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栽培灌丛对牧草生长及水土保持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志林 《草原与草坪》 CAS 2009年第6期50-52,共3页
对湟水河源头荒山荒坡上人工栽培的沙棘、柠条等灌丛带的牧草地上部与地下部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的荒山荒坡上人工栽培沙棘、柠条等灌丛,牧草地上产草量平均提高23.7%,地下根量平均提高18.2%,水土流失减少1 300 t/hm2。
关键词 灌丛带 荒坡 山脊 水土保持
下载PDF
人工栽培灌丛对牧草生长及水土保持效果的研究
2
作者 刘志林 《甘肃畜牧兽医》 2007年第3期4-6,共3页
对湟水河源头荒山荒坡上的人工栽培沙棘、柠条等灌丛带牧草的地上部与地下部产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的荒山荒坡上人工栽培沙棘、柠条等灌丛,牧草地上产草量平均提高23.7%,地下根量平均提高18.2%,每公顷减少水土流失1300t。
关键词 灌丛带 荒坡 山脊 水土保持
下载PDF
荒山荒坡栽培沙棘灌丛对牧草生长及水土保持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宝山 刘志林 傅兴盛 《青海草业》 1997年第1期17-20,共4页
对湟水河源头荒山荒坡上的人工栽培沙棘灌丛带牧草的地上部与地下部产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的荒山荒坡上人工栽培沙棘,地上产草量平均提高23.7%,地下牧草根量平均提高18.2%。
关键词 沙棘灌丛带 荒坡 山脊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下载PDF
种植沙棘灌丛对牧草生长及水土保持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志林 崔铭 《青海环境》 2000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对湟水流域荒山上的人工沙棘灌丛带牧草的地上部与地下部产量进行了测定分析 ,结果表明 ,在该地区的荒山上人工种植沙棘 ,地上产草量平均提高 2 3 .7% ,地下牧草根量平均提高 1 8.2 % ,每公顷减少水土流失 1 30
关键词 沙棘灌丛带 荒坡 山脊 水土保持 牧草
下载PDF
人工栽培灌丛对牧草生长及水土保持效果的研究
5
作者 陈晓德 刘志林 《现代畜牧兽医》 2008年第1期19-20,共2页
对湟水河源头荒山荒坡上的人工栽培沙棘、柠条等灌丛带牧草的地上部与地下部产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的荒山荒坡上人工栽培沙棘、柠条等灌丛,牧草地上产草量平均提高23.7%,地下根量平均提高18.2%,每公顷减少水土流失1300t。
关键词 灌丛带 荒坡 山脊 水土保持
下载PDF
荒山荒坡栽培沙棘灌丛对牧草生长及水土保持效果的研究
6
作者 史正录 《陕西水利》 2009年第F08期225-226,共2页
对湟水河源头荒山荒坡人工栽培沙棘灌丛带牧草的地上部与地下部产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的荒山荒坡上人工栽培沙棘,地上产草量平均提高23.7%,地下牧草根量平均提高18.2%,每公顷减少水土流失1300t,水土保持效果... 对湟水河源头荒山荒坡人工栽培沙棘灌丛带牧草的地上部与地下部产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的荒山荒坡上人工栽培沙棘,地上产草量平均提高23.7%,地下牧草根量平均提高18.2%,每公顷减少水土流失1300t,水土保持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灌丛带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下载PDF
巴朗山 高山雉的会聚
7
作者 刘璐(文/摄影) 《森林与人类》 2021年第6期44-53,共10页
在海拔3000-4000米的四川巴朗山高山灌丛草甸带,作者在较短时间内竟然看到100多种鸟,听到绿尾虹雉、血雉等多种雉类共同演绎的"交响乐"。川西是中国雉类集中分布地,也是雉鹑和各种雀类的主要栖息区域。卧龙的山形极像一条&qu... 在海拔3000-4000米的四川巴朗山高山灌丛草甸带,作者在较短时间内竟然看到100多种鸟,听到绿尾虹雉、血雉等多种雉类共同演绎的"交响乐"。川西是中国雉类集中分布地,也是雉鹑和各种雀类的主要栖息区域。卧龙的山形极像一条"巨龙"的脊背,横卧于巴朗山中心腹地,蜿蜒伸向远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尾虹雉 雉类 雀类 血雉 中心腹地 高山灌丛草甸 海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