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乐平统海洋动物灾变事件 被引量:17
1
作者 金玉玕 张进 尚庆华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0-427,共18页
作为古生代最后阶段的乐平统可划分为2个阶和4个亚阶,暂以逼近自然界线的Clarkinapostbitteri带之底为下界;在二叠纪形成了栖霞期之前和吴家坪期之前两个超序界面,乐平世海侵居于二叠—三叠纪超序的低水位体系... 作为古生代最后阶段的乐平统可划分为2个阶和4个亚阶,暂以逼近自然界线的Clarkinapostbitteri带之底为下界;在二叠纪形成了栖霞期之前和吴家坪期之前两个超序界面,乐平世海侵居于二叠—三叠纪超序的低水位体系,乐平世末的海泛淹没了古特提斯区的残留陆棚;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绝灭形成规模和性质不同的两幕:茅口期末全球性海退使栖居地丧失而导致地方性类群和远洋浮游生物灭亡的前乐平统海洋动物灾变事件,和乐平世末全球性急速海侵破坏了残留陆棚,引发生物量锐减和高级类群的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 乐平统 集群绝灭 海洋动物 灾变事件
下载PDF
地层界线上灾变事件标志和成因的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勤文 徐道一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Z2期192-199,共8页
在中国显生宙的一些重要地层界线如前寒武纪─寒武纪、二叠纪─三叠纪、白垩纪—第三纪以及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等均发现有灾变事件的标志。这些标志是界线粘土层、微球粒、铱异常、生物大规模绝灭、陨石作用等。作者支持地... 在中国显生宙的一些重要地层界线如前寒武纪─寒武纪、二叠纪─三叠纪、白垩纪—第三纪以及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等均发现有灾变事件的标志。这些标志是界线粘土层、微球粒、铱异常、生物大规模绝灭、陨石作用等。作者支持地层界线灾变事件地外成因的假说,而且认为,不同地层界线上的灾变事件可能具有不同性质的灾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变事件 标志和成因 地层界线
下载PDF
P-T 之交的灾变事件与三叠纪早期的成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瑶琪 毛雪瑛 +1 位作者 马淑兰 柴之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1987年第2期16-20,共5页
一、引言在晚二叠世和晚三叠世两个主要成煤阶段之间,有一段成煤历史上的缺煤期,这一阶段所形成煤的储量几乎是零(图1)。2.3—2.1亿年间的两千万年缺煤历史,象一团迷雾笼罩在煤田地质学界。是什么原因使得二叠纪鼎盛的成煤作用在三叠纪... 一、引言在晚二叠世和晚三叠世两个主要成煤阶段之间,有一段成煤历史上的缺煤期,这一阶段所形成煤的储量几乎是零(图1)。2.3—2.1亿年间的两千万年缺煤历史,象一团迷雾笼罩在煤田地质学界。是什么原因使得二叠纪鼎盛的成煤作用在三叠纪早期突然消声匿迹?最近几年兴起的关于 P—T界线事件的讨论(F.Asaro 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纪 中生代 P-T 成煤作用 灾变事件 海绿石 太平洋构造域 古地理环境 陆相沉积 非海相沉积 界线粘土层 周瑶
下载PDF
湖北兴山发现晚元古代灾变事件的证据──微球粒和碳同位素负异常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振强 陈开旭 +1 位作者 金光富 谢发鹏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6年第1期83-87,共5页
在湖北省兴山县白果园银—钒矿层中发现钾长石微球位和碳同位素负异常,是扬子地台上晚元古代地球灾变事件的证据。在银—钒矿层底部(陡山沱组上部)粘土层及以上黑色页岩中发现了化学成分与冲击成因的玻陨石相似的含钾微球粒,夹于黑... 在湖北省兴山县白果园银—钒矿层中发现钾长石微球位和碳同位素负异常,是扬子地台上晚元古代地球灾变事件的证据。在银—钒矿层底部(陡山沱组上部)粘土层及以上黑色页岩中发现了化学成分与冲击成因的玻陨石相似的含钾微球粒,夹于黑色页岩中的碳酸盐岩薄层(主要为白云岩)的δ(13)C和δ(18)O趋向于最大负值(分别为8.62‰和6.08‰PDB),黑色页岩中还有微量元素和REE异常。灾变事件的原因可能与地外冲击或火山喷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元古代 灾变事件 微球粒 碳同位素
下载PDF
前乐平世海洋动物灾变事件在硅质岩系中的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冬英 张辉 夏文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7-594,共8页
