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濮阳小震集中区地震重定位及发震构造分析
1
作者 邱勇 曹云涛 +4 位作者 刘巧霞 段永红 徐志萍 贾宇鹏 张丹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1-511,共11页
利用濮阳周边数字地震台网近十年的震相观测报告数据及3级以上地震事件的波形记录,基于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的速度模型,采用Hypo2000地震定位法对研究区内1级以上287次地震事件进行绝对定位。同时,以Hypo2000绝对定位结果为初始位... 利用濮阳周边数字地震台网近十年的震相观测报告数据及3级以上地震事件的波形记录,基于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的速度模型,采用Hypo2000地震定位法对研究区内1级以上287次地震事件进行绝对定位。同时,以Hypo2000绝对定位结果为初始位置,对濮城镇附近约25 km范围内的153个一级以上地震进行双差相对定位,获得更为准确的相对位置关系。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重新定位后研究区的小震震丛在震中和震源深度剖面上均呈现出两个分支:主支地震群沿聊—兰断裂分布,由少数地震组成的分支则分布于黄河断裂东侧。结合深地震反射剖面解释结果,推断濮城镇小震震丛的发震构造主要以聊—兰断裂为主,西部少数地震分支的发震断层为黄河断裂带,同时小震活动亦与油田开采注水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阳小震集中区 重定位 Hypo2000 双差定位 构造
下载PDF
濮阳小震集中区震源机制解与应力场跟踪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亚红 王鹏 +3 位作者 张军 邵李娜 申茂正 董春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2期157-163,共7页
利用垂直向Pg和Sg波的最大振幅比法,计算濮阳小震集中区2002年1月-2014年9月发生的45个ML≥2.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研究区发震构造断层及其地震震源类型以走滑为主、构造应力以水平和近水平力推扭为主。震源一致性参数下降反映... 利用垂直向Pg和Sg波的最大振幅比法,计算濮阳小震集中区2002年1月-2014年9月发生的45个ML≥2.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研究区发震构造断层及其地震震源类型以走滑为主、构造应力以水平和近水平力推扭为主。震源一致性参数下降反映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增强。统计P轴方位结果表明研究区P轴方位变化与地震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该区小震P轴方位的时序变化可供中强地震预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阳小震集中区 Pg和Sg波的最大振幅比法 源机制解 区域应力场
下载PDF
濮阳小震集中区地震丛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亚红 张军 +1 位作者 董春勇 邵李娜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年第2期51-56,共6页
利用濮阳小震集中区1970年1月-2019年12月地震目录,基于最邻近事件距离算法计算地震丛集率,分析该区地震丛集特征。结果发现:(1)在中强地震前,濮阳小震集中区地震丛集率存在高值现象,而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低值,与强震前地震活动从增强到... 利用濮阳小震集中区1970年1月-2019年12月地震目录,基于最邻近事件距离算法计算地震丛集率,分析该区地震丛集特征。结果发现:(1)在中强地震前,濮阳小震集中区地震丛集率存在高值现象,而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低值,与强震前地震活动从增强到平静的过程相吻合,对地震危险区判定有一定指示意义;(2) 1997年以来,4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聊城-兰考断裂西侧,且小震出现相对"稀疏"异常,应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邻近事件距离算法 濮阳小震集中区 丛集率 危险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