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非NK地区上白垩统灰岩裂缝油藏成藏因素 被引量:3
1
作者 邓毅林 吕磊 +1 位作者 张静 杨荣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28,共5页
北非Pelagian盆地是一个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在North Kairouan地区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勘探成果,但仍存在油藏成藏条件复杂,主控因素不清、勘探难度大、勘探成效低等问题。以地震、钻井及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区上白垩统灰岩裂缝储... 北非Pelagian盆地是一个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在North Kairouan地区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勘探成果,但仍存在油藏成藏条件复杂,主控因素不清、勘探难度大、勘探成效低等问题。以地震、钻井及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区上白垩统灰岩裂缝储层成藏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该区油气成藏主要受裂缝的走向及发育程度、有效输导层以及盖层的分布共同控制,北西向断层及裂缝发育、具备复式输导层和厚层盖层的构造发育区为有利油气聚集区,指出NK地区中部复杂背斜带和东部鼻状隆起带为两个有利油气勘探带,对该区碳酸盐岩油藏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裂缝油藏 复式输导层 成藏条件 上白垩统 Pelagian盆地 北非
下载PDF
采用脉冲注烃方式提高低渗透裂缝性灰岩油藏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平 莫正科 +2 位作者 王茹芳 杜玉洪 李士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8-49,共2页
低渗透裂缝油藏直接注气容易产生气窜,采收率不高,使用实际岩心进行人工造缝,在长岩心中分别进行衰竭式开发、直接注烃气驱实验、注水实验和脉冲注气实验。细管试验表明,即使在破裂压力下注烃气也达不到混相,衰竭式开发可获得16.81%的... 低渗透裂缝油藏直接注气容易产生气窜,采收率不高,使用实际岩心进行人工造缝,在长岩心中分别进行衰竭式开发、直接注烃气驱实验、注水实验和脉冲注气实验。细管试验表明,即使在破裂压力下注烃气也达不到混相,衰竭式开发可获得16.81%的采收率;直接注烃气比衰竭式提高采收率20.17%;脉冲注气比衰竭式提高采收率35.04%,脉冲注气驱油效果比直接驱油好得多,是值得选用的开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注烃方式 低渗透裂缝油藏 采收率 储量 地层温度 地层压力
下载PDF
裂缝性灰岩油藏堵水酸化机理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丽勤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4-266,共3页
为了研究裂缝性灰岩油藏堵水酸化的机理,模拟了地层条件,并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除了常规堵水和酸化的机理外,还有其独特的机理。堵剂在裂缝及大的孔道中形成凝胶或冻胶,凝胶或冻胶因聚合物交联而形成的网状结构具有水... 为了研究裂缝性灰岩油藏堵水酸化的机理,模拟了地层条件,并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除了常规堵水和酸化的机理外,还有其独特的机理。堵剂在裂缝及大的孔道中形成凝胶或冻胶,凝胶或冻胶因聚合物交联而形成的网状结构具有水锁效应;堵剂的转向作用提高了酸化的效率和效果;堵剂对酸化的缓速作用增大了酸化处理范围;堵水和酸化协同作用能够提高裂缝性灰岩油藏的最终采收率和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堵水酸化一体化技术 机理
下载PDF
随钻堵漏剂含量对裂缝性灰岩承压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军伟 马梦 +1 位作者 杨鸿波 马德新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27-33,共7页
漏失造成地层承压能力低是裂缝性灰岩钻井面临的主要问题,随钻堵漏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式。随钻堵漏剂的含量与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数量关系是确定钻井液密度范围和固井液柱压力、保障井壁稳定和固井质量的关键。针对裂缝性灰岩开展了... 漏失造成地层承压能力低是裂缝性灰岩钻井面临的主要问题,随钻堵漏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式。随钻堵漏剂的含量与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数量关系是确定钻井液密度范围和固井液柱压力、保障井壁稳定和固井质量的关键。针对裂缝性灰岩开展了随钻堵漏剂对承压能力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随钻堵漏剂含量越高,地层承压能力增强;地层压力越高,随钻堵漏对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效果越强;孔隙度越大,随钻堵漏对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效果越弱。该技术应用在米桑油田灰岩钻井过程中,提高地层承压压力0.27~0.34g/cm3,有效解决了卡钻、卡仪器和固井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为同类井作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堵漏剂含量 裂缝 承压能力 米桑油田
下载PDF
