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灾害文化视野下拉祜族节日建构研究——以云南南美拉祜族乡搭桥节为例
1
作者 徐艳波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7-152,共6页
拉祜族在与自然良性活动以及自然灾害顽强抗争中,不断进行文化调适,并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灾害文化。拉祜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精髓与结晶,也是民族灾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的拉祜族民众在山高峡谷、地势陡峭... 拉祜族在与自然良性活动以及自然灾害顽强抗争中,不断进行文化调适,并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灾害文化。拉祜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精髓与结晶,也是民族灾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的拉祜族民众在山高峡谷、地势陡峭、河流纵横的自然生境与灾害横生的双重影响下创造出了对民族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搭桥节。这节日生成与传播过程也映射出拉祜族民族节日建构的一种路径,即拉祜族民众能够将应对灾害的方式从个户行为逐渐演变为集体行动,再从集体行动扩散到邻近的村组形成群体活动,再从群体活动逐渐发展为具有传承作用的地方特色民族节日文化,即将灾害应对的力量逐渐从个体上升为集体,再从集体扩散为群体,最后由群体升华为一种影响后世族群发展的意识形态,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的相融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文化 拉祜族 节日 南美拉祜族乡 搭桥节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凉山彝族灾害文化探究
2
作者 李家鑫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7-54,共8页
凉山彝区地貌多样、气候多变的复杂环境,该地区旱、涝、雹、雷、震等自然灾害频发,也孕育了凉山彝族独特的灾害文化。凉山彝族灾害文化主要表现在民间信仰、毕摩文献、生产生活等诸多层面。通过加强灾害文化教育不断强化生态观的传承,... 凉山彝区地貌多样、气候多变的复杂环境,该地区旱、涝、雹、雷、震等自然灾害频发,也孕育了凉山彝族独特的灾害文化。凉山彝族灾害文化主要表现在民间信仰、毕摩文献、生产生活等诸多层面。通过加强灾害文化教育不断强化生态观的传承,挖掘彝族灾害文化,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防灾减灾体系;通过不断发展多元的产业,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为凉山彝族生计的多样化提供新出路,提高减灾抗灾能力,为凉山彝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生态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灾害文化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古代中国灾害管理特征与灾害文化的理解
3
作者 孔锋 《中国减灾》 2023年第18期60-61,共2页
我国自古就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历代统治者对于灾害治理高度重视,并且形成了具有农业社会特征的灾害文化。探讨古代中国灾害管理的主要特征,理解灾害文化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对于当代农村地区的应急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灾害管理 当代农村 灾害文化 灾害治理 自然灾害 历代统治者 应急管理 古代
下载PDF
试论灾害文化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晓燕 丰继林 +1 位作者 路鹏 贾中华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26-129,共4页
本文通过对2008年春节前的冰雪灾害中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自救能力进行分析,提出构建社会主义灾害文化体系意义及对防灾减灾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灾害文化 防灾减灾 应急机制
下载PDF
灾害文化的中日比较——以地震灾害记忆空间构建为例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晓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55,共9页
灾害文化,是灾害多发地地域共同体所保有的文化意义上的安全保障策略,它在灾害的前兆、受灾、灾后重建的全过程中,对地域共同体、住民的行为模式和应对措施产生作用和影响。和其他文化一样,灾害文化是由地域共同体共有的价值、规范、信... 灾害文化,是灾害多发地地域共同体所保有的文化意义上的安全保障策略,它在灾害的前兆、受灾、灾后重建的全过程中,对地域共同体、住民的行为模式和应对措施产生作用和影响。和其他文化一样,灾害文化是由地域共同体共有的价值、规范、信念、知识、技术、传承等诸要素所构成的,本文比较中日两国在建构地震灾害记忆空间过程中的差异,分析了各自灾害记忆的特点,揭示了其内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文化 地震灾害 记忆空间 中日比较
下载PDF
