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体与灵魂的挣扎:家在哪里?——评影片《无处为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桂茹 《电影评介》 2003年第12期30-31,共2页
Y 影片《无处为家》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个犹太人家庭为躲避战争,被迫逃离家园,寄居在英殖民地非洲肯尼亚约十年发生的故事。在僻远的非洲农庄,没有火与血的战争场面,主人公沃尔特一家的生活相对宁静、安定,但战火的硝烟仍弥漫于他们的心... Y 影片《无处为家》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个犹太人家庭为躲避战争,被迫逃离家园,寄居在英殖民地非洲肯尼亚约十年发生的故事。在僻远的非洲农庄,没有火与血的战争场面,主人公沃尔特一家的生活相对宁静、安定,但战火的硝烟仍弥漫于他们的心灵世界,特殊的历史时空仍带给他们肉体和灵魂的痛苦挣扎。影片通过琐碎的生活片断,展示了人物在特定时空中灵魂深处的真实情感,并集中诉求于同一个深刻的主题:家在哪里?何处是我的家? 寻找失去的家园或者重建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体灵魂 精神家园 沃尔特 小木屋 犹太人 历史时空 身份认同 肯尼亚
下载PDF
巴洛克时期歌剧的产生对西方歌剧发展的影响——以《灵魂与肉体的戏剧》为例
2
作者 杨娟娟 《北方音乐》 2020年第12期17-18,共2页
1600年至1750年,是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最高峰时期,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通奏低音"的应用.歌剧的诞生是巴洛克时期开始的标志,这一艺术形式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的音乐面貌,它的影响是... 1600年至1750年,是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最高峰时期,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通奏低音"的应用.歌剧的诞生是巴洛克时期开始的标志,这一艺术形式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的音乐面貌,它的影响是强有力和深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洛克时期 歌剧产生 西方歌剧 发展 影响 灵魂肉体的戏剧》
下载PDF
艺术是灵魂的体操
3
作者 朱国庆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6-91,共6页
艺术是灵魂的体操朱国庆一、锻炼肉体的体育游戏与锻炼灵魂的艺术游戏人类面临着艰难竭厥的人生实践,需要有坚强健全的肉体与灵魂。所以人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总是在不断地锻炼着自己的肉体和灵魂,以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这... 艺术是灵魂的体操朱国庆一、锻炼肉体的体育游戏与锻炼灵魂的艺术游戏人类面临着艰难竭厥的人生实践,需要有坚强健全的肉体与灵魂。所以人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总是在不断地锻炼着自己的肉体和灵魂,以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这样就产生了相应的两种锻炼方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本能 理想人格 肉体灵魂 体育游戏 自然向人生成 锻炼人 人的灵魂 爱情描写 现实生活 艺术作品
下载PDF
中国神仙信仰长盛不衰之原因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英 《管子学刊》 1998年第4期85-88,共4页
神仙信仰是中国的一种传统信仰,它笃信神仙长生不死,向往神仙超凡生活,对神仙孜孜以求,顶礼膜拜,固然荒谬可笑,可视作无稽之谈。但是,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信仰现象,它源远流长,而且长盛不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究竟神仙... 神仙信仰是中国的一种传统信仰,它笃信神仙长生不死,向往神仙超凡生活,对神仙孜孜以求,顶礼膜拜,固然荒谬可笑,可视作无稽之谈。但是,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信仰现象,它源远流长,而且长盛不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究竟神仙信仰何以长盛不衰?本文试作一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信仰 原因探析 长生不死 心理需求 灵魂肉体 务实性 现实生活 精神安慰 费尔巴哈 《逍遥游》
下载PDF
米兰·昆德拉小说中“悖论”现象的哲学隐喻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01-107,共7页