EBANO油田裂缝-孔隙型灰岩稠油油藏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希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6-422,共7页
墨西哥EBANO油田地质特征复杂、油气分布预测难度大,油田开发效果差。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生产动态等多方面数据,对油藏特征及油气主控因素开展系统研究。研究表明,上白垩统K sf和K an两组灰岩地层是EBANO油田的主力层;断裂系统受区... 墨西哥EBANO油田地质特征复杂、油气分布预测难度大,油田开发效果差。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生产动态等多方面数据,对油藏特征及油气主控因素开展系统研究。研究表明,上白垩统K sf和K an两组灰岩地层是EBANO油田的主力层;断裂系统受区域构造运动影响,南北差异大,北部断裂级别小、断距小、切割层位少、延伸距离短,南部断裂级别大、断距大、切割层位多、延伸距离长;储集空间主要为基质孔隙和裂缝,基质含油非均质性强,断裂附近含油性较好;EBANO油田油气富集主要受断层、构造、裂缝和基质有效厚度控制。基于新认识,实现井位部署由北部高构造向南部低构造的战略转移,平均初产是前期井的2.1倍,开发效果明显改善,为油田高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特征 油气富集规律 裂缝 孔隙型 稠油 上白垩统 EBANO油田 墨西哥
下载PDF
裂缝性灰岩储层酸液动滤失实验规律研究
6
作者 吴红军 孔嫦娥 +3 位作者 伊向艺 张晖 刘豇瑜 吴元琴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3期19-22,共4页
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比较发育,有天然裂缝存在时,酸液沿天然裂缝流动,进入到油藏深处,同时通过扩散和对流的方式运动到裂缝表面与岩石反应,增加裂缝宽度,反过来增加滤失到天然裂缝里的酸量。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的... 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比较发育,有天然裂缝存在时,酸液沿天然裂缝流动,进入到油藏深处,同时通过扩散和对流的方式运动到裂缝表面与岩石反应,增加裂缝宽度,反过来增加滤失到天然裂缝里的酸量。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的酸压效果,必须分析酸液滤失的各影响因素。本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滤失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通过室内实验,得出了裂缝导流能力、酸液滤失速率和酸岩反应速率直接的关系,对研究酸液在裂缝中的滤失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酸液动滤失 导流能力 滤失速率 反应速率
下载PDF
二连盆地赛51井石灰岩储层深度酸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安军 才博 +1 位作者 路占军 赵政嘉 《油气井测试》 2011年第3期55-59,77-78,共5页
赛51井储层改造存在如下问题:①物性差基质基本不含油;②杨氏模量高,应力遮挡差;③储层温度低,破胶困难;④原油凝固点高,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易结蜡;⑤酸液浓度高,对缓蚀要求高,需要采用深度酸压技术形成长缝等。在储层评价研究基础上,... 赛51井储层改造存在如下问题:①物性差基质基本不含油;②杨氏模量高,应力遮挡差;③储层温度低,破胶困难;④原油凝固点高,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易结蜡;⑤酸液浓度高,对缓蚀要求高,需要采用深度酸压技术形成长缝等。在储层评价研究基础上,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制定技术对策,应用地面交联酸体系施工获得成功。该井的施工成功开辟了二连盆地古生界灰岩潜山找油新领域,实现了我国东部地区石炭系灰岩潜山勘探的首次重要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深度酸压 技术难点 地面交联酸
下载PDF
基于模拟实验探讨断裂-流体-岩石体系中的矿物溶解-沉淀过程 被引量:3
8
作者 丁茜 王静彬 +3 位作者 杨磊磊 朱东亚 江文滨 何治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4-177,共14页
断裂体系中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及其成储意义一直都是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流体沿断裂流动运移,溶解围岩矿物,沉淀新矿物,改变储集空间的形态,对碳酸盐岩储层形成与分布、油气运移及分布起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查明深层-超深层含断裂碳... 断裂体系中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及其成储意义一直都是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流体沿断裂流动运移,溶解围岩矿物,沉淀新矿物,改变储集空间的形态,对碳酸盐岩储层形成与分布、油气运移及分布起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查明深层-超深层含断裂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因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为此设计了基于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的高温高压溶蚀-沉淀模拟实验,并结合TOUGHREACT等数值模拟软件,以查明沿断裂流动的含CO_(2)盐水和碳酸盐岩相互作用的过程,考察温度、压力、流体性质、物理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程度,计算裂缝内的钙离子扩散特征以及矿物溶解-沉淀的趋势。