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灾害社会工作本土化:概念、历程、理论与角色
1
作者 张宇飞 吕哲臻 《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4-61,共8页
社会工作是一项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的应用性专业,结合灾害社会工作实务需要,从社区为本、关系、系统等视角推动中国灾害服务发展,关注灾害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灾后重建与社区发展研究以及灾害社会工作实践问题... 社会工作是一项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的应用性专业,结合灾害社会工作实务需要,从社区为本、关系、系统等视角推动中国灾害服务发展,关注灾害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灾后重建与社区发展研究以及灾害社会工作实践问题反思与本土化研究议题,发挥社会工作者在灾害介入过程中任务分明的角色作用。文章针对灾害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不足、服务不均衡、服务能力缺失等问题,建议应通过确立制度保障、建设人才队伍与服务体系、强调社区发展理念等予以综合解决,为灾害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实践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专业服务体系与理论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社会工作 本土化实践 社区为本
下载PDF
功能与策略:灾害社会工作中社区社会资本的重构
2
作者 赵艳 尚梦杰 《民风》 2023年第7期102-104,共3页
随着学界对灾害发生的社会根源及其内源性特征的关注,社会资本这一社会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在风险与灾害治理中的重要价值与作用被逐渐重视,灾害社会工作领域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与探讨也越来越多。笔者主要探讨了社会资本在灾害社会工作中... 随着学界对灾害发生的社会根源及其内源性特征的关注,社会资本这一社会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在风险与灾害治理中的重要价值与作用被逐渐重视,灾害社会工作领域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与探讨也越来越多。笔者主要探讨了社会资本在灾害社会工作中的功能与定位,认为社会资本不仅是一种理论分析视角与社会工作服务手段,还是一个系统的存在,并且对灾害社会工作中社区社会资本重构的目标与策略进行了分析,对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社会资本 灾害社会工作 社会资本重构
下载PDF
从社区导向到社区为本:重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被引量:22
3
作者 吴越菲 文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随着社会科学对于灾害内生性和扩大性认识的不断深入,该研究领域突破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取向的认识裹束,带动了灾害管理的社区转向。在此基础上,随即而来的争论焦点在于:由社区社会工作延展的行动传统,是否能够以及如何能够在当下推送出... 随着社会科学对于灾害内生性和扩大性认识的不断深入,该研究领域突破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取向的认识裹束,带动了灾害管理的社区转向。在此基础上,随即而来的争论焦点在于:由社区社会工作延展的行动传统,是否能够以及如何能够在当下推送出有效的灾害服务?通过批判性地检视西方主流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可以引导在本土实践中实现以"社区为本"超越"社区导向"的服务重构,这意味着社区本身作为一个具有多面性的关系主体被重新置于灾害干预服务的中心,而灾害社会工作服务从而也能够以反派系(anti-sectarian)的专业姿态为灾区提供更具效能的专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导向 社区为本 灾害社会工作 服务模式
下载PDF
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5.12”汶川地震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谭祖雪 周炎炎 邓拥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5-11,共7页
汶川地震后,我国灾害社会工作开始系统化发展,在短时期内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由于发展时间不长等原因,也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其效力的发挥。为此要着力进行制度、组织、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建设,打造灾害社会工作发展的平台,为其发展提供... 汶川地震后,我国灾害社会工作开始系统化发展,在短时期内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由于发展时间不长等原因,也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其效力的发挥。为此要着力进行制度、组织、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建设,打造灾害社会工作发展的平台,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救援 灾后重建 灾害社会工作
下载PDF
灾害社会工作的功能检视与专业能力提升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粉霞 张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98-106,共9页
本文在回顾灾害社会工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出国际社会对灾害社会工作的功能界定,并以此为参照依据,试图从技术层面、知识层面和价值层面提出我国灾害社会工作专业能力提升的路径——技术层面:强调以关系建立、救灾资源整合、创... 本文在回顾灾害社会工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出国际社会对灾害社会工作的功能界定,并以此为参照依据,试图从技术层面、知识层面和价值层面提出我国灾害社会工作专业能力提升的路径——技术层面:强调以关系建立、救灾资源整合、创伤后身心支持、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为核心的实务技能提升;知识层面:以灾害管理为理论背景,掌握不同阶段社会工作者被期待的角色和功能;价值层面:探索生命意义和死亡议题,强调社会工作者对"人"的关怀与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社会工作 功能检视 专业能力提升
下载PDF
