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血流全程成像和灌注血容量成像在富血管脑膜瘤术前栓塞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渊 王汉东 +4 位作者 樊友武 张鑫 文立利 唐勇 胡志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0-484,共5页
目的探讨彩色血流全程成像(iFlow)和灌注血容量(PBV)成像在富血管脑膜瘤术前栓塞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纳入解放军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富血管脑膜瘤患者,共2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 目的探讨彩色血流全程成像(iFlow)和灌注血容量(PBV)成像在富血管脑膜瘤术前栓塞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纳入解放军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富血管脑膜瘤患者,共2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采用iFlow、PBV软件行造影后影像学后处理,评估肿瘤的供血情况,其中供血动脉为ManelfeⅠ、Ⅱ型者行栓塞治疗,Ⅲ型者不行栓塞治疗。栓塞术后1~3 d行肿瘤切除术。 结果21例患者iFlow、PBV成像均显示肿瘤血供极其丰富。其中17例行选择性血管栓塞,栓塞后肿瘤供血动脉不显影,肿瘤无明显染色;4例未栓塞。栓塞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44±276)ml,未栓塞者为(975±17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是否栓塞是影响术中出血量的独立影响因素(F=8.774,R2=0.316,P=0.008)。21例患者肿瘤均为全切除(Simpson分级Ⅰ级)。患者均未发生与栓塞和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结论iFlow、PBV成像可很好地显示富血管脑膜瘤的供血情况,有助于决策是否行术前栓塞;可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栓塞 治疗性 神经外科手术 彩色流全程成像 灌注血容量成像
原文传递
三维CT全脑灌注血容量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初步应用
2
作者 刘丽萍 江玉丹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7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CT全脑灌注血容量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50例发病时间在6h之内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实施常规性的CT血管成像(CTA)和CT平扫检查,对患者CT平扫中相应的表现加以分析,同时应用西门子三维Neuro PBV软件... 目的:探讨三维CT全脑灌注血容量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50例发病时间在6h之内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实施常规性的CT血管成像(CTA)和CT平扫检查,对患者CT平扫中相应的表现加以分析,同时应用西门子三维Neuro PBV软件对CTA源图像与CT平扫图像实施相应的减影处理,获取三维彩色PBV图像。针对急性脑缺血灶相应的检出率对CT平扫检查和PBV图像加以比较。所有患者发病以后的2~7d进行CT平扫的复查,针对PBV图像所显现的脑灌注异常区体积和进行CT平扫复查所显现的相应梗死灶体积实施对照分析,同时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针对其实施相关性检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在全部患者中,第一次进行头颅CT平扫检查,观察到24例患者出现早期脑梗死相关征象,26例患者没有出现异常情况,进行PBV图像的三维重建都观察到与之症状对应的脑灌注异常区域。进行CT平扫的复查,全部患者最终梗死灶体积和PBV图像上相应的灌注异常区域体积之间表现为正相关。结论:通过PBV图像可以以三维的形式对急性脑缺血相关全脑灌注信息加以显现,在早期脑缺血、全方位缺血范围的评估、有效规避病灶漏诊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期脑梗死 CT成像 三维CT 全脑灌注血容量成像 应用
下载PDF
单次对比增强双源CT双能量心脏成像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彭晋 张龙江 +3 位作者 周长圣 卢光明 马延 顾海峰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评价单次对比增强双源CT双能量心脏成像的可行性和初步应用。方法30例受检者行双源CT双能量心脏成像,分别有6例病人于1周内进行了DSA或SPECT检查。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对所有冠状动脉影像质量和碘图进行分段评分,并对冠状动脉... 目的评价单次对比增强双源CT双能量心脏成像的可行性和初步应用。方法30例受检者行双源CT双能量心脏成像,分别有6例病人于1周内进行了DSA或SPECT检查。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对所有冠状动脉影像质量和碘图进行分段评分,并对冠状动脉狭窄节段与碘图分布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冠状动脉成像可诊断率为100%(300/300),影像质量评分均值为4.68±0.57。30例病人中8例共10个节段发现壁冠状动脉,12例共32个节段冠状动脉发现粥样硬化性斑块,其中20个节段狭窄≥50%,12个节段狭窄≤50%;3例病人的双能量CT(DECT)冠状动脉成像与DSA所见一致。融合碘图有15例共37个节段发现灌注异常,其中28个节段供血支冠状动脉狭窄,9个节段未见冠状动脉狭窄(其中3个节段SPECT检查为阴性)。结论心率合适的情况下,单次对比增强双源CT双能量成像可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和心肌灌注影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力,但尚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心肌灌注血容量成像 双能量CT
下载PDF
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的双能CT心肌灌注
4
作者 冯越 葛焕祥 +1 位作者 陈伏庆 刘铁 《现代实用医学》 2012年第9期1029-1031,共3页
目的探讨双能CT心肌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5例患者行双能CT心脏检查,其中11例于1周内行MRI延迟增强扫描。结果 11例患者中共15个节段在双能心肌灌注和MRI延迟增强显示,但是MRI显示病变范围均大于双能心肌扫描,另共有... 目的探讨双能CT心肌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5例患者行双能CT心脏检查,其中11例于1周内行MRI延迟增强扫描。结果 11例患者中共15个节段在双能心肌灌注和MRI延迟增强显示,但是MRI显示病变范围均大于双能心肌扫描,另共有6个节段的病变仅在MRI心肌灌注上显示,病变直径均小于1 cm。结论在心率合适的患者中利用单次对比增强双能量CT心脏成像,在不增加射线剂量的前提下可同时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和心肌灌注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源CT 心肌灌注血容量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