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本科院校《灾害地质学》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究
1
作者 曹小红 许涛 +2 位作者 古丽波斯坦·吐逊江 尚彦军 李守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1期68-70,共3页
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在基础知识、各类灾害防治实验教学中,以新疆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为平台,结合生产项目及工程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科思维。线上学习结合MOOC教学资... 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在基础知识、各类灾害防治实验教学中,以新疆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为平台,结合生产项目及工程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科思维。线上学习结合MOOC教学资源,线下辅导答疑+分组讨论、小组汇报、实践教学以某种灾害防治方案设计、同伴学习、方案设计展示汇报提升学习效率,结合生产项目或生产实习中遇到的地质灾害。线上线下混合式设计教学,线上讲授基本概念、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计算及其工程应用、习题训练,实践课先有学生分组自主探索灾害防治方案设计,全过程辅导答疑、推送中国大学慕课MOOC强化训练、加强记忆和知识迁移应用。基于OBE理念,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变形(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5种主要灾害设计防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地质学 混合式 教学改革 防治方案设计
下载PDF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灾害地质学”中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丁明涛 颜竟 陈廷方 《中国地质教育》 2015年第1期74-76,共3页
在分析当前高校"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的背景下,深入分析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提出了该教学模式下课程学习的目标、内容、特色以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探索出一条探究式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 在分析当前高校"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的背景下,深入分析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提出了该教学模式下课程学习的目标、内容、特色以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探索出一条探究式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加以案例应用。课程教学效果优良,尤其是对高年级学生的启发作用显著,以期对我国高校专业课程改革做出有益的探索与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地质学 探究式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古灾害地质学——现今灾害预测的重要基础 被引量:2
3
作者 方国庆 刘德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灾害地质学 灾害预测 古气候 板块构造活动 火山作用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基于慕课背景下的高校“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丁明涛 滕佳昆 颜竟 《中国地质教育》 2016年第1期17-21,共5页
慕课是一种面向社会大众的在线开放课程模式,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中受到青睐,并在世界范围内被大规模推广应用。在详细了解慕课教育模式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高校"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慕课是一种面向社会大众的在线开放课程模式,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中受到青睐,并在世界范围内被大规模推广应用。在详细了解慕课教育模式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高校"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慕课背景下的"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应积极探索与慕课模式的有机融合,在课程教学中应用慕课的影响力,构建"二合一"的教学模式。针对"灾害地质学"课程提升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基于慕课的"灾害地质学"课程应如何面对挑战与改革,为高校学生提供新的学习路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灾害地质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海洋灾害地质学发展的历史回顾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2
5
作者 叶银灿 《海洋学研究》 2011年第4期1-7,共7页
海洋灾害地质学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1门新兴学科。本文论述了这一学科产生与发展的背景,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海洋灾害地质调查研究的历史,展望了学科的发展前景。作者认为,海洋灾害地质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必需要融入"全... 海洋灾害地质学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1门新兴学科。本文论述了这一学科产生与发展的背景,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海洋灾害地质调查研究的历史,展望了学科的发展前景。作者认为,海洋灾害地质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必需要融入"全球变化"和"全球系统科学"的概念;要加强海洋灾害地质学基础理论研究;既要重视海岸带灾害地质研究,又要面对深水油气和大洋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深海地质灾害问题的挑战;要积极推进海洋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引导高新技术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这一学科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灾害地质学 海洋地质灾害 全球变化 环境科学
下载PDF
提高灾害地质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志双 赵淑云 李广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37期202-203,共2页