西南民族地区乡镇灾害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可行性——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高中伟 邱爽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22-129,137,共9页
近年来我国接连发生的多起自然灾害暴露出国家乡镇灾害文化建设的薄弱性,文章以A镇为例,探讨了乡镇灾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可行性。认为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政府,是国家意志的直接贯彻者;居民之间的信息知情度高,易建立信任;居民之间交... 近年来我国接连发生的多起自然灾害暴露出国家乡镇灾害文化建设的薄弱性,文章以A镇为例,探讨了乡镇灾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可行性。认为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政府,是国家意志的直接贯彻者;居民之间的信息知情度高,易建立信任;居民之间交往频繁,利益相关度高,能迅速被动员,投入救灾赈灾工作。因此,培育乡镇灾害文化,有助于团结、动员和凝聚乡镇区域内的各种力量,快速有效地救灾赈灾,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灾害文化 重要性 可行性
下载PDF
灾害文化与文化防灾的互动逻辑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永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5-133,共9页
灾害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抗灾过程中形成的减灾思想和历史记忆,它承载着人类抗击灾害的历史和人类对灾害的解释;文化防灾是灾害文化在减灾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是科学防灾的基础和源头。灾害文化与文化防灾无法截然分开,灾害文化作为一种象... 灾害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抗灾过程中形成的减灾思想和历史记忆,它承载着人类抗击灾害的历史和人类对灾害的解释;文化防灾是灾害文化在减灾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是科学防灾的基础和源头。灾害文化与文化防灾无法截然分开,灾害文化作为一种象征意义,包括了文化防灾的所有内容,而文化防灾一旦总结出新的经验,就成为灾害文化的组成部分。加强对灾害文化和文化防灾的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为现实服务,还能为构建灾害人类学的理论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文化 文化防灾 传统知识 文化逻辑 理论构建
下载PDF
灾害文化与应急管理制度创新 被引量:2
8
作者 陶鹏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1期93-98,共6页
灾害文化作为社会整体应灾体系的核心构件,既形塑着正式应急管理制度又影响了多元社会主体的风险态度与应灾行为。本文聚集应急管理制度的灾害文化创新路径,通过建构理论框架以演绎灾害文化与应急管理间的关联性与复杂性,厘清了灾害文... 灾害文化作为社会整体应灾体系的核心构件,既形塑着正式应急管理制度又影响了多元社会主体的风险态度与应灾行为。本文聚集应急管理制度的灾害文化创新路径,通过建构理论框架以演绎灾害文化与应急管理间的关联性与复杂性,厘清了灾害文化在应急管理周期内的影响方式与机理,并提出需从"减灾文化"、"反迷思文化"、"社会学习"切入,进而转变个人、组织、大众、专家学者、传播媒介等主体的灾害认知、态度以及行为,最终达成应急管理制度优化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文化 应急管理 减灾文化 反迷思文化 社会学习 制度创新
下载PDF
灾害民俗学的新路径:灾害文化的遗产化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梦颖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9-44,共6页
灾害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灾害共生过程中,总结形成并代代相传的集体智慧、传统知识及经验总结。民俗学对灾害民俗事象的研究,可分为三种取向,即灾害神话与传说研究、禳灾信仰与仪式研究、灾害文化的遗产化研究。本文通过梳理灾害民俗学... 灾害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灾害共生过程中,总结形成并代代相传的集体智慧、传统知识及经验总结。民俗学对灾害民俗事象的研究,可分为三种取向,即灾害神话与传说研究、禳灾信仰与仪式研究、灾害文化的遗产化研究。本文通过梳理灾害民俗学的前人研究成果,指出从文化实践的角度参与灾害文化遗产化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文化 遗产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PDF
灾害文化演进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10
作者 岳倩霞 郝豫 +1 位作者 范超 陈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40-46,共7页
