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山侵入岩区圈闭描述与评价方法研究——以高邮凹陷北斜坡沙-花-瓦地区为例
1
作者 张雅君 《复杂油气藏》 2018年第3期1-5,共5页
高邮凹陷北斜坡成藏条件优越,伴随多年勘探挖潜,勘探领域逐渐向火山侵入区推进,受火山侵入岩影响圈闭落实难度加大。在分析火山侵入岩测、录井特征、地震相类型划分基础上,利用正演模拟侵入岩与正常围岩地震响应关系,进行北斜坡弱反射... 高邮凹陷北斜坡成藏条件优越,伴随多年勘探挖潜,勘探领域逐渐向火山侵入区推进,受火山侵入岩影响圈闭落实难度加大。在分析火山侵入岩测、录井特征、地震相类型划分基础上,利用正演模拟侵入岩与正常围岩地震响应关系,进行北斜坡弱反射目的层的层位解释;从侵入岩剖面特征出发,通过最大曲率、滤波相干处理等技术明确断层平面组合方式,有效提高圈闭识别精度;利用敏感属性刻画侵入岩发育边界;通过井-震层位标定定量预测侵入岩区的目标有效储层厚等技术手段,大大提升圈闭评价可靠性,较好地指导了北斜坡侵入岩区勘探生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侵入岩 正演模拟 地震属性 圈闭描述 圈闭评价 储层预测
下载PDF
火山侵入岩洞段的施工技术
2
作者 冯华 《山西水利》 2007年第6期50-51,共2页
以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1号隧洞前期准备工程Ⅰ标(北)03主洞试验段——火山侵入岩洞段施工实践为例,分析了火山侵入岩的特性,介绍了该类围岩洞段施工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应严格遵循"保安全、少扰动、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qu... 以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1号隧洞前期准备工程Ⅰ标(北)03主洞试验段——火山侵入岩洞段施工实践为例,分析了火山侵入岩的特性,介绍了该类围岩洞段施工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应严格遵循"保安全、少扰动、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侵入岩 施工经验 处理原则 隧洞
下载PDF
滇东地区裂谷盆地内火山-侵入岩序列与金属成矿
3
作者 方维萱 郭玉乾 李天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6-1802,共27页
碱性岩浆对金属成矿和金属矿集区有独特控制作用,因火山—侵入岩序列与金属成矿和岩浆叠加侵入构造系统识别难度大,长期制约了深部勘探和找矿预测。本文以云南东川铁铜金矿集区(元古宙陆缘裂谷盆地)和个旧锡铜钨铯铷多金属矿集区(三叠... 碱性岩浆对金属成矿和金属矿集区有独特控制作用,因火山—侵入岩序列与金属成矿和岩浆叠加侵入构造系统识别难度大,长期制约了深部勘探和找矿预测。本文以云南东川铁铜金矿集区(元古宙陆缘裂谷盆地)和个旧锡铜钨铯铷多金属矿集区(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为主,采用大比例尺构造岩相学填图新方法,解析研究了碱性岩浆活动有关的火山—侵入岩侵入序列与岩石组合、裂谷盆地演化和岩浆叠加侵入构造系统,揭示了它们与滇东地区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铜钴-金红石-稀土和锡铜钨铯铷多金属矿叠加成矿内在关系。研究认为:①云南东川铁铜金矿集区内,新太古代末期碱性岩类以方解石钠长岩(2520±14 Ma)和碱性铁质苦橄岩(2529±77 Ma)为主。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小溜口岩组(>2.50Ga)顶部古岩溶风化壳,受中元古代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构造叠加再造形成了特殊单元(独立填图单元,2.50~1.80Ga),它们是铜钴-金红石-稀土矿床的新找矿层位。②在中元古界因民组一段内,铁钠质碱性基性岩、铁钾质粗面岩和铁质碱性辉绿辉长岩等岩石组合形成于因民期火山断陷成盆期。因民组二段和三段是稀矿山式铁铜矿床储矿层位,铁铜矿层下盘铁钾质粗面岩为独居石型稀土成矿层位。在格林威尔造山期碱性钛铁质辉长岩(1097~1047 Ma)-碱性钛铁质闪长岩-碱性二长斑岩等碱性钛铁质侵入岩体,形成了白锡腊深部IOCG矿床和金红石富集成矿。③在个旧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内,三叠纪碱性苦橄岩和碱玄岩中形成了Sn-Cu-Zn-Li-Rb-Cs初始富集;在晚白垩世浅色花岗岩叠加成矿作用下,形成了金云母矽卡岩型锡铜钨铯铷矿床。④裂谷盆地内早期碱性岩中初始富集金属与后期富含成矿金属的碱性侵入岩叠加成矿可能是金属超常富集机理。在东川地区岩浆叠加侵入构造内,岩浆热液角砾岩筒对铜钴-金红石-稀土元素叠加富集成矿控制显著;在个旧地区,浅色花岗岩侵入于碱性苦橄岩-碱玄岩中,对金云母矽卡岩型锡铜钨钴铯铷矿床的叠加富集成矿控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缘裂谷盆地 弧后裂谷盆地 火山侵入序列 浆叠加侵入构造 碱性 关键矿产 滇东
