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大田防治条件的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绳亮 刘明炎 +1 位作者 李天宪 王友平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53-57,共5页
为了经济有效地在大田应用EgNPV防治灰茶尺蛾 ,在室内进行EgNPV的毒力测定 ,试验表明致死中量LC50 为 1.13× 10 6PIB/mL ,90 %的致死量为 1.83× 10 7PIB/mL ,在 95%置信范围内 ,上限为 1.96× 10 7PIB/mL ,下限为 1.7... 为了经济有效地在大田应用EgNPV防治灰茶尺蛾 ,在室内进行EgNPV的毒力测定 ,试验表明致死中量LC50 为 1.13× 10 6PIB/mL ,90 %的致死量为 1.83× 10 7PIB/mL ,在 95%置信范围内 ,上限为 1.96× 10 7PIB/mL ,下限为 1.7× 10 7PIB/mL。用 2× 10 7PIB/mL浓度对不同龄期幼虫的感染试验表明 ,1 2龄效果最好 ,达 90 %以上。不同世代感染试验表明 :第 2、3、4、7代防治效果较好 ,高达 90 %以上 ,而第 5、6代效果不好 ,因此病毒增殖与大田防治工作应尽量避免在高温 ,干旱季节进行。另外探讨了适用大田防治的病毒增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生物毒力测定 敏感性
下载PDF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棣华 栗陶生 +3 位作者 肖莲春 张立人 刘明炎 张保良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89年第1期91-92,共2页
1987年在武昌县茶园中采集的灰茶尺蛾(Ecxtropis grisescens Warren)死虫标本,分离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通过对该病毒的形态结构、病症及侵染虫体的组织部位的观察,发现属一种新的杆状核型多角体病毒,其分离观察结果如下: 将茶园中采... 1987年在武昌县茶园中采集的灰茶尺蛾(Ecxtropis grisescens Warren)死虫标本,分离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通过对该病毒的形态结构、病症及侵染虫体的组织部位的观察,发现属一种新的杆状核型多角体病毒,其分离观察结果如下: 将茶园中采集到的病死虫用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多病毒 组织部位 Warren 病毒分类 病毒粒子 解剖镜检 杆状病毒 差速离心
下载PDF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精细结构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棣华 钟卫洲 +1 位作者 栗陶生 石正丽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21-323,共3页
在湖北省茶园害虫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 W.)幼虫体内分离到一株核型多角体病毒,属杆状病毒科单粒包埋型。多角体呈不规则的多面体,平均大小为1.76μm。病毒粒子平均大小为287×65nm,粒子两端有环状的帽状结构。测量EgNPV-DN... 在湖北省茶园害虫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 W.)幼虫体内分离到一株核型多角体病毒,属杆状病毒科单粒包埋型。多角体呈不规则的多面体,平均大小为1.76μm。病毒粒子平均大小为287×65nm,粒子两端有环状的帽状结构。测量EgNPV-DNA的分子量约为34×10~6道尔顿。生物毒力测定其LD_(?)为8.6×10~5PIB/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病毒 精细结构
下载PDF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形态发生的超微结构
4
作者 张立人 陈棣华 张建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56-56,共1页
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 W)是我国中南地区茶树的主要害虫。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以使该幼虫致死。该病毒为单粒包埋型的昆虫杆状病毒。作者曾对多粒包埋型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在体内的形态发生和装配过程作过详细的... 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 W)是我国中南地区茶树的主要害虫。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以使该幼虫致死。该病毒为单粒包埋型的昆虫杆状病毒。作者曾对多粒包埋型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在体内的形态发生和装配过程作过详细的报告。近两年来,我们应用电子显微技术,对该种新发现的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幼虫体内形态发生过程中的丝状纤维和核糖体等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某些生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彦章 石正丽 陈棣华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4年第3期266-271,共6页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某些生化特性的研究李彦章,石正丽,陈棣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1)关键词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结构多肽,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grise...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某些生化特性的研究李彦章,石正丽,陈棣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1)关键词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结构多肽,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grisescensnuclearpoly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病毒 特性
下载PDF
