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伤寒论》谈火郁证治当寒温合法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胜 朱春冬 李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5-235,共1页
关键词 火郁证 《伤寒论》 六元正纪大论 合法 寒温 郁发之” 内伤杂病 外感疾病 素问
下载PDF
从火郁证的病机论感染性发热辨治思路 被引量:9
2
作者 唐农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7,共2页
本文认为 ,如果从阳气怫郁、气机升降失常的角度来探讨火郁证的病机 ,则一切热证皆可归入火郁证的范畴。而通过对火郁证病机的深入探讨 ,能充分看清对感染性发热进行辨证施治的必要性 。
关键词 火郁证 感染性发热 病机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风药治疗火郁证配伍浅探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中琳 《吉林中医药》 2003年第8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风药 火郁证 配伍
下载PDF
火郁证治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代平 《江西中医药》 2004年第3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火郁证 病机 升降散
下载PDF
火郁证治刍议
5
作者 俞中元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95-396,共2页
中医界有"怪病多痰”、"久病多瘀”等说,笔者从临床上观察体会到火热内郁亦是造成某些难治症或怪症之病因.火热内郁,多由气机失调,郁久成热化火,不得张扬所致.郁热在内,营血不调,正气不能外达,遂使四肢体表反见虚寒畏冷状,或... 中医界有"怪病多痰”、"久病多瘀”等说,笔者从临床上观察体会到火热内郁亦是造成某些难治症或怪症之病因.火热内郁,多由气机失调,郁久成热化火,不得张扬所致.郁热在内,营血不调,正气不能外达,遂使四肢体表反见虚寒畏冷状,或羸弱无力状,成真实热假虚寒之局;亦有火热偶而冲发,突如其来,则或痛或胀,或莫能名状,一如怪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证 中药疗法 火郁证 病因
下载PDF
浅述用自拟的升降散治疗外感风邪之火郁证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红娜 宋轶群 王清泉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4期146-147,共2页
人体在外感风邪时,可因气机阻滞,郁而化热,发为火郁证。升降散原名为赔赈散,有疏畅三焦气机、宣郁降火的功效,是治疗外感风邪之火郁证的良方。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自拟的升降散治疗外感风邪之火郁证,常获良效。本文主要介绍外感风邪之火郁... 人体在外感风邪时,可因气机阻滞,郁而化热,发为火郁证。升降散原名为赔赈散,有疏畅三焦气机、宣郁降火的功效,是治疗外感风邪之火郁证的良方。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自拟的升降散治疗外感风邪之火郁证,常获良效。本文主要介绍外感风邪之火郁证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治法、自拟升降散的来源、组成、疗效及相关的典型案例,并浅谈使用自拟升降散治疗此证的临床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升降散 外感风邪之火郁证 体会
下载PDF
宗火郁证辨治带状疱疹的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耿贤华 彭越 彭建中(指导) 《光明中医》 2021年第4期638-640,共3页
火郁证外感六淫邪气,或内滞之气、血、痰、饮、湿、食阻滞气机,致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机体产生怫郁,气血循行滞阻,郁内不宣,邪气不得泄越,郁而生热化火,蕴蓄于里致成火郁证。带状疱疹又名蛇串疮、蛇窠疮、缠腰火丹、火带疮,具有火郁证的... 火郁证外感六淫邪气,或内滞之气、血、痰、饮、湿、食阻滞气机,致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机体产生怫郁,气血循行滞阻,郁内不宣,邪气不得泄越,郁而生热化火,蕴蓄于里致成火郁证。带状疱疹又名蛇串疮、蛇窠疮、缠腰火丹、火带疮,具有火郁证的临床表现,符合火郁证病机,宗火郁证辨治此病,以升降散为主方,据病因、兼邪、临证表现、患病部位之不同,选择配伍相应药物,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蛇串疮 火郁证 中医药疗法 升降散 赵绍琴
下载PDF
升降散加味主治火郁证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济生 《光明中医》 2009年第4期762-764,共3页
关键词 升降散加味 火郁证 临床应用 疗效
下载PDF
浅谈火郁证及其用药特点 被引量:1
9
作者 白玉宝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3,共2页