下载PDF
中祁连西段盐池湾地区大青沟杂岩体中侵入岩与火山岩的岩石成因关系研究
4
作者 刘柯 王超 +4 位作者 张吉衡 李雪 孙晓奎 郝江波 喻遵谱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0-888,共19页
研究大型硅质岩浆体系中的侵入岩与火山岩之间的成因关系对揭示岩浆动力学过程以及大陆地壳的成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中祁连西段盐池湾地区的大青沟火山-侵入杂岩体为理解侵入岩与火山岩之间的成因联系提供了一个新窗口。本文以大青沟... 研究大型硅质岩浆体系中的侵入岩与火山岩之间的成因关系对揭示岩浆动力学过程以及大陆地壳的成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中祁连西段盐池湾地区的大青沟火山-侵入杂岩体为理解侵入岩与火山岩之间的成因联系提供了一个新窗口。本文以大青沟火山岩及其下伏的侵入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锆石Hf同位素及锆石微量元素分析,获得大青沟火山-侵入杂岩体中的流纹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456±2 Ma、454±3 Ma和455±4 Ma,三者具有一致的形成时代。锆石Hf同位素组成相对一致,ε_(Hf)(t)值为-5.2~+0.3。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大青沟火山-侵入杂岩具有高硅、富K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研究表明,三者可能来源于同一岩浆储库,是岩浆房晶体-熔体持续分离的产物。流纹岩与二长花岗岩分异程度较高,流纹岩是先存晶粥活化、分异而喷出地表的产物,而二长花岗岩是岩浆分异后未喷发而侵入地下的产物;花岗闪长岩分异程度较低,代表了晶粥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沟杂 火山-侵入 晶粥模型 结晶分异 浆补给
下载PDF
柴北缘尕海南山晚志留世—晚泥盆世火山岩浆组合对早古生代造山后伸展时限的约束
5
作者 高万里 王宗秀 +2 位作者 吴林 江万 钱涛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518,共13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柴北缘)构造带经历了早古生代的大洋俯冲到大陆俯冲,形成了广为人知的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早古生代造山带何时开始垮塌一直存在争论,火山岩和侵入岩作为深地岩石探针能为约束地壳活动提供关键制约。应用锆石LA–ICP–M... 柴达木盆地北缘(柴北缘)构造带经历了早古生代的大洋俯冲到大陆俯冲,形成了广为人知的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早古生代造山带何时开始垮塌一直存在争论,火山岩和侵入岩作为深地岩石探针能为约束地壳活动提供关键制约。应用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方法对柴北缘东段尕海南山地区出露的牦牛山组火山碎屑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岩开展研究。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显示,牦牛山组火山碎屑岩的形成时代约为423 Ma,侵入其中的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370 Ma,表明火山岩喷发的年龄在晚志留世,后期侵入的花岗岩结晶年龄为晚泥盆世;锆石Lu–Hf同位素结果显示,晚志留世熔结凝灰岩ε_(Hf)(t)值集中在–11.5~–8.3,其两阶段Hf模式年龄集中在1945~2133 Ma,显示火山岩主要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熔融;而晚泥盆世侵入的花岗岩的ε_(Hf)(t)值分布在3.9~9.1,其两阶段的Hf模式年龄集中在792~1118 Ma,显示花岗岩主要源于中—新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对区域地质、岩石学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时期,大陆深俯冲导致的强烈造山作用造成柴北缘地壳发生明显加厚,加厚的欧龙布鲁克地壳基底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该时期的火山岩;晚泥盆世时期,加厚地壳的拆沉作用导致软流圈地幔上涌,引发区域地壳伸展,上涌的软流圈物质与地壳相互作用并发生部分熔融作用。因此区域牦牛山组形成时代跨度较大,不能笼统地用牦牛山组代表造山结束的时限,晚泥盆世岩浆岩的出现才预示着柴北缘地区进入显著的地壳伸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晚古生代 柴达木盆地北缘 火山-侵入 构造背景
下载PDF
