗剂ICI182780对E2活化PKB的影响。结果:1×106mol/LE2作用于HEC1A细胞15min时,PKB活化最明显,Ser473位点磷酸化PKB和总PKB比值(pPKB/PKB)为0.7877±0.0346,而基础值为0.5198±0.0166(P<0.001),且持续至少达2h,随着E2浓度的增加,PKB活化逐渐增强;随着LY294002作用浓度增加,E2作用HEC1A细胞后PKB的活化水平逐渐下降,浓度为50μmol/L时已完全阻断了E2对HEC1A细胞PKB的活化;而随着ICI182780浓度的增加,E2作用HEC1A细胞后PKB的活化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E2可通过非转录效应,迅速激活HEC1A细胞的PI3K/PKB信号传导通路,而且是ER非依赖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雌二醇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传导通路 受体 雌激素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缺氧诱导因子-2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永真 王志慧 +6 位作者 李娜 宋颖 韩正华 千新来 原志庆 陆漫漫 李思琦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MEK/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对缺氧诱导的乳腺癌MCF-7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表达的影响。方法乳腺癌MCF-7细胞常规培养24 h后,分为...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MEK/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对缺氧诱导的乳腺癌MCF-7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表达的影响。方法乳腺癌MCF-7细胞常规培养24 h后,分为常氧组、缺氧组、缺氧+低剂量LY294002组、缺氧+高剂量LY294002组,缺氧+低剂量U0126组和缺氧+高剂量U0126组。常氧组细胞使用含生理盐水的RPMI 1640培养基,缺氧组细胞使用含100μmol·L-1氯化钴的RPMI 1640培养基,缺氧+低剂量LY294002组细胞使用含100μmol·L-1氯化钴和4μmol·L-1 LY294002的RPMI 1640培养基,缺氧+高剂量LY294002组细胞使用含100μmol·L-1氯化钴和40μmol·L-1 LY294002的RPMI 1640培养基,缺氧+低剂量U0126组细胞使用含100μmol·L-1氯化钴和2μmol·L-1 U0126的RPMI 1640培养基,缺氧+高剂量U0126组细胞应用含8μmol·L-1 U0126的RPMI 1640培养基,继续培养3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各组细胞HIF-2α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HIF-2α蛋白、磷酸化Akt(p-Akt)和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缺氧组细胞中HIF-2αmRNA相对表达量及HIF-2α蛋白、p-Akt蛋白和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常氧组(P<0.05);缺氧+低剂量LY294002组、缺氧+高剂量LY294002组、缺氧+低剂量U0126组、缺氧+高剂量U0126组细胞中HIF-2αmRNA相对表达量及HIF-2α蛋白、p-Akt蛋白和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缺氧组(P<0.05)。缺氧+高剂量LY294002组细胞中HIF-2αmRNA相对表达量及HIF-2α蛋白、p-Akt蛋白和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缺氧+低剂量LY294002组(P<0.05);缺氧+高剂量U0126组细胞中HIF-2αmRNA相对表达量及HIF-2α蛋白、p-Akt蛋白和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缺氧+低剂量U0126组(P<0.05)。结论PI3K/Akt和MEK/ERK1/2信号通路可能是缺氧诱导HIF-2α表达的上游信号通路,在缺氧条件下对HIF-2α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缺氧诱导因子-2Α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对肺结核大鼠肺组织自噬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健 韩伟 +1 位作者 李明瑛 崔秀琴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023-1029,共7页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对肺结核大鼠肺组织自噬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其余组大...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对肺结核大鼠肺组织自噬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其余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结核杆菌悬液制备肺结核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低、中、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组大鼠每日分别灌胃6.5、13.0、26.0 mg·kg-1左氧氟沙星生理盐水溶液2 mL,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每日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2个月。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自噬标志分子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Beclin1、Atg5、PI3K、磷酸化Akt(p-Akt)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大鼠肺组织未见炎症反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结构破坏,出现大量结核结节,呼吸道周围症性细胞浸润明显,肺实质有肺泡管、肺泡腔不规则扩大,出现干酪样坏死;低、中、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并随着药物处理剂量增加,损伤程度逐渐减轻。模型组和低、中剂量左氧氟沙星组大鼠肺组织中LC3B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正常组(P<0.05);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组大鼠肺组织中LC3B阳性细胞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组大鼠肺组织中LC3B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模型组(P<0.05);中剂量左氧氟沙星组与低、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组大鼠肺组织中LC3B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组大鼠肺组织中LC3B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低剂量左氧氟沙星组(P<0.05)。模型组和低、中剂量左氧氟沙星组大鼠肺组织中Beclin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组与正常组大鼠肺组织中Beclin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组大鼠肺组织中Atg5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I3K、p-Akt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组大鼠肺组织中Beclin1、Atg5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I3K、p-Akt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低、中剂量左氧氟沙星组大鼠肺组织中Beclin1、Atg5、PI3K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左氧氟沙星组大鼠肺组织中p-Akt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低剂量左氧氟沙星组(P<0.05)。