在广西钦州地区小董镇大虫岭层状硅质岩剖面中,发现在乐平统底界附近,稀土元素地球化学Ce/ Ce*值的高异常带、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中Ce正异常层段(背景为负异常)以及岩性特征的明显变化段,与放射虫动物群的突然变化层位相吻合。这一研究结... 在广西钦州地区小董镇大虫岭层状硅质岩剖面中,发现在乐平统底界附近,稀土元素地球化学Ce/ Ce*值的高异常带、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中Ce正异常层段(背景为负异常)以及岩性特征的明显变化段,与放射虫动物群的突然变化层位相吻合。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前乐平世海洋动物灾变事件在本剖面中有很好的响应。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瓜德鲁普世末期全球性海退引起的,事件持续的时间较长,相当于卡匹敦期的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变事件 放射虫 稀土元素 岩石学特征 广西钦州 层状硅质岩 海洋动物 响应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岩系
下载PDF
二叠—三叠纪过渡期灾变事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克信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7-41,共5页
本文简介了80年代以来二叠一三叠纪过渡期地质灾变事件研究最新进展,包括生物集群绝灭事件,海水进退事件,火山爆发事件.铱等元素异常与撞击事件,稀土元素、δ^(13)C、δ^(18)O异常与灾变事件,微球粒与灾变事件,灾变群及其与集群绝灭的关系.
关键词 二叠纪 三叠纪 地质 灾变事件
下载PDF
灾变事件下高速公路管理单元的行程时间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阎莹 王晓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9-105,113,共8页
为有效服务于灾变事件下高速公路通道路网的路径诱导和控制管理,提出了路网中管理单元的划分方法;针对未发生灾变事件的管理单元,考虑管理单元长度、平均车速以及实时交通密度的影响,建立行程时间特性函数;结合发生灾变事件时管理单元... 为有效服务于灾变事件下高速公路通道路网的路径诱导和控制管理,提出了路网中管理单元的划分方法;针对未发生灾变事件的管理单元,考虑管理单元长度、平均车速以及实时交通密度的影响,建立行程时间特性函数;结合发生灾变事件时管理单元的排队-消散特征,利用流量、密度关系模型确定事件持续时间和消散时刻,构建基于波动理论的事发管理单元行程时间模型;以实时安全可靠度作为路阻函数对模型进行了修正,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变事件 高速公路通道路网 管理单元 行程时间 波动分析
下载PDF
灾变事件引起鄂西晚元古代缺氧海洋
8
作者 杨振强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6年第2期66-70,共5页
作者根据白果园银钒矿含矿系中新发现的钾长石微球粒和碳同位素亏损,提出一种新见解:该矿床成因与650Ma前的海洋环境危机有关。本文简要地介绍有关缺氧事件的重要信息,以便揭示扬子地台上前寒武纪海洋演化的奥秘。晚元古代海洋... 作者根据白果园银钒矿含矿系中新发现的钾长石微球粒和碳同位素亏损,提出一种新见解:该矿床成因与650Ma前的海洋环境危机有关。本文简要地介绍有关缺氧事件的重要信息,以便揭示扬子地台上前寒武纪海洋演化的奥秘。晚元古代海洋危机是由行星撞击地球或火山作用引起的灾变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元古代 缺氧 海洋 灾变事件 钾长石微球粒
下载PDF
灾变事件地层斜坡滑塌(带)堆积的特征——以滇西保山地区上三叠统南梳坝组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赵云江 郑春 +4 位作者 黄亮 包佳凤 李冰 王晓林 刘晓燕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5-757,共13页
保山地块保山地区三叠系上统南梳坝组研究程度较差,以往的资料多侧重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的研究,沉积环境资料甚少。通过1∶5万保山幅等8幅区域地质调查,在南梳坝组中发现了灰岩滑塌岩块、下超面、饥饿沉积、水道砾岩、粒序层理、复理... 保山地块保山地区三叠系上统南梳坝组研究程度较差,以往的资料多侧重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的研究,沉积环境资料甚少。通过1∶5万保山幅等8幅区域地质调查,在南梳坝组中发现了灰岩滑塌岩块、下超面、饥饿沉积、水道砾岩、粒序层理、复理石韵律及槽模、沟模等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沉积相资料,认为其沉积环境为斜坡-盆地环境,总体为一套浊积岩,其中的同沉积"褶皱"、同沉积断层、大量的滑塌面、各种类型的滑塌褶皱组成了3条较大规模的滑塌带,是斜坡环境的沉积物在地震作用触发下形成的,剖面结构"不合理",明显具有灾变事件地层的特征。灰岩滑塌岩块有极浓的油气味,显示出生储存油气的良好环境。因此,重塑三叠系上统南梳坝组的古地理环境,不仅对发展沉积学、地层学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寻找烃源岩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盆地 浊积岩 地震 灾变事件 滑塌构造 烃源岩 保山地块 南梳坝组
