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识景、观景与造景:《潇湘八景图》郊野游观空间的构景理法
1
作者 周莲 唐孝祥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79,共12页
“潇湘八景”图像在泛东亚地区的国际传播中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产生与摹写彰显了潇湘郊野观景认知的审美传统。王洪《潇湘八景图》是宋代文人诗意栖居观念的物质载体,提供了识别潇湘郊野游观空间的形象写照,以图中人物作为基点... “潇湘八景”图像在泛东亚地区的国际传播中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产生与摹写彰显了潇湘郊野观景认知的审美传统。王洪《潇湘八景图》是宋代文人诗意栖居观念的物质载体,提供了识别潇湘郊野游观空间的形象写照,以图中人物作为基点讨论“游观”活动,通过“人景互动”线索识别画作表现的江亭四望、立桥观景、卧船游观和隔岸眺览四类宋代文人郊野游观空间。总结宋代郊野游观空间的构景理法在于彰显点睛建筑空间的视觉逻辑、投射郊野风景意象的文化联想、建构风景动态演变的时空结构三个方面,体现了多层次郊野景观审美的嵌套关系。探索历史语境下传统郊野游观空间的发展逻辑,推动中国传统城乡风景营造经验的交流互鉴,有助于绘就美丽中国理念下整体景观建设的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郊野 游观空间 理法
下载PDF
艺术社会学视域下“潇湘八景”的文化演绎
2
作者 邓佳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2期22-24,共3页
为探析“潇湘八景”的社会历史发展及其文化内涵,该文运用艺术社会学的方法,通过分析“潇湘八景”的社会历史成因、不同社会群体的发展,阐明了“潇湘八景”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变化演绎。其悲怆的文学色彩、迁谪文化与渔父情结不仅深... 为探析“潇湘八景”的社会历史发展及其文化内涵,该文运用艺术社会学的方法,通过分析“潇湘八景”的社会历史成因、不同社会群体的发展,阐明了“潇湘八景”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变化演绎。其悲怆的文学色彩、迁谪文化与渔父情结不仅深植于潇湘之地,而且伴随文化交流走向世界。“潇湘八景”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母题,也由最初的传统文学、绘画创作领域发展至现代设计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社会学 社会历史 社会群体 现代设计
下载PDF
典范与传统:惠洪与中日禅林的“潇湘八景”书写 被引量:9
3
作者 周裕锴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80,共10页
本文旨在讨论"潇湘八景"诗在中日禅林里的书写情况。首先探究惠洪的"有声画"(诗)与宋迪"无声句"(画)之间的经典对话,然后指出惠洪的"潇湘八景"诗的典范性为中日禅林所共同认可,其书写范式为日... 本文旨在讨论"潇湘八景"诗在中日禅林里的书写情况。首先探究惠洪的"有声画"(诗)与宋迪"无声句"(画)之间的经典对话,然后指出惠洪的"潇湘八景"诗的典范性为中日禅林所共同认可,其书写范式为日本五山禅僧所仿效。由此考察统计五山禅林"潇湘八景"诗的创作规模,并分析其书写传统的形成。最后探讨"潇湘八景"诗入禅的文化背景,其诗的禅意化与"文字禅"观念的流行同步,其书写传统可视为"文字禅"影响下中日文学艺术交流的一个绝佳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迪 惠洪 中日禅林 五山诗僧 文字禅
下载PDF
“潇湘八景”山水文化景观考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钟虹滨 黄晴 《船山学刊》 CSSCI 2011年第4期50-53,共4页
"潇湘八景"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景观特征的山水文化,给后人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本文通过对"潇湘八景"现存状况的调查以及对其发掘的当代价值的思考,提出"潇湘八景"山水... "潇湘八景"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景观特征的山水文化,给后人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本文通过对"潇湘八景"现存状况的调查以及对其发掘的当代价值的思考,提出"潇湘八景"山水文化景观的文本考证方法、实地考证原则和策略,以期指导考证结论的真实与准确。"潇湘八景"山水文化景观的寻址考证,思路,对我们研究这类文化遗产和对其进行保护性发掘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 山水文化 考证
下载PDF
八景何时属潇湘——“潇湘八景”考 被引量:9
5
作者 陈蒲清 《长沙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1-2,共2页
