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区排水中“抽灌-回归-控排”灌溉模式的节水效果分析
1
作者 谢豪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6期112-115,共4页
“抽灌-回归-控排”灌溉模式是一种节水高效的灌溉方式,通过合理的水量计算和灌溉调度,以及灌溉后的回收利用和控制排水,实现对灌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该灌溉模式可以减少水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降低排水量,从而达到节水的... “抽灌-回归-控排”灌溉模式是一种节水高效的灌溉方式,通过合理的水量计算和灌溉调度,以及灌溉后的回收利用和控制排水,实现对灌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该灌溉模式可以减少水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降低排水量,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它在实践中已被证明是一种可行的节水灌溉方法,有助于提高农田灌溉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排水 抽灌 回归 控排 节水效果
下载PDF
交口灌区排水与渭河相互影响分析
2
作者 张佳扬 《陕西水利》 2022年第2期83-85,共3页
回顾国内外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发展与最新进展,以交口灌区为例,分析非点源污染中具有代表性的农田排水对受纳水体的影响。结果表明:(1)渭河水质目前尚未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直接抽灌会给交口灌区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2)渭河作为灌... 回顾国内外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发展与最新进展,以交口灌区为例,分析非点源污染中具有代表性的农田排水对受纳水体的影响。结果表明:(1)渭河水质目前尚未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直接抽灌会给交口灌区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2)渭河作为灌区的受纳水体,灌区对其影响较弱;(3)交口灌区属于土壤及地下水高矿化度地区,土壤盐碱化灾害频发且易出现地表明水。最终提出灌排并重、自排与抽排并举、盐渍与洪涝同治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口灌区排水 不利影响 数值分析 渭河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典型排水沟排域面源污染现状研究
3
作者 陆阳 仝炳伟 +1 位作者 王乐 韩小龙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9期118-122,共5页
以宁夏引黄灌区第六排水沟排域为研究对象,采取调查和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第六排水沟排域农业生产方式网格化调研和沟道退水水体监测与评价,旨在揭示排域内氮磷流失的时空变化规律,评估排域内农田面源污染对排水沟退水的影响。结果表... 以宁夏引黄灌区第六排水沟排域为研究对象,采取调查和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第六排水沟排域农业生产方式网格化调研和沟道退水水体监测与评价,旨在揭示排域内氮磷流失的时空变化规律,评估排域内农田面源污染对排水沟退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排域内化肥施用强度在82~86 kg/667 m^(2),化肥施用量、流失量均以氮肥最高;5-9月排域退水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总体上呈逐渐下降趋势,总氮和总磷除5-7月份属于Ⅲ-Ⅳ类水质标准,其余时段均优于Ⅲ类水,氨氮除5月份属于Ⅲ类水,其余时段均优于Ⅱ类水;排域输出污染负荷结果显示,排域内氮肥施用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污染负荷 调查 宁夏引黄灌区第六排水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典型排水沟道农田退水污染负荷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陆阳 仝炳伟 +1 位作者 王乐 韩小龙 《南方农业》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以宁夏引黄灌区第五排水沟排域为典型区域,于2021年在排水干沟和主要支干沟布设监测断面,监测排水沟道农田退水水量及水质中农业面源污染特征指标,旨在评估排域农业面源污染程度,揭示典型排水沟道农田区域退水氮磷输移量。结果表明:第... 以宁夏引黄灌区第五排水沟排域为典型区域,于2021年在排水干沟和主要支干沟布设监测断面,监测排水沟道农田退水水量及水质中农业面源污染特征指标,旨在评估排域农业面源污染程度,揭示典型排水沟道农田区域退水氮磷输移量。结果表明:第五排水干沟上下游监测断面的流量呈现周期性上下波动趋势且差异性较大,上游姚伏沙渠断面流量周期性变化不明显。5-9月下游新桥四队、李岗、庙台和熊家庄4个监测断面的退水污染物,NH_(4)^(+)-N浓度变化范围在1.683~2.129 mg·L^(-1),属于Ⅴ类水;TN浓度变化范围在2.626~3.793 mg·L^(-1),属于Ⅴ类水以上;TP浓度变化范围在0.336~0.500 mg·L^(-1),属于Ⅱ类水。5-11月排水干沟入黄口熊家庄断面的月均负荷中,TN是排水沟排放量最大的污染物,其次是NH_(4)^(+)-N,第三是NO_(3)^(-)-N,TP最小。各支干排水沟汇入接纳的水源主要来自农田退水,部分支干沟接纳了少量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TN>NO3--N>NH4+-N>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退水 面源污染 污染负荷 宁夏引黄灌区第五排水
下载PDF
基于排水过程分析的水稻灌区农田面源污染模拟 被引量:19
5
作者 陈会 王康 周祖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119,共8页
对前郭灌区主要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及汇集过程开展了2a的系统试验与监测,模拟了灌区面源污染水质水量过程,分析了灌区农田面源污染形成机制。水均衡测定结果表明,灌区排水主要由灌溉退水、稻田地表弃水和稻田渗流排水3部分组成,采用... 对前郭灌区主要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及汇集过程开展了2a的系统试验与监测,模拟了灌区面源污染水质水量过程,分析了灌区农田面源污染形成机制。水均衡测定结果表明,灌区排水主要由灌溉退水、稻田地表弃水和稻田渗流排水3部分组成,采用马斯京根法和连续分段马斯京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各级排水沟道的排水过程。主要面源污染物随水体发生迁移及掺混,采用一级动力学方法描述污染物转化过程,模拟的灌区水质水量过程与实际过程符合较好,稻田地表退水主要影响水稻抽穗前的面源污染入河过程,而渗流排水则在抽穗后灌区排水水质中起主要作用。结果表明水稻灌区中地表排水和稻田渗漏排水对于面源污染过程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 污染 模型 水文 水稻灌区
