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幼儿园如何结合自然资源开展课程创生——以灵趣课程为例
1
作者 张莉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5期79-81,共3页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对于课堂创生的落实有显著的推动和限制的作用,属于课程创生得以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教师课程创生能力的直接展现与课程创生能力的提升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创生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整体水平并不高...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对于课堂创生的落实有显著的推动和限制的作用,属于课程创生得以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教师课程创生能力的直接展现与课程创生能力的提升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创生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整体水平并不高,其根本表现在于教师对于优质课程资源缺乏开发意识与能力,同时开发的成果存在结构单一、利用率偏低等问题,不利于课程创生的顺利实现。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水平,本文简要分析幼儿园结合自然资源开展课程创生的方法与思路,并基于“灵趣”课堂为例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课程创生 自然资源 灵趣课堂
下载PDF
一首富有灵趣的小诗——解读《我只有跑过这巷子》
2
作者 阙明坤 《写作》 2006年第6期42-43,共2页
这首小诗只有二十来行.却活灵活现,小巧玲珑。富有灵性,韵味十足。我们试着从三个角度来解读它。
关键词 灵趣 《我只有跑过这巷子》 中国 当代 诗歌评论
下载PDF
陌生化,绽放语文课堂灵趣之美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艳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72-75,共4页
从学习的原点——儿童兴趣出发,语文需要灵趣。"陌生化",是绽放灵趣的生长点。循着"陌生化",可从坚持原点立场创造学习契机,生成新颖内容展现语文之美,转化灵动元素激发儿童情趣等几个角度,探寻实施策略。
关键词 陌生化 语文课堂 灵趣之美 教学策略
下载PDF
阅读课堂,朝向“灵趣”那方
4
作者 杨艳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2年第7期41-48,共8页
追寻阅读课堂的“灵趣”,指的是语文课堂顺应儿童“灵性”的指引,和谐共生?灵动”的学习过程,寻觅体味“语文三趣”,享受语文“学习乐趣”,最终向着“灵境”那方舒展,成就儿童语文学习的“情致意趣”。具体而言,“灵趣”可从文... 追寻阅读课堂的“灵趣”,指的是语文课堂顺应儿童“灵性”的指引,和谐共生?灵动”的学习过程,寻觅体味“语文三趣”,享受语文“学习乐趣”,最终向着“灵境”那方舒展,成就儿童语文学习的“情致意趣”。具体而言,“灵趣”可从文本细读中明朗,在童化方式中绚丽,自感性唤醒中复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趣 文本细读 童化方式 感性唤醒
下载PDF
书而有文,蕴藉灵趣——品读宋生贵的《悟与书》
5
作者 王宏伟 何瑞乐 《中国艺术时空》 2015年第5期55-57,共3页
时下,由于某些策划者和书家的推动,"展厅书法"在书法界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人完全把书法当做一项技艺性制作来看待,落笔写字犹如构思作画,需要思考很多技巧方面的东西。一时间,似乎现在我们习惯了观看书法的地点是在美术馆和... 时下,由于某些策划者和书家的推动,"展厅书法"在书法界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人完全把书法当做一项技艺性制作来看待,落笔写字犹如构思作画,需要思考很多技巧方面的东西。一时间,似乎现在我们习惯了观看书法的地点是在美术馆和展览厅,似乎书法作品就应该是适应展览的艺术样式。应当承认,在展厅书法风潮下,书法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语言都有了极大的拓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过度追求形式感和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艺性 灵趣 艺术语言 形式感 艺术样式 论书 读书札记 书风 书论 文心
下载PDF
书而有文,蕴藉灵趣——品读宋生贵先生书写作品选《悟与书》
6
作者 王宏伟 何瑞乐 《内蒙古艺术》 2015年第2期127-128,共2页