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悖论"是一个反复出现的重要主题。以"悖论"现象为研究视阈,梳理昆氏小说中各种矛盾体所暗含着的哲学隐喻。结果显示,记忆与遗忘、灵魂与肉体、谎言与真相以及死亡与不朽是其中出现频... 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悖论"是一个反复出现的重要主题。以"悖论"现象为研究视阈,梳理昆氏小说中各种矛盾体所暗含着的哲学隐喻。结果显示,记忆与遗忘、灵魂与肉体、谎言与真相以及死亡与不朽是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四对矛盾体,它们折射出来的隐喻智慧为我们理性地看待无处不在的人生矛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悖论 记忆与遗忘 肉体灵魂 谎言与真相 死亡与不朽 哲学隐喻
下载PDF
小说《纯真年代》中的宗教内涵
6
作者 武雁飞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8期163-164,共2页
灵魂与肉体二元对立论是基督教神学的根本思想。华顿受灵魂与肉体二元对立论思想影响,她的代表作《纯真年代》中充满了灵魂与肉体的斗争,最终女主人公圣洁的灵魂摆脱肉体的束缚。
关键词 宗教 灵魂肉体二元论 精神 物质
下载PDF
以爱的名义垄断伴侣的性
7
《健康大视野》 2004年第2期38-38,共1页
刚刚换了德国的石膏裹在骨折的腿上,早听说德国的东西厚重,果不其然.笨重的让我的腿抽筋。我做梦了:“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为了练轻功,我在腿上捆绑了沙袋奔跑。看到一个蒙古包,有点藏天朔酒吧的意思,我飞身进入,看到老公和模样酷似范冰... 刚刚换了德国的石膏裹在骨折的腿上,早听说德国的东西厚重,果不其然.笨重的让我的腿抽筋。我做梦了:“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为了练轻功,我在腿上捆绑了沙袋奔跑。看到一个蒙古包,有点藏天朔酒吧的意思,我飞身进入,看到老公和模样酷似范冰冰的女子交欢!悄悄的离开现场,生怕老公发现我知道他的秘密。我想:范冰冰那么漂亮的女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腿抽筋 蒙古包 灵魂肉体 益于健康 红颜知己 月全食 不动心 垄断性 小时候 沙袋
下载PDF
论黑塞小说中“自我”的探索与超越——以《悉达多》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丽华 陈会亮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47-53,共7页
《悉达多》是德裔瑞士籍作家赫尔曼·黑塞小说的代表作。黑塞凭借着对东西方文化的独特思考,在二元对立到和谐统一的文学架构中,描写了主人公悉达多一生的探索与超越,具有很强的思辨意义。结合二元对立理论以及佛道思想分析悉达多... 《悉达多》是德裔瑞士籍作家赫尔曼·黑塞小说的代表作。黑塞凭借着对东西方文化的独特思考,在二元对立到和谐统一的文学架构中,描写了主人公悉达多一生的探索与超越,具有很强的思辨意义。结合二元对立理论以及佛道思想分析悉达多在面对自我与世界、肉体与灵魂的两次探索到实现超越的人生境界这一人生历程,有助于整体把握其创作的深邃意蕴和哲理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悉达多 赫尔曼·黑塞 自我与世界 肉体灵魂 东方智慧
下载PDF
知足常乐
9
作者 李邦云 《人事与人才》 1997年第3期19-19,共2页
不少人都知道知足常乐的道理,但要真正做到知足常乐却并非易事。要想常乐,关键在于知足。而要知足,还需懂得知足的内容和标准。否则,若不知“知”什么,多少才算“足”,那么乐又从何谈起。窃以为主要应在“官”念、名利、生活等方面知足... 不少人都知道知足常乐的道理,但要真正做到知足常乐却并非易事。要想常乐,关键在于知足。而要知足,还需懂得知足的内容和标准。否则,若不知“知”什么,多少才算“足”,那么乐又从何谈起。窃以为主要应在“官”念、名利、生活等方面知足,才有乐可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乐 “官”念 生达群 领导干部 灵魂肉体 “知” 社会进步 拍马者 开拓创新 武则天
全文增补中
皮若蝉蜕 解华托象──“尸解”传说透视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俐 《东南文化》 CSSCI 1996年第1期97-99,共3页
皮若蝉蜕解华托象──“尸解”传说透视周俐何谓尸解?晋人葛洪在《抱朴子·论仙》中说:“上土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土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唐末五代杜光庭提出“神仙之道百数,非一途所限,非一法... 皮若蝉蜕解华托象──“尸解”传说透视周俐何谓尸解?晋人葛洪在《抱朴子·论仙》中说:“上土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土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唐末五代杜光庭提出“神仙之道百数,非一途所限,非一法所拘”(《墉城集仙录序》)的仙道多途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解 闻一多 杜光庭 《太平广记》 升仙 校报编辑 肉体灵魂 《搜神后记》 《汉武故事》 崔生
