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克隆灰毡毛忍冬MADS-box家族基因SOC1(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1),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为探究灰毡毛忍冬花冠不开放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基于花蕾型灰毡毛忍冬转录组数据,筛选到开花调控基因LmS...【目的】克隆灰毡毛忍冬MADS-box家族基因SOC1(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1),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为探究灰毡毛忍冬花冠不开放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基于花蕾型灰毡毛忍冬转录组数据,筛选到开花调控基因LmSOC1的Unigene序列并克隆全长cDNA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编码蛋白特性和不同品种中LmSOC1基因的表达特异性,最后将LmSOC1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质粒载体pTOPO-D1中,并在表达宿主BL21(DE3)中进行蛋白表达。【结果】LmSOC1基因包含645bp的ORF区,LmSOC1蛋白不含信号肽、无跨膜区,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LmSOC1蛋白与黄花蒿、榴莲、可可等的SOC1蛋白亲缘关系更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2个花蕾型灰毡毛忍冬品种的花蕾和叶片中均检测到LmSOC1基因的表达,而叶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花蕾。同时,在早期花蕾中LmSOC1基因的表达量高于晚期花蕾,在‘金翠蕾’品种中这一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最后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出重组蛋白。【结论】通过对LmSOC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可能在灰毡毛忍冬花器官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植物花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展开更多
从灰毡毛忍冬‘渝蕾1号’中分离出17株内生菌,并采用16S r DNA和18S r DNA分子鉴定结合形态特征鉴定出其中6株。将获得的6株内生菌作为诱导子添加至‘渝蕾1号’悬浮培养体系中,探讨其对‘渝蕾1号’悬浮细胞生物量及绿原酸含量的影响。...从灰毡毛忍冬‘渝蕾1号’中分离出17株内生菌,并采用16S r DNA和18S r DNA分子鉴定结合形态特征鉴定出其中6株。将获得的6株内生菌作为诱导子添加至‘渝蕾1号’悬浮培养体系中,探讨其对‘渝蕾1号’悬浮细胞生物量及绿原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6株菌分别为根瘤菌(cc2)、荧光假单孢菌(cc4)、盾壳霉菌(cc5)、高地芽孢杆菌(cc13)、同温层芽孢杆菌(cc14)及短小芽孢杆菌(cc15)。同时,6株内生菌均不同程度地影响‘渝蕾1号’悬浮细胞生物量及次生代谢产物绿原酸含量。对生物量来说,6种内生菌均在浓度为25 mg·L-1时,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对绿原酸来说,根瘤菌、荧光假单孢菌、盾壳霉菌及同温层芽孢杆菌均在浓度为25 mg·L-1时,绿原酸含量达到最大,而高地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在浓度为12.5mg·L-1时,绿原酸含量达到最大。总结以上结果,与对照相比,细胞生物量和绿原酸含量会在菌株的某个浓度下大大提高,该结果为绿原酸的工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克隆灰毡毛忍冬MADS-box家族基因SOC1(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1),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为探究灰毡毛忍冬花冠不开放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基于花蕾型灰毡毛忍冬转录组数据,筛选到开花调控基因LmSOC1的Unigene序列并克隆全长cDNA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编码蛋白特性和不同品种中LmSOC1基因的表达特异性,最后将LmSOC1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质粒载体pTOPO-D1中,并在表达宿主BL21(DE3)中进行蛋白表达。【结果】LmSOC1基因包含645bp的ORF区,LmSOC1蛋白不含信号肽、无跨膜区,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LmSOC1蛋白与黄花蒿、榴莲、可可等的SOC1蛋白亲缘关系更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2个花蕾型灰毡毛忍冬品种的花蕾和叶片中均检测到LmSOC1基因的表达,而叶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花蕾。同时,在早期花蕾中LmSOC1基因的表达量高于晚期花蕾,在‘金翠蕾’品种中这一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最后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出重组蛋白。【结论】通过对LmSOC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可能在灰毡毛忍冬花器官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植物花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文摘从灰毡毛忍冬‘渝蕾1号’中分离出17株内生菌,并采用16S r DNA和18S r DNA分子鉴定结合形态特征鉴定出其中6株。将获得的6株内生菌作为诱导子添加至‘渝蕾1号’悬浮培养体系中,探讨其对‘渝蕾1号’悬浮细胞生物量及绿原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6株菌分别为根瘤菌(cc2)、荧光假单孢菌(cc4)、盾壳霉菌(cc5)、高地芽孢杆菌(cc13)、同温层芽孢杆菌(cc14)及短小芽孢杆菌(cc15)。同时,6株内生菌均不同程度地影响‘渝蕾1号’悬浮细胞生物量及次生代谢产物绿原酸含量。对生物量来说,6种内生菌均在浓度为25 mg·L-1时,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对绿原酸来说,根瘤菌、荧光假单孢菌、盾壳霉菌及同温层芽孢杆菌均在浓度为25 mg·L-1时,绿原酸含量达到最大,而高地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在浓度为12.5mg·L-1时,绿原酸含量达到最大。总结以上结果,与对照相比,细胞生物量和绿原酸含量会在菌株的某个浓度下大大提高,该结果为绿原酸的工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