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份椰子种质资源对灰斑病室内抗性评价
1
作者 余凤玉 刘蕊 +3 位作者 孙程旭 唐庆华 宋薇薇 牛晓庆 《中国热带农业》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灰斑病是椰子的常见病害,为了研究椰子种质资源对灰斑病菌(Pestalotiopsis palmarum)的敏感性和抗性分级标准,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有伤接种法测定了10份椰子种质资源的发病情况,并根据病斑平均直径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其抗病性进行分级。... 灰斑病是椰子的常见病害,为了研究椰子种质资源对灰斑病菌(Pestalotiopsis palmarum)的敏感性和抗性分级标准,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有伤接种法测定了10份椰子种质资源的发病情况,并根据病斑平均直径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其抗病性进行分级。结果表明,10份椰子种质资源中含4份免疫材料、2份抗病材料、3份感病材料和1份高感材料。研究结果为今后抗灰斑病的椰子品种开发利用和灰斑病防控提供了重要资源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灰斑病 拟盘多毛孢菌 抗性评价 系统聚类分析
下载PDF
甘肃玉米灰斑病病原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2
作者 戴子淙 高建昊 +5 位作者 张小杰 洪流 王春明 周天旺 陈杰新 郭成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2-572,共11页
为掌握甘肃地区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分布、病原种类及遗传多样性,于2021-2022年调查了该病害在甘肃的分布范围,对采集的灰斑病样品进行分离与鉴定,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肃玉米灰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在... 为掌握甘肃地区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分布、病原种类及遗传多样性,于2021-2022年调查了该病害在甘肃的分布范围,对采集的灰斑病样品进行分离与鉴定,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肃玉米灰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在甘肃陇南和陇东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并已扩展至陇中地区;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甘肃地区玉米灰斑病病原菌为玉米尾孢(Cercospora zeina);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74条条带,多态性条带73条,比例为98.65%。甘肃省陇南地区种群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且与陕西省的遗传距离最小(0.021 4)、遗传相似度最高(0.978 9),陇东地区次之。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3时,可以将所有菌株分为4个亚群,亚群1中有28个菌株,其中包括16株陇南地区菌株、5株陇东地区菌株和7株来自陕西地区的菌株;亚群2中只有1个陇南地区菌株;亚群3中有10个菌株,包括陇南地区4个、陇东地区1个和5个陕西菌株;亚群4有2个菌株,陇东地区和陕西菌株各1个,4大类群分别包含来自不同地域的菌株。以上结果说明,同陇东地区相比,陇南地区与陕西地区的菌株遗传相似度更高,且亚群内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玉米灰斑病 分布 玉米尾孢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及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3
作者 肖国政 方婷 +2 位作者 侯晶晶 王伟东 孙连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0-881,共12页
灰斑病是大豆尾孢菌(Cercospora sojina K. Hara)导致的世界性大豆真菌病害,在大豆主要生产区的流行有增长趋势,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大豆尾孢菌变异迅速,已演化出多个具有致病性差异的生理小种,导致现有品种抗性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随... 灰斑病是大豆尾孢菌(Cercospora sojina K. Hara)导致的世界性大豆真菌病害,在大豆主要生产区的流行有增长趋势,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大豆尾孢菌变异迅速,已演化出多个具有致病性差异的生理小种,导致现有品种抗性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了获得具有广谱抗性的种质,近年来研究方向从传统的抗病育种转移到对大豆尾孢菌致病机制解析及大豆抗灰斑病基因精细定位上。本文对大豆尾孢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及其致病性、抗病遗传、抗病育种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未来大豆灰斑病的表型精准鉴定、致病机制解析、抗病基因精细定位和抗病育种进行了探讨,为大豆抗灰斑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生理小种 抗性遗传 育种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病毒病和根腐病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瑞云 张晓菲 +1 位作者 岳焯 刘昕琰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期92-94,127,共4页
在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和多年连作等栽培模式的影响下,大豆病害发生概率逐年增加,并且种类多样,常见病害包括灰斑病、病毒病和根腐病。分析了3种常见病害的为害症状、发生特点、发生原因,论述了主要防治方法,以期为大豆种植和病虫害防治... 在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和多年连作等栽培模式的影响下,大豆病害发生概率逐年增加,并且种类多样,常见病害包括灰斑病、病毒病和根腐病。分析了3种常见病害的为害症状、发生特点、发生原因,论述了主要防治方法,以期为大豆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根腐 防治技术
下载PDF
玉米灰斑病为害特点及防治
5
作者 孟宪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0005-0008,共4页