火郁证是表现为火热征象的一组证侯群,其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病机是升降出入失常,火邪被郁或因郁而化火。其临床表现因所发部位的不同而各异。火郁证的治法并不单纯是“热者寒之”,往往是两法或两法以上合用。在组方用药方面有四... 火郁证是表现为火热征象的一组证侯群,其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病机是升降出入失常,火邪被郁或因郁而化火。其临床表现因所发部位的不同而各异。火郁证的治法并不单纯是“热者寒之”,往往是两法或两法以上合用。在组方用药方面有四个特点:1.因势利导,祛邪为先;2.寒温并用,开郁为要;3.轻清灵动,忌用呆滞;4.合邪兼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郁证 病因 病机 用药特点
下载PDF
基于中医五辨思维辨识火郁证
10
作者 吴佳宝 刘钰 +8 位作者 党赢 海日 李月炜 包领芝 姚文智 张慧 杨丽萍 白云飞 师建平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8期202-205,共4页
感染性发热归属于中医学火热证范畴,火热证的病机大多为阳气怫郁、阻遏于内,这种因郁而作的发热,称为火郁证。运用五辨(辨病、辨症、辨证、辨人、辨机)思维辨识火郁证,对火郁证的发病特点及规律进行概括,可把握火郁证的内在发病机制,有... 感染性发热归属于中医学火热证范畴,火热证的病机大多为阳气怫郁、阻遏于内,这种因郁而作的发热,称为火郁证。运用五辨(辨病、辨症、辨证、辨人、辨机)思维辨识火郁证,对火郁证的发病特点及规律进行概括,可把握火郁证的内在发病机制,有助于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感染性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辨 火郁证 感染性发热
原文传递
史欣德教授治疗火郁证经验简介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庆兵 史欣德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4-135,共2页
史欣德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从事《伤寒论》的临床与教学研究。临床倡导经方运用,特别强调以方证对应思想指导临床用方,对火郁证的治疗很有特色,以四逆散为基本方加减治疗火郁证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简介如下。
关键词 火郁证 四逆散 方证对应 史欣德
原文传递
从“火郁发之”探讨栀子豉汤在双心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瑞洁 孙彤 +1 位作者 尹思源 陈晓虎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6期1106-1108,共3页
火郁是双心疾病的重要病机,“火郁发之”是主要的治疗准则。作为《伤寒论》的代表方剂之一,栀子豉汤以其宣散、透达的特性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为进一步研究“火郁发之”提供了可能。本研究立足于宣、利、消三法,通过探讨寒邪、湿浊、瘀滞... 火郁是双心疾病的重要病机,“火郁发之”是主要的治疗准则。作为《伤寒论》的代表方剂之一,栀子豉汤以其宣散、透达的特性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为进一步研究“火郁发之”提供了可能。本研究立足于宣、利、消三法,通过探讨寒邪、湿浊、瘀滞分别客于胸中时栀子豉汤的临床运用,进而丰富“火郁发之”的理论内涵,为双心疾病的诊疗体系完善经典层面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疾病 郁发之 火郁证 栀子豉汤 《伤寒论》
下载PDF
火郁证辨及李士懋治疗火郁证经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在强 刘志亮 张亚辉 《湖北中医杂志》 2020年第8期18-20,共3页
火郁证,或称为热郁证,是指内火壅闭不出,火热燔烈炽盛,从而表现出一派内火滞闭之症,如在肝为头晕头痛,胁肋部窜痛;在心为心悸怔忡,夜寐不安,或者骂詈毁物,喧扰不宁;在脾胃为大饥大渴,大便干结;在肺为咳嗽胸闷,痰多喘促;在肾为阳强易举,... 火郁证,或称为热郁证,是指内火壅闭不出,火热燔烈炽盛,从而表现出一派内火滞闭之症,如在肝为头晕头痛,胁肋部窜痛;在心为心悸怔忡,夜寐不安,或者骂詈毁物,喧扰不宁;在脾胃为大饥大渴,大便干结;在肺为咳嗽胸闷,痰多喘促;在肾为阳强易举,勃而不久或小溲黄赤,刺痛淋漓等。但同时,又可兼见怕风恶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郁证 表寒 升降散 李士懋
原文传递
浅论“火郁发之”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琳 张丽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727-729,共3页
[目的]探究"火郁发之"的基本内涵,剖析历代医家关于火热病的论述,以期拓宽"火郁发之"在临床诊疗中的运用。[方法]运用概念思维的方法,对"火郁"的病因病机、"火郁发之"治则的具体内涵进行逐一... [目的]探究"火郁发之"的基本内涵,剖析历代医家关于火热病的论述,以期拓宽"火郁发之"在临床诊疗中的运用。[方法]运用概念思维的方法,对"火郁"的病因病机、"火郁发之"治则的具体内涵进行逐一阐述。搜集整理历代医家对"火郁发之"的论述,并列举相关方剂以深化思考。[结果]火郁之症的产生不外乎外感、内伤两端,其机理是人体中的火气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升降出入之机失去常度,郁遏停滞在某一部位,火性不得泄越所致。《内经》中首载"火郁发之",即对火郁之病,因势利导,通过宣发郁热,疏散郁结,使气之开合、升降、出入协调,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张仲景在《伤寒论》较完备地论述了"火郁发之"的含义及机理。金元以降,历代医家对此多有发挥,或从外感,或从内伤,自成体系创立名方,使该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结论]自《内经》提出"火郁发之"理论以来,后世医家对火郁之证的认识逐步深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近年来,"火郁发之"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其学术价值值得总结、继承、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发之 火郁证 热病 治则 辨证论治 中医基础理论 各家学说