下载PDF
丁村54∶100地点蚌类化石的环境灾变事件及时代意义
10
作者 朱晓东 《文物世界》 1996年第4期37-39,共3页
丁村54∶100地点蚌类化石的环境灾变事件及时代意义朱晓东(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内容提要本文从更新世中晚期临汾盆地新构造运动对古生态环境的影响出发,对丁村54∶100地点蚌类化石的环境灾变事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作者认为,... 丁村54∶100地点蚌类化石的环境灾变事件及时代意义朱晓东(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内容提要本文从更新世中晚期临汾盆地新构造运动对古生态环境的影响出发,对丁村54∶100地点蚌类化石的环境灾变事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作者认为,这一事件是由于晚更新世早期临汾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灾变事件 新构造运动 晚更新世早期 丁村 临汾盆地 蚌类 中国大百科全书 人化石 地质时代 细砂层
下载PDF
利用可公度信息预测伊春市主要江河洪水灾变事件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长涛 李世美 崔洪强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4年第4期50-52,共3页
应用可公度信息预测理论,采用三元可公度公式直接外推法结合四元可公度公式概周期计算方法,对伊春市主要河流的洪水灾变事件进行了预测。该方法思路新颖,模拟精度较高,外延预报精度有待事实检验。
关键词 可公度信息 灾变事件 预测 洪水
下载PDF
新疆吐鲁番坳陷连木沁剖面陆相白垩-第三系界线灾变事件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钟筱春 唐文松 +4 位作者 赵秀兰 徐道一 严正 叶莲芳 毛雪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发生过全球性的生物绝灭。1980年Alvarey等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地海相白垩-第三系(K-R)界线层中发现了铱异常,至今全球已在几十个地点包括我国西藏地区都有类似的发现。1981年Orth等又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北部的Raton盆... 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发生过全球性的生物绝灭。1980年Alvarey等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地海相白垩-第三系(K-R)界线层中发现了铱异常,至今全球已在几十个地点包括我国西藏地区都有类似的发现。1981年Orth等又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北部的Raton盆地陆相K-R界线层中也发现了铱异常。我国陆相白垩系与第三系虽广布于各含油气盆地中,但存在白垩-第三系(K-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线 铱异常 灾变事件 白垩纪 第三
原文传递
江苏全新世灾变事件考古地层学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诚 李兰 +7 位作者 林留根 马春梅 周生路 潘卫东 水涛 李中轩 范超 章森桂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3-419,共7页
通过对江苏境内全新世典型考古遗址文化间歇层成因及其灾变事件信息的提取和时间序列的建立,结合与自然沉积地层和现代洪水沉积物以及已知海相地层的对比分析,是了解该区全新世以来考古地层揭示的海侵、海啸、古洪水、黄泛与淮泛等灾变... 通过对江苏境内全新世典型考古遗址文化间歇层成因及其灾变事件信息的提取和时间序列的建立,结合与自然沉积地层和现代洪水沉积物以及已知海相地层的对比分析,是了解该区全新世以来考古地层揭示的海侵、海啸、古洪水、黄泛与淮泛等灾变事件过程和环境质量变化历史的重要手段;探讨全新世灾变事件的确切年代及其考古地层学可靠的判定依据和特征,探索微体古生物学在本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海侵层调查中的应用是今后江苏及我国沿海地区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地层学 灾变事件 全新世 江苏
原文传递
