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广才岭东部山地灰背鸫巢址选择研究
1
作者 高明 李殿伟 +3 位作者 曹钰炜 张承志 付大航 金志民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8-52,共5页
2019年6-8月,在张广才岭东部山地横道河子镇对灰背鸫巢址选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灰背鸫巢均为碗状,巢内径(8.76±1.44)cm,巢外径(12.09±1.99)cm,巢高(9.01±2.21)cm,巢深(5.25±0.61)cm,巢位高(2.93±0.45)m;巢材... 2019年6-8月,在张广才岭东部山地横道河子镇对灰背鸫巢址选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灰背鸫巢均为碗状,巢内径(8.76±1.44)cm,巢外径(12.09±1.99)cm,巢高(9.01±2.21)cm,巢深(5.25±0.61)cm,巢位高(2.93±0.45)m;巢材主要为松叶、针叶和泥;灰背鸫喜在远离人烟且灌木数量多、高大且隐蔽性好的乔木上筑巢;影响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是隐蔽度和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背鸫 鸟巢 巢址选择 张广才岭
下载PDF
灰背鸫的繁殖生态
2
作者 杨兴家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5年第3期286-286,共1页
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 sclater)是一种森林益鸟。关于它的生态资料,国内外均有过部分报道。笔者于1980—1984年春、夏期间在吉林省的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对其生态分布、种群密度及繁殖生态分别做了一些观察,现整理如下。一、生态分... 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 sclater)是一种森林益鸟。关于它的生态资料,国内外均有过部分报道。笔者于1980—1984年春、夏期间在吉林省的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对其生态分布、种群密度及繁殖生态分别做了一些观察,现整理如下。一、生态分布与种群密度灰背鸫在吉林省为夏候鸟,每年从4月上旬迁来,主要分布于次生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中。在枝藤盘结,较为稠密的次生阔叶林中,数量较多。根据常规线路统计方法,然后折算出每公顷密度为0.4±0.04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背鸫 繁殖生态
下载PDF
灰背鸫
3
《中学生物学》 2008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全长约200mm。雄鸟上体暗灰色,颏、喉近白色,下喉至上胸淡灰,具褐色纵纹;胸部两侧和胁部橙棕色,腹部中央近白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喉侧和胸部的暗褐色纵纹较浓著,嘴呈褐色而与黑胸鸫有别。
关键词 中学 生物学 教学方法 灰背鸫
下载PDF
3种鸟类对东北红豆杉的取食方式及传播 被引量:3
4
作者 尹雪 穆立蔷 +1 位作者 李中跃 韩明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84,89,共5页
2014年秋季在黑龙江省穆棱镇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内调查取食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的鸟类及其取食方式。结果表明:鸟类活动与坡向、坡位有关,与海拔、冠幅无关,在阳坡和阴坡上部活动频繁;取食鸟类有3种,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 2014年秋季在黑龙江省穆棱镇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内调查取食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的鸟类及其取食方式。结果表明:鸟类活动与坡向、坡位有关,与海拔、冠幅无关,在阳坡和阴坡上部活动频繁;取食鸟类有3种,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和白腹鸫(T.pallidus)取食方式为整颗吞下假种皮和种子,消化假种皮后,种子完好随粪便排出从而得以传播;普通?(Sitta europaea)取食方式是啄食种子,种子被破坏,不利于种子的传播。未经取食的东北红豆杉自然掉落在树冠下,假种皮腐烂或被昆虫取食,种子在母树下正常萌发,但存活率很低。东北红豆杉为鸟类提供食物,鸟类帮助其传播种子,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利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灰背鸫 白腹 普通䴓 穆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