"潇湘八景"起源于绘画,原来不局限在潇湘。"八景"演变为专属于湖南的"潇湘八景"的时间,大概是在元朝中期。"潇湘八景"泛指湖南湘江流域的比较典型的景色。
关键词 元朝中期 江流域
下载PDF
元人咏“潇湘八景”散曲比较兼论马致远散曲的画意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卉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4期51-55,共5页
元人咏“潇湘八景”的散曲作家主要是马致远和鲜于必仁。比较两人咏“潇湘八景”的散曲,马致远散曲简笔勾勒轮廓,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鲜于必仁散曲细致描摹,使人的感受更具体,更近原型。马致远散曲的深得画意,是他为后人所推重的... 元人咏“潇湘八景”的散曲作家主要是马致远和鲜于必仁。比较两人咏“潇湘八景”的散曲,马致远散曲简笔勾勒轮廓,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鲜于必仁散曲细致描摹,使人的感受更具体,更近原型。马致远散曲的深得画意,是他为后人所推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散曲“潇 马致远 鲜于必仁
下载PDF
中国“潇湘八景”研究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冉毅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7-19,共3页
中国学界近年来对"潇湘八景"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其诗画艺术、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诗画主题隐喻、对园林建筑的影响、对旅游开发的意义等五个方面,文章从这五个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学界的相关研究情况。
关键词 诗画 地域 中国学界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中国的“潇湘八景”对日本“八景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庆玉 《艺术科技》 2018年第7期159-159,169,共2页
潇湘八景曾在《梦溪笔谈·书画》中出现,北宋的沈括对其八景进行了描述。潇湘八景,顾名思义也就是指八处的景色,不仅为八景诗的出现奠定了良好基础上,使其在日本传承和保留下来,而且还促进了诗艺术领域的进步和发展。为此,本文主要... 潇湘八景曾在《梦溪笔谈·书画》中出现,北宋的沈括对其八景进行了描述。潇湘八景,顾名思义也就是指八处的景色,不仅为八景诗的出现奠定了良好基础上,使其在日本传承和保留下来,而且还促进了诗艺术领域的进步和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对日本的八景诗与潇湘八景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日本八景文化展开的形态,进一步发展本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下载PDF
日本“潇湘八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冉毅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5-25,共11页
日本学界对潇湘八景的研究成果卓著,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八景课题研究早,二是八景专题研究深,三是学者调研八景诗画统计全,四是文化名人对八景文化评价高,五是名家绘八景匠心独具。文章主要从这五个方面综述近世以来日本学界对潇... 日本学界对潇湘八景的研究成果卓著,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八景课题研究早,二是八景专题研究深,三是学者调研八景诗画统计全,四是文化名人对八景文化评价高,五是名家绘八景匠心独具。文章主要从这五个方面综述近世以来日本学界对潇湘八景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学界 研究综述
下载PDF
湖南的潇湘,日本的国宝——牧溪、玉涧所绘《潇湘八景图》 被引量:1
10
作者 冉毅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3-25,共3页
永州零陵是我总想去的地方,早在三十年前开始,我一直就想要去九嶷山,去永州,去零陵,去潇湘二水合流的蘋岛实地考察。涌动着想去永州零陵缘起于1990年春,应日本滋贺县制药株式会社森本社长、高桥主事邀请,带我去参观琵琶湖彦根古城,在入... 永州零陵是我总想去的地方,早在三十年前开始,我一直就想要去九嶷山,去永州,去零陵,去潇湘二水合流的蘋岛实地考察。涌动着想去永州零陵缘起于1990年春,应日本滋贺县制药株式会社森本社长、高桥主事邀请,带我去参观琵琶湖彦根古城,在入门处,看到“彦根八景源自潇湘八景”的介绍,来自潇湘的我,深深震撼。湘水,腾细浪,下洞庭,奔长江,向东海,汇入大洋,抵达东瀛,“潇湘八景”随一带海路传去日本,神奇的文化张力,底流至今澎湃!同年10月,《湖南教育报》刊出拙稿“潇湘八景在东瀛”,从此苦旅开始,查过很多永州零陵的地理文献资料,这三十年,实在讲,是我学习湖湘文化、潇湘文学的一个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嶷山 文化张力 文献资料 文化 永州