玉米灰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对玉米灰斑病的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阐述了玉米灰斑病的特点,其次探讨了玉米灰斑病对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最后系统介绍了现有的玉米... 玉米灰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对玉米灰斑病的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阐述了玉米灰斑病的特点,其次探讨了玉米灰斑病对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最后系统介绍了现有的玉米灰斑病防治方法,包括农艺防治措施(如品种选择、轮作、施肥和水分管理等)、生物防治措施(如有益微生物的应用和抗病品种培育)以及化学防治措施(如农药选择和使用原则),以期为玉米灰斑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 产量损失 防治措施 原菌 农艺措施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桂花灰斑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评价
6
作者 刘露 刘铭 杨露 《植物医学》 2023年第1期25-33,共9页
为筛选有效防治桂花灰斑病的高效低毒的杀菌剂,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6种化学农药和5种生物农药对桂花灰斑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1种药剂对桂花灰斑病病原菌生长的抑制率明显不同,但化学... 为筛选有效防治桂花灰斑病的高效低毒的杀菌剂,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6种化学农药和5种生物农药对桂花灰斑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1种药剂对桂花灰斑病病原菌生长的抑制率明显不同,但化学农药抑菌效果普遍比生物农药好.其中,在化学农药中,10%苯醚甲环唑和500 g/L异菌脲悬浮剂抑菌效果表现最好,EC_(50)值分别为0.33μg/mL和0.52μg/mL;50%氯溴异氰尿酸素抑菌效果最差,EC_(50)仅为117.54μg/mL.在生物农药中,3%四霉素的抑菌效果较好,EC_(50)值为40.83μg/mL;其次是1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EC_(50)值为63.73μg/mL;抑菌效果最差的是3%中生菌素,EC_(50)为1341.60μg/mL.在农业生产中,化学农药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500 g/L异菌脲悬浮剂、430 g/L戊唑醇、300 g/L苯甲·丙环唑进行防治,能达到快速有效的防治效果;生物农药则可选用3%四霉素、1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来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灰斑病 杀菌剂 室内毒力测定
下载PDF
基于循环一致对抗网络的玉米灰斑病图像迁移方法研究
7
作者 韩烨 侯睿峥 陈霄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71,F0003,共10页
针对玉米病害图像采集困难,特别是灰斑病表现差异性较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循环一致对抗网络(CycleGAN)的玉米灰斑病图像生成算法,通过病害图像迁移,使得健康的作物图像可以生成患病作物图像。此方法首先通过特征提取分别提取出健康玉米... 针对玉米病害图像采集困难,特别是灰斑病表现差异性较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循环一致对抗网络(CycleGAN)的玉米灰斑病图像生成算法,通过病害图像迁移,使得健康的作物图像可以生成患病作物图像。此方法首先通过特征提取分别提取出健康玉米图像特征和灰斑病图像特征;然后把两种特征图像输入到CycleGAN的生成器Gs中,结合生成器中的残差网络提高图像传输时的准确性,利用两个判断器判断生成的图像是否一致;最后通过对健康玉米图像进行病害迁移得到所需的玉米灰斑病图像。试验结果表明:与VAE、GAN的图像进行迁移比较,结构相似SSIM值整体分别提升50.434%、18.762%,均方误差MSE值整体减少12.891%、9.558%;直观效果上CycleGAN迁移后的不同病害程度的玉米灰斑病效果更好,因此使用CycleGAN网络生成的玉米灰斑病图像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 害迁移 残差网络 循环一致对抗网络(CycleGAN) 数据扩充
下载PDF
玉米灰斑病病原菌胁迫下玉米转录组测序的SNP和InDel分析
8
作者 蒋滔 张晓梅 +2 位作者 杨梅 张志 邱红波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为探究抗、感灰斑病玉米自交系的遗传性差异,对病原菌胁迫下玉米自交系T 32(抗)和J 51(感)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插入缺失(InDel)分析。结果表明,在17499条Unigene上检测到109977个SNP位点,平均每条Unigene上约有6.3个S... 为探究抗、感灰斑病玉米自交系的遗传性差异,对病原菌胁迫下玉米自交系T 32(抗)和J 51(感)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插入缺失(InDel)分析。结果表明,在17499条Unigene上检测到109977个SNP位点,平均每条Unigene上约有6.3个SNP,每间隔585 bp出现1个SNP,SNP转换类型和颠换类型占比分别为64.88%、35.12%;在11346条Unigene上分析出29849个InDel位点,InDel在每条Unigene上的出现频率为48%,长度1~3 bp占比78%~82%。GO和KEGG功能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细胞、细胞部分、黏合和催化活性等。同时差异表达基因最显著富集在运输和分解代谢、信号转导、全局和概览图、翻译、折叠、分类和降解、环境适应等通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灰斑病 转录组 SNP标记 INDEL标记
下载PDF
玉米灰斑病为害特点及防治 被引量:1
9
作者 艾景碧 《云南农业》 2023年第12期47-49,共3页
景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00°02′~101°07′、北纬22°49′~23°52′,属哀牢山以西低维度山地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1℃,全年积温7 360.9℃,年均降雨量1 295.8 mm,县域内现有耕地3.19万hm~2,其中水田1.29万hm... 景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00°02′~101°07′、北纬22°49′~23°52′,属哀牢山以西低维度山地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1℃,全年积温7 360.9℃,年均降雨量1 295.8 mm,县域内现有耕地3.19万hm~2,其中水田1.29万hm~2,旱地1.9万hm~2。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2022年粮食种植面积2.65万hm~2,总产13.86万t,其中玉米2.07万hm~2(含间套种),平均亩产350 kg,总产10.85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 间套种 云南省西南部 年均气温 哀牢山 景谷县 季风气候 年均降雨量
下载PDF