与低剂量左氧氟沙星组比较,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组大鼠肺组织中Beclin1、Atg5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I3K、p-Akt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中剂量左氧氟沙星组比较,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组大鼠肺组织中Beclin1、Atg5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I3K、p-Akt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低、中剂量左氧氟沙星组大鼠肺组织中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组和正常组大鼠肺组织中Beclin1、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组大鼠肺组织中Atg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左氧氟沙星量组大鼠肺组织中Beclin1、Atg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可能通过激活肺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自噬相关蛋白表达,降低肺结核大鼠肺细胞自噬水平,减轻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肺结核 肺组织自噬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下载PDF
解毒祛瘀方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逆转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万斯斯 赵萍 +1 位作者 姜华 黄际薇 《中国医药》 2020年第10期1558-1562,共5页
目的探讨解毒祛瘀方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低浓度逐步加量诱导法建立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细胞株MCF-7C,并分为空白对照组、解毒祛瘀方(2.5 g/L)组... 目的探讨解毒祛瘀方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低浓度逐步加量诱导法建立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细胞株MCF-7C,并分为空白对照组、解毒祛瘀方(2.5 g/L)组、他莫昔芬(10μmol/L)组、他莫昔芬(10μmol/L)+解毒祛瘀方(2.5 g/L)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10μg/L)+他莫昔芬(10μmol/L)+解毒祛瘀方(2.5 g/L)组。采用噻唑蓝法验证MCF-7C细胞的耐药性、解毒祛瘀方的细胞毒性以及对MCF-7C细胞他莫昔芬耐药性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MCF-7C细胞中PI3K/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MCF-7C细胞对他莫昔芬的耐药指数为7.20;而经解毒祛瘀方(2.5 g/L)协同作用后,MCF-7C细胞对他莫昔芬的耐药指数为2.02。他莫昔芬+解毒祛瘀方组MCF-7C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他莫昔芬组[(56.72±7.25)%比(13.24±0.76)%],同时p-PI3K[(0.37±0.06)比(0.68±0.07)]、p-Akt[(0.17±0.02)比(0.51±0.05)]、p-mTOR[(0.10±0.02)比(0.39±0.02)]蛋白表达量也明显低于他莫昔芬组(均P <0.05)。而加入PI2K/Akt通路激活剂IGF-1后,IGF-1+他莫昔芬+解毒祛瘀方组MCF-7C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较他莫昔芬+解毒祛瘀方组均明显降低(均P <0.05)。结论解毒祛瘀方可逆转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的耐药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解毒祛瘀方 他莫昔芬耐药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R-504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利兵 贾如江 +3 位作者 苏春永 杨晓光 秦景云 熊正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839-843,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R-504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67例为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R-504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取术中切除的新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距离癌组织5 cm以上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癌旁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504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I3K、磷酸化Akt(p-Akt)表达;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R-504、PI3K、p-Akt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miR-504与PI3K、p-Akt表达的相关性。结果miR-504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miR-504在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504在Ⅰ期患者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Ⅱ、Ⅲ期患者(P<0.05)。PI3K、p-Akt在癌组织中表达评分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PI3K、p-Akt在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3K、p-Akt在Ⅱ、Ⅲ期患者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Ⅰ期患者(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R-504、PI3K、p-Akt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R-504表达与PI3K、p-Akt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354、-0.519,P<0.05)。结论miR-50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发挥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miR-504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MIR4435-2HG靶向微小RNA-1-3p调控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对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倪文 王曦 +1 位作者 王奇胜 苏俊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467-473,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IR4435-2HG(LncRNA MIR4435-2HG)通过调控微小RNA-1-3p(miR-1-3p)的表达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胰腺细胞系hTERT-HPNE与胰腺癌细胞系PANC-1、SW1990、PaTu8988、...