下载PDF
“潇湘八景”艺术母题的文化源流及意象演进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科燕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1-43,共3页
文章通过梳理“潇湘八景”艺术母题的源流、文化意蕴和艺术风貌,阐述其所蕴含的独特而深厚的人文特征、精神气质和审美意象。“潇湘八景”经过“诞生”“传播”“移植”“变异”“转化”“回归”“再生长”等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传播... 文章通过梳理“潇湘八景”艺术母题的源流、文化意蕴和艺术风貌,阐述其所蕴含的独特而深厚的人文特征、精神气质和审美意象。“潇湘八景”经过“诞生”“传播”“移植”“变异”“转化”“回归”“再生长”等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传播与交融,艺术母题内涵不断深化,以潇湘八景为艺术母题的创作也在不断地走向多元。至今仍然散发持久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母题 文化意蕴
下载PDF
“潇湘八景”文化形象塑造
12
作者 唐俐娟 钟虹滨 雷芳 《艺海》 2012年第3期56-57,共2页
"潇湘八景"因宋迪山水画始而成名,历经千年,成为彰显湖湘文化的重要遗产资源。"潇湘八景"所具有的文人文化、隐逸文化、山水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为其文化形象的塑造确定了基调。在遵循整体与个体统一、形与意结合... "潇湘八景"因宋迪山水画始而成名,历经千年,成为彰显湖湘文化的重要遗产资源。"潇湘八景"所具有的文人文化、隐逸文化、山水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为其文化形象的塑造确定了基调。在遵循整体与个体统一、形与意结合、传承与可持续以及突出文化特色的原则下,本文认为通过营造人文氛围、确立景观形象、完善视觉要素以塑造"潇湘八景"文化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 文化形象 塑造
下载PDF
“潇湘八景”研究定题跟踪服务的思考
13
作者 党洪莉 殷榕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4年第8期43-45,共3页
围绕"日本八景汉诗探源与潇湘八景诗之比较研究"课题,从分析课题委托人的信息需求、选择检索工具及数据库、确定检索词、制定课题文献文本等方面,总结了咨询馆员为科研人员提供的单项科研课题的定题跟踪服务。
关键词 定题服务 跟踪服务
下载PDF
“潇湘八景”绘画对日本“八景”画的影响
14
作者 钟虹滨 臧晓琳 《艺海》 2012年第2期66-67,共2页
"潇湘八景"作为中国传统集称文化的起源,其绘画、题画诗等表现出强烈的士文化特征。这一特有的艺术现象也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绘画的发展。"潇湘八景"绘画缘起于北宋文人画家宋迪的《潇湘八景图》,12世纪晚期东传至日... "潇湘八景"作为中国传统集称文化的起源,其绘画、题画诗等表现出强烈的士文化特征。这一特有的艺术现象也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绘画的发展。"潇湘八景"绘画缘起于北宋文人画家宋迪的《潇湘八景图》,12世纪晚期东传至日本。"潇湘八景"绘画对日本"八景"画的影响上主要通过禅宗文化与意识的汇通、"八景"命名与构词的仿效、绘画主题与形式的承传、审美价值与情趣的契合等方面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绘画 日本“”画
下载PDF
论元曲中“潇湘八景”意象群的文学审美意蕴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艳丽 《中国韵文学刊》 2021年第1期98-102,共5页
北宋宋迪的“潇湘八景图”掀起了中国诗歌文学中“潇湘八景”题画诗的热潮,由此也派生了一系列“潇湘八景”诗歌意象群。“潇湘八景”在宋元时期不专指潇湘风物,而是江南风物的泛指。元曲中“潇湘八景”意象在表现形式上,以题画诗和曲... 北宋宋迪的“潇湘八景图”掀起了中国诗歌文学中“潇湘八景”题画诗的热潮,由此也派生了一系列“潇湘八景”诗歌意象群。“潇湘八景”在宋元时期不专指潇湘风物,而是江南风物的泛指。元曲中“潇湘八景”意象在表现形式上,以题画诗和曲辞意象群两种形式存在。元曲家改变了“潇湘八景”意象群在宋代诗歌中感伤失意的文学意蕴,表现出怡情山水的审美愉悦和离情别恨的情感寄寓。除此之外,元曲家在继承宋人感伤文学传统时增加了迷惘孤独的意蕴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内涵 怡情山水 离情别恨 迷惘孤独
下载PDF
“潇湘八景”与中国古典园林——从祁彪佳的《寓山十六景词》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海燕 《艺术探索》 2011年第4期20-23,145,共4页