贵州山茶花灰斑病葡萄牙拟盘多毛孢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海江 樊娟 《广西植保》 2023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明确贵州省山茶花葡萄牙拟盘多毛孢菌灰斑病(Pestalotio psisportugalica)病原的生物学特性,针对从种植地采集感病样品中分离出的菌株(编号为schb1),研究碳源、氮源、pH、温度和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最适生... 为明确贵州省山茶花葡萄牙拟盘多毛孢菌灰斑病(Pestalotio psisportugalica)病原的生物学特性,针对从种植地采集感病样品中分离出的菌株(编号为schb1),研究碳源、氮源、pH、温度和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对碳源蔗糖、氮源酵母膏的利用最高,菌丝生长对光暗交替敏感。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山茶花葡萄牙拟盘多毛孢菌灰斑病发生规律和开展病害综合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花 灰斑病 葡萄牙拟盘多毛孢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丽娟 杨庆凯 张彩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2-176,共5页
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接种灰斑病菌 1~ 1 0号生理小种后 ,叶片中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变化的规律 ,探讨了过氧化物酶在大豆抗灰斑病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大豆抗感品种接种灰斑病菌后 ,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植株... 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接种灰斑病菌 1~ 1 0号生理小种后 ,叶片中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变化的规律 ,探讨了过氧化物酶在大豆抗灰斑病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大豆抗感品种接种灰斑病菌后 ,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植株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有所增高 ,并且抗感品种接种后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幅度因生理小种的不同而不同。可见 ,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是大豆一种普遍性的抗病反应 ,而且抗感品种之间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差异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过氧化物酶 灰斑病 酶活性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RAPD标记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学敏 惠东威 +1 位作者 张明厚 陈受宜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8-133,共6页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技术对发生于中国东北的大豆发斑病菌(Cercosporidiumsojinum)的10个生理小种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用13个10-核苷酸随机引物共计获得了111个RAPD标记,其中86.5%...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技术对发生于中国东北的大豆发斑病菌(Cercosporidiumsojinum)的10个生理小种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用13个10-核苷酸随机引物共计获得了111个RAPD标记,其中86.5%具有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确定了供试小种间的亲缘关系。试验证明,RAPD技术分析大豆灰斑病菌遗传变异可提供大量分子标记,综合分析13个随机引物的扩增谱带可将供试菌株清楚分开。RAPD技术是一项操作简单、快速和灵敏的方法,极具对病菌群体遗传分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 生理小种 大豆灰斑病 RAPD标记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洪利 刘洋大川 +2 位作者 张俊华 韩英鹏 李文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1,共5页
从100对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高且稳定性好的10对引物组合,对2006-2009年采自黑龙江省各大豆主要产区的121个大豆灰斑病菌菌株进行AFLP分析,得到148个多态性条带。用UPGMA聚类分析,121个菌株被归类于111个不同单元型(带型),以彼... 从100对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高且稳定性好的10对引物组合,对2006-2009年采自黑龙江省各大豆主要产区的121个大豆灰斑病菌菌株进行AFLP分析,得到148个多态性条带。用UPGMA聚类分析,121个菌株被归类于111个不同单元型(带型),以彼此间的遗传距离小于0.81为界,将111个单元型划分为6个遗传系谱。其中L03、L05和L06为黑龙江大豆灰斑病的优势系谱。L02分布地域比较狭窄,为黑龙江大豆灰斑病的稀有遗传系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大豆灰斑病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玉米灰斑病的防治效果
14
作者 陈军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第9期51-52,61,共3页
选择4种药剂对“保玉7号”进行玉米灰斑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不同药剂防治玉米灰斑病,均获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40%丙环唑微乳剂防治效果最佳,在玉米收获前7日其防效可以达到73.66%,明显高于其他药剂;采用40%丙环唑微乳剂时所... 选择4种药剂对“保玉7号”进行玉米灰斑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不同药剂防治玉米灰斑病,均获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40%丙环唑微乳剂防治效果最佳,在玉米收获前7日其防效可以达到73.66%,明显高于其他药剂;采用40%丙环唑微乳剂时所种植玉米产量最高,比不施药处理增产26.27%,因此,40%丙环唑微乳剂是适宜当地的玉米灰斑病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 玉米灰斑病 防治 效果
下载PDF