时下,由于某些策划者和书家的推动,"展厅书法"在书法界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人完全把书法当做一项技艺性制作来看待,落笔写字尤如构思作画,需要思考很多技巧方面的东西。一时间,似乎现在我们习惯了观看书法的地点是在美术馆和展览厅,... 时下,由于某些策划者和书家的推动,"展厅书法"在书法界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人完全把书法当做一项技艺性制作来看待,落笔写字尤如构思作画,需要思考很多技巧方面的东西。一时间,似乎现在我们习惯了观看书法的地点是在美术馆和展览厅,似乎书法作品就应该是适应展览的艺术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艺性 灵趣 艺术语言 形式感 艺术样式 读书札记 论书 书风 文心 书论
下载PDF
以灵趣课程为例——浅析幼儿园如何结合自然资源开展课程创生
7
作者 强珎薇 《新一代(理论版)》 2022年第12期241-242,245,共3页
社会发展快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当下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已经今时不同往日。在过去,人们关心的重点在于高等教育;而在新时代的今天,随着人们思想觉悟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启蒙教育,幼儿园进入了许多人的视线,成了大家... 社会发展快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当下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已经今时不同往日。在过去,人们关心的重点在于高等教育;而在新时代的今天,随着人们思想觉悟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启蒙教育,幼儿园进入了许多人的视线,成了大家谈论较多的话题之一。国内外许多教育学者都曾提出过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也是不置可否的。但是由于幼儿的特殊性,心智发展不成熟,学习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成了许多人的疑问。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现代幼儿教育的理念不仅仅只停留在高价格、高消费之上,在幼儿教育资源上如何做到多元化、科学化已经成了许多幼儿教育者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启蒙,必须具有本土特色,应当体现民族特征和地域性特征。除此之外,还应深刻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于儿童的影响,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有教育学者说过:自然社会是孩子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幼儿园课程应该顺应自然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利用自然资源创生新的幼儿园课程。本文以灵趣课程为例,简要分析幼儿园如何结合自然资源开展课程创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趣课程 幼儿园 自然资源 创生课程
下载PDF
做一个可爱的大人——毓珠宝推出“生肖·悠然灵趣”系列首饰作品
8
作者 毓珠宝(撰文/图片) 《中国宝石》 2024年第4期170-171,共2页
近期,毓珠宝(Yu Art Jewelry)推出了“生肖·悠然灵趣”系列首饰作品,旨在以可爱的生肖形象吊坠唤醒人们心中那份柔软的记忆。
关键词 生肖 珠宝 首饰 灵趣 可爱
原文传递
灵趣——唐人七绝诗趣举隅(四)
9
作者 周懋昌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41,共5页
“诗趣须灵”(冒春荣《葚原说诗》之一)。灵趣是唐人七绝特色之一。作者得于心,读者会于意。诗人与读者常能心照不宣,“心有灵犀”。诗歌“着手成春”(司空图《诗品·自然》)、“尽得风流”(《诗品·含蓄》)的灵趣决非挖空心... “诗趣须灵”(冒春荣《葚原说诗》之一)。灵趣是唐人七绝特色之一。作者得于心,读者会于意。诗人与读者常能心照不宣,“心有灵犀”。诗歌“着手成春”(司空图《诗品·自然》)、“尽得风流”(《诗品·含蓄》)的灵趣决非挖空心思、搜索枯肠可得。“文章本天成”,那是源于多彩多姿的生活,“妙手偶得之”,那是缘于作者行云流水似的诗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诗歌 '灵趣' 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趣”
10
作者 崔伦强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15-117,共3页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趣"有多种含义,诗论、词论、曲论、小说理论都涉及"趣",并由此引发了"兴趣"、"灵趣"、"理趣"、"情趣"等概念。文中试对"趣"含义的演变作一...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趣"有多种含义,诗论、词论、曲论、小说理论都涉及"趣",并由此引发了"兴趣"、"灵趣"、"理趣"、"情趣"等概念。文中试对"趣"含义的演变作一梳理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趣