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IR4435-2HG(LncRNA MIR4435-2HG)通过调控微小RNA-1-3p(miR-1-3p)的表达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胰腺细胞系hTERT-HPNE与胰腺癌细胞系PANC-1、SW1990、PaTu8988、BxPC-3,将胰腺癌PaTu8988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i-MIR4435-2HG组(转染MIR4435-2HG siRNA)、si-con组(转染siRNA Control)、miR-1-3p组(转染miR-1-3p mimics)、miR-con组(转染miR-1-3p阴性对照)、si-MIR4435-2HG+an⁃ti-miR-1-3p组(共转染MIR4435-2HG siRNA与miR-1-3p抑制剂)、si-MIR4435-2HG+anti-miR-con组(共转染MIR4435-2HG siR⁃NA与miR-1-3p抑制剂的阴性对照),同时将未经任何处理的细胞作为NC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中MIR4435-2HG与miR-1-3p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4435-2HG与miR-1-3p的相互作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分析敲低MIR4435-2HG及上调miR-1-3p表达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检测MIR4435-2HG及上调miR-1-3p表达对胰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MIR4435-2HG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细胞;MIR4435-2HG可特异性结合miR-1-3p并调控其表达活性;敲低MIR4435-2HG与上调miR-1-3p表达后,可抑制胰腺癌PaTu8988细胞增殖,明显减弱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其中NC组、miR-con组、si-MIR4435-2HG组增殖活性分别为48 h:(1.21±0.10)、(1.18±0.12)、(0.86±0.09),细胞迁移数量分别为(90.56±9.16)、(88.56±8.91)、(26.49±2.10),细胞侵袭数量分别为(160.79±16.12)、(155.09±15.49)、(69.23±7.10),均P<0.05],下调PaTu8988细胞中cyclin D1、MMP2、MMP9、p-Akt、PI3Kp110α、PI3Kp110β的表达;抑制miR-1-3p表达可促进胰腺癌PaTu8988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结论敲低LncRNA MIR4435-2HG可通过靶向调控miR-1-3p表达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而降低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相关蛋白表达,进而减弱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RNA 长链非编码 RNA MIR4435-2HG 微小RNA-1-3p 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色瑞替尼对肺癌细胞H3122增殖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继院 单国用 +1 位作者 王海霞 王作培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601-605,共5页
目的探讨色瑞替尼对肺癌细胞H3122增殖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H312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及低、中、高剂量色瑞替尼组,每组设5个复孔。低、中、高剂量色瑞替尼组分别加入色瑞替尼,使每... 目的探讨色瑞替尼对肺癌细胞H3122增殖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H312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及低、中、高剂量色瑞替尼组,每组设5个复孔。低、中、高剂量色瑞替尼组分别加入色瑞替尼,使每孔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6.67、33.33、66.66 mg·L^-1,空白组加入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法检测干预24、48、72 h后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干预72 h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干预72 h后各组细胞中PI3K、Akt、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干预72 h后各组细胞中PI3K、p-PI3K、Akt、p-Akt、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培养24、48、72 h后,低、中、高剂量色瑞替尼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空白组(P<0.05),中、高剂量色瑞替尼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色瑞替尼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中剂量组(P<0.05);低、中、高剂量色瑞替尼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随时间延长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培养72 h时,低、中、高剂量色瑞替尼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空白组(P<0.05),中、高剂量色瑞替尼组细胞凋亡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色瑞替尼组细胞凋亡率高于中剂量组(P<0.05)。4组细胞中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随色瑞替尼剂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细胞中PI3K、Akt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细胞中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随色瑞替尼剂量增加呈上升趋势,p-PI3K/PI3K、pAkt/Akt随色瑞替尼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色瑞替尼可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促使其凋亡,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及其下游Caspase-3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瑞替尼 肺癌细胞 细胞增殖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丙泊酚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肝Kupffer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志强 李钰艳 +3 位作者 李洪亮 张敏 何勇 许斌兵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1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肝Kupffer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从SD大鼠肝组织中分离出Kupffer细胞。用100μmol/L过氧化氢诱导Kupffer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损伤细胞模型,并...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肝Kupffer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从SD大鼠肝组织中分离出Kupffer细胞。用100μmol/L过氧化氢诱导Kupffer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损伤细胞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丙泊酚低浓度组、丙泊酚中浓度组、丙泊酚高浓度组和阳性对照组,另取正常Kupffer细胞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均以不含丙泊酚的细胞培养液培养,丙泊酚低、中、高浓度组分别以含5μmol/L、25μmol/L、50μmol/L丙泊酚的细胞培养液培养,阳性对照组以含0.1μmol/L盐酸右美托咪定的细胞培养液培养。培养12 h后,检测细胞活性、细胞凋亡率,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活性氧簇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Kupffer细胞活性、CAT活性、PI3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均降低,凋亡率、LDH释放量、活性氧簇含量均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丙泊酚低、中浓度组Kupffer细胞活性、CAT活性、PI3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均升高,凋亡率、LDH释放量、活性氧簇含量均降低(均P<0.05),而丙泊酚高浓度组Kupffer细胞CAT活性、PI3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均降低,凋亡率、LDH释放量、活性氧簇含量均升高(均P<0.05)。