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桤木王》中的火意象看魔性与神性
1
作者 汪家祺 《海外文摘》 2021年第7期16-17,20,共3页
法国作家米歇尔·图尼埃在《桤木王》中以二战为背景,揭示了人类血液中奔腾着的魔性,并在结尾得到神性的救赎。小说中的火意象与魔性、神性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联系。本文从意象构建的角度切入,为研究小说中的魔性、神性主题提供了... 法国作家米歇尔·图尼埃在《桤木王》中以二战为背景,揭示了人类血液中奔腾着的魔性,并在结尾得到神性的救赎。小说中的火意象与魔性、神性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联系。本文从意象构建的角度切入,为研究小说中的魔性、神性主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王》 火意象 魔性 神性
下载PDF
维吾尔谚语中的“水”与“火”意象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遐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5期147-150,共4页
文章以维吾尔谚语为切入点,说明其中展现的维吾尔民众对于"水"与"火"的原初意象,在此基础上揭示人们如何借助这一具体认知工具,逐步认识身边抽象的事物和概念,衍生出一系列与"水"、"火"有关的... 文章以维吾尔谚语为切入点,说明其中展现的维吾尔民众对于"水"与"火"的原初意象,在此基础上揭示人们如何借助这一具体认知工具,逐步认识身边抽象的事物和概念,衍生出一系列与"水"、"火"有关的隐喻,进而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释这一认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谚语 “水” 意象 概念整合 文化溯源
下载PDF
《弗兰肯斯坦》中“火”的意象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爱燕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7-49,52,共4页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女作家玛丽·雪莱的代表作。在这部哥特式科幻小说中 ,“火”这一意象多次出现。本文分析火在小说中丰富的含义 ,并剖析弗兰肯斯坦的命运变迁和怪物由无知到获得人性又失去人性的曲折过程。
关键词 《弗兰肯斯坦》 玛丽·雪莱 英国 科幻小说 文学评论 ''意象 人性
下载PDF
火色生情——论中国文学中“火”意象的文化内涵和生命精神
4
作者 邱晓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78,共7页
中国文学中的"火"意象是一个充满了诗意想象的文化意象和生命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生命精神。一方面,它是宇宙元素和生命能量的象征;另一方面,它是爱情的象征。从文化内涵和生命精神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学中的"... 中国文学中的"火"意象是一个充满了诗意想象的文化意象和生命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生命精神。一方面,它是宇宙元素和生命能量的象征;另一方面,它是爱情的象征。从文化内涵和生命精神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学中的"火"意象,是为摆脱当今文学研究中技术化和实证化弊端的一个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宇宙元素 生命能量 爱情象征
下载PDF
试析《住在火里的人》中的“火”意象
5
作者 吴靓媛 蔡奂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111-112,共2页
《住在火里的人》是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马纳瓦卡"小说的第三部。小说中的"火"象意象具有双重象征含义:一是小说中的童谣所象征的充满痛苦煎熬的现实困境,令人想要逃脱又深感无力。二是小说中喻指的... 《住在火里的人》是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马纳瓦卡"小说的第三部。小说中的"火"象意象具有双重象征含义:一是小说中的童谣所象征的充满痛苦煎熬的现实困境,令人想要逃脱又深感无力。二是小说中喻指的《金枝》中的神话学意象,在"火"的困境中只要保有檞寄生这一核心,便不会被火毁灭。"火"的意象层次丰富地展现了斯泰西的个人追寻和成长历程,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女性"和"生存"这两大主题的一贯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劳伦斯 《住在里的人》 意象
下载PDF
地狱诗篇之彼岸救赎与此岸抵抗——论T.S.艾略特《荒原》与鲁迅《死火》对佛教“火”意象之改写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深林 邱晶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2-40,共9页