浙东括苍山-雁荡山破火山白垩纪多旋回火山-侵入杂岩成因研究
6
作者 王学颖 徐夕生 赵凯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2-1077,I0005,共17页
浙东括苍山-雁荡山破火山由时空上关联的括苍山巨型环状破火山及其东南缘的雁荡山破火山构成。为重塑该地区白垩纪岩浆演化历史,本文在结合雁荡山火山-侵入杂岩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括苍山早期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进行了锆... 浙东括苍山-雁荡山破火山由时空上关联的括苍山巨型环状破火山及其东南缘的雁荡山破火山构成。为重塑该地区白垩纪岩浆演化历史,本文在结合雁荡山火山-侵入杂岩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括苍山早期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括苍山-雁荡山破火山岩浆活动时间为130~98 Ma,具有多个旋回的结晶年龄和同位素组成相仿的巨厚火山岩地层和未喷发的富晶体侵入岩。火山岩和侵入岩可由分离结晶作用联系起来,前者由晶粥内晶体间熔体抽提形成,后者由残余熔体和晶体形成。从括苍山-雁荡山破火山的火山岩地层厚度、规模及区域性火山岩分布特点可知,浙东岩浆活动高峰期为130~120 Ma及112~88 Ma,前者岩浆活动规模大于后者,它们分别对应于古太平洋板块快速后撤及缓慢后撤的两个阶段,而120~112 Ma为陆缘伸展作用停滞的岩浆活动沉寂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 括苍山-雁荡山破火山 火山-侵入 古太平洋板块后撤
下载PDF
桐庐、相山火山-侵入杂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83
7
作者 陈小明 陆建军 +3 位作者 刘昌实 赵连泽 王德滋 李惠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72-278,共7页
利用单颗粒锆石U-Pb法分别测定了桐庐和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中早期及晚期形成的岩石单元的结晶年龄,桐庐杂岩体中早期火山岩的喷发年龄为134.9Ma,晚期浅成岩的结晶年龄为134.4Ma,杂岩体基本上属于同时形成,为早白... 利用单颗粒锆石U-Pb法分别测定了桐庐和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中早期及晚期形成的岩石单元的结晶年龄,桐庐杂岩体中早期火山岩的喷发年龄为134.9Ma,晚期浅成岩的结晶年龄为134.4Ma,杂岩体基本上属于同时形成,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相山杂岩体中第二阶段岩石的结晶年龄为140.3Ma,最晚阶段超浅成岩的结晶年龄为135.4Ma,杂岩体各单元的形成时间相近,为晚侏罗世末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可见利用单颗粒锆石U-Pb年龄能非常有效地讨论一套岩石组合是否是同时间形成的,而这正是火山-侵入杂岩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侵入 单颗粒锆石 铀-铅年龄 同时性
下载PDF
湖南中-新元古代火山-侵入岩地球化学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35
8
作者 王孝磊 周金城 +1 位作者 邱检生 高剑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60,共12页
江南造山带西段湖南中、新元古代火山-侵入岩具有截然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中元古代火山-侵入岩多属亚碱性玄武岩类,MgO、Ni、Cr含量及Al_2O_3/TiO_2比值高,稀土元素分馏形式多样,更多地具有岛弧火山岩的特征。新元古代中基性火山-侵入... 江南造山带西段湖南中、新元古代火山-侵入岩具有截然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中元古代火山-侵入岩多属亚碱性玄武岩类,MgO、Ni、Cr含量及Al_2O_3/TiO_2比值高,稀土元素分馏形式多样,更多地具有岛弧火山岩的特征。新元古代中基性火山-侵入岩MgO、Ni、Cr含量较低;其中的基性岩大多属碱性玄武岩类,并较富TiO_2,Al_2O_3/TiO_2比值较低,HFSE明显富集,微量元素标准化曲线与OIB类似,具有裂谷玄武岩的特征。 中元古代南桥玄武岩ε_(Nd)(t)为6.86~8.98,具明显的N-MORB特征,是俯冲带附近的古洋壳残片,为九岭古岛弧提供了新的证据。中元古代的益阳玄武岩ε_(Nd)(t)为1.56~1.76,Nb、Ti、Zr亏损,Th相对富集,具俯冲带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时这些玄武岩具高MgO、高Al_2O_3/TiO_2比值和Ni、Cr含量,具科马提质玄武岩的特性,可能是局部地幔柱-弧相互作用的产物。