落叶松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形态特征及分子检测技术建立
6
作者 王少博 谢丹洁 +4 位作者 张泽辉 刘云朋 孔德治 王青华 曲良建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1期59-65,共7页
【目的】落叶松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Erannis ankeraria nucleopolyhedrovirus,EranNPV)是有效调控落叶松尺蛾种群数量和质量的重要生物因子,明确EranNPV超微形态学结构,研究并建立其精准灵敏的分子(PCR)快速检测技术,有助于深入探究该... 【目的】落叶松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Erannis ankeraria nucleopolyhedrovirus,EranNPV)是有效调控落叶松尺蛾种群数量和质量的重要生物因子,明确EranNPV超微形态学结构,研究并建立其精准灵敏的分子(PCR)快速检测技术,有助于深入探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和林间流行规律,从而为利用该病毒持续控制落叶松尺蛾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EranNPV多角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进行观察;根据EranNPV的ac54基因设计用于PCR检测的特异性引物EaV,通过多种昆虫病毒的PCR扩增结果验证引物特异性,测试该PCR检测技术体系对EranNPV基因组DNA和病毒悬浮液的灵敏性。【结果】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该病毒多角体多为表面光滑的不规则多面体,少数多角体表面散布孔洞凹陷,平均直径为1.43±0.20μm,多角体内的病毒粒子呈单束分布,平均长度为219.14±17.50 nm;以EaV为引物,只有EranNPV能够扩增到目的条带,利用EaV为引物建立的PCR检测技术对EranNPV基因组DNA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 fg/mL,对EranNPV悬浮液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102 OBs/mL。【结论】EranNPV为典型的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利用EaV引物建立的PCR检测技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有望进一步应用于EranNPV的林间传播和流行病学研究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型多病毒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PCR检测
下载PDF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两种尺蠖的致病性 被引量:5
7
作者 谭荣荣 陈勋 +2 位作者 黄丹娟 王红娟 毛迎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4-689,共6页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grisescens Nucleopolyhedrovirus,EgNPV)是灰茶尺蠖幼虫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为明确其对茶树重要害虫尺蠖类的两个近缘种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和茶尺蠖E.obliqua Prout的致病性,进行了一...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grisescens Nucleopolyhedrovirus,EgNPV)是灰茶尺蠖幼虫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为明确其对茶树重要害虫尺蠖类的两个近缘种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和茶尺蠖E.obliqua Prout的致病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EgNPV对2龄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幼虫的剂量对数-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和LC50分别为y=0.943x+0.3582,LC50=8.3×10^(4) PIB/mL;y=0.663x+1.614,LC50=1.3×10^(5) PIB/mL。当使用不同浓度EgNPV处理不同龄期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幼虫时发现,两种幼虫致死率趋势大致相同;在虫龄一致时,达到相同的致病率,灰茶尺蠖所需的时间比茶尺蠖平均短一天。使用2×106 PIB/mL浓度处理不同代别灰茶尺蠖和茶尺蠖2龄幼虫,在第1、2和第6代,EgNPV对两种幼虫的致死率均大于80%。上述结果表明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灰茶尺蠖、茶尺蠖的幼虫都比较敏感,具有致死能力。这为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多病毒 致病性
下载PDF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gNPV)安全性试验 被引量:4
8
作者 龚自明 刘明炎 +5 位作者 谭荣荣 毛迎新 李龙 陈国华 周正敏 李小文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8,共6页
用20亿PIB/mL灰茶尺蠖病毒(EgNPV)对成年SD大鼠进行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对白色家兔进行眼刺激和皮肤刺激试验,对豚鼠进行皮肤致敏试验以及进行小鼠急性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20亿PIB/mL灰茶尺蠖病毒(EgNPV)水剂对SD大鼠的急性经口毒... 用20亿PIB/mL灰茶尺蠖病毒(EgNPV)对成年SD大鼠进行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对白色家兔进行眼刺激和皮肤刺激试验,对豚鼠进行皮肤致敏试验以及进行小鼠急性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20亿PIB/mL灰茶尺蠖病毒(EgNPV)水剂对SD大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其LD50雌雄大鼠均>5 000 mg/kg)属于低毒;对SD大鼠的急性经皮毒性(其LD50雌雄大鼠均>2 000 mg/kg)属于低毒;对家兔的皮肤无刺激性;对家兔的眼睛也无刺激性:在染毒后24 h内不洗眼情况下,眼刺激积分最高为0;对豚鼠的皮肤致敏率为0,其致敏性分级为Ⅰ级,属弱致敏物;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小鼠内脏组织均未见有病理改变,无急性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多病毒 毒性 安全性试验
