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被子植物濒危等级的评估 被引量:34
1
作者 覃海宁 赵莉娜 +32 位作者 于胜祥 刘慧圆 刘博 夏念和 彭华 李振宇 张志翔 何兴金 尹林克 林余霖 刘全儒 侯元同 刘演 刘启新 曹伟 李建强 陈世龙 金效华 高天刚 陈文俐 马海英 耿玉英 金孝锋 常朝阳 蒋宏 蔡蕾 臧春鑫 武建勇 叶建飞 赖阳均 刘冰 林秦文 薛纳新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5-757,共13页
本文基于文献和标本信息收集以及专家提供的数据,运用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方法首次对中国范围内所有已知被子植物进行灭绝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在评估的30,068种被子植物中,灭绝等级(含灭绝、野外灭绝、地区灭绝)共计40种;受威胁等级(... 本文基于文献和标本信息收集以及专家提供的数据,运用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方法首次对中国范围内所有已知被子植物进行灭绝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在评估的30,068种被子植物中,灭绝等级(含灭绝、野外灭绝、地区灭绝)共计40种;受威胁等级(极危、濒危、易危)3,363种,受威胁比例为11.18%。从空间分布看,我国受威胁被子植物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以及台湾、海南等岛屿,且主要分布在中低海拔地区。对受威胁物种的分析结果表明,包括原生植被破坏在内的生境丧失及破碎化是我国被子植物濒危的首要因子,涉及约84.1%的受威胁物种;过度采挖和物种内在系统问题位列致危因子的第二、三位,分别涉及38%和14%的物种。其他的致危因子包括外来入侵种在内的种间竞争、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和全球气候变化等。一个物种的致危因子往往是多方面的。本次评估与2004年红色名录相比,生境变化、实施保护措施及分类学新修订使一些物种的濒危等级发生了变化,这也印证了红色名录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需要根据最新信息进行更新,以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实时准确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UCN红色名录 灭绝风险评估 威胁因子 被子植物 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