新元古代早期益阳安山质集块岩Th、La、Sm和Nd富集,Nb、Ti、Zr和Hf亏损,ε_(Nd)(t)值为-0.53~-1.05,是格林威尔造山运动的产物。新元古代黔阳、古丈、高桥火山-侵入岩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近似于OIB,具裂谷玄武岩的特征,黔阳、古丈基性岩ε_(Nd)(t)值在1.09~1.69,来源于软流圈地幔。湖南这些中-新元古代火山-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记录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元古代 火山-侵入 地球化学 湖南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大别山北缘中生代火山-侵入岩锶-钕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物质来源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祝良 沈加林 +2 位作者 沈渭洲 谢方贵 陶奎元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3-230,共8页
报道了大别山北缘中生代 (早白垩世 )不同成因系列火山 -侵入岩的 14个Rb -Sr、Sm -Nd同位素分析数据 ,其中正长岩类ISr值为 0 .70 84 3~ 0 .710 14 ,εNd值为 - 14 .7~ - 15 .8,亏损地幔两阶段模式年龄TDM为 2 .12~ 2 .2 0Ga ;高钾... 报道了大别山北缘中生代 (早白垩世 )不同成因系列火山 -侵入岩的 14个Rb -Sr、Sm -Nd同位素分析数据 ,其中正长岩类ISr值为 0 .70 84 3~ 0 .710 14 ,εNd值为 - 14 .7~ - 15 .8,亏损地幔两阶段模式年龄TDM为 2 .12~ 2 .2 0Ga ;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ISr值为 0 .70 75 0~ 0 .710 5 4,εNd值为 - 17.2~ - 19.1,TDM 为 2 .32~ 2 .4 8Ga ;橄榄安粗岩系列岩石ISr值为 0 .70 873~0 .70 912 ,εNd值为 - 2 0 .7~ - 2 1.7,TDM为 2 .6 0~ 2 .6 8Ga。通过与基底变质岩Sm -Nd同位素组成对比 ,认为高钾钙碱性系列主要由类似于大别群的地壳岩石衍生而成 ,正长岩类是由大别群和少量较年轻地壳岩石 (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 ?)衍生而成的 ,而橄榄安粗岩系列则来源于富集地幔并可能混入少量更古老的类似于泰山群的地壳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来源 火山-侵入 中生代 大别山 正长 钕同位素 锶同位素
下载PDF
江西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4
10
作者 陈正乐 王永 +6 位作者 周永贵 韩凤彬 王平安 宫红良 邵飞 唐湘生 徐金山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7-231,共15页
采用锆石SHRIMP微区U-Pb测年技术,测定了江西相山铀矿田火山-侵入杂岩的时代。采自于相山西北部的石马山和西部南陂的鹅湖岭组碎斑熔岩的SHRIMP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34.6±1.0)Ma(MSWD=1.5)和(134.1±1.0)M... 采用锆石SHRIMP微区U-Pb测年技术,测定了江西相山铀矿田火山-侵入杂岩的时代。采自于相山西北部的石马山和西部南陂的鹅湖岭组碎斑熔岩的SHRIMP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34.6±1.0)Ma(MSWD=1.5)和(134.1±1.0)Ma(MSWD=0.65),可以限定相山第二火山喷发旋回的结束时代为134 Ma;采自于相山北部巴泉和南部浯漳的似斑状花岗岩的SHRIMP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3.3±0.8)Ma(MSWD=0.82)和(134.7±0.9)Ma(MSWD=1.08),与碎斑熔岩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结合野外地质事实和前人的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确认碎斑熔岩和似斑状花岗岩属于同期、同来源的火山喷发-侵入的产物,形成于134~133 Ma。书堂钻孔ZK111A-1中打鼓顶组顶部流纹英安岩的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41.6±1.7)Ma(MSWD=0.9),表明第一旋回火山喷发的时代应结束于142 Ma,大部分属于晚侏罗世火山活动。岗上英钻孔岩心中石英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6.4±1.0)Ma(MSWD=1.7),如意亭剖面第二采石场流纹质英安斑岩的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7.4±1.7)Ma(MSWD=1.11);推测这两者应属于早晚两期火山喷发旋回间隔期的次火山-侵入岩,进而限定136~137 Ma为相山两期火山喷发旋回的间隔时期。综合前人资料和本文测试分析结果,可将相山火山喷发第二旋回鹅湖岭组的时代限定为136~133 Ma,应属于早白垩世的火山活动,进而认为将相山地区"鹅湖岭组"的地层时代划归为早白垩世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相山铀矿田 火山-侵入 锆石SHRIMP测年 鹅湖岭组