"潇湘八景"在中国艺术中有极高的地位,给中国的传统艺术注入了很大活力,并对中国古典园林产生了深远影响。晚明士人祁彪佳所建造的寓山园林就颇具代表性,它裹带着潇湘之水的乡愁,隐喻着待归的人寻找生命归宿的诉求,并以晚明... "潇湘八景"在中国艺术中有极高的地位,给中国的传统艺术注入了很大活力,并对中国古典园林产生了深远影响。晚明士人祁彪佳所建造的寓山园林就颇具代表性,它裹带着潇湘之水的乡愁,隐喻着待归的人寻找生命归宿的诉求,并以晚明时期的心性理论,丰富了"潇湘八景"意象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彪佳 《寓山十六词》
下载PDF
来自古潇湘的文化冲击——中、日“潇湘八景”浅谈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柳青 《求索》 1988年第4期93-97,共5页
天下“八景”知多少?恐怕是难以确数相计的。《寄园寄所寄录》说;“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靡不有八景(诗)。” 此语看来并未夸张。湖南岳阳县一个边远而闭塞的山角落——长安桥,是个住着百十户谢姓人家的小村子,在... 天下“八景”知多少?恐怕是难以确数相计的。《寄园寄所寄录》说;“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靡不有八景(诗)。” 此语看来并未夸张。湖南岳阳县一个边远而闭塞的山角落——长安桥,是个住着百十户谢姓人家的小村子,在他们巴掌般大的山水之境内,竟也有“长安桥八景”,而且从明至清,乡贤所咏之辞,集契于《谢氏族谱》之中。荒村野店尚且如此,足见广天华夏“八景”之多矣。 然而,远不止于此,在朝鲜、在日本、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八景”现象也普遍存在着。特别是在扶桑之国,这种无处不在的影响被称之为“八景现象”、“八景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冲击 长安 东南亚 扶桑 乡贤 谢氏 华夏 文化现象 日本
下载PDF
“潇湘八景”在日本中世——以屏风绘为中心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5-201,共7页
“潇湘八景”是成型于中国北宋时期的山水题材,13世纪随着水墨画传入日本。到了15世纪,日本画家把“潇湘八景”题材用于屏风绘的创作,促成了日本水墨画的真正发展。“潇湘八景”在适应屏风绘的大画面时,逐渐脱离中国样式,形成了显著的... “潇湘八景”是成型于中国北宋时期的山水题材,13世纪随着水墨画传入日本。到了15世纪,日本画家把“潇湘八景”题材用于屏风绘的创作,促成了日本水墨画的真正发展。“潇湘八景”在适应屏风绘的大画面时,逐渐脱离中国样式,形成了显著的日本式特点。屏风绘的作者们没有盲目追求水墨画表现的本质,而是追求画面的样式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多景同幅、按四季排序、八景顺序较为固定。“潇湘八景”在日本中世的吸收与变化,与幕府将军意图建设武家新文化的政治背景密不可分,是日本文化主体阶段性发挥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风绘 日本中世 武家文化
下载PDF
器物画与故事画——“源氏八景”视觉结构研究
19
作者 蓝岚 《艺苑》 2023年第2期60-66,共7页
“源氏八景”的制作始于17世纪晚期的江户时代,是从《源氏物语》中抽取了8个故事场景并图像化的作品,其命名与图像构成都与中国传统画题“潇湘八景”有着密切联系。其独特的“画中画”视觉构思反映了《源氏物语》在日本传统文化中的“... “源氏八景”的制作始于17世纪晚期的江户时代,是从《源氏物语》中抽取了8个故事场景并图像化的作品,其命名与图像构成都与中国传统画题“潇湘八景”有着密切联系。其独特的“画中画”视觉构思反映了《源氏物语》在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对内性”与“潇湘八景”在武家贵族文化中的“对外性”,两者的杂糅实现了最大程度上的“内外统一”,也体现了江户时代的绘画对于“平安王朝”的向往和浓厚的物质追求。与闵齐伋版《西厢记会真图》比较之后可以发现,17、18世纪东亚地区在绘画中对于器物“边框”元素的相似处理及对最终效果的不同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氏 画中画 西厢记会真图 边框
下载PDF
潇湘八景对日本绘画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金靖之 《上海文博论丛》 2010年第4期110-119,共10页
此次上海博物馆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举办"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珍品"展,有幸使流传到日本的中国绘画39件46幅重返故里,一展风采。这些传到日本的中国绘画几百年来受到日本民众的爱戴,同时在形式上也大有改观。
关键词 玉涧 池大雅 远浦归帆 牧溪 铃木春信 东京国立博物馆 图绘宝鉴 宋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