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注式热化疗联合微球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亚 曾建挺 +3 位作者 张艳林 梁长宇 王春梅 张斌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11期1339-1344,共6页
目的:观察灌注式热化疗联合微球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以化疗药物+65°热碘油+微球序贯行TACE治疗... 目的:观察灌注式热化疗联合微球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以化疗药物+65°热碘油+微球序贯行TACE治疗,对照组以化疗药物+常温碘油化疗药乳化合剂+微球序贯行TACE治疗,术中均灌注化疗替加氟750 mg/m2+奥沙利铂60 mg/m2。以每4周为1周期,均予以2~6个周期的化疗灌注栓塞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血液指标变化情况,包括甲胎蛋白(AFP)及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EA)、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并分析毒副反应发生率及远期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ORR为84.44%、对照组为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组AF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ALT、AST、BUN、CREA水平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较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2.22%、2年远期生存率为88.89%;对照组依次为20.00%、71.11%,2年远期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灌注式热化疗联合微球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术治疗,近远期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灌注化疗 微球 介入治疗
下载PDF
5-氟尿嘧啶对直肠癌术后骶前手术间隙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雷文章 程中 +1 位作者 李立 舒晔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索预防直肠癌术后盆内局部复发的新途径。方法 对 12 6例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采用盆内骶前手术间隙灌注式化疗新方法 ,术中盆内骶前手术间隙置管 ,术后连续 3天经该管生理盐水冲洗 ,术后 7天灌注 5 氟尿嘧啶进行盆内手术间隙... 目的 探索预防直肠癌术后盆内局部复发的新途径。方法 对 12 6例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采用盆内骶前手术间隙灌注式化疗新方法 ,术中盆内骶前手术间隙置管 ,术后连续 3天经该管生理盐水冲洗 ,术后 7天灌注 5 氟尿嘧啶进行盆内手术间隙化疗。结果  12 6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 5年 ,局部复发 11例 (8 7% ) ,肝转移 16例 (12 7% ) ,腹膜后淋巴转移 8例(6 3% ) ,5年生存率为 74 7%。治疗副作用及术后并发症包括 :白细胞减少 1例 ,恶心呕吐 5例 ,吻合口瘘 1例 ,腹部伤口感染2例、会阴伤口感染 3例 ,拖出肠段坏死 1例。无盆内大出血、盆内感染等严重局部并发症。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单 ,应用方便 ,具有高选择性区域化疗特点 ,全身毒副作用小 ,无严重局部并发症 ,局部复发率低 ,5年生存率较高 ,具有较好的预防局部复发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切除术 术后 复发 预防 5-氟尿嘧啶 灌注式化疗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