下载PDF
江西相山酸性火山—侵入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被引量:38
11
作者 郭福生 杨庆坤 +6 位作者 孟祥金 谢财富 时国 陈留勤 蒋振频 曾涛 罗能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9-784,共16页
相山火山盆地主体岩石为一套由熔结凝灰岩、流纹英安岩、碎斑熔岩、流纹英安斑岩、粗斑花岗斑岩及似斑状花岗岩组成的酸性火山-侵入杂岩体,具两个岩浆活动亚旋回。岩石具有富硅、富碱、低钙和低镁的特征,轻重稀土分异显著,稀土配分曲线... 相山火山盆地主体岩石为一套由熔结凝灰岩、流纹英安岩、碎斑熔岩、流纹英安斑岩、粗斑花岗斑岩及似斑状花岗岩组成的酸性火山-侵入杂岩体,具两个岩浆活动亚旋回。岩石具有富硅、富碱、低钙和低镁的特征,轻重稀土分异显著,稀土配分曲线呈四组分模式,具明显的负铕异常。各岩类之间具有相似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指示了杂岩体各类岩石之间的同源性。流纹英安岩、碎斑熔岩、粗斑花岗斑岩及似斑状花岗岩的Nd模式年龄T_(2DM)较为接近,分别为1.67Ga、1.66Ga、1.66Ga和1.63Ga,略低于残留锆石^(206)Pb/^(238)U年龄(1787.9Ma)和华夏地块出露的最古老岩石(斜长角闪岩)内的岩浆锆石SHRIMP U-Pb年龄(1766±19Ma),SiO_2与P_2O_5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结合岩相学特征和Sr-Nd的二元混合模式,推算出杂岩体的物质来源主要为上地壳中元古代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的结果,有少量幔源的参与(平均含量为22.82%)。每期亚旋回不同岩类之间随着成岩先后顺序,Na_2O和K_2O含量逐渐增高,但SiO_2含量逐渐降低,表现出反序演化特征,可能表明岩浆房内发生过正常的分异作用,反映岩浆房内酸性成分在上偏基性成分在下的分布状况,第一亚旋回的末期或者暂歇期又有酸性岩浆的重新加入。第一亚旋回分异程度较强,以分离斜长石和钾长石为主,第二亚旋回以分离钾长石为主。燕山晚期江西境内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并不是一致的,有由南向北逐渐演化为板内裂谷的趋势。相山地区在141~132Ma之间表现为陆内造山后的伸展阶段,在125Ma附近逐渐演化为板内裂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Sr-Nd同位素 火山-侵入 石成因 构造背景 江西相山
下载PDF
赣南燕山早期双峰式火山-侵入杂岩的Rb-Sr同位素定年及意义 被引量:105
12
作者 陈培荣 孔兴功 +3 位作者 王银喜 倪琦生 章邦桐 凌洪飞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78-383,共6页
通常认为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时地壳裂解作用发生在燕山晚期。对赣南地区广泛分布的双峰式火山岩和A型花岗岩进行了Rb -Sr同位素定年研究 ,确定基性端元玄武岩的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70~ 180Ma ,酸性端员流纹岩和A型花岗岩的Rb -Sr等时... 通常认为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时地壳裂解作用发生在燕山晚期。对赣南地区广泛分布的双峰式火山岩和A型花岗岩进行了Rb -Sr同位素定年研究 ,确定基性端元玄武岩的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70~ 180Ma ,酸性端员流纹岩和A型花岗岩的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60~ 180Ma ,表明它们形成于中侏罗世早期。由此提出东南大陆中生代时最早的裂解作用应该始于燕山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成 等时线年龄 铷-锶 火山-侵入
下载PDF
对桐庐早白垩世火山-侵入岩成因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18
13
作者 周金城 王德滋 +1 位作者 汪相 陈小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63-271,共9页
