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渭水流域仰韶文化灶址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李成
-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48,共9页
-
文摘
渭水流域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域。20世纪50年代至今,该地区发现了大量的仰韶文化灶址遗迹,然而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遗迹现象尚缺乏细致而全面的研究。本文搜集了渭水流域仰韶文化各典型遗址中的灶址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试图就其时空演变过程作一探讨,以期促进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
-
关键词
渭水流域
仰韶文化
灶址
-
Keywords
Wei River Valley Yangshao Culture Stove Relics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室外灶址研究
- 2
-
-
作者
裴学松
-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
出处
《华夏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6,共6页
-
文摘
室外灶址设于居室之外,区别于作为房屋附属设施的室内灶址,是田野发掘中比较容易被忽视的一类遗存。经统计,晋南地区已发掘报道的新石器时代室外灶址有32座,按形制可分为地面式、坑穴式、壁式三类,分别代表了仰韶文化初期、仰韶文化早期至晚期、龙山文化时期三个发展阶段。这些室外灶址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室外炊煮遗迹,甚至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野外用火遗迹。
-
关键词
晋南地区
新石器时代
室外灶址
分期
起源
-
Keywords
southern Shanxi
the Neolithic Age
sites of open-air fire pits
periodization
origin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关中地区龙山时代灶址初步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成
-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
出处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37,80,共7页
-
文摘
灶作为史前时期房屋中常见的附属设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是研究史前文化的重要资料。本文按形制的不同,将关中地区龙山时代灶址分为地面式、坑穴式、壁龛式三类,并对其发展演变过程和区域性特征进行探讨。进而对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并得出结论:灶址的演变与炊器和房屋的演变联系紧密,是人们不断改进技术,使之适用于实际生活需要的结果。
-
关键词
关中地区
龙山时代
灶址
-
Keywords
Guanzhong Region
Longshan Age
Stove Relics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关中地区仰韶文化灶址的初步研究
- 4
-
-
作者
李成
-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
出处
《西部考古》
2011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
文摘
灶址作为史前时期房屋遗址中常见的附属设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本文按形制的不同,将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典型遗址中发现的灶址分为坑穴式、地面式、台式三类,并对其发展演变过程和区域性特征进行探讨。进而对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并得出结论:灶址的演变与炊器和房屋的演变联系紧密,是人们不断改进技术,使之适用于实际生活需要的结果。
-
关键词
关中地区
仰韶文化
灶址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本期要览
- 5
-
-
-
出处
《草原文物》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赤峰市巴林右旗塔布敖包遗址2022年发掘简报塔布敖包遗址发现于1987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沐沦苏木查干锡热嘎查敖包恩格日组塔布敖包山的东坡。以往的考古调查表明,该遗址与青铜冶炼活动有关。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基本建设在遗址东侧坡下和北部进行了发掘,清理出新石器时代灶址1座、夏家店上层文化房址6座、灰坑15个,出土陶、石、骨、蚌、铜等各类遗物70余件。
-
关键词
夏家店上层文化
考古调查
青铜冶炼
灰坑
新石器时代
敖包
灶址
塔布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枣树沟脑遗址F16半地穴式房址的建筑学意义
- 6
-
-
作者
卫雪
钱耀鹏
王振
-
机构
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85,共7页
-
文摘
根据枣树沟脑遗址商代晚期的半地穴房址F16及其灶址的位置结构,以空间利用为核心,通过功能结构分析,对灶址的烟囱结构、半地穴原始深度及屋顶结构进行复原研究。结合史前考古发现,我们认为墙体的基本功能在于围合空间,承重功能不明显;半地穴房址的建筑学意义,不仅在于开启了墙体与屋顶结构性分离的先河,更在于通过梁架结构以扩大建筑面积,并为地面起墙式建筑积累了经验和技术支持,促进了房屋建筑的多样化演进历程。
-
关键词
枣树沟脑遗址
商代
半地穴房址
灶址
墙体功能
-
Keywords
Zaoshu Gounao site
Shang Dynasty
Semi-subterranean house
Hearth
Function of wall body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内蒙古赤峰松山彩陶坡遗址
被引量:2
- 7
-
-
作者
王译绅
李权
史振宇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大众考古》
2022年第12期12-15,共4页
-
文摘
彩陶坡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安庆镇北与翁牛特旗交界处的一座名为“彩陶坡”的山丘东坡,分布范围约4万平方米。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开展正式考古勘探与发掘,共发掘567平方米,累计清理房址12座、灰坑5个、灶址1个。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蚌器等共计80余件。初步揭示出该遗址至少存在超大型、大型、中型、小型等4种不同规模的房址,各类房址的功能可能有所差异。位于遗址南部的F2属于超大型房址,是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之一。该房址由南、北两室组成,因水土流失房屋东半部分破坏不存。
-
关键词
出土器物
发掘
考古勘探
灰坑
内蒙古赤峰
彩陶
灶址
房址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史前文化灶器研究
- 8
-
-
作者
王江平
-
机构
庄浪县博物馆
-
出处
《丝绸之路》
2016年第10期32-33,共2页
-
文摘
所谓灶者即为生活做饭的器具。本文主要对早期史前文化灶器做初步分析探究,通过对史前灶址及形制的发展演变,来反映文化变迁和区域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面貌和生活状况。
-
关键词
史前文化
灶器
灶址
-
分类号
K878.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河套地区史前时代靠崖式窑洞初步研究
被引量:3
- 9
-
-
作者
唐博豪
-
机构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出处
《文物春秋》
2016年第5期3-9,24,共8页
-
文摘
河套地区史前时代发现的靠崖式窑洞建筑遗址多达19处,居址数量达400多座。文章根据这些居址的形制特征,将其分为三型、两个阶段,通过对房屋形态、门道、房屋面积、地面墙面的处理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认为史前时代窑洞演变的核心是对安全性和舒适性的不断改善,是对黄土认知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结果。此外,文章还通过对窑洞内灶址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窑室内部空间的使用。
-
关键词
河套地区
史前时代
靠崖式窑洞
灶址
-
分类号
K879.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河南荥阳市晏曲宋代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翟霖林
田野
徐昭峰
张翔宇
-
机构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
-
出处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25,共12页
-
文摘
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考古工作者对河南荥阳晏曲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大量灰坑、窖穴、灶址等遗迹,出土陶器、瓷器、铁器等物,可能是一处小型驻军遗址。
-
关键词
荥阳晏曲
宋代
灶址
驻军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新乐上层文化用火遗迹浅析
- 11
-
-
作者
赵晓刚
-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2021年第1期15-26,410-413,共1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沈阳郑家洼子遗址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9BKG004
-
文摘
21世纪以来,伴随着道义遗址房址的发现、千松园遗址环壕聚落的识别,加之郝心台遗址、大望花台遗址、北崴遗址等的考古新发现,新乐上层文化的面貌日渐清晰,有关其聚落形态、墓葬、经济模式、手工业等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逐步展开,并取得重要成果。本文对以往少有人关注的新乐上层文化与用火相关的遗迹进行了专门的梳理,对其性质、成因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这些遗迹所蕴含的人类行为方式。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今后新乐上层文化的考古发掘有所裨益。
-
关键词
新乐上层文化
用火遗迹
灶址
草木灰堆
红烧土堆积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