英美现代主义诗歌巨匠T.S.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与中国新文学之父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的《死火》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并对佛教"火"意象的意涵进行了改写。艾略特的《荒原》对佛教"火"意象的... 英美现代主义诗歌巨匠T.S.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与中国新文学之父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的《死火》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并对佛教"火"意象的意涵进行了改写。艾略特的《荒原》对佛教"火"意象的改写出于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彼岸救赎。鲁迅的《死火》对佛教"火"意象的改写出于鲜明无神论色彩的此岸抵抗。艾略特与鲁迅对佛教"火"意象改写存在的巨大差异,主要是由二者创作心理之殊异所致,即作为宗教徒的艾略特把宗教作为文学之最终依托,而作为无神论者的鲁迅把佛教作为文学启蒙可借鉴之资源,造成了二者对佛教文化的改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美学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艾略特 《荒原》 鲁迅 《死 佛教 意象
下载PDF
杨丽萍舞蹈作品中民间文化意象的阐释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大桥 周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8-81,共4页
 民间文化意象源自古老的神话传说及与之相关的宗教仪式,它们承载着原始先民的生存状态、原始信仰和观物运思方式。杨丽萍的舞蹈作品运用"月亮"、"火"、"雨"、"树"、"孔雀"等民间...  民间文化意象源自古老的神话传说及与之相关的宗教仪式,它们承载着原始先民的生存状态、原始信仰和观物运思方式。杨丽萍的舞蹈作品运用"月亮"、"火"、"雨"、"树"、"孔雀"等民间文化意象来参与舞蹈意境的建构,从而使她的舞蹈作品呈现出丰厚的诗意蕴涵和独特的审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丽萍 舞蹈作品 民间文化意象 宗教仪式 舞蹈意境 审美风格 月亮意象 火意象 意象
下载PDF
评英美文学中“水”与“火”的特殊含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唐招棣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1-34,共4页
在英美文学的很多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负罪之人经过溺水或者火烧从而获得“新生”的例子 ,这是源于我们所不熟悉的、潜于原作更深层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英美文化起源的追溯 ,揭示了“水”与“火”在西方生活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自... 在英美文学的很多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负罪之人经过溺水或者火烧从而获得“新生”的例子 ,这是源于我们所不熟悉的、潜于原作更深层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英美文化起源的追溯 ,揭示了“水”与“火”在西方生活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自施洗礼的约翰开始 ,西方的洗礼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 “水”意象 意象 象征手法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英汉习语中“火”的联想意义异同及原因
9
作者 滕建姣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7-98,100,共3页
习语是语言在历史长河中经长期使用而洗炼出的固定词组、短语或短句。英汉习语中含有大量的“火”的意象,蕴涵着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其联想意义存在相似或相异。这些相似或相异的联想意义折射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与中华民族在文化内涵... 习语是语言在历史长河中经长期使用而洗炼出的固定词组、短语或短句。英汉习语中含有大量的“火”的意象,蕴涵着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其联想意义存在相似或相异。这些相似或相异的联想意义折射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与中华民族在文化内涵上的相似之处与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语 意象 联想意义 文化内函
下载PDF
论郭沫若《凤凰涅槃》的修订及其释义
10
作者 彭建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74-81,共8页
《凤凰涅槃》作为收入诗集《女神》的一首白话新诗,它鲜明地表现了五四时代的不乏困惑的理想主义、革新精神和自我精神,同时也极好的融合中国古典的传统和西洋现代主义精神。郭沫若对该诗持续的修改表明了时代思潮的更替、诗人思想情感... 《凤凰涅槃》作为收入诗集《女神》的一首白话新诗,它鲜明地表现了五四时代的不乏困惑的理想主义、革新精神和自我精神,同时也极好的融合中国古典的传统和西洋现代主义精神。郭沫若对该诗持续的修改表明了时代思潮的更替、诗人思想情感的变幻,以及诗歌形式的完善。"凤凰涅槃"是郭沫若创造的一个跨文化(诗意)新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 涅槃 诗歌修改 意象 时代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