本文报导了对桐庐火山-侵入岩进一步研究所获得的认识。单颗锆石U-Pb年龄测定表明桐庐火山-侵入岩是早白垩世火山活动的产物(134.4~134.9Ma)。浅部岩浆房中从上往下的流纹质、流纹英安质和石英闪长质岩浆具有相近... 本文报导了对桐庐火山-侵入岩进一步研究所获得的认识。单颗锆石U-Pb年龄测定表明桐庐火山-侵入岩是早白垩世火山活动的产物(134.4~134.9Ma)。浅部岩浆房中从上往下的流纹质、流纹英安质和石英闪长质岩浆具有相近似的Rb-Sr和Sm-Nd同位素初始比,(87Sr/86Sr)i=0.708~0.709、εNd(t)=-5.27~-6.56,高场强元素比(如Zr/Nb=10.1~13.1)也相近似,表明盆地中各种火山-侵入杂岩是同源的。流纹英安岩中钾长石碎斑周围“组分过冷边”的存在说明岩穹壳内部酸性岩浆的冷凝、结晶要比酸性熔岩流来得慢。盆地中心浅成侵入岩中的中性岩包体的Rb-Sr和Sm-Nd同位素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土垩世 火山-侵入 浆熔离 石成因
下载PDF
湘南西山铝质A型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的地球化学及其形成环境 被引量:42
14
作者 付建明 马昌前 +2 位作者 谢才富 张业明 彭松柏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15-23,共9页
 初步研究表明,以往被认为是典型的S型花岗质岩石的湘南西山火山侵入杂岩应为铝质A型花岗质岩石。该杂岩富硅碱贫钙镁、K2O/Na2O>1、准铝过铝质(0.94~1.26);FeO /MgO比值大(平均12.05),高于M型,S型和I型花岗岩。在微量元素和稀土...  初步研究表明,以往被认为是典型的S型花岗质岩石的湘南西山火山侵入杂岩应为铝质A型花岗质岩石。该杂岩富硅碱贫钙镁、K2O/Na2O>1、准铝过铝质(0.94~1.26);FeO /MgO比值大(平均12.05),高于M型,S型和I型花岗岩。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上,岩石富LREE,Ga,Y,Nb,Zr等大离子高场强元素及亏损Ni,Cr,Eu,Ti,V,P,Sr等,与国内外A型花岗岩相似。与一般A型花岗岩来源于I型花岗岩或大量抽提了S型花岗岩物质后的地壳源区不同,西山火山侵入杂岩的I(Sr)(0.71612~0.71823)较高,εNd(-7.0~-8.0)较低,钕模式年龄(1 517~1 600Ma)略小于区域上变质基底和中国东南部中生代花岗岩类的钕模式年龄,显示其直接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但可能有少量新生地幔物质的加入。西山铝质A型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是中侏罗世晚期挤压造山作用趋于结束,造山带崩塌,岩石圈强烈伸展减薄、热流值上升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造山后花岗质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侵入 A型花岗 花岗质 地壳 形成环境 地球化学 西山 湘南 来源 典型
下载PDF
江西相山酸性火山——侵入杂岩精确年代学与演化序列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郭福生 杨庆坤 +5 位作者 谢财富 孟祥金 周万蓬 姜勇彪 张树明 吴志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4-707,共24页
相山火山盆地主体岩石为一套由熔结凝灰岩、流纹英安岩、流纹英安斑岩、碎斑熔岩、粗斑花岗斑岩及似斑状花岗岩组成的酸性火山一侵入杂岩体,构成了两个完整的喷发-溢流(侵出)-侵入的岩浆活动亚旋回。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 相山火山盆地主体岩石为一套由熔结凝灰岩、流纹英安岩、流纹英安斑岩、碎斑熔岩、粗斑花岗斑岩及似斑状花岗岩组成的酸性火山一侵入杂岩体,构成了两个完整的喷发-溢流(侵出)-侵入的岩浆活动亚旋回。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SIMS、LA—ICP—MS技术对主要岩类进行了高精度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并建立了火山-侵入杂岩体的演化序列。结果表明,打鼓顶组熔结凝灰岩代表了相山火山一侵入活动的最早期产物,其锆石U—Pb年龄为140.7±2.7Ma、140.1±1.8Ma和138.2±1.6Ma,第一亚旋回主体流纹英安岩的锆石U-Pb年龄135.0±1.8Ma。鹅湖岭组熔结凝灰岩代表了火山一侵入活动的第二亚旋回的开始,其U-Pb年龄为135.6±1.2Ma,第二亚旋回主体碎斑熔岩的锆石U—Pb年龄133.6±1.3Ma,沙洲单元的粗斑花岗斑岩和似斑状花岗岩属于该亚旋回最晚期的侵入岩,其锆石U-Pb年龄代表了相山火山-侵入活动的结束时间(分别为133.4±1.2Ma和133.9±1.1Ma)。相山早白垩世火山一侵入活动延续时间较短,整体上呈现一个连续的过程,初始时间在141Ma附近,结束时间在132Ma左右。概言之,第一亚旋回(141—135Ma)以形成熔结凝灰岩、流纹英安岩和流纹英安斑岩为主,第二亚旋回(135—132Ma)以熔结凝灰岩、碎斑熔岩、粗斑花岗斑岩和似斑状花岗岩为主。岩石地球化学和野外地质特征也与两个亚旋回火山一侵入岩浆活动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演化序列 火山-侵入 相山
