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犬低温体外循环手术及其灌注管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祁克宗 王林安 疏元善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试验应用现代体外循环技术,实施完全心肺转流的低温体外循环,首次在我国兽医临床建立了28只犬低温体外循环实验模型。探索适用于小动物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手术操作、心脏停搏与复苏、体外循环灌注管理的技术方法。研究表明,选... 试验应用现代体外循环技术,实施完全心肺转流的低温体外循环,首次在我国兽医临床建立了28只犬低温体外循环实验模型。探索适用于小动物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手术操作、心脏停搏与复苏、体外循环灌注管理的技术方法。研究表明,选择右侧第4肋间进胸,从右心房施行前后腔静脉插管及升主动脉根部置供血管是简便易行的手术通路。采用部分晶体液与全血作预冲液,体外转流维持中度血液稀释(平均2368±327%),最低温度控制26℃左右(平均2614±077℃),血流复温至36℃左右(平均3597±068)开放升主动脉,转流中灌注压维持50~90mmHg(平均72±13mmHg),灌注流量80~100mL·kg-1·min范围,是低温体外循环下开展犬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的基本保障。采用冷晶与冷温血停搏液不同灌注。结果显示,冷温血停搏液联合灌注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最高,并且复跳迅速,心搏有力,正性肌力药应用剂量小,复跳后辅助循环时间明显低于冷晶停搏液灌注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体外循环 手术操作 灌注管理
下载PDF
探讨目标导向灌注管理对主动脉夹层手术脑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沈立 王维俊 +2 位作者 冯缘 付正晨 薛松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0年第4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灌注管理对于主动脉夹层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患者脑保护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弓置换术中应用中深低温停循环结合顺行性脑灌152例,予以倾向性分析匹配分组,目标导...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灌注管理对于主动脉夹层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患者脑保护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弓置换术中应用中深低温停循环结合顺行性脑灌152例,予以倾向性分析匹配分组,目标导向灌注策略进行体外循环管理55例(GDP组),传统灌注策略管理55例(TP组)。TP组管理策略采用体表面积流量匹配管理。GDP组采用氧供-氧耗指标管理,并设定导向目标。主要事件包括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8 h、ICU停留时间,术后脑血管事件、谵妄、院内死亡等。结果两组停循环时间[TP组(25.42±7.33)min,GDP组(24.77±6.85)min]、术后机械通气延长(TP组5例vs.GDP组4例)、ICU停留时间(TP组平均3.9 d vs.GDP组3.5 d)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GDP组死亡2例(围术期心梗、脑出血),TP组3例(恶性心律失常、脑梗、多脏衰)。脑血管事件发生GDP组术后脑梗1例、脑出血1例,TP组脑梗2例。不同灌注策略术后脑血管事件、院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谵妄GDP组发生4例,TP组8例(P<0.05)。结论相比传统灌注管理策略,目标导向管理策略下行主动脉夹层手术可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更有利于改善大脑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 灌注管理 体外循环 低温停循环 主动脉夹层 脑保护
下载PDF
目标导向灌注管理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彭勤宝 孟维朋 +2 位作者 官莉 陆军 郑少忆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1年第3期144-149,162,共7页
目的探讨心肺转流(CPB)期间目标导向灌注策略(GDP)的实施对接受心脏瓣膜手术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88例IE患者,依据CPB管理策略的不同分为GDP组(A组,n... 目的探讨心肺转流(CPB)期间目标导向灌注策略(GDP)的实施对接受心脏瓣膜手术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88例IE患者,依据CPB管理策略的不同分为GDP组(A组,n=46)和依据CPB常规及灌注师经验管理的传统组(B组,n=42),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早期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可比(各项P>0.05),CPB期间灌注流量(PF)A组高于B组(P<0.01),氧供氧耗比值(DO_(2)/VO_(2)值)A组高于B组(P<0.01),两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平均动脉压、鼻咽温、膀胱温、关胸时间、术中及术后早期各个时点血清乳酸值及红细胞压积、术后24 h胸液引流量、清醒时间、呼吸机时间、血管活性药评分、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器官栓塞、恶性心律失常、急性肾损伤、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率及使用量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CU停留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P<0.01),术后早期共计5例(5.7%)患者死亡,其中A组3例,B组2例,两组间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GDP指导下的CPB管理策略使接受瓣膜手术IE患者获得更高的PF及DO_(2)/VO_(2)值,缩短术后ICU停留时间,而高流量应用不增加围术期红细胞使用及器官栓塞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 感染性心内膜炎 目标导向 灌注管理 瓣膜置换术 预后
下载PDF
灌注液管理对经皮肾镜手术患者体温及感染的影响
4