下载PDF
风景这边独好——也论“矛盾”辞格的运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葛胜华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5年第1期12-6,共2页
十九世纪法国的维克多·雨果在他的《巴黎圣母院》里曾经为美丑善恶的尖锐矛盾、肉体与灵魂的两两对立而深深痛苦,因此他便将这沉甸甸的思考化成了两个鲜明的艺术典型:敲钟人加西莫多和卫队长菲比斯。前者外貌奇丑而内在优美。
关键词 稀粥 加西莫多 红粉 卫队长 叛国者 杨沫 肉体灵魂 《巴黎圣母院》 敲钟 艺术典型
下载PDF
殊途同归 一致百虑——试论蒲松龄与爱伦·坡小说中的“借尸还魂”
12
作者 袁俊卿 《蒲松龄研究》 2015年第2期91-103,共13页
蒲松龄与爱伦·坡在其小说中都涉及到"借尸还魂"这一特殊模式。他们对灵魂与肉体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描述各有不同。蒲松龄笔下的灵魂具有强烈的人格化倾向,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灵活多变。中国古人的灵魂信仰、佛... 蒲松龄与爱伦·坡在其小说中都涉及到"借尸还魂"这一特殊模式。他们对灵魂与肉体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描述各有不同。蒲松龄笔下的灵魂具有强烈的人格化倾向,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灵活多变。中国古人的灵魂信仰、佛教的轮回观以及道家的长生思想都对蒲松龄描写"借尸还魂"故事产生了重要影响。爱伦·坡笔下的灵魂具有幽灵的性质,它具有极大的恐怖性与极强的破坏力。爱伦·坡的灵肉观并不完全等同于基督教的灵肉观,古希腊人对灵魂与肉体的看法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哲学中的同一性问题对爱伦·坡产生了重大影响。除了以上诸多明显的差异之外,蒲松龄与爱伦·坡在描写女主角"借尸还魂"后的灵肉样貌、前世记忆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尸还魂 灵魂肉体 灵魂信仰 佛道观念 同一哲学
下载PDF
肉体与灵魂之双重结合——保尔·策兰《螳螂》诗文之诠释
13
作者 张梦涵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4年第1期30-34,共5页
德语犹太诗人保尔·策兰(Paul Celan)于1970年出版的诗集《光之强迫》(Lichtzwang)延续了《语言栅栏》(Sprachgitter)(1959)语言晦涩、文本碎裂的特征,愈发显现出诗人痛苦的生存状态和向往死亡的愿望。其中的诗篇《螳螂》虽然篇幅短... 德语犹太诗人保尔·策兰(Paul Celan)于1970年出版的诗集《光之强迫》(Lichtzwang)延续了《语言栅栏》(Sprachgitter)(1959)语言晦涩、文本碎裂的特征,愈发显现出诗人痛苦的生存状态和向往死亡的愿望。其中的诗篇《螳螂》虽然篇幅短小,却以碎裂的语言形态展示出恋母与死亡的恒常主题。策兰对死去母亲的爱恋和祈盼与亡母交流的愿望贯穿其诗学历程(吴建广,2010:8)。本文试图通过文本自明的阐释学方法,将《螳螂》这首诗文中破裂、断碎的图像进行完整化处理,试解读策兰对母亲的隐秘情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体灵魂 词与语言 恋母 死亡
原文传递
培育思想
14
作者 孙颖士 《大连干部学刊》 2000年第5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培育思想 思想者 正确思想 认识过程 太阳中心说 每个人 人文背景 肉体灵魂 文化背景 理论体系
下载PDF
香港回归赋
15
作者 霍松林 《运城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2-2,共1页
东亚明珠,南疆巨港。帆扬碧海,集万国之珍奇;绿涨珠江,输宗邦之营养。瑞龙吐瑞,已为世界之名都;香岛飘香,原是中华之沃壤。睹石器之遗存,炎黄之伟烈如见;发古墓之文物,秦汉之声威可想。盖自洪荒以降,驱虎罴,辟榛莽,战飓风,斗鲸浪,以猎以... 东亚明珠,南疆巨港。帆扬碧海,集万国之珍奇;绿涨珠江,输宗邦之营养。瑞龙吐瑞,已为世界之名都;香岛飘香,原是中华之沃壤。睹石器之遗存,炎黄之伟烈如见;发古墓之文物,秦汉之声威可想。盖自洪荒以降,驱虎罴,辟榛莽,战飓风,斗鲸浪,以猎以渔,以耕以纺而垦此热土,建此良港者,皆华胄之勋劳,宜五洲之景仰者也。 慨晚清之腐败、愤英帝之侵吞。贩鸦片以掠我金银,更戕害吾民之肉体与灵魂。林公奋起,销毒虎门。英军避锐,北犯天津。道光震恐,竟贬忠臣!屏藩尽撤,揖盗媚秦。虽有义民之肉搏,良将之献身,抛头颅而洒热血,惊天地而泣鬼神;其奈舰冲炮击,豕突狼奔,强占香港岛,劫掠广州城,连陷厦门、镇海、宁波、上海、镇江而直逼南京!清廷被迫,城下缔盟;赔银割地,举国吞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回归 肉体灵魂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一国两制 香港岛 贸易政策 殖民统治 亿万斯年 国际金融 恢复主权
下载PDF
灵魂说:西方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灵魂说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黄颂杰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2-68,共7页