下载PDF
北淮阳中生代火山—侵入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杨祝良 沈加林 +2 位作者 沈渭洲 陶奎元 谢芳贵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674-680,共7页
北淮阳(大别山北缘)中生代火山—侵入岩带西起河南信阳东至安徽舒城,早期为偏中性和偏碱性的火山碎屑岩、熔岩及相应侵入岩,晚期出现酸性火山岩及相应侵入岩。关于该带的年代学工作前人已做了较多的研究,但所用方法仅局限于全岩K-Ar法... 北淮阳(大别山北缘)中生代火山—侵入岩带西起河南信阳东至安徽舒城,早期为偏中性和偏碱性的火山碎屑岩、熔岩及相应侵入岩,晚期出现酸性火山岩及相应侵入岩。关于该带的年代学工作前人已做了较多的研究,但所用方法仅局限于全岩K-Ar法和单矿物^(40)Ar-^(39)Ar法。本文以全岩及全岩—矿物Rb-Sr等时线法为主,辅以单矿物^(40)Ar-^(39)Ar法和单颗粒锆石U-Pb稀释法,较系统地测定了该带火山—侵入岩的时代,结果表明主期活动在130~140 Ma,晚期酸性活动在117Ma左右,基本上均属于早白垩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等时线法 单矿物40Ar-39Ar法 单颗粒锆石U-Pb稀释法 中生代火山侵入 北淮阳
下载PDF
大别山北缘中生代火山-侵入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祝良 沈渭洲 +2 位作者 谢芳贵 陶奎元 沈加林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84-389,共6页
大别山北缘中生代火山 -侵入岩的 14个全岩铅同位素组成表现为高的非放射性成因2 0 4 Pb ,较低的2 0 6 Pb/ 2 0 4 Pb比值和低且相对一致的2 0 7Pb/ 2 0 4 Pb比值 ,属于明显的低U/Pb体系 ,并暗示它们是由具低 μ值的源岩衍生的。同时其2 ... 大别山北缘中生代火山 -侵入岩的 14个全岩铅同位素组成表现为高的非放射性成因2 0 4 Pb ,较低的2 0 6 Pb/ 2 0 4 Pb比值和低且相对一致的2 0 7Pb/ 2 0 4 Pb比值 ,属于明显的低U/Pb体系 ,并暗示它们是由具低 μ值的源岩衍生的。同时其2 0 8Pb/ 2 0 4 Pb比值变化较大 ,显示源区具有不均一的Th/Pb比值。与区域铅同位素组成的比较研究表明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与大别 -胶南亚省中大别地块中生代花岗岩长石铅同位素组成相似 ,总体上具有华北板块的铅同位素特征。从岩石系列的角度来看 ,橄榄安粗岩系列岩石具有最高的2 0 4 Pb含量和最低的铅同位素比值 ,碱性系列岩石具有最低的2 0 4 Pb含量和最高的铅同位素比值 ,而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则介于两者之间 ,表明不同系列岩石的源区在形成时代和性质 (或成熟度 )上具有较明显的区别。河南商城的玄武安山岩具有低的2 0 4 Pb含量和偏高的2 0 8Pb/ 2 0 4 Pb比值 ,说明其源区具有明显富Th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火山-侵入 中生代 大别山北缘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碰撞后到造山后岩浆活动和壳幔相互作用——来自火山-侵入杂岩和岩石包体的证据 被引量:51
18
作者 杜杨松 曹毅 +3 位作者 袁万明 楼亚儿 李顺庭 鲁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94-1302,共9页
安徽沿江地区地处长江深大断裂带的中部,构造上隶属由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在 T_2—J_2发生陆-陆碰撞形成的大别造山带的前陆带。在 J_3—K_1时期,区内发生了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的碰撞后到岩石圈拆沉背景下的造山后岩浆活动和相应的壳... 安徽沿江地区地处长江深大断裂带的中部,构造上隶属由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在 T_2—J_2发生陆-陆碰撞形成的大别造山带的前陆带。在 J_3—K_1时期,区内发生了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的碰撞后到岩石圈拆沉背景下的造山后岩浆活动和相应的壳幔相互作用,形成了广泛分布的碰撞后到造山后火山-侵入杂岩组合。