安置情境、社区社会关系网络与灾害社会工作——以鲁甸地震H社区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黄锐 孙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56-61,共6页
对于重大自然灾害影响的讨论,主要涉及到受灾居民的生理、心理、生计等方面,或多或少疏漏了灾后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实践样态。在鲁甸地震H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实践表明,由于安置情境的不同,社区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出差异化的关系样态。灾... 对于重大自然灾害影响的讨论,主要涉及到受灾居民的生理、心理、生计等方面,或多或少疏漏了灾后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实践样态。在鲁甸地震H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实践表明,由于安置情境的不同,社区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出差异化的关系样态。灾害社会工作的介入除了针对不同安置类型开展专业服务,进而协助建立互助关系网络与支持系统之外,还应当重视社区干预的方法,提升社区的整合性、综融性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置情境 社区社会关系网络 灾害社会工作 社区干预
下载PDF
系统视角下的灾害社会工作 被引量:8
7
作者 郝柱 万江红 《社会工作》 2008年第20期19-21,共3页
重大灾害给受灾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各层面带来深重的影响,以助人为天职的社会工作者如何发挥专业作用以帮助受灾案主走出灾害困境?本文以此为构思的出发点,通过对灾害救助特点以及社会工作在其中角色定位的思考,引发出从系统视角开展... 重大灾害给受灾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各层面带来深重的影响,以助人为天职的社会工作者如何发挥专业作用以帮助受灾案主走出灾害困境?本文以此为构思的出发点,通过对灾害救助特点以及社会工作在其中角色定位的思考,引发出从系统视角开展灾害社会工作的设想,尝试建构系统视角下灾害社会工作的实践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救助 灾害社会工作 系统视角
下载PDF
大陆灾害社会工作实务反思与本土化启示——基于四川5·12大地震以来的实务经验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利敏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25-32,共8页
灾害社会工作组织困境主要表现为从非持续性向持续性、从职业质疑向社会认同、从非专业性向专业性、从社会主流观向原住民在地观转变等问题,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困境则有从边做边学向专业培训、从非均衡性向均衡性、从恢复重建向发展预防... 灾害社会工作组织困境主要表现为从非持续性向持续性、从职业质疑向社会认同、从非专业性向专业性、从社会主流观向原住民在地观转变等问题,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困境则有从边做边学向专业培训、从非均衡性向均衡性、从恢复重建向发展预防、从受灾群体向弱势群体转变等问题,而灾害社会工作制度困境主要包括从制度排斥向制度接纳、从平稳机制缺乏向民非企业建构、从监督缺乏向服务评估、从社会救助向公平政策转变等问题。灾害社会工作发展需要考虑是以嵌入发展还是自主发展优先、经济增长还是永续社区优先、外在嵌入还是在地深耕优先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步走向"政府让渡空间、专业自主发展"的健康发展轨道,同时推动社区重建迈向"永续社区"发展。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服务成功标志是外地社工撤离后介入效果仍然能够长期持续,当地居民能自主推进社区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灾害社会工作 本土化 社会救助
下载PDF
灾害社会工作本土经验反思与实务模型建构——基于灾害复原力理论视角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粉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91,共9页
由于缺乏整合性的理论视角与系统性实践框架,本土灾害社会工作呈现出实务服务碎片化、服务内容过于强调需求满足和弱势回应、服务方式呈现响应性和应急性等特点。而强调"多重系统取向""复原为本"以及"过程导向... 由于缺乏整合性的理论视角与系统性实践框架,本土灾害社会工作呈现出实务服务碎片化、服务内容过于强调需求满足和弱势回应、服务方式呈现响应性和应急性等特点。而强调"多重系统取向""复原为本"以及"过程导向"的灾害复原力理论可以较好弥补上述不足。本研究尝试将灾害复原力理论模型与灾害社会工作进行整合,选取个人(家庭)和社区两个层面为纵向界面,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政治资源4个层面为横向层面,建构"复原为本"的灾害社会工作实务模型,以期提升灾害社会工作在理论层面的解释力和实务层面的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社会工作 本土经验 实务模型 灾害复原力
下载PDF
“国家-社会”关系范式下灾害社会工作的生成机制研究--以四川社会工作实践为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选国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四川灾后政府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由防备、试探向互动、合作演化。现实中,四川灾后社会工作体现了三大独特生成机制,即移植性、嵌入性、融合性,但是,这三种机制不足以指导和解释当前及今后四川社会工作的长远发展。四川灾害社... 四川灾后政府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由防备、试探向互动、合作演化。现实中,四川灾后社会工作体现了三大独特生成机制,即移植性、嵌入性、融合性,但是,这三种机制不足以指导和解释当前及今后四川社会工作的长远发展。四川灾害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机制应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这种生成机制及其演变趋势,不仅为四川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分析架构和理论视角,也为今后四川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进程提供新颖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社会工作 国家—社会关系 生成机制 演变趋势
下载PDF
灾害社会工作在疫情防控中的专业优势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涛 《社会工作》 CSSCI 2020年第1期19-22,共4页
从灾害社会工作的角度看,此次新冠疫情虽有其相当复杂与特殊之处,究属于一场灾害;而如同其他灾害应对中社会工作表现出独特的专业优势一样,新冠疫情防控中它也已表现出自己的专业优势,并需要被更充分的认识和发挥。