中国地大物博,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但同时也灾害频发,全国各地因灾害造成的文化现象千姿百态。首先,着眼于时间、空间和意识三个维度,以灾害文化为起点分析了"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三个中国近代史上... 中国地大物博,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但同时也灾害频发,全国各地因灾害造成的文化现象千姿百态。首先,着眼于时间、空间和意识三个维度,以灾害文化为起点分析了"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三个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移民现象。其次,用灾害文化渗透法,以灾害为元初动因,从认知强化、人格共性、民族特性、具象表达这四个层次分析灾害对文化渗透作用的全过程。最后,以河南省为例,从心理情感、信仰差异等方面对灾害渗透的不同文化层面进行具体分析和深入探讨,从灾害视角解读文化发展规律,以期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文化 时间维度 空间维度 意识维度 灾害文化渗透法
下载PDF
论黄河三角洲灾害文化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家怡 闫永利 《滨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0-33,共4页
概述了灾害文化的基本概念、内涵以及灾害文化的三种存在形态,论述了构建黄河三角洲灾害文化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提出了培育和构建黄河三角洲灾害文化的思路。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灾害文化 环境
下载PDF
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方修琦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4,共5页
灾害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灾害共生过程中总结形成并代代相传的集体智慧、传统知识及经验总结。②历史继承性是灾害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强调从时间的角度认识灾害文化,认为灾害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有一定继承性的、长期的过程,因此要认识它... 灾害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灾害共生过程中总结形成并代代相传的集体智慧、传统知识及经验总结。②历史继承性是灾害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强调从时间的角度认识灾害文化,认为灾害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有一定继承性的、长期的过程,因此要认识它,便有必要追溯其发展历史和发展过程。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凸显了以时间为坐标轴的灾害史研究对灾害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继承性 楚雄师范学院 灾害文化 经验总结 自然灾害 遗产化 坐标轴
下载PDF
灾害文化视野下的设计与人类安全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生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3-227,共5页
灾害文化是人类在与灾害的抗争中运用自身智慧保护生命及财产安全的一种自救文化。人类通过"产品"这一控制外在环境的"工具"来抵御伤害,实现了防身护体的安全需求,进而随着人类欲望的膨胀导致设计成了消费社会中享... 灾害文化是人类在与灾害的抗争中运用自身智慧保护生命及财产安全的一种自救文化。人类通过"产品"这一控制外在环境的"工具"来抵御伤害,实现了防身护体的安全需求,进而随着人类欲望的膨胀导致设计成了消费社会中享乐主义的帮凶,人类再次陷入环境恶化导致的生存危机。灾害治理在加强"技术路径"和"管理路径"建设的同时,更要强化文化的自律性与设计伦理,以设计关爱环境、关爱社会、关爱大众,以此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文化 产品设计 灾害 安全
下载PDF
战后日本地震社会记忆变迁与灾害文化构建--基于阪神淡路大地震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瓒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24-134,共11页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国民面对巨灾时显露的从容与秩序赢得了世界的一片赞誉。与此同时,地震引发的福岛核泄漏事件却又令世人倍感震惊。一场地震所折射的矛盾不禁引人深思:应如何看待战后日本防灾减灾事业的成功与教训。回首望去,1...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国民面对巨灾时显露的从容与秩序赢得了世界的一片赞誉。与此同时,地震引发的福岛核泄漏事件却又令世人倍感震惊。一场地震所折射的矛盾不禁引人深思:应如何看待战后日本防灾减灾事业的成功与教训。回首望去,1995年日本遭遇了阪神淡路大地震,惨重的灾情后果令其被列入20世纪全球十大地震。这场大震不仅结束了日本战后50年来的地震安全神话,还激起社会内部对追求经济大国目标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变化的深刻反思。震后20余年间,日本一直处于大地震的活跃期,每逢大震由阪神淡路大地震记忆所引发的共振效应便会在社会中持续发酵。多样的地震社会记忆不仅跨越地域结成记忆之网,甚至伴随着时代发展逐步沉淀,转化为日本灾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日本对"原发地震"风险的刻意回避与忽视导致了东日本大地震后核泄漏灾难的发生,从而使日本再次陷入生态环境危机。在遗忘与记忆的曲线间浮现的日本地震社会记忆,展现了日本面对自然时的多重价值选择,对当代日本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形塑作用。这一过程揭示了先后继起的灾害可以通过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转化的生态链式反应。以环境史的视角深入挖掘战后日本地震灾害社会应对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过程,对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的中国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阪神淡路大地震 东日本大地震 社会记忆 灾害文化 社会治理