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丽娟 王珏 +1 位作者 杨庆凯 孙金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4-68,共5页
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分别将灰斑病菌接种在5个不同抗性的大豆叶片上,分析了接种后不同时期大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理小种和供试品种组合不同,SOD的活性变化规律不同;但总的趋势是随着接种后时间的推移... 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分别将灰斑病菌接种在5个不同抗性的大豆叶片上,分析了接种后不同时期大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理小种和供试品种组合不同,SOD的活性变化规律不同;但总的趋势是随着接种后时间的推移,抗感品种的SOD活性的变化呈曲线上下波动,这种曲线体现了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SOD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因此,认为接种灰斑病菌10个生理小种后大豆叶片中SOD活性的变化是大豆对灰斑病侵染后产生的一种普遍性反应,有利于提高大豆的抗病性;但不宜作为抗性鉴定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灰斑病 超氧化物歧化酶 酶活性 人工接种
下载PDF
玉米黄斑病和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16
作者 和永锋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7期40-40,共1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玉米黄斑病和灰斑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玉米 灰斑病
下载PDF
贵州山茶花灰斑病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17
作者 龙海江 樊娟 梁越 《新疆农垦科技》 2023年第1期39-41,共3页
为明确在贵州发现的山茶花灰斑病的致病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离体接种法分别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利用形态学及ITS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菌株(编号为schb1),在PDA培养基上菌落边缘缺... 为明确在贵州发现的山茶花灰斑病的致病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离体接种法分别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利用形态学及ITS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菌株(编号为schb1),在PDA培养基上菌落边缘缺刻状,呈现出很明显的褶皱微凸面,气生菌丝呈白色,背面黄褐色。根据显微观察结果,分生孢子较多,呈纺锤形,分生孢子顶生附着丝1~2根。在以ITS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schb1与葡萄牙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portugallica)聚于一支,且支持率达100%,结合形态特征与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葡萄牙拟盘多毛孢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花灰斑病 葡萄牙拟盘多毛孢菌 原菌鉴定 ITS序列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菌侵染途径与扩展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弭忠祥 陈绍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75-376,共2页
大豆灰斑病菌侵染途径与扩展方式的研究弭忠祥陈绍江(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SojinaHara)引起的大豆灰斑病,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病害之一。感染病株生长发育受阻,产量降低,... 大豆灰斑病菌侵染途径与扩展方式的研究弭忠祥陈绍江(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SojinaHara)引起的大豆灰斑病,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病害之一。感染病株生长发育受阻,产量降低,种子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大豆的商品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 大豆灰斑病 侵染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分析
19
作者 高雪冬 李灿东 +6 位作者 顾鑫 杨晓贺 张茂明 姚亮亮 刘伟 孟庆英 邱磊 《新农民》 2020年第34期70-70,共1页
我国的农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大豆属于我国的最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历史足足有5000余年。本文通过对大豆灰斑病进行分析,并结合经验提出大豆灰斑病的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方法,希望为关注大豆灰斑病治理的人群带来参考。
关键词 大豆种植 灰斑病特点 灰斑病防治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钟兆西 王伟 张桂荣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88-294,共7页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aojina)在大豆叶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较在PDA上快86%,在小白菜琼脂和番茄琼脂培养基上的产孢量分别约为PDA的8倍和6倍。此菌的生长发育温度最适为25—28℃,低于15℃或高于35℃均不适宜。黑暗条件较...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aojina)在大豆叶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较在PDA上快86%,在小白菜琼脂和番茄琼脂培养基上的产孢量分别约为PDA的8倍和6倍。此菌的生长发育温度最适为25—28℃,低于15℃或高于35℃均不适宜。黑暗条件较为有利。在pH4—9之间,均能生长和产孢,但以pH5生长最适,pH6—7产孢量最多。分生孢子在蒸馏水里亦萌发得很好,半小时就能萌发,经3—4小时后萌发率显著上升,5小时萌发率达90%以上。在10—40℃之间均能萌发,最适温度为28—30℃。以pH7萌发最好。黑暗条件有利萌发,阳光直射对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灰斑病 生物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