关键词 灾害社会工作 疫情防控 灾害应对 专业 优势
下载PDF
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社会工作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利敏 谭妙萍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0-108,187,188,共11页
灾害社会工作是指以专业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为灾害提供直接与间接服务,它在灾害规划、响应和恢复阶段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常态—非常态”逻辑来说,一般习惯于用常态方法应对非常态灾害服务,用确定性思维方式应对不确定性现象,... 灾害社会工作是指以专业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为灾害提供直接与间接服务,它在灾害规划、响应和恢复阶段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常态—非常态”逻辑来说,一般习惯于用常态方法应对非常态灾害服务,用确定性思维方式应对不确定性现象,社会工作者需要在非常态情境下创新服务方法,同时对灾前常态预防工作也要给予更多关注。从“单一—多学科”逻辑而言,跨学科能满足灾害社会工作实践发展需要,也是其理论创新的重要来源。从“单一—全过程”逻辑而言,灾害全过程与全生命周期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全程参与,但目前只注重灾中应对与灾后重建。从“自然—人为”逻辑而言,往往注重自然灾害服务,灾害社会工作也需要推进到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灾害与社会安全灾害领域,通过预防社会风险及优化社会结构,从源头上降低社会不确定性,这是其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与突破口。从“实务—理论”逻辑而言,出现了重实务、轻理论的不平衡发展现象。灾害社会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既要回应“主流—边缘”的学科挑战问题,又要解决灾前常态服务、灾中非常态服务及灾后常态与非常态服务并存局面的理论与实务创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灾害社会工作结构性发展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灾害社会工作 灾害服务 常态服务 非常态服务
下载PDF
文化识盲与文化能力——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文化问题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乃柱 《开发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2-86,共5页
实务经验证明,社会工作者在民族地区开展灾害社会工作实务时,往往会面对不同的文化。如果处理不好灾害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文化问题,社会工作者会面临着文化震撼、文化识盲、文化偏见、文化负载等挑战。避免文化识盲,增强文化敏感性,提升... 实务经验证明,社会工作者在民族地区开展灾害社会工作实务时,往往会面对不同的文化。如果处理不好灾害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文化问题,社会工作者会面临着文化震撼、文化识盲、文化偏见、文化负载等挑战。避免文化识盲,增强文化敏感性,提升文化能力是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实务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灾害社会工作 文化敏感性 文化识盲 文化能力
下载PDF
基于环境正义视角的灾害社会工作创新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利敏 许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8-138,207,共12页
社会工作与环境息息相关,环境正义应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议题。在灾害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将环境正义融入全生命服务过程。就“自然—社会”而言,自然环境正义与社会环境正义具有不可分割性,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对自然环境过度开发... 社会工作与环境息息相关,环境正义应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议题。在灾害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将环境正义融入全生命服务过程。就“自然—社会”而言,自然环境正义与社会环境正义具有不可分割性,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对自然环境过度开发与弱势群体不公平制度安排持批判态度,而且要对现有环境不平等状况给予高度关注。就“正义—课程”而言,为了在社会工作服务中融入环境正义理念,需要培养学生践行专业正义的价值观与使命感。就“正义—重建”而言,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倡导不能将“更好的重建”作为灾后消耗自然资源的借口,另一方面将服务对象从“受灾群体”向“弱势群体”转变。就“性别—正义”而言,社会工作者将性别作为灾害服务的关键指标,尤其需要关注妇女群体。就“环境—人类”而言,社会工作者必须重新考虑“人在环境中”的专业理念,这已成为灾害服务中复杂与关键的新兴领域。尽管灾害会进一步加剧环境不正义问题,但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机遇。社会工作者需要在环境正义视角下建构灾害全生命周期服务新实践模型,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对环境正义议题的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环境正义 全生命周期 灾害社会工作 灾害全生命服务周期
下载PDF
灾害社会工作介入的三个问题 被引量:8
15
作者 程中兴 《社会工作》 2009年第8期9-11,共3页
灾害社会工作的当下意义毋庸置疑,问题是如何介入?从新世纪以来的救灾经验,特别是从2008年救灾实践来看,灾害社会工作介入至少要重点处理好三个问题。首先是专业问题,与一般志愿服务不同,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的助人事业,其专业性在灾害救... 灾害社会工作的当下意义毋庸置疑,问题是如何介入?从新世纪以来的救灾经验,特别是从2008年救灾实践来看,灾害社会工作介入至少要重点处理好三个问题。首先是专业问题,与一般志愿服务不同,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的助人事业,其专业性在灾害救助过程中显得犹为迫切;其次是组织问题,与一般社会工作不同,灾害社会工作更加强调组织的力量;最后是公私协力问题,与国外的社会工作不同,中国社会工作的大背景是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公与私的协调问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社会工作 专业 组织 公私协力