碰撞后岩浆活动大致发生在125~145Ma,铜陵地区辉长岩包体和大量堆积岩的形成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而富碱岩浆岩的形成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结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岩石中,繁昌盆地中的中分村组和赤砂组火山岩以及南部侵入岩属于碰撞后岩浆岩组合中的过铝质的长英质岩套;由中部铜陵地区的中酸性侵入岩和北外带侵入岩等构成的中钾-高钾钙碱性岩系和由铜陵地区的中基性侵入岩、庐枞盆地龙门院组和砖桥组火山岩、宁芜盆地龙王山组和大王山组火山岩以及沿长江两岸呈 NE 方向分布的富碱岩浆岩构成的橄榄安粗岩系属于碰撞后岩浆岩组合中的准铝质的镁铁质-长英质火成岩岩套。造山后岩浆作用大致发生在105~125Ma。宁芜地区辉长岩的侵入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而宁芜和庐枞地区过碱性岩的形成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结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岩石中,由繁昌盆地蝌蚪山组火山岩和庐枞盆地双庙组火山岩以及宁芜盆地辉长岩侵入体组成的碱性岩系和由庐枞盆地浮山组火山岩和宁芜盆地娘娘山组火山岩组成的过碱性岩系属于造山后碱性-过碱性火成岩岩套。与碰撞后到造山后岩浆活动相对应,在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发生了两期壳幔相互作用。其中早期壳幔相互作用表现为起源于岩石圈地幔上部圈层的底侵玄武岩浆与中下地壳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而晚期壳幔相互作用表现为起源于岩石圈地幔下部圈层的玄武岩浆与中下地壳间微弱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后到造山后浆作用 壳幔相互作用 火山-侵入 中生代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72
19
作者 王德滋 周金城 +1 位作者 邱检生 范洪海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87-498,共12页
晚中生代期间 ,中国东南部岩浆活动十分强烈。由内陆向沿海 ,花岗岩、火山岩的时代越来越新。花岗岩与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在成因上存在密切联系。在时间、空间和成岩物质来源一致的条件下 ,花岗岩可视为流纹岩、英安岩所构成的中心式火... 晚中生代期间 ,中国东南部岩浆活动十分强烈。由内陆向沿海 ,花岗岩、火山岩的时代越来越新。花岗岩与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在成因上存在密切联系。在时间、空间和成岩物质来源一致的条件下 ,花岗岩可视为流纹岩、英安岩所构成的中心式火山机构的“根” ,形成所谓的花岗质火山 侵入杂岩。中国东南部的花岗质火山 侵入杂岩可以区分为同熔型、陆壳重熔型和A型三类 ,它们具有不同的构造环境、形成机制和物质来源。同熔型火山 侵入杂岩主要分布于沿海 ,陆壳重熔型火山 侵入杂岩一般分布于内陆 ,而A型花岗质火山 侵入杂岩主要受浙闽沿海长乐 南澳断裂带控制。以桐庐和相山两个典型杂岩体为代表剖析了花岗质火山 侵入杂岩体的时、空、源一致性 ,所揭示的规律对于认识整个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花岗质火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火山-侵入 石成因 晚中生代 中国
下载PDF
桐庐和相山两类酸性火山-侵入杂岩中长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小明 赵连泽 +2 位作者 陆建军 刘昌实 王德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79-285,共7页
桐庐和相山杂岩体分别属于同熔型和陆壳重熔型火山-侵入杂岩系列,通过对这两个系列中的斜长石及碱性长石进行了对比研究。桐庐杂岩体中存在两种斜长石及两种碱性长石,而相山杂岩体中只有一种斜长石及一种碱性长石。桐庐杂岩体中的两... 桐庐和相山杂岩体分别属于同熔型和陆壳重熔型火山-侵入杂岩系列,通过对这两个系列中的斜长石及碱性长石进行了对比研究。桐庐杂岩体中存在两种斜长石及两种碱性长石,而相山杂岩体中只有一种斜长石及一种碱性长石。桐庐杂岩体中的两种斜长石,一种为环带构造发育、中心绢云母化较强的斜长石,其中心成分有的已达培长石,而边缘主要为更长石,另一种为环带构造不发育的斜长石,其成分变化较小,主要为中长石;而两种碱性长石中一种为无色透明的透长石,其内部均匀分布有规则的出溶微结构,另一种为微红色的正长石,基本上看不到出溶结构,这两种碱性长石结构不同但成分基本相似。笔者认为桐庐杂岩体中存在的两种斜长石及两种碱性长石反映了岩浆的不平衡结晶作用,这种不平衡主要是岩浆上升过程中带状岩浆房的扰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熔型 酸性 火山-侵入 斜长石 碱性长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