实验和计算结果显示:实验时间内整体反应以碳酸钙溶解为主,反应后样品储集性能得到改善,样品内裂缝宽度、数量和体积增加,样品渗透率和孔隙度增加。研究明确了样品物理非均质性和流体水力性质促进主裂缝成为主要流动通道。主裂缝内流动过程和反应过程相互促进,并且共同决定了主裂缝不仅是流体流动的优势通道和水-岩反应发生的主要场所,也会是具有潜力的优势储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通道 溶解-沉淀 物理非均质性 裂缝 碳酸盐储层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地震资料多重分形裂缝检测技术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宋维琪 陈琛 高艳珂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02-2007,共6页
在讨论了多重分形理论后,结合地震多重分形的存在性、可行性等问题的分析,针对灰岩裂缝带地震记录特征,研究了适于研究区灰岩裂缝地震多重分形检测方法.在所研究方法中,针对以往地震记录离差、求和、极值等分形测度存在的问题,设计了能... 在讨论了多重分形理论后,结合地震多重分形的存在性、可行性等问题的分析,针对灰岩裂缝带地震记录特征,研究了适于研究区灰岩裂缝地震多重分形检测方法.在所研究方法中,针对以往地震记录离差、求和、极值等分形测度存在的问题,设计了能够揭示地震变化的全信息分形测度刻划方法.同时对窗口函数的选取、配分函数计算中的幂次的选择及拟合计算问题进行了讨论.在理论模型验证方法正确合理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实际资料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1)多重分形计算结果是保幅的,并且能够揭示地震振幅异常信息;2)对较小断层甚至是裂缝带在相干体等一般技术方法不能识别这一问题上,得到了较好地解决,并通过多口井资料证实了所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裂缝 地震多重分形 概率测度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强力网堵漏技术及施工工艺分析
10
作者 廖龙 刘坤翔 +2 位作者 鲁毅 杨纯 陈香琴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44-146,共3页
南海海域新近系珠江组地层广泛发育灰岩裂缝,连通性好,易漏失。分别是陆丰、惠州两个区块,井漏事故,主要集中在新近系珠江组灰岩、砂岩及灰质粉砂岩层段,漏失现象存在于正常钻进、处理井下事故、起钻及测压作业等过程中。灰岩地层漏失... 南海海域新近系珠江组地层广泛发育灰岩裂缝,连通性好,易漏失。分别是陆丰、惠州两个区块,井漏事故,主要集中在新近系珠江组灰岩、砂岩及灰质粉砂岩层段,漏失现象存在于正常钻进、处理井下事故、起钻及测压作业等过程中。灰岩地层漏失具有速度快、常规堵漏手段见效慢、损失时间长的特点,因此,针对这种漏失情况,分析了漏失机理,针对珠江组灰岩地层微孔隙及微裂缝扩展导致的裂缝扩展性漏失,剔除了一种强力网堵漏材料NETLOCK,实验室性能表明其具可以显著提高堵漏成功率,具有很高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裂缝 漏失机理 防漏堵漏 强力网堵漏
下载PDF
生物灰岩油藏裂缝识别与分布预测
11
作者 余星辰 林学春 +5 位作者 李健 衡亮 李佩敬 康志宏 李嘉奇 谢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4年第32期13766-13776,共11页
裂缝型生物灰岩油藏储层具有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和双孔隙网络特征等问题,导致缺乏针对生物灰岩的裂缝识别技术方法,因此认识和评价该类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是一大难题。以王徐庄油田为例,在岩心资料、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 裂缝型生物灰岩油藏储层具有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和双孔隙网络特征等问题,导致缺乏针对生物灰岩的裂缝识别技术方法,因此认识和评价该类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是一大难题。以王徐庄油田为例,在岩心资料、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铸体薄片和常规测井曲线、成像测井(FMI)成像等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构建裂缝型储层预测模型:通过岩心照片、薄片和CT对比识别出“微”裂缝,总结不同产状裂缝的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根据电阻率幅差较大等明显特征发现生物灰岩相发育微裂缝;构建基于非线性运算的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人工神经网络,划分单井裂缝型储层;采用综合概率指数法实现全区裂缝储层分布预测,对比总结裂缝发育处与不发育处油气产量特点。研究成果为裂缝发育与油气产量的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型生物 裂缝 成像测井(FMI) 储层划分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综合概率指数(CPI)
下载PDF
加固保护井壁创新技术在某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香琴 刘坤翔 +1 位作者 肖梦林 徐聪 《化工管理》 2023年第32期76-79,83,共5页