下载PDF
中国灾后社区重建的结构性困境及其出路思考--以绿耕灾害社会工作实践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和清 古学斌 杨锡聪 《新西部》 2018年第5期25-31,共7页
根据马克思主义异化观点,我们以“映秀母亲”和“山里码头”项目为例,反思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近十年灾害社会工作的经验教训,认为“中国式灾后重建模式”在推动经济(基础设施和GDP)跨越式增长的同时,却在社区生计、生态和社会... 根据马克思主义异化观点,我们以“映秀母亲”和“山里码头”项目为例,反思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近十年灾害社会工作的经验教训,认为“中国式灾后重建模式”在推动经济(基础设施和GDP)跨越式增长的同时,却在社区生计、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重建面临结构性困境,出现马克思所说的“三重异化”问题.通过教育与唤醒的过程,呼吁全社会敬畏生态环境、尊重生命价值,重拾道法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实践 灾害社会工作 社区重建 中国式 困境 结构 灾后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灾害社会工作中“公私协力机制”的建构及途径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利敏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09-113,共5页
过去大部分文献讨论当"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时,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可以协助解决,然而在灾害社会工作中,非营利组织也可能产生"志愿失灵"(Voluntary failure)情形。若要解决公私"... 过去大部分文献讨论当"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时,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可以协助解决,然而在灾害社会工作中,非营利组织也可能产生"志愿失灵"(Voluntary failure)情形。若要解决公私"失灵"问题,可由"公私协力(partnership)机制"来解决。通过"志愿服务"、"公民参与"与"公私合产"等方式,非营利组织督促与协助政府开展救灾工作,克服政府由于威权化(debureaucratization)和分权化(decentralization)所导致的反映迟缓的缺陷。"公私协力机制"也是一种"复合型"的灾害社会工作模式,主张建构政府—民间、民间—民间的联系桥梁,发挥整合性力量。因此,对于公私而言,这不是一种"零和策略",而是一种"双赢策略",当然,最大受益者是广大灾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社会工作 公私协力 公私协力机制 “志愿失灵”
下载PDF
民族敏感视角下的灾害社会工作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乃柱 《社会工作》 2016年第1期16-21,122,共6页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许多的灾害发生在民族地区。如何在民族地区开展灾害社会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民族敏感视角是多元文化情境中社会工作实务的一种理论视角。本文就民族敏感视角下的灾害社会工作的不同阶段、不同内容、不...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许多的灾害发生在民族地区。如何在民族地区开展灾害社会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民族敏感视角是多元文化情境中社会工作实务的一种理论视角。本文就民族敏感视角下的灾害社会工作的不同阶段、不同内容、不同人物展开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民族敏感视角 灾害社会工作
下载PDF
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介入路径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严樨 《社会工作》 2013年第1期65-70,153,共6页
本文对我国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介入路径进行分析,认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较为适切的理论视角。探讨了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的社会生态系统结构分析框架和生活模型分析逻辑,介绍两种主要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即非正式社会支... 本文对我国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介入路径进行分析,认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较为适切的理论视角。探讨了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的社会生态系统结构分析框架和生活模型分析逻辑,介绍两种主要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即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重建策略与嵌入民族文化要素的生计重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社会工作 民族社会工作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下载PDF
经验与反思:玉树灾害社会工作与社区重建 被引量:5
20
作者 乔益洁 赵文财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6,共6页
玉树灾害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的三年时间里,大致经历了"紧急救援"、"灾后重建"两个阶段。灾后重建以甘达村联合社会工作站为主体,发掘和链接政府、民间组织、宗教团体等各方资源,搭建社会支持网络,为个人和家庭提供... 玉树灾害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的三年时间里,大致经历了"紧急救援"、"灾后重建"两个阶段。灾后重建以甘达村联合社会工作站为主体,发掘和链接政府、民间组织、宗教团体等各方资源,搭建社会支持网络,为个人和家庭提供服务,探索灾后集中定居的牧民生计恢复和可行之策。玉树甘达村社工站是青海本地社会工作教育者和社会工作者成长和服务的平台,也可链接外部资源弥补本土社会工作因年幼无法独自完成任务的不足。玉树甘达村社工站初步形成的多方合作介入灾后社区重建的介入模式可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社会工作 玉树“4·14”地震 社区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