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蚂蚁–树互作网络空间变异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剑 董乙乂 +7 位作者 马丽滨 潘勃 马方舟 丁晖 胡亚萍 彭艳琼 吴孝兵 王波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5-706,共12页
网络分析(networkanalysis)可以同时分析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和种间关系,为了解生态群落的稳定性机制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本研究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纳板河、勐仑和勐腊(补蚌)三个地点采集了树栖性蚂蚁及树木的种类和数... 网络分析(networkanalysis)可以同时分析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和种间关系,为了解生态群落的稳定性机制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本研究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纳板河、勐仑和勐腊(补蚌)三个地点采集了树栖性蚂蚁及树木的种类和数量数据,对蚂蚁–树组成的二分网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3个采样点物种的多样性、网络指标以及群落指标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零模型的方法比较了3个样点的标准化网络参数差异。结果表明:蚂蚁和树木的物种数以及树的异质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都呈现出勐仑>纳板河>补蚌的趋势。树木–蚂蚁的灭绝曲线系数大小关系同样为勐仑>纳板河>补蚌,灭绝曲线与树的物种数及异质性指数大小趋势一致,而与蚂蚁的异质性指数并不吻合。根据Z值的绝对值来看,网络参数(加权嵌套性、平均连接数、特化水平、模块性、连接度)与群落参数(灭绝曲线系数、生态位重叠)的大小趋势相同,表现出勐仑>纳板河>补蚌的趋势。综上所述,蚂蚁–树互作网络的稳定性(灭绝曲线系数)主要由树的数量和异质性指数决定。网络的加权嵌套性和网络中节点的平均连接数也能促进群落的稳定性。而在一个特化的(数值越大表示专性互作越多)和模块化(具有较多密切互作的节点单元)的网络中,当低营养级物种灭绝时高营养级物种数量将迅速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蚁–树二分网络 嵌套性 灭绝曲线 生态位重叠 网络特化水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