下载PDF
小学数学童趣课堂的构建路径
11
作者 杜建军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7年第10期64-65,共2页
兴趣是一切活动成功的保证, 儿童的稚趣、 情趣、 灵趣和志趣是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 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真投入, 学习才会真发生, 学生才会有真收获.教师要尊重童真, 呵护童心, 培育童趣, 用童趣点燃学习激情.童趣课堂以儿童为中心, 以激... 兴趣是一切活动成功的保证, 儿童的稚趣、 情趣、 灵趣和志趣是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 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真投入, 学习才会真发生, 学生才会有真收获.教师要尊重童真, 呵护童心, 培育童趣, 用童趣点燃学习激情.童趣课堂以儿童为中心, 以激励童趣为指向, 以儿童成长为旨归.数学童趣课堂是快乐学习的智慧课堂, 具有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融兴趣情愫与数学理性于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童课堂 灵趣
下载PDF
周敦颐与“二程”的文学特点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龚祖培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12,共12页
周敦颐的"君子人格"形成,既有其道德修养、立身行事的影响,也与徜徉山水,从事文学创作,通艺术,善审美的陶冶性情有关,而后者的影响不亚于前者。《爱莲说》是其人格外化的标志,风格清雅,是一流的文学艺术作品。他的诗歌以"... 周敦颐的"君子人格"形成,既有其道德修养、立身行事的影响,也与徜徉山水,从事文学创作,通艺术,善审美的陶冶性情有关,而后者的影响不亚于前者。《爱莲说》是其人格外化的标志,风格清雅,是一流的文学艺术作品。他的诗歌以"真"、"清"、"劲"、"直"为特色,参与了宋诗风格的构建。周敦颐的性情和文心、诗心直接影响了程颢,不仅传其道,而且将程颢塑造成了诗人,使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程颢是道学家中深得山水灵趣的诗人,不过他的诗也常有戏谑调侃甚至文字游戏的成分,减弱了诗美。程颐性情受其先天禀赋的影响,限制了他对文学艺术的喜爱。他潜心于道学,没有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也影响了性情,形成了肤浅、片面的文学艺术观,对文学修辞、艺术表达等持排斥态度;他不通艺术,缺乏充分的审美体验;他没有文学创作的经历,不能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因此也不能进入鉴赏艺术作品的心理和精神状态,闹出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人格 清雅 “不通艺事” 灵趣 戏谑
下载PDF
静观八荒 对物通神
13
作者 卢禹舜 《中国商界》 2008年第12X期123-126,122,共5页
每当我走进自然,面对自然,或闭上眼睛用心亲近自然时,总能感受到那智慧的机锋、造化的奥秘与诗意的境界。它们虽然飘忽不定、或隐或现,但人的理念确实附着自然的灵性。我努力在感悟自然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图式结构。
关键词 图式结构 艺术风格 审美方法 灵趣 似真 美学风貌 文化意味 澄怀观道 艺术空间 虚静
下载PDF
音乐表演艺术中的虚与实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易禾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3年第2期2-7,共6页
中国艺术中的虚实问题,不仅是艺术创作、表演中常思考的问题,也是艺术品评中衡量作品优劣的重要依据。例如:诗歌中的“重在对偶,妙在虚实”(明·谢榛《四明诗话》);绘画中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笪重光《画筌》);... 中国艺术中的虚实问题,不仅是艺术创作、表演中常思考的问题,也是艺术品评中衡量作品优劣的重要依据。例如:诗歌中的“重在对偶,妙在虚实”(明·谢榛《四明诗话》);绘画中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笪重光《画筌》);小说中的“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实者虚之故不系,虚者实之故不脱。不脱不系,生机灵趣泼泼然”(明·李晔《广谐史序》);戏剧中的“出之贵实,用之贵虚”(明·王骥德《曲律》);书法中的“计白当黑”;音乐中的“大音希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表演艺术 虚与实 大音希声 《曲律》 音乐作品 笪重光 计白当黑 二度创作 灵趣 王骥德
下载PDF