下载PDF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灰茶尺蠖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毛迎新 刘明炎 +1 位作者 王友平 龚自明 《华东昆虫学报》 2007年第3期216-219,共4页
采取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grisescensnucleopolyhedrovir-us)的致病力进行了研究。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毒对2龄灰茶尺蠖幼虫的剂量对数-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为y=-0.8774+0.9498x... 采取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grisescensnucleopolyhedrovir-us)的致病力进行了研究。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毒对2龄灰茶尺蠖幼虫的剂量对数-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为y=-0.8774+0.9498x,LC50=1.5417×106PIB.mL-1;田间用浓度为1×107、1.5×107和2×107PIB.mL-1的EgNPV防治灰茶尺蠖,防效分别达58.81%、89.51%和94.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多病毒 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下载PDF
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其它杆状病毒关系的基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丽荣 肖强 +3 位作者 冷杨 徐海君 章亦卿 张传溪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70,共6页
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Iragoides fasciata Nucleopolyhedrovirus(IrfaNPV)是新分离的一种杆状病毒.本研究克隆和分析了IrfaNPV的AcORF47 同源基因和VP80基因.AcORF47同源基因与苜蓿丫纹夜蛾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 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Iragoides fasciata Nucleopolyhedrovirus(IrfaNPV)是新分离的一种杆状病毒.本研究克隆和分析了IrfaNPV的AcORF47 同源基因和VP80基因.AcORF47同源基因与苜蓿丫纹夜蛾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MNPV,AcMNPV)的ORF47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的ORF38有42%的同源性,与薄荷灰夜蛾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Rachiplusia ou multiple 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RaouMNPV)的ORF44有40%的同源性.IrfaNPV的VP80 C端222氨基酸与17种NPV特有结构蛋白VP80/P87有25%~58%同源性.在18种VP80/P87分子进化树上,IrfaNPV与AcMNPV、BmNPV和RaouMNPV的亲源关系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多病毒 AcORF47同源基因 VP80基因 分子进化
下载PDF
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ef-8基因结构及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辑 周国英 朱积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0-235,共6页
lef-8基因作为杆状病毒重要的早期表达基因,编码病毒RNA聚合酶的最大亚基。本文通过对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ef-8基因进行测序,对其基因结构及其在杆状病毒中的系统进化进行了分析。发现lef-8基因在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中编码区长2... lef-8基因作为杆状病毒重要的早期表达基因,编码病毒RNA聚合酶的最大亚基。本文通过对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ef-8基因进行测序,对其基因结构及其在杆状病毒中的系统进化进行了分析。发现lef-8基因在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中编码区长2 634 bp,编码877个氨基酸。在5’-UTR区具有可能为其启动子及转录起始位点的信号序列,在3’-UTR区具有加尾信号序列,但这些序列的具体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其蛋白序列与常见的模式NPV同源性较低,但具有共同的签名序列。通过对杆状病毒lef-8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发现颗粒体病毒和核型多角体病毒明显分为两支,而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又明显分为4个分支,其进化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寄主的进化关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型多病毒 杆状病毒 lef-8基因 基因结构 系统进化
下载PDF
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广西株全基因组序列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辑 周国英 朱积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2-617,共6页