下载PDF
提倡“灾害文化”理念 被引量:4
15
作者 卢振恒 《防灾博览》 2002年第5期15-16,共2页
1982年3月21日11时32分在日本北海道浦河镇近海发生了7.1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的破坏大部分在日高地区,特别是中部的浦河镇等地,浦河镇烈度为Ⅳ度;离震中约100公里的扎幌、石狩等地也有一些破坏。这是日高地区二次大战后遭到的第3次大... 1982年3月21日11时32分在日本北海道浦河镇近海发生了7.1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的破坏大部分在日高地区,特别是中部的浦河镇等地,浦河镇烈度为Ⅳ度;离震中约100公里的扎幌、石狩等地也有一些破坏。这是日高地区二次大战后遭到的第3次大的地震袭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 减灾 地震 灾害文化
下载PDF
生态价值视角下百色市壮族灾害文化探析
16
作者 李月 王传发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壮族灾害文化是壮民族与灾害相伴过程中历史文化的产物,也是适应生存环境而形成的传统知识与生态智慧的总结概括。通过探讨灾害文化的定义、内涵和分析壮族繁衍生息的生存环境,探讨了百色壮族地区壮族遭受的常见灾害,剖析壮族灾害文化... 壮族灾害文化是壮民族与灾害相伴过程中历史文化的产物,也是适应生存环境而形成的传统知识与生态智慧的总结概括。通过探讨灾害文化的定义、内涵和分析壮族繁衍生息的生存环境,探讨了百色壮族地区壮族遭受的常见灾害,剖析壮族灾害文化的历史渊源及特征,揭示灾害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生态价值,为发掘和传承壮族生态文化中的生态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灾害文化 生态价值 百色
下载PDF
灾害文化视角下中外抗疫广告比较
17
作者 汪靖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50-51,共2页
灾害文化是日本学者田中重好在1982年日本北海道地震后提出的理念。所谓灾害文化,是与防灾和减灾相关联的文化,包括灾害的预防、预测、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①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世界各国创作了大量抗疫广告进行疫情防控宣传,... 灾害文化是日本学者田中重好在1982年日本北海道地震后提出的理念。所谓灾害文化,是与防灾和减灾相关联的文化,包括灾害的预防、预测、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①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世界各国创作了大量抗疫广告进行疫情防控宣传,这为灾害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文化 日本北海道 灾后恢复重建 疫情防控 减灾 文化视角 防灾 广告
下载PDF
灾害文化视野下哈尼族村寨火灾及应对方式--以云南红河哈尼村寨为例
18
作者 王钰婵 《保山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5-22,共8页
我国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聚居区具有旱季周期长、干热多风的特点,又因房屋居住结构、传统用火习俗、防火减灾意识等因素影响,故而成为火灾频发区;在长期应对火灾过程中,哈尼人民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灾害文化与防灾减灾措施。
关键词 哈尼族 火灾应对 灾害文化 防灾减灾
下载PDF
历史记忆视角下的灾害文化的“隐喻”
19
作者 王慧平 《保山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8,共8页
灾害记忆的亲历性让其拥有难以替代的宝贵价值,也因其情绪性,苦难横亘在研究者同受灾者之间,难以跨越,无论苦难的纾解与否,都将影响历史工作者的判断。这在记忆层面上造成了灾害文化的隐喻,也将灾害史由叙事引向了伦理。记忆在被讲述与... 灾害记忆的亲历性让其拥有难以替代的宝贵价值,也因其情绪性,苦难横亘在研究者同受灾者之间,难以跨越,无论苦难的纾解与否,都将影响历史工作者的判断。这在记忆层面上造成了灾害文化的隐喻,也将灾害史由叙事引向了伦理。记忆在被讲述与传承之间被文化化,灾害文化是前人灾害预防、应对的结晶,被内嵌在后人的生产生活逻辑中,不应忽视。而它在不断地嬗变时,被消解与隐退的内容同样也是使其“隐喻”的重要部分,灾害文化的“隐喻”是它鲜活而真实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记忆 创伤记忆 灾害记忆 灾害文化
下载PDF
建设毋忘防灾害—发展中的城市综合防灾科学及灾害文化
20
作者 金磊 《现代化》 1990年第10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灾害 防灾科学 灾害文化 城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