结论低、中浓度(5μmol/L、25μmol/L)的丙泊酚能够减轻过氧化氢诱导的Kupffer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提高细胞活性,抑制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损伤 丙泊酚 过氧化氢 KUPFFER细胞 细胞活性 细胞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人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D1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调控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书芬 倪猛 薛萌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919-1924,共6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人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D1(FOXD1)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调控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方法研究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进行,通过体外培养PANC-1细胞,经过不同浓度(0 mg/L、10...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人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D1(FOXD1)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调控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方法研究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进行,通过体外培养PANC-1细胞,经过不同浓度(0 mg/L、100 mg/L、200 mg/L、400 mg/L)的生长抑素(SST)处理细胞,记为生长抑素各剂量组,其中0 mg/L和400 mg/L的生长抑素作为对照组(Control)和生长抑素组(SST);将过表达载体(pcDNA)和过表达FOXD1(FOXD1)转染至PANC-1细胞,经过400 mg/L的生长抑素及20 mol/L的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细胞,记为SST+pcDNA组、SST+FOXD1组和SST+FOXD1+LY294002组。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FOXD1和PI3K/AKT相关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FOXD1 mRNA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SST组可以抑制FOXD1 mRNA(0.47±0.03)及蛋白表达(0.42±0.04)、增殖(0.52±0.05)、迁移(66.8±7.2)和侵袭(63.7±6.5)能力,下调p-PI3K(0.43±0.04)、p-AKT(0.39±0.03)蛋白表达;与SST+pcDNA组相比,SST+FOXD1组可以促进以抑制FOXD1 mRNA(0.67±0.05)及蛋白表达(0.64±0.06)、增殖(0.71±0.07)、迁移(86.9±8.5)和侵袭(81.5±7.3)能力,上调p-PI3K(0.62±0.05)、p-AKT(0.65±0.06)蛋白表达。与SST+FOXD1组相比,SST+FOXD1+LY294002组可以抑制FOXD1 mRNA(0.37±0.04)及蛋白表达(0.35±0.03)、增殖(0.53±0.05)、迁移(67.2±6.5)和侵袭(62.5±5.2)。结论生长抑素通过调控FOXD1的表达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胰腺肿瘤 人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D1(FOXD1)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PI3K/AKT通路)
下载PDF
替罗非班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对氧糖剥夺心肌细胞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冰 段宏宇 +1 位作者 李玉梅 郝一鸣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心肌细胞的干预作用,并探索其相关机制。方法H9C2细胞被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替罗非班组、抑制剂组、替罗非班+抑制剂组。建立OGD细胞模型,以MTT曲线确定最终的实验浓度和...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心肌细胞的干预作用,并探索其相关机制。方法H9C2细胞被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替罗非班组、抑制剂组、替罗非班+抑制剂组。建立OGD细胞模型,以MTT曲线确定最终的实验浓度和作用时间为替罗非班100 nmol/L,作用时间为24 h。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磷酸化PI3K(phosphorylation PI3K,p-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和磷酸化AKT(phosphorylation AKT,p-AKT)的表达。结果和模型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抑制剂组、替罗非班+抑制剂组的ROS和TNF-α、IL-6、ANP、BNP浓度显著降低,p-PI3K/PI3K和p-AKT/AKT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抑制剂组比较,替罗非班+抑制剂组p-PI3K/PI3K和p-AKT/AKT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ROS和TNF-α、IL-6、ANP、BNP浓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对OGD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心肌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细胞活性氧
下载PDF
DIDS对十字孢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的影响
20
作者 刘安恒 曹亚南 +3 位作者 张卫卫 师堂旺 刘艳 王晓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DIDS对十字孢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及其下游分子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十字孢碱组、DIDS组、LY294002(特异性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组和L-NAME(非...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DIDS对十字孢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及其下游分子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十字孢碱组、DIDS组、LY294002(特异性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组和L-NAME(非特异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组。在十字孢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上,观察DIDS对心肌细胞存活率、凋亡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及其下游分子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的影响。结果与十字孢碱组比,DIDS明显改善了细胞存活率,提高了细胞磷酸化蛋白激酶B活性2.1倍(P<0.01),增加了一氧化氮合酶和磷酸化一氧化氮合酶的水平和一氧化氮水平(P<0.01);LY294002预处理完全抑制了磷酸化蛋白激酶B、一氧化氮合酶和磷酸化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升高及升高的一氧化氮,完全阻断了DIDS的抗细胞凋亡作用;L-NAME预处理也使升高的一氧化氮水平下降,但仅部分阻断了DIDS的细胞保护作用。结论DIDS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发挥其抑制十字孢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心肌细胞 凋亡 氯离子通道阻断剂 十字孢碱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