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广西株基因组序列由Sanger测序的方法得到。拼接后获得了121 268 bp序列,GC含量为36.76%。以长度不小于50 aa的序列认定为功能基因,共预测到131个开放阅读框,通过Blast比对,其中87个能注释到功能基因。对基因组... 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广西株基因组序列由Sanger测序的方法得到。拼接后获得了121 268 bp序列,GC含量为36.76%。以长度不小于50 aa的序列认定为功能基因,共预测到131个开放阅读框,通过Blast比对,其中87个能注释到功能基因。对基因组序列进重复序列分析,共发现SSR位点174个,同源重复序列1个。在SSR位点中,包含6种长度的重复基序,且以富含AT的重复基序为主。同源重复序列两端为一59 bp片段或其一部分组成的重复序列,两端分别重复12次和7次,中间则为一段与重复片段无关的236 bp片段。与武汉株相比,广西株病毒在37个核心基因中有4个存在蛋白序列长度上的差异,而在其他非核心基因中有6个基因仅存在于一个病毒株中,另有13个基因存在蛋白序列长度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型多病毒 株系 基因组 重复序列
下载PDF
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的增殖动态与生产工艺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美君 殷坤山 +1 位作者 郭华伟 肖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4-177,共4页
为了解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Iragoides asciata nucleopolyhedrovirus IrfaNPV)的增殖特性、指导茶刺蛾病毒的生产,采用室内活体增殖法,测定了IrfaNPV多角体在茶刺蛾幼虫体内的增殖动态,并设计了工艺流程,进行了大量繁殖生产试验.结... 为了解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Iragoides asciata nucleopolyhedrovirus IrfaNPV)的增殖特性、指导茶刺蛾病毒的生产,采用室内活体增殖法,测定了IrfaNPV多角体在茶刺蛾幼虫体内的增殖动态,并设计了工艺流程,进行了大量繁殖生产试验.结果显示,IrfaNPV多角体在虫体内的增殖动态符合Logistic曲线,饲毒后9~12 d为病毒快速增殖期.按设计的生产工艺进行病毒大量繁殖生产,虫尸中病毒多角体平均可达8.3×10^8 PIB/头,茧中病毒多角体含量平均为6.4×10^8 PIB/头.该工艺可用于今后茶刺蛾病毒的大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多病毒 增殖动态 生产工艺
下载PDF
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示范应用试验 被引量:7
14
作者 唐美君 肖强 +1 位作者 郭华伟 殷坤山 《中国茶叶》 2007年第3期28-29,共2页
茶刺蛾(Iragoides fasciata Moore)是我国茶树上的一种重要害虫,爆发成灾时,可将成片茶园食成秃枝,严重影响产量。茶刺蛾幼虫的毒刺,也严重影响茶叶采摘和田间管理。近年来,茶刺蛾在有机茶园为害猖撅.为寻找有效防治茶刺蛾的生... 茶刺蛾(Iragoides fasciata Moore)是我国茶树上的一种重要害虫,爆发成灾时,可将成片茶园食成秃枝,严重影响产量。茶刺蛾幼虫的毒刺,也严重影响茶叶采摘和田间管理。近年来,茶刺蛾在有机茶园为害猖撅.为寻找有效防治茶刺蛾的生物制剂,笔者对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IfNPV)制剂进行了研究,现将其示范应用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病毒制剂 型多病毒 示范应用 试验 有机 田间管理 叶采摘
下载PDF
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实用剂型的配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美君 肖强 +1 位作者 郭华伟 殷坤山 《茶叶》 2007年第2期82-84,共3页
通过使用剂量的生物测定,明确了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IfNPV)制剂中病毒的合适含量为1×107PIB/ml~2×107PIB/ml。测定了IfNPV(1×107PIB/ml)和Bt(2000IU/μl)混配后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协同毒力指数为2.1%,两者为相加作... 通过使用剂量的生物测定,明确了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IfNPV)制剂中病毒的合适含量为1×107PIB/ml~2×107PIB/ml。测定了IfNPV(1×107PIB/ml)和Bt(2000IU/μl)混配后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协同毒力指数为2.1%,两者为相加作用。在此基础上,配制了茶刺蛾病毒水剂和茶刺蛾病毒Bt混剂,两种制剂的室内外毒效均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多病毒 毒效
下载PDF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与农药混用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商建农 朱俊庆 叶恭银 《茶叶》 1999年第2期80-82,共3页
本文测定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与几种杀虫剂混用的杀虫效果。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Bt)与EoNPV混用时,表现有一定的颉颃作用,而且Bt浓度越高,往往颉颃作用越强。敌灭灵、喹硫磷与EoNPV混用,虽然有协同作用,... 本文测定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与几种杀虫剂混用的杀虫效果。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Bt)与EoNPV混用时,表现有一定的颉颃作用,而且Bt浓度越高,往往颉颃作用越强。敌灭灵、喹硫磷与EoNPV混用,虽然有协同作用,但无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o 型多病毒 杀虫剂 协用作用
下载PDF
两个EoNPV毒株对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毒力差异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彬 韩光杰 +4 位作者 祁建杭 李传明 徐健 陆玉荣 刘琴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5-552,共8页