南海东部地区灰岩地层某油田的油气勘探开发的潜力巨大,但在钻井开发过程中,防漏堵漏成为制约古近系某油田开发进度的一大难题,主要表现在灰岩地层天然裂缝、溶蚀孔洞发育,具有裂缝—孔洞双重孔隙介质特征,连通性好,易发生失返性漏失以... 南海东部地区灰岩地层某油田的油气勘探开发的潜力巨大,但在钻井开发过程中,防漏堵漏成为制约古近系某油田开发进度的一大难题,主要表现在灰岩地层天然裂缝、溶蚀孔洞发育,具有裂缝—孔洞双重孔隙介质特征,连通性好,易发生失返性漏失以及灰岩地层承压能力极低,钻井过程中静止不漏,开泵漏失或者承压不能满足下步作业要求。针对南海东部古近系地层某油田漏失特点,结合已钻井漏失情况,分析漏失机理和原因,构建防漏堵漏技术评价方法,形成南海东部古近系某油田防漏堵漏系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裂缝 漏失特点 漏失机理 防漏堵漏
下载PDF
裂缝性灰岩地层水平井井漏处理及预防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绩斌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年第14期97-98,100,共3页
中东某油田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8-1/4"井段上部岩性为砂岩、泥岩、白云岩,中部为钙质泥岩,下部以裂隙灰岩为主。地层孔隙和裂缝发育,渗漏通道从微米级到厘米级不等。它具有"上下易漏、中间易塌"、钻井液流失严重、封堵... 中东某油田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8-1/4"井段上部岩性为砂岩、泥岩、白云岩,中部为钙质泥岩,下部以裂隙灰岩为主。地层孔隙和裂缝发育,渗漏通道从微米级到厘米级不等。它具有"上下易漏、中间易塌"、钻井液流失严重、封堵时间长等特点。以中东油田某水平井8-1/4"定向井段井漏为例,介绍了井漏的处理方法,探讨了井漏的预防措施,对该区块的后续钻井作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井漏 处理方法 预防措施 裂缝地层
原文传递
STP堵漏剂在M油田裂缝性灰岩地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国军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年第23期143-144,146,共3页
伊拉克M油田复合盐膏层以下裂缝性灰岩地层漏失风险较高,尤其是钻非标井眼定向井时,因环空间隙小、环空压耗大及岩屑堆积等,导致井底当量密度较高,易发生井漏。中海油服在M油田钻井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防漏堵漏方法,其中以STP堵漏剂... 伊拉克M油田复合盐膏层以下裂缝性灰岩地层漏失风险较高,尤其是钻非标井眼定向井时,因环空间隙小、环空压耗大及岩屑堆积等,导致井底当量密度较高,易发生井漏。中海油服在M油田钻井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防漏堵漏方法,其中以STP堵漏剂复配桥堵材料堵漏效果较好,本文重点论述M油田裂缝性灰岩地层的漏失原因及STP堵漏剂复配桥堵材料的应用实例,为其他地区裂缝性灰岩堵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地层 漏失 STP堵漏剂
原文传递
伊朗雅达HOS区域Pabdeh地层井漏剖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海鹏 王伟 +1 位作者 张翔宇 张景红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年第3期82-86,90,共6页
伊朗雅达HOS区域位于伊朗雅达油田南部,该区域Pabdeh地层白云岩孔隙发育良好,钻进过程中漏失严重。自项目启动以来,在HOS区域完成了F7、F8、F9、F10、F11、APP3、S24和S25井8口井的钻探任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漏失。总结了该区域井漏层... 伊朗雅达HOS区域位于伊朗雅达油田南部,该区域Pabdeh地层白云岩孔隙发育良好,钻进过程中漏失严重。自项目启动以来,在HOS区域完成了F7、F8、F9、F10、F11、APP3、S24和S25井8口井的钻探任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漏失。总结了该区域井漏层岩性为灰岩裂缝性发育,漏层分布无规律,漏速对密度敏感及低强度白云岩裂缝承压困难的漏失特点,分析了已钻探过井堵漏后难以承压的经验教训,针对该区域地层特点,开展了室内模拟实验,对下步工作从优选堵漏剂粒度、优化堵漏浆配方、及改善漏层钻井液工艺三方面提出了的意见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S区域 Pabdeh地层 灰岩裂缝性漏失 承压堵漏
下载PDF
射孔、测试、酸压、泵排、探边五联作一体化技术在二连赛51井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泽君 路占军 +1 位作者 夏红 赵安军 《油气井测试》 2008年第6期40-42,共3页
从储层的角度分析了储层改造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地面交联酸体系和施工技术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射孔、测试、酸压、泵排、探边五联作一体化技术,获得施工成功。对华北油田二连古生界潜山地层的进一步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 从储层的角度分析了储层改造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地面交联酸体系和施工技术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射孔、测试、酸压、泵排、探边五联作一体化技术,获得施工成功。对华北油田二连古生界潜山地层的进一步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低压高凝油 地面交联酸 酸压 五联作试油联作工具 一体化工艺
下载PDF
Crack propagation and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different lithologies 被引量:4
17