论魏晋时期自然审美思想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容培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9年第1期24-30,共7页
魏晋六朝崇尚精神解放,表现为对长期以来儒教所规范的政治伦理人格的超越,以及在审美上对个体精神自由的崇尚,于是远离尘浊的自然山水成为人们向往自由的精神寄托之所。精神美与山水美同时被晋人发现不是偶然的,因为人们对精神美的... 魏晋六朝崇尚精神解放,表现为对长期以来儒教所规范的政治伦理人格的超越,以及在审美上对个体精神自由的崇尚,于是远离尘浊的自然山水成为人们向往自由的精神寄托之所。精神美与山水美同时被晋人发现不是偶然的,因为人们对精神美的观照往往企求外在感性化,而对于山水美的体验又趋向内在精神化。孙绰的“以玄对山水”重在确立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态度,而宗炳提出的“山水质而趣灵”、“山水以形媚道”、“应目会心”等审美范畴,则实现了自然山水的形质之美与人的精神之美的融合。中国山水画就是在这种以重神为核心的自然审美观和绘画理论的导引之下,凝铸成以诗为魂的审美特质和高情远致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六朝 通物情 精神美 山水美 以玄对山水 山水质而
下载PDF
中国手卷式电影审美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阳 赵黛霖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41-48,共8页
中国传统手卷绘画方法对中国电影影响深远。在手卷画中,既有山水画的灵动和趣味,也蕴含着手卷画叙事的巧妙构思。在中国电影实践中,手卷式电影构图令“沉浸”与“认识”这两种哲学和美学理路交相辉映,使有限的电影时空在横移和纵深展开... 中国传统手卷绘画方法对中国电影影响深远。在手卷画中,既有山水画的灵动和趣味,也蕴含着手卷画叙事的巧妙构思。在中国电影实践中,手卷式电影构图令“沉浸”与“认识”这两种哲学和美学理路交相辉映,使有限的电影时空在横移和纵深展开中呈现出强烈的历史感,可谓趣味生动、富于灵性。而勾连画中叙事的“回眸”等技巧,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将观看者引向目光之外的遐思之中。此外,近年青年导演又将手卷式电影的创作方法延伸至电影整个结构的设置上,表现出挑战极限的勇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卷式电影 ”与“ “沉浸”与“认识” 《长江图》 《春江水暖》
下载PDF
中国现代陶艺之父周国桢作品解读——古风时期(1981—1988)
17
作者 周传胜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5年第12期43-45,共3页
周国桢教授在"土"与"火"的熔炼中探索,创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独特语汇和时代精神。2011年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周国桢从艺60周年现代陶艺回顾展",使其被观众称为是"中国的毕加索,世界的周国桢",并成为景德镇的一张崭新名片。他的... 周国桢教授在"土"与"火"的熔炼中探索,创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独特语汇和时代精神。2011年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周国桢从艺60周年现代陶艺回顾展",使其被观众称为是"中国的毕加索,世界的周国桢",并成为景德镇的一张崭新名片。他的动物世界赋予动物人性,给童心者以灵趣,给思考者一面人情事态的镜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国桢 现代陶艺 陶艺创作 中国美术馆 作品解读 工艺手段 动物世界 思考者 灵趣 时代精神
下载PDF
新书新碟
18
《科技潮》 2004年第8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大脑演化》 灵趣自然》 《进化中的宇宙》 《数学的故事》 书评 碟片
下载PDF
没有秋虫的地方
19
作者 叶圣陶 《青苹果》 2006年第7期48-49,共2页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听,总听不到一丝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凉的声音湮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根本没有秋虫。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响 灵趣 不成人
下载PDF
静观八荒 对物通神
20
作者 卢禹舜 《报林》 2009年第7期48-51,共4页
每当我走进自然,面对自然,或闭上眼睛用心亲近自然时,总能感受到那智慧的机锋、造化的奥秘与诗意的境界。它们虽然飘忽不定、或隐或现,但人的理念确实附着自然的灵性。我努力在感悟自然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图式结构。
关键词 符号体系 图式结构 艺术创造 审美方法 灵趣 艺术风格 表现自我 美学风貌 文化意味 澄怀观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