灾害地质学是工程地质专业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但现行的课程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端,文章从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实践及考核等方面对如何提高灾害地质学教学质量进行... 灾害地质学是工程地质专业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但现行的课程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端,文章从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实践及考核等方面对如何提高灾害地质学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地质学 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善楚 张树明 张群喜 《高教学刊》 2017年第21期150-151,154,共3页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借助学生为中心、学习产出为导向的先进教育理念,以东华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专业选修课《灾害地质学》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手段等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实现工程认证背景下《灾害地质学》课...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借助学生为中心、学习产出为导向的先进教育理念,以东华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专业选修课《灾害地质学》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手段等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实现工程认证背景下《灾害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课程考核等方面的改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地质学 工程教育认证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丁明涛 郑豪 +1 位作者 张露 周杰 《中国地质教育》 2022年第1期35-39,共5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得到广泛关注,且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工具。结合目前高等学校地质工程专业“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开发了一套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质灾害减灾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得到广泛关注,且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工具。结合目前高等学校地质工程专业“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开发了一套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质灾害减灾选线实验教学系统,通过将教学系统与“灾害地质学”课程有机融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身临其境的交互学习,以弥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这样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和技能,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灾害地质学 实验教学 减灾选线
下载PDF
微信公众平台在“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梦婧 吴彦旺 《中国地质教育》 2018年第1期66-69,共4页
"灾害地质学"课程是地质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该课程定义性和经验性的知识点繁多,逻辑关系较差,实践性很强。针对"灾害地质学"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引入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结构,强化... "灾害地质学"课程是地质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该课程定义性和经验性的知识点繁多,逻辑关系较差,实践性很强。针对"灾害地质学"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引入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结构,强化记忆。课程结束后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的教学反馈显示微信公众平台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 灾害地质学 思维导图
下载PDF
灾害地质学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强 陈松 冯松宝 《河南农业》 2021年第12期26-27,共2页
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优秀的创新型地质人才,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对高等学校专业课教育教学工作及其思想政治内容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教学经验及灾害地质学课程特点,探讨了该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 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优秀的创新型地质人才,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对高等学校专业课教育教学工作及其思想政治内容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教学经验及灾害地质学课程特点,探讨了该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结合课程章节,探索课程思政的融合点,并对实践途径进行了思考,为提高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课程思政 灾害地质学 融合点 实践途径
下载PDF
地质灾害与灾害地质学
11
作者 王学孟 《地质学刊》 CAS 1986年第1期63-63,共1页
近年来地质灾害问题在国内外屡有发生,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加之客观上存在的隐患,不能不使地学工作者对这个问题进行认真地思考。至今实际发生的地质灾害中,损失最大的是地震,其次是泥石流、火山爆发、滑坡、地陷... 近年来地质灾害问题在国内外屡有发生,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加之客观上存在的隐患,不能不使地学工作者对这个问题进行认真地思考。至今实际发生的地质灾害中,损失最大的是地震,其次是泥石流、火山爆发、滑坡、地陷、地裂、地面沉降以及岩崩等等。还有一些缓慢发生的自然灾害,如土地沙漠化、盐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灾害地质学 工业区 经济区
下载PDF
“灾害地质学”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改革研究
12
作者 胡洪森 李琳双 陈冲冲 《低碳世界》 2024年第8期175-177,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加剧,地质灾害频发,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阻碍了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基于此,分析当前“灾害地质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如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思政内容缺乏、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加剧,地质灾害频发,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阻碍了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基于此,分析当前“灾害地质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如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思政内容缺乏、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融入思政元素以及综合评价学习效果等优化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升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推动“灾害地质学”教学的现代化与科学化,培养具备防灾减灾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防灾减灾事业以及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地质学 课程体系 优化策略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第七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学术论坛”在深圳召开
13
作者 张燕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5年第5期8-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地质灾害研究分会 深圳市 第七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学术论坛 会议介绍
