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河南濒危曲种声腔发展的特点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冬梅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94-96,共3页
河南省的很多曲种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大量传统曲目流失,艺人数目骤减,后备力量缺乏,几乎到了"人亡艺绝"的境地。近年来,国家开始通过"非物质遗产"等模式对濒危曲艺进行保护。声腔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戏曲和曲... 河南省的很多曲种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大量传统曲目流失,艺人数目骤减,后备力量缺乏,几乎到了"人亡艺绝"的境地。近年来,国家开始通过"非物质遗产"等模式对濒危曲艺进行保护。声腔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戏曲和曲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迫切需要整理发掘,以期在新的时代得到良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濒危曲种 声腔发展
下载PDF
基于豫西地区濒危曲种音乐再创作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冬梅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2-85,共4页
豫西地区地方曲种丰富,据《中国曲艺志·河南卷》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南卷》统计,有河南坠子、大调曲子、河洛大鼓书等40多个本土曲种,声腔各具特色。除河南坠子、大调曲子等全省性的大曲种外,灵宝道情、锣鼓书、扬高戏、... 豫西地区地方曲种丰富,据《中国曲艺志·河南卷》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南卷》统计,有河南坠子、大调曲子、河洛大鼓书等40多个本土曲种,声腔各具特色。除河南坠子、大调曲子等全省性的大曲种外,灵宝道情、锣鼓书、扬高戏、洛阳琴书等曲种,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后来被主流文化边缘化,渐成为濒危曲种。从豫西地区濒危曲种的本体音乐特点及声腔研究出发,研究其音乐创作的困境,为豫西地区濒危曲种的音乐创作和表演艺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 濒危曲种 音乐创作
下载PDF
河南濒危曲种传承发展平台建设研究
3
作者 周歌 《当代音乐》 2022年第12期83-85,共3页
河南地方曲艺的传统曲目从尧舜传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有各不相同的曲目,纵贯几千年,其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思想内容之丰富,是其他民间艺术不可相提并论的。长时间以来,由于保护传统曲目工作不能有效持续进行,河南曲种正面临生... 河南地方曲艺的传统曲目从尧舜传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有各不相同的曲目,纵贯几千年,其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思想内容之丰富,是其他民间艺术不可相提并论的。长时间以来,由于保护传统曲目工作不能有效持续进行,河南曲种正面临生存的危机。河南濒危曲种生态传承发展成为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河南濒危曲种的成因及其生态传承的发展与保护措施做了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曲种现状 发展 保护 传承
下载PDF
浅谈豫西地区濒危曲种声腔艺术的发展特点
4
作者 杨冬梅 《戏剧之家》 2017年第6期4-5,共2页
众所周知,河南是我国著名的曲艺大省,拥有众多曲种且渊源已久,特别是豫西地区独有的风土人情、地方文化,使其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个性。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猛,计算机网络、影视传媒等逐渐成为主流,曲艺所受影响随之增加,传统曲种大... 众所周知,河南是我国著名的曲艺大省,拥有众多曲种且渊源已久,特别是豫西地区独有的风土人情、地方文化,使其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个性。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猛,计算机网络、影视传媒等逐渐成为主流,曲艺所受影响随之增加,传统曲种大多与时代步伐不匹,从而出现流失、艺人数目缩减等现象,后备力量极其欠缺,"人亡艺绝"成为当前现状。从人类生活角度来看,这些频临灭绝的曲种具有重大影响,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极大分量。近些年来,我国开始关注对曲艺的保护,并将之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对曲艺艺术独有魅力、意义以及必要性的体现。对于这些中国传统艺术而言,声腔又是必不可缺的构成部分,对此,本文进行了相关梳理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地区 濒危曲种 声腔发展
下载PDF
豫西地区濒危曲种共性研究
5
作者 杨冬梅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4,9,共5页