二叠纪末期海洋硫酸化环境灾变事件:煤山剖面岩石矿物证据 被引量:13
14
作者 梁汉东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84-788,共5页
观察和研究了以中国煤山PTB(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第25层白黏土为代表的地球化学事件层及相关地层的岩石矿物记录,获得以下结果:白黏土下伏富针铁矿红色微层是PTB灾变事件的自然标志;碳酸盐岩沉积间断作为宏观地球化学标志指示了二... 观察和研究了以中国煤山PTB(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第25层白黏土为代表的地球化学事件层及相关地层的岩石矿物记录,获得以下结果:白黏土下伏富针铁矿红色微层是PTB灾变事件的自然标志;碳酸盐岩沉积间断作为宏观地球化学标志指示了二叠纪末期灾变事件发生后的古海洋曾一度遭受严重酸化,海洋酸度达到pH<4.0;典型硫酸盐矿物石膏的形成进一步示踪了古海洋的酸性来自硫酸水合物.进而推论,二叠纪末期全球短暂升温事件和海底短暂缺氧事件可能是海洋硫酸化的派生事件;海洋硫酸化事件本身则很可能直接导致了二叠纪末期的海洋生物灭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末期 海洋硫酸化 环境灾变事件 煤山剖面 岩石矿物 生物灭绝 针铁矿 石膏 沉积间断 生物地层学
原文传递
河西走廊地质历史中宋辽干冷期灾变事件及其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赫明林 曹兴山 曹炳媛 《甘肃地质》 2006年第1期10-18,共9页
宋辽寒冷干旱期的急剧降温,使河西地区降水量迅速减少,气候变得更为干旱。植被枯萎,风暴、沙暴、尘暴、火灾、旱灾、饥荒等灾害事件频繁发生,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和战争动乱,对中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宋辽寒冷干旱期的急剧降温,使河西地区降水量迅速减少,气候变得更为干旱。植被枯萎,风暴、沙暴、尘暴、火灾、旱灾、饥荒等灾害事件频繁发生,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和战争动乱,对中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依据历史资料和考古研究成果及地质记录中“事件标志层”层位、年代,确定宋辽寒冷干旱期发生于公元1000~1050年,发展于公元10501100年,强盛于公元1100~1320年,消亡于公元1320~133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辽干冷期 灾变事件 事件标志层 生态环境 河西走廊
原文传递
撞击事件对古环境的影响——来自ODP1144站A孔样品的证据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建忠 张蕾 +4 位作者 李春来 王世杰 邹永廖 徐琳 欧阳自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2-557,共6页
本文通过对ODP114 4站A孔B M界线附近样品中微玻璃陨石的挑选和研究 ,确定在中更新世曾发生过地外物体撞击地球的灾变事件。样品中浮游有孔虫壳体碳氧同位素的对比研究表明 ,在微玻璃陨石事件发生的后期 ,曾发生了浮游有孔虫壳体碳氧同... 本文通过对ODP114 4站A孔B M界线附近样品中微玻璃陨石的挑选和研究 ,确定在中更新世曾发生过地外物体撞击地球的灾变事件。样品中浮游有孔虫壳体碳氧同位素的对比研究表明 ,在微玻璃陨石事件发生的后期 ,曾发生了浮游有孔虫壳体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 ,表现为δ13 C值的降低和δ18O值的增加。文中还探讨了其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事件 古环境 浮游有孔虫壳体 灾变事件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下载PDF
论地质灾变的哲学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道一 张勤文 +2 位作者 杨正宗 孙亦因 柴之芳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1986年第3期79-83,共5页