作者 陈慧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6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针对经皮肾镜手术患者开展灌注液管理对其体温与感染的影响情况。方法:2013年7月-2014年7月开展经皮肾镜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以常规方式应用灌注液,观察组均行灌注液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围... 目的:探讨针对经皮肾镜手术患者开展灌注液管理对其体温与感染的影响情况。方法:2013年7月-2014年7月开展经皮肾镜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以常规方式应用灌注液,观察组均行灌注液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体温变化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30 min体温(36.6±0.4)℃,手术1 h体温(36.7±0.3)℃,术后(36.7±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2.1%,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经皮肾镜手术患者采用灌注液管理措施可显著抑制体温异常变化,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对提高临床安全性具有确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手术 灌注管理 体温 感染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护理体会
5
作者 晏翊兰 吴明 《当代护士(中旬刊)》 1998年第12期33-33,共1页
小儿气管异物临床屡见不鲜,常规直接气管镜下取异物,因严重阻塞气遭,导致肺泡通气障碍和低氧血症,任何直接法均会造成窒息死亡。1998年4月24日,我院成功地应用体外循环动脉——静脉部分心肺转流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起到了辅助肺呼吸,保... 小儿气管异物临床屡见不鲜,常规直接气管镜下取异物,因严重阻塞气遭,导致肺泡通气障碍和低氧血症,任何直接法均会造成窒息死亡。1998年4月24日,我院成功地应用体外循环动脉——静脉部分心肺转流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起到了辅助肺呼吸,保证了病人术中充分供氧和手术顺利实施,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异物 取出术 急症体外循环 部分心肺转流 股动脉 气管异物取出 小儿气管异物 灌注管理 手术成功 并肺部感染
下载PDF
氧供目标导向灌注体外循环在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姚东风 黄佳鑫 +3 位作者 钱晓亮 葛畅 杨雷一 程兆云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1期1105-1109,共5页
目的 观察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中采用氧供目标导向灌注进行体外循环管理的效果,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行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患者60例,依据术中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目标导向组各30例。常规组依据体表面积计算灌注流量;目标导向组... 目的 观察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中采用氧供目标导向灌注进行体外循环管理的效果,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行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患者60例,依据术中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目标导向组各30例。常规组依据体表面积计算灌注流量;目标导向组依据氧供、氧耗、氧供指数设定氧供目标值,低于目标值时通过调整超滤量和/或增加灌注流量维持组织氧供。比较2组体外循环时间、循环阻断时间、最低及最高灌注流量、最低鼻咽及膀胱温度、最低血红蛋白水平、转中液体总入量、超滤量、苯肾上腺素用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急性肾损伤发生率、院内病死率;记录2组麻醉诱导后(T_(0))、体外循环阻断10 min(T_(1))、体外循环阻断60 min(T_(2))、开放升主动脉前(T_(3))、停机前(T_(4))、鱼精蛋白中和后30 min(T_(5))时血乳酸水平、红细胞比容。结果 目标导向组苯肾上腺素用量[(50.0±29.0)μg]、急性肾损伤发生率(13.3%)均低于常规组[(74.0±34.0)μg, 36.7%](t=2.896,P=0.005;χ2=4.356,P=0.037),体外循环时间、循环阻断时间、最低及最高灌注流量、最低鼻咽及膀胱温度、最低血红蛋白水平、转中液体总入量、超滤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院内死亡病例。目标导向组血乳酸水平在T_(2)[(0.90±0.29)mmol/L]、T_(3)[(1.22±0.41)mmol/L]、T_(4)[(2.33±0.80)mmol/L]、T_(5)[(2.85±0.93)mmol/L]时均低于常规组[(1.06±0.23)、(1.75±0.38)、(3.15±0.70)、(3.93±0.82)mmol/L](t=2.333,P=0.023;t=5.119,P<0.001;t=4.269,P<0.001;t=4.791,P<0.001),在T_(0)[(0.96±0.36)mmol/L]、T_(1)[(0.72±0.22)mmol/L]时与常规组[(0.90±0.26)、(0.67±0.18)m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比容在T_(2)[(26.57±1.27)%]、T_(3)[(27.42±1.73)%]时均高于常规组[(23.98±2.02)%、(25.73±1.63)%](t=-5.945,P<0.001;t=-3.894,P<0.001),在T_(0)[(33.44±2.72)%]、T_(1)[(21.44±2.27)%]、T_(4)[(29.48±2.22)%]、T_(5)[(31.86±2.47)%]时与常规组[(32.95±2.37)%、(21.14±2.02)%、(28.73±1.63)%、(31.26±1.9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乳酸水平及红细胞比容均在T_(1)时低于T_(0)时,T_(1)~T_(5)时依次增高(P<0.05)。结论 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中采用氧供目标导向灌注体外循环管理可及时调节超滤和灌注量,维持血红蛋白水平,减少血乳酸生成,降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手术 全胸腔镜 体外循环 目标导向 灌注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