西方哲学无论是本体论知识论还是政治伦理学说,无论是思辨哲学还是实践哲学,都离不开灵魂学说。灵魂说是西方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是人性和神性、人论和神论的交汇地。柏拉图把灵魂看作与肉体相分离的超越时空的永恒不朽的实体,通过灵魂... 西方哲学无论是本体论知识论还是政治伦理学说,无论是思辨哲学还是实践哲学,都离不开灵魂学说。灵魂说是西方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是人性和神性、人论和神论的交汇地。柏拉图把灵魂看作与肉体相分离的超越时空的永恒不朽的实体,通过灵魂论证理念的存在,而且使人获得对理念的认识;亚里士多德反对灵魂与肉体相分离,但把灵魂提到原因、本体、本质、形式、现实的高度,灵魂还是优于高于肉体。柏拉图将感觉排除于灵魂之外,提出“灵魂三部分”之说,强调理性居支配地位;亚里士多德坚持思维与感觉是灵魂的两种不同的功能(能力),两者与对象的形式同一,都有一定的能动性,但更强调理性思维的能动性,乃至永恒不朽的主动理性;柏拉图(以正义论为核心)和亚里士多德(以德性论为核心)的伦理政治学说虽然内容各异,但均根植于人的灵魂的本性,认为理性是人的灵魂的本质所在,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灵魂肉体 感觉与思维 理念与本体 正义与德性
原文传递
艺术铸灵中的分裂与重整——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新解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余礼 李志敏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0,共4页
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想要表现的并不是一个封建宫廷内阴谋残杀与血腥复仇的故事,而是一个灵魂向肉体复仇并在分裂中重整的故事。剧中,哈姆雷特的自我分裂成了两半,一半在人间、在肉体,凭血性冲动孟浪行动,一半在冥界、在灵魂,以神... 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想要表现的并不是一个封建宫廷内阴谋残杀与血腥复仇的故事,而是一个灵魂向肉体复仇并在分裂中重整的故事。剧中,哈姆雷特的自我分裂成了两半,一半在人间、在肉体,凭血性冲动孟浪行动,一半在冥界、在灵魂,以神灵的目光审视着地上发生的一切。莎翁塑造出哈姆雷特这样一个极端清醒的王子形象,是要提醒人们认清现实,同时不忘理想,从而让人性和人的灵魂向好的可能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灵魂肉体 分裂与重整
原文传递
分裂与重整——《哈姆莱特》新解
18
作者 汪余礼 李志敏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5-59,共5页
《哈姆莱特》所演绎的并不是一个封建宫廷内阴谋残杀与血腥复仇的故事,而是一个灵魂向肉身复仇并在分裂中重整的故事。在该剧里,哈姆莱特的自我分裂成了两半,一半在人间、在肉身,凭血性冲动孟浪行动,一半在冥界、在灵魂,以神灵的目光审... 《哈姆莱特》所演绎的并不是一个封建宫廷内阴谋残杀与血腥复仇的故事,而是一个灵魂向肉身复仇并在分裂中重整的故事。在该剧里,哈姆莱特的自我分裂成了两半,一半在人间、在肉身,凭血性冲动孟浪行动,一半在冥界、在灵魂,以神灵的目光审视着地上发生的一切。莎翁塑造出哈姆莱特这样一个极端清醒的王子形象,是要提醒人认清自身所处的现实(包括自身人性中潜在的恶),同时不忘崇高的理想,从而让人性、人的灵魂向好的可能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铸灵 崇高理想 灵魂肉体 分裂与重整
原文传递
老马治病记--一个主治医师眼中病程
19
作者 钟鸣 《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第11期62-63,共2页
一开始听说要收老马的时候我内心是拒绝的。虽然接受危重患者是我的职业选择,也是这份工作最让人着迷的地方,但不可避免地联想到既往的种种痛苦:诊断的纠结、治疗的纠结,其本质的原因在于内部的不统一,犹如灵魂与肉体的分离。40岁男性,... 一开始听说要收老马的时候我内心是拒绝的。虽然接受危重患者是我的职业选择,也是这份工作最让人着迷的地方,但不可避免地联想到既往的种种痛苦:诊断的纠结、治疗的纠结,其本质的原因在于内部的不统一,犹如灵魂与肉体的分离。40岁男性,健身时突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紧急手术后,多天没有拔管,循环不稳定,还出现了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魂肉体 老马 纠结 危重患者 肝肾功能
原文传递
到底是谁“不要脸”
20
作者 叶倾城 《祝你幸福》 2008年第8期33-33,共1页
你的双手有没有沾过血?叶倾城:你好,写信给你,是有件不舒服的事情,让你评评理。我与他是开会的时候一见钟情的,他说:你是我的灵魂之火。很自然地,我们在一起了。他是经商的,虽然我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少资产。
关键词 离家出走 男人 房子 自然 陌生人 丈夫 上水平 灵魂肉体 大学毕业 工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