本文作者是一批活跃于天文地质学这门新兴边缘学科领域的专家,是《天文地震学》、《天文地质学》等专著的作者。他们在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资助下所从事的地层间铂族元素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在研究中,他们深切地认... 本文作者是一批活跃于天文地质学这门新兴边缘学科领域的专家,是《天文地震学》、《天文地质学》等专著的作者。他们在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资助下所从事的地层间铂族元素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在研究中,他们深切地认识到地质灾变现象的大量存在,并且在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他们阐述了地质灾变的哲学意义,提出把事物的“灾变”上升为哲学的范畴。文章认为质变可以包括突变和灾变两种。两者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均对事物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灾变与突变有着显著的差别。灾变的原因不是来自此事物(此系统)内部,而是来自外部,所以是一种与此事物量变无关的质变。编辑部认为,本文所提的灾变现象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但对灾变的哲学意义的阐述是与通常的量变、质变;外因、内因等基本提法是明显不同的,因而本文所提的问题,值得大家重视和研究,并开展学术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变事件 哲学意义 地质历史 量变到质变 地质学家 天文地质学 地球演化 重要作用 事物 现象
下载PDF
论构造事件的节律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万天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57-263,共7页
构造事件是否存在节律性,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构造事件、生物灾变事件、巨大陨击事件、气候与环境变化都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节律性、周期性或旋回性。在一些大陆边缘地区,构造作用表现出... 构造事件是否存在节律性,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构造事件、生物灾变事件、巨大陨击事件、气候与环境变化都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节律性、周期性或旋回性。在一些大陆边缘地区,构造作用表现出几千万年相对的稳定期和数百万年的活跃期(突变期)相间的演化过程,而在板块内部与造山带,节律性则可能表现得不太明显。岩石圈上各地区的构造活跃期,由于应力集中现象缓慢传递的结果,而表现出全球不同时的特征。看来,构造事件尽管都是流变作用的产物,但仍然具有节律性,不过各地区存在着不等时和不同时的节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事件 节律性 灾变事件 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试论前寒武纪的主要地质事件
19
作者 杜汝霖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232-240,232-240,共9页
本文在综合前人成果及作者成果基础上,试图对世界和中国前寒武纪各种主要地质事件的时间、序列、性质、表现及相互关系等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对比,初步论述了这些地质事件在横向(区域上)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以及向上(时间上)的周期性和旋... 本文在综合前人成果及作者成果基础上,试图对世界和中国前寒武纪各种主要地质事件的时间、序列、性质、表现及相互关系等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对比,初步论述了这些地质事件在横向(区域上)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以及向上(时间上)的周期性和旋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纪 地质事件 灾变事件
下载PDF
辽宁西部义县组湖相枕状熔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立东 郭胜哲 +6 位作者 张长捷 彭艳东 贾斌 陈树旺 邢德和 丁秋红 郑月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1-494,共4页
通过详细的区调工作,在四合屯、三百垄等地发现了一系列湖相枕状熔岩。研究表明,这些枕状熔岩产于同一地层层位——义县组二段,是珍稀化石沉积层中的火山岩夹层。它们除了代表一次灾变事件外,还反映出形成枕状熔岩的古湖泊接近最大湖泛... 通过详细的区调工作,在四合屯、三百垄等地发现了一系列湖相枕状熔岩。研究表明,这些枕状熔岩产于同一地层层位——义县组二段,是珍稀化石沉积层中的火山岩夹层。它们除了代表一次灾变事件外,还反映出形成枕状熔岩的古湖泊接近最大湖泛期,并巨水体较深。在这种环境下,生物快速繁衍。而强烈的火山作用使得大批生物死亡,形成了现今丰富的化石组合。这些枕状熔岩的发现对于准确确定珍稀动植物化石的形成时代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义县组 枕状熔岩 灾变事件 古湖泊 生物化石 中生代 古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