通过确定不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opolyhedrovirus,EoNPV)毒株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和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毒力水平的差异,为有效提高茶尺蠖病毒的防效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浸渍法,测定EoNPV浙... 通过确定不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opolyhedrovirus,EoNPV)毒株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和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毒力水平的差异,为有效提高茶尺蠖病毒的防效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浸渍法,测定EoNPV浙江毒株(EoNPV-ZJ)和江西毒株(EoNPV-JX)对茶尺蠖和灰茶尺蠖3龄幼虫的毒力水平;通过克隆测序,多重比较分析EoNPV-ZJ和EoNPV-JX毒株同源重复区(hrs)。结果表明,EoNPV-JX对灰茶尺蠖和茶尺蠖3龄幼虫14 d的LC50分别为5.95×10^(6) PIB·mL^(-1)和3.14×10^(6) PIB·mL^(-1),EoNPV-ZJ对灰茶尺蠖和茶尺蠖3龄幼虫14 d的LC50分别为1.13×10^(7) PIB·mL^(-1)和5.04×10^(6) PIB·mL^(-1)。EoNPV-JX和EoNPV-ZJ的hr1大小均为1795 bp,含有11个完全回文序列,hr3大小均为665 bp,含有3个完全回文序列,与已报道的安徽毒株(EoNPV-AH)无差异;而hr2差异较大,其中EoNPV-JX hr2为864 bp,含有7个完全回文序列,EoNPV-ZJ hr2为1168 bp,含有12个完全回文序列,均少于EoNPV-AH的18个完全回文序列。综合分析显示,EoNPV不同毒株对茶尺蠖的毒力水平高于其近缘种灰茶尺蠖;EoNPV-JX毒株对灰茶尺蠖的毒力高于EoNPV-ZJ毒株,造成EoNPV不同毒株毒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其hr2序列回文序列个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多病毒 毒株 毒力 同源重复区
下载PDF
茶尺蠖病毒杀虫剂在江苏茶区的示范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华伟 王志博 +4 位作者 唐美君 邵元海 姚惠明 周孝贵 肖强 《中国茶叶》 2021年第7期48-51,共4页
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江苏主要产茶区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在主要发生区进行茶尺蠖病毒杀虫剂的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苏州市、无锡市为茶尺蠖发生区,南京市、扬州市为灰茶尺蠖发生区,镇江市、常... 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江苏主要产茶区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在主要发生区进行茶尺蠖病毒杀虫剂的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苏州市、无锡市为茶尺蠖发生区,南京市、扬州市为灰茶尺蠖发生区,镇江市、常州市为混发区;在低龄幼虫期,每667 m^(2)茶园使用150 mL茶尺蠖病毒杀虫剂防治灰茶尺蠖和茶尺蠖,防效分别为77.4%和77.3%;在高龄幼虫期,采用病毒杀虫剂与植物源农药混用,防效为99.6%。采用发生期预测为配套手段,在第1代孵化高峰期应用病毒杀虫剂,可作为茶尺蠖病毒杀虫剂的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多病毒 应用 效果
下载PDF
两株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毒株对灰茶尺蠖的毒力及基因组差异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欣欣 梅洋 +3 位作者 李红 唐美君 贺康 肖强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57-1465,共9页
为明确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opolyhedrovirus,EcobNPV)毒株对灰茶尺蠖E.grisescens的毒力差异及其机制,以前期筛选获得的高效毒株EcobNPV-QF4和原始毒株EcobNPV-QV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扩增技术对其进行分子鉴定,... 为明确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opolyhedrovirus,EcobNPV)毒株对灰茶尺蠖E.grisescens的毒力差异及其机制,以前期筛选获得的高效毒株EcobNPV-QF4和原始毒株EcobNPV-QV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扩增技术对其进行分子鉴定,通过叶盘法毒力生测试验测定毒力差异,并用定量PCR技术比较病毒拷贝数及基因组测序方法分析基因组差异。结果表明,EcobNPV-QV经分子鉴定存在3个基因型,而EcobNPV-QF4则存在2个基因型,2株毒株的基因型存在差异;EcobNPV-QV和EcobNPV-QF4对灰茶尺蠖的幼虫毒力分别为4.26×10……(6)PIB/头和9.72×10^(7)PIB/头,EcobNPV-QF4对灰茶尺蠖的毒力是EcobNPV-QV的22.8倍;饲毒0~48 h之间EcobNPVQF4在灰茶尺蠖体内的增殖拷贝均显著高于EcobNPV-QV,EcobNPV-QF4比EcobNPV-QV具有更快的繁殖能力;比较2株毒株的基因组,EcobNPV-QF4比EcobNPV-QV长315 bp,与EcobNPV-QV相比EcobNPV-QF4基因组的hr1~hr3区域出现倒位,其中核苷酸还原酶小亚基基因在EcobNPVQF4中重复1次,3个同源重复区的回文序列存在差异但2株毒株仍为α杆状病毒亚家族Ⅱ亲缘种分离株。表明2株毒株的基因组在同源重复区的序列及回文个数间存在差异,推测这可能与导致其对灰茶尺蠖毒力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多病毒 分子鉴定 毒力差异 比较基因组分析
原文传递
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毒性测定与田间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唐美君 殷坤山 +3 位作者 郭华伟 冷杨 赵学平 肖强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型多病毒 田间应用 毒性测定 亲缘关系 示范应用 NPV 害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