作者 Hou Zhen-Kun Cheng Han-Lie +3 位作者 Sun Shu-Wei Chen Jun Qi Dian-Qing Liu Zhi-Bo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9年第2期243-251,255,共10页
We simulated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different lithologic rocks in the horizontal drilling by using the true physical model experiment and large rock specimens, carried out the real-time dynamic monitoring with adding... We simulated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different lithologic rocks in the horizontal drilling by using the true physical model experiment and large rock specimens, carried out the real-time dynamic monitoring with adding tracer and then did post-fracturing cutting and so on. Based on this monitoring results, we compared and assessed the factors affecting expansion in shale, shell limestone, and tight sandstone and the fracture expansion in these rocks. In shale, the reformed reservoir volume is the highest, fracture network is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fracturing. In tight sandstone, the fracture surface boundaries are curved, and the fracture surface area accounts for 25–50% of the entire specimen. In shell limestone, the complexity of the fracture morphology is between shale and tight sandstone, but no fracture network is developed. Brittleness controls the fracture surface area. In highly brittle rocks, the fracture surface area is high. Fracture toughness mainly affects the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cracks. A fracture network is formed only if bedding planes are present and are more weaker than their corresponding matrix. The horizontal in situ deviatoric stress affects the crack propagation direction, and different lithologies have different horizontal in situ deviatoric stress thresholds. Low f luid injection rate facilitates the formation of complex cracks, whereas high fluid injection rate favors the development of fractures. Fluid injection weakly controls the complexity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low-brittleness rocks, whereas lowviscosity fracturing fluids favor the formation of complex cracks owing to easy enter microcracks and micro-pore. Displacement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high brittle rocks than low brittle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LIMESTONE sandstone:hydraulic fracturing crack propagation rock mechanics
下载PDF
水化膨胀型凝胶堵漏技术在伊拉克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峥 董殿彬 +3 位作者 宁军明 周剑东 周光正 李彬菲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5-97,11,共3页
伊拉克Halfaya油田区块地质结构复杂,特别是下部Mishrif等灰岩储层井段孔隙度高,渗透性强,多个层位裂缝发育,导致地层承压能力差。钻进过程中极易发生间断性持续性漏失和瞬时漏失,导致钻井液维护困难,成为该区块井下发生事故复杂的主因... 伊拉克Halfaya油田区块地质结构复杂,特别是下部Mishrif等灰岩储层井段孔隙度高,渗透性强,多个层位裂缝发育,导致地层承压能力差。钻进过程中极易发生间断性持续性漏失和瞬时漏失,导致钻井液维护困难,成为该区块井下发生事故复杂的主因,严重制约了正常施工。针对该井段施工难点的分析后,结合在本区块已完钻井的成功经验,试验新型堵漏材料,针对不同的漏层特性,对堵漏剂的选取和配方进行优选优化,并成功适用于Halfaya油田HF081-N081井,HF076-M266井和HF052-N052等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失 渗透 裂缝 防漏 堵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