下载PDF
火郁与阴火学说浅探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锐锋 李春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学说 火郁证 内伤脾胃 元气不足 五志之 中气不足 饮食失节 脾胃虚衰
下载PDF
《伤寒论》火郁发之探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乔普荣 汤琪 +2 位作者 李芳 徐俊 尹谢添 《河南中医》 2022年第4期491-494,共4页
火郁证,既有火的表现,又有郁的病机,为火热被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气血湿痰郁遏所致。风寒邪气袭表入里,闭郁气机,也可引发一系列火郁证候。以病位言之,火郁证有表里上下之别;以病理因素言之,有气血湿痰之异;以脏腑言之,又有心肝脾肺肾... 火郁证,既有火的表现,又有郁的病机,为火热被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气血湿痰郁遏所致。风寒邪气袭表入里,闭郁气机,也可引发一系列火郁证候。以病位言之,火郁证有表里上下之别;以病理因素言之,有气血湿痰之异;以脏腑言之,又有心肝脾肺肾的不同。《伤寒论》中,火郁在表者,麻黄汤或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化热入里者,大青龙汤主之;郁热在上者,半夏散及汤主之;郁热在下者,用大承气汤;血分郁热者,用桃核承气汤;湿阻郁热者,茵陈蒿汤主之;痰阻郁热者,小陷胸汤主之;因虚致火郁者,小建中汤主之;心经火郁者,栀子豉汤主之;肺经火郁者,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脾胃火郁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肝胆火郁,用乌梅丸或小柴胡汤;肾经火郁者,四逆散主之。在上在表者,开之发之;在里在下者,泻之导之。在用药方面,有解郁和除热两端,多寒温并用,选用温药开其郁结、展布气机;寒药解散郁热,药宜清轻,切忌过用苦寒,致冰伏气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郁证 郁发之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火郁发之”治疗手足冷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金亮 齐文升(指导) 《江苏中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47-47,共1页
1病历摘要吕某,男,23岁。2008年2月20日初诊。主诉:手足冷2年。2年前阑尾炎术后自感身体不适,手足冰凉,口唇红紫,心烦易急,两眼模糊,目干涩,盗汗多,腰不酸,小便黄,大便干溏不定,口不干,舌紫红、苔黄腻。
关键词 手足冷 火郁证 中医药疗法 病案
下载PDF
《内经》五郁证治浅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甄智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内经》 火郁证 郁证 郁证 郁证 郁证
下载PDF
试论“火郁发之”的临床意义
19
作者 贾尚雄 吴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1989年第4期13-13,共1页
"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冰注之曰:"发,谓汗之令其疏散也",意为火气郁闭于内,治宜发散,使火热之邪外越。《(鱼孚)溪医论选》引沈明生论:"火郁发之者。发,发越也。凡火郁之病,为阳热之属... "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冰注之曰:"发,谓汗之令其疏散也",意为火气郁闭于内,治宜发散,使火热之邪外越。《(鱼孚)溪医论选》引沈明生论:"火郁发之者。发,发越也。凡火郁之病,为阳热之属也。其脏应心,主小肠三焦,其主在经络,其伤在阴分。火之所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发之 中医临床治疗 王冰注 火郁证 辛温发散 临床意义 小肠 三焦 医论 外越
下载PDF
传承李士懋教授经验:应用升降散治疗循环系统疾病 被引量:15
20
作者 魏宇澜 王强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373-375,共3页
升降散为清代杨栗山于《伤寒温疫条辨》中命名,为治温十五方之总方。李士懋教授擅用升降散治疗"火郁证"。"火郁证"的临床表现复杂,涉及各科疾病,然其脉象为典型的沉而躁数之"火郁脉",只要遵从中医的思路... 升降散为清代杨栗山于《伤寒温疫条辨》中命名,为治温十五方之总方。李士懋教授擅用升降散治疗"火郁证"。"火郁证"的临床表现复杂,涉及各科疾病,然其脉象为典型的沉而躁数之"火郁脉",只要遵从中医的思路和方法,把握病因病机,从凭脉辨证入手,巧妙应用升降散,可以治疗很多疑难疾病。本文通过应用升降散治疗循环系统疾病的验案,阐述了临床辨证论治"火郁证"的要点以及应用心得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散 循环系统 火郁证 验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