下载PDF
对河套灌区排水沟道工程的分析与思考
6
作者 关建军 胡志文 +2 位作者 石青 杨明利 张智丽 《内蒙古水利》 2013年第1期106-106,共1页
文章分析河套灌区各级排水沟道的现状,对沟道工程的管理和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灌区:排水沟道 分析
原文传递
芦草洼吊庄移民地区排水改造工程浅议 被引量:1
7
作者 时琳 《水利技术监督》 2010年第2期59-61,共3页
芦草洼排水工程将灌区排水与城市景观水道结合起来,利用农田排水来给景观水道补水,即解决芦草洼与泾源吊庄地区的排水问题,同时又为景观水道补水,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银川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建... 芦草洼排水工程将灌区排水与城市景观水道结合起来,利用农田排水来给景观水道补水,即解决芦草洼与泾源吊庄地区的排水问题,同时又为景观水道补水,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银川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排水 景观水道 补水 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下载PDF
盐生植物种植对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盐分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振勇 李中邵 +3 位作者 张福海 张科 王雷 田长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1-215,共5页
水资源日益紧缺态势下,以水利工程措施调控灌区盐分平衡已难以为继,生物脱盐对于无排水灌区盐分平衡调控意义重大。以克拉玛依市农业开发区重盐化土壤为对象实施了盐生植物田间试验。基于水盐平衡原理,计算了灌溉水盐分输入量与盐生植... 水资源日益紧缺态势下,以水利工程措施调控灌区盐分平衡已难以为继,生物脱盐对于无排水灌区盐分平衡调控意义重大。以克拉玛依市农业开发区重盐化土壤为对象实施了盐生植物田间试验。基于水盐平衡原理,计算了灌溉水盐分输入量与盐生植物生物移盐量,构建了盐分平衡关系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盐地碱蓬与野榆钱菠菜可以进行灌区脱盐,其中野榆钱菠菜两年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27 040.4和25 620.0kg/hm2,刈割后灰分盐移出量分别为7 618.6和7 019.5kg/hm2,移出的盐量是灌溉水引入盐量的7.8和7.2倍;盐地碱蓬两年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18 836.4和19 119.3kg/hm2,刈割后灰分盐移出量分别为5 258.0和5 185.0kg/hm2,移出的盐量是灌溉水引入盐量的5.4和5.3倍。在无排水灌区,盐生植物生物脱盐将是盐分平衡调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系统灌区 盐生植物 地上生物量 盐分平衡
下载PDF
注重水利基础设施 加快宁波市标准农田建设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晓丽 《浙江水利科技》 2000年第4期33-33,65,共2页
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为确保顺利实施 。
关键词 农田基本建设 灌溉系统 灌区排水 农业水利化
下载PDF
Water Quality of Aroeira River for Use in Irrigation of Vegetable Crops in the Northern Region of the State of Espirito Santo, Brazil 被引量:1
10
作者 Joao Victor Martins Antunes Robson Bonomo +1 位作者 Maria da Penha Piccolo Ramos Marcelo Antonio Oliveir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4年第10期797-805,共9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of the water of the Aroeira River in the city of Silo Mateus, northern region of Espirito Santo State, Brazil, from April 2012 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of the water of the Aroeira River in the city of Silo Mateus, northern region of Espirito Santo State, Brazil, from April 2012 to March 2013, for use in irrigation of vegetable crops. Five points were selected along the river for analysis of pH, chloride (mg/L C1-), total hardness (mg/L CaCO3), dissolved oxygen (mg/L O2), ammoniacal nitrogen (mg/L N-NH3), total iron (mg/L Fe), phosphate/orthophosphate (mg/L PO43-), turbidity (NTU), acidity (mg/L CO2), temperature (℃),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S/m), as well as microbiological and parasitological analyses. Only point l, located upstream of the points of domestic sewage discharges, is the closest to be considered suitable for use in irrigation of vegetable crop, demonstrating the possible risks to the health of populations who use water with sewage discharges in urban communities for irrigation of vegetable cro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AMINATION agriculture parasitic diseases COLIFORMS sewag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