下载PDF
从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主题看地学的发展动向
14
作者 于又华 《贵金属地质》 CAS 1997年第2期140-143,共4页
从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主题看地学的发展动向于又华(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1996年8月4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是20世纪国际地学辉煌成就的检阅,更是我国建国以来地学成就的全面展示.第30届国际地质... 从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主题看地学的发展动向于又华(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1996年8月4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是20世纪国际地学辉煌成就的检阅,更是我国建国以来地学成就的全面展示.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主题是大陆地质.大会筛选的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 环境地质学 灾害地质学 发展动向
下载PDF
Earthquake Resistant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 of Seismic Zonation Map of ChinaTechnicalInnovations
15
作者 ShiZhenliang LiYuche ZhangXiaodong 《工程科学(英文版)》 2004年第2期76-81,共6页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high seismicity.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industry and structure to fortify against earthquakes. In this paper the outline of seismicity in China, the criteria for fortification against earthqu...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high seismicity.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industry and structure to fortify against earthquakes. In this paper the outline of seismicity in China, the criteria for fortification against earthquakes and the contents of seismic zonation map of China are described. The contents of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for maj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such as large dams, large bridges, long distance pipe lines for transporting oil and natural gas, nuclear plants,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and so on, are presented. Some geological disasters caused by destructive earthquake, such as earthquake caused collapse and landslide, liquefaction of saturated soil and earthquake fault and so on, are also presented. 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se disaster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工程 地震成因 地质学灾害 地震分区 安全评估 建设工程
下载PDF
2017年“8·8”九寨沟地震对景区泥石流治理工程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海 石胜伟 +3 位作者 杨顺 田尤 杨东旭 刘建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73-1786,共14页
为了研究2017年"8·8"九寨沟地震对景区泥石流治理工程的影响,利用野外调查、采样测试和对比分析等手段,基于泥石流治理工程损毁的时序、分布及表观特征,分析工程震损类型和机制,提出防治建议和修复对策。结果表明:(1)单... 为了研究2017年"8·8"九寨沟地震对景区泥石流治理工程的影响,利用野外调查、采样测试和对比分析等手段,基于泥石流治理工程损毁的时序、分布及表观特征,分析工程震损类型和机制,提出防治建议和修复对策。结果表明:(1)单体治理工程震损程度分为完好、轻微、较重、严重和损毁5级,占比分别为30%,43%,12%,9%和6%,单沟治理体系震损程度可分为系统性损毁、局部损毁和轻微损毁,占比分别为4.76%,57.14%和38.10%;(2)基于震损与地震的相对时序关系,有直接震害和震后间接损毁2种方式,前者包括震裂破坏和同震灾害破坏,主要受地形条件和工程结构尺寸约束,后者有冲击破坏、磨蚀破坏、绕流破坏等,主要受控于灾害物理特性和动力特征的演化;(3)地震影响最大的间接损毁是多要素耦合作用结果,具有"多因同症"的特点,主要驱动力为流量、流速、容重和漂木含量;(4)震后泥石流治理中,需适当增大动力参数,优化关键结构,预留安全储备,损毁工程的修复需同时满足最小地表扰动和景观保护需求,可采取非开挖加固和功能改造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地质学 九寨沟景区 泥石流 工程损毁等级 影响机制 修复对策
原文传递
柔性网结构对碎屑流冲击力学特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思友 苏立君 +1 位作者 姜元俊 魏中举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73-2484,共12页
柔性防护网是山区崩塌碎屑流常用的拦挡结构。目前柔性网的结构设计仍普遍采用经验系数法,忽略了碎屑流结构特征对碎屑流冲击力学特征的影响。为此结合物理试验和离散元数值仿真试验研究横向支撑绳、主网、副网和耗能器4个柔性网构件在... 柔性防护网是山区崩塌碎屑流常用的拦挡结构。目前柔性网的结构设计仍普遍采用经验系数法,忽略了碎屑流结构特征对碎屑流冲击力学特征的影响。为此结合物理试验和离散元数值仿真试验研究横向支撑绳、主网、副网和耗能器4个柔性网构件在碎屑流冲击作用下的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设置了侧向拉绳的情况下,横向支撑绳数量对碎屑流冲击作用下柔性网内最大拉力的影响较小;当碎屑流的透过性少于10%时,副网的布设并不会大幅改变碎屑流对柔性网的冲击荷载;网型是柔性网大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柔性网网面的大变形是由于网片的网格形态改变释放的变形,而不是网面材料本身的变形;耗能器不仅可以降低支撑绳内的最大拉力还可以改变支撑绳之间的荷载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地质学 碎屑流 柔性网 冲击 大变形 离散元
原文传递
碎屑流冲击下柔性防护网的力学简化模型
18
作者 邬泽 姜元俊 +2 位作者 肖思友 夏鑫 宁坡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08-1019,共12页
柔性防护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碎屑流防治的防护结构,目前缺乏综合考虑碎屑流冲击荷载组成特征及支撑绳受力特征的力学模型对其防护特性进行评估。基于碎屑流冲击拦挡结构的2种冲击模式,并考虑动、静及摩擦冲击荷载的组成,构建碎屑流的冲... 柔性防护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碎屑流防治的防护结构,目前缺乏综合考虑碎屑流冲击荷载组成特征及支撑绳受力特征的力学模型对其防护特性进行评估。基于碎屑流冲击拦挡结构的2种冲击模式,并考虑动、静及摩擦冲击荷载的组成,构建碎屑流的冲击荷载计算模型,并在考虑碎屑流不同冲击阶段和冲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索结构力学,建立考虑碎屑流荷载组成和支撑绳受力特征的柔性防护网力学简化模型。对比碎屑流冲击柔性网的室内滑槽模型试验结果发现,底部支撑绳冲击荷载计算结果比试验值偏大,坡面堆积工况下的冲击荷载和柔性网受力计算结果基本符合试验结果,而连续冲击工况的计算结果大于试验结果。总体上,力学理论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其余支撑绳上所受荷载的非线性分布特征,且计算结果偏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地质学 碎屑流 柔性网 冲击模型 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