从豫西地区濒危曲种的本体特征研究出发,着重分析豫西地区濒危曲种体裁形式、地域分布、剧目类型、唱腔特征等;研究其代表性曲种之间的渊源关系,发掘其艺术共性价值所在,揭示豫西地区濒危曲种的审美取向、社会功能、风格特质等;探索豫... 从豫西地区濒危曲种的本体特征研究出发,着重分析豫西地区濒危曲种体裁形式、地域分布、剧目类型、唱腔特征等;研究其代表性曲种之间的渊源关系,发掘其艺术共性价值所在,揭示豫西地区濒危曲种的审美取向、社会功能、风格特质等;探索豫西地区濒危曲种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价值重构,为豫西地区濒危曲种的音乐创作和表演艺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 濒危曲种 音乐研究
下载PDF
论河南省濒危曲种的价值与开发 被引量:2
6
作者 金萌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93-96,共4页
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为河南省曲艺的发展提供了无尽的艺术素材,使其具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人文内涵。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河南省的许多珍贵曲种逐渐被边缘化,甚至陷入即将消亡的困境。对河南省濒危曲种进行抢救性保护,已刻不... 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为河南省曲艺的发展提供了无尽的艺术素材,使其具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人文内涵。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河南省的许多珍贵曲种逐渐被边缘化,甚至陷入即将消亡的困境。对河南省濒危曲种进行抢救性保护,已刻不容缓。现阶段,河南省应深入探索濒危曲种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有序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濒危曲种 历史价值 资源开发
下载PDF
“文化科技融合”语境下中国濒危曲种的遗产保护
7
作者 周歌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07,共4页
数百年来,我国地方曲种在各地方曲艺家的辛苦付出、不断创造下,各种音乐唱腔和曲目相继涌现,形成了多样化的表演体系,使得曲艺文化的发展一直欣欣向荣。本文立足于濒危曲种实际发展境况,在参考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及结合国家制定的文化科... 数百年来,我国地方曲种在各地方曲艺家的辛苦付出、不断创造下,各种音乐唱腔和曲目相继涌现,形成了多样化的表演体系,使得曲艺文化的发展一直欣欣向荣。本文立足于濒危曲种实际发展境况,在参考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及结合国家制定的文化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保护濒危曲种文化遗产的建议,力求在增强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把我国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曲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科技 传承保护
原文传递
“以经典曲目恢复带动濒危曲种重生”实践探索——以山东曲艺类非遗曲种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华云 《曲艺》 2022年第5期44-47,共4页
“以经典曲目恢复带动濒危曲种重生”是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联合菏泽市艺术研究所,在10余年的曲艺类非遗保护实践中探索出的既切实可行又行之有效的非遗保护模式。这一模式针对21世纪初山东曲艺类非遗曲种锐减、队伍萎缩、创作乏力等传承窘... “以经典曲目恢复带动濒危曲种重生”是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联合菏泽市艺术研究所,在10余年的曲艺类非遗保护实践中探索出的既切实可行又行之有效的非遗保护模式。这一模式针对21世纪初山东曲艺类非遗曲种锐减、队伍萎缩、创作乏力等传承窘况,从经典曲目的恢复着手,并与曲艺资料挖掘整理、曲书目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研究所 经典曲目 濒危曲种 山东曲艺 实践探索 非遗保护 重生 挖掘整理
原文传递
和衷共济推动发展--试论中国曲艺事业的顶层设计
9
作者 魏真柏 《曲艺》 2022年第3期32-34,共3页
2004年,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在相关领域展开了深入、细致、长远的工作,曲艺作为非遗的重要项目,也开始了排查、发掘、登记、申请、审批立项等一系列的保护工作,借着这一股“东风”,全国曲艺事业进... 2004年,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在相关领域展开了深入、细致、长远的工作,曲艺作为非遗的重要项目,也开始了排查、发掘、登记、申请、审批立项等一系列的保护工作,借着这一股“东风”,全国曲艺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不少濒危曲种有了重萌生机的契机,一些发展较好的曲种也有了更广阔的展示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曲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顶层设计 和衷共济 曲艺 发展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