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的香火神会、神书和香火戏提纲 被引量:5
1
作者 车锡伦 《戏曲研究》 2003年第1期31-37,共7页
一香火神会的渊源和性质一、香火神会旧时广泛流行于江苏省北部地区(长江以北,唯徐州市及其属下各县未发现)及邻省安徽的天长、来安等县,并随船民、渔民流传到江南太湖流域。现在在南通和金湖地区农村尚有活动,在大部分地区已绝迹。
关键词 火神会 神书 江苏省北部 龙王会 神歌 戏剧表演 叹五更 长生会 民间说唱
原文传递
论河南新乡小咚鼓与火神会之间的依存关系(上)
2
作者 赵君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56,共10页
"小咚鼓"是主要运用于河南省新乡市北站区耿黄乡东张门村"火神会"的一种锣鼓乐形式,是中原地区繁盛的锣鼓乐中的一员。火神会是民间信仰活动与艺术活动的综合体。它作为小咚鼓锣鼓乐的文化语境,为小咚鼓提供了生存... "小咚鼓"是主要运用于河南省新乡市北站区耿黄乡东张门村"火神会"的一种锣鼓乐形式,是中原地区繁盛的锣鼓乐中的一员。火神会是民间信仰活动与艺术活动的综合体。它作为小咚鼓锣鼓乐的文化语境,为小咚鼓提供了生存的信仰基础,使小咚鼓不仅仅是一种可供群众欣赏与娱乐的音乐形式,而且成为民间信仰的外观,成为火神会民俗活动的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咚鼓” 火神会 情感表达媒介 信仰表达符号
原文传递
滑县三家村西火神会竹马舞研究
3
作者 陈洁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9-121,共3页
三家村竹马舞起源于明初期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演绎的是前朝元顺帝七人七骑过黑河的故事。经过民间艺人历代演变不断成熟,无论其道具还是原生态的表演形式都堪称独一无二,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浓郁的中原文化特色、... 三家村竹马舞起源于明初期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演绎的是前朝元顺帝七人七骑过黑河的故事。经过民间艺人历代演变不断成熟,无论其道具还是原生态的表演形式都堪称独一无二,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浓郁的中原文化特色、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神会 竹马舞 现铜桥
原文传递
拉科部落初探
4
作者 杨贵明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8-80,共3页
拉科部落位于湟水西北,西宁古城以西40多公里处的西纳川地段(今湟中县拦隆口乡拉科村),方圆约五公里左右,东至拦隆口,西通上五庄,南临拉沙乡,北与四营乡相隔一座玛群山峰。民间传说,这里早先是一片原始森林和草木丛生、野兽出没的荒野地... 拉科部落位于湟水西北,西宁古城以西40多公里处的西纳川地段(今湟中县拦隆口乡拉科村),方圆约五公里左右,东至拦隆口,西通上五庄,南临拉沙乡,北与四营乡相隔一座玛群山峰。民间传说,这里早先是一片原始森林和草木丛生、野兽出没的荒野地带,只有少数藏族牧民过游牧生活,几经沧海桑田,才逐渐形成拉科部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科 拉沙乡 四营乡 湟中 游牧生活 荒野地 西纳 隔河相望 东至 火神会
下载PDF
傩的生命力之探讨
5
作者 黄文虎 《中华艺术论丛》 2007年第1期306-312,共7页
禳灾求福祈年的傩事活动始自蒙昧直至文明以来,上自宫廷下至民间普遍存在。但建国以来一直受到禁锢,再加上十年大扫荡,几乎已经灭绝了。然而一旦开放,便迅速复苏。或星星点点,或丛丛簇簇,在广袤的原野上生长起来。正所谓斩草不除根,春... 禳灾求福祈年的傩事活动始自蒙昧直至文明以来,上自宫廷下至民间普遍存在。但建国以来一直受到禁锢,再加上十年大扫荡,几乎已经灭绝了。然而一旦开放,便迅速复苏。或星星点点,或丛丛簇簇,在广袤的原野上生长起来。正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傩的复苏,使得戏曲研究者兴奋起来。戏曲始自巫觋,何况还有众多的傩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戏 斩草 民间戏剧 火神会 地戏 求福 禳灾 舞台艺术 曹景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