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跃 贺金川 +3 位作者 郑山锁 可亮 龙立 孙龙飞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42,共9页
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简称CEDLAS)是一款可以对单体建筑、城市区域、国家范围进行震前灾害风险评估、震中实时评估、震后境况模拟的灾害损失评估软件。通过对我国地震背景、国内外灾评软件研究现状和防震减灾工作需求等方面的综合... 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简称CEDLAS)是一款可以对单体建筑、城市区域、国家范围进行震前灾害风险评估、震中实时评估、震后境况模拟的灾害损失评估软件。通过对我国地震背景、国内外灾评软件研究现状和防震减灾工作需求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提出基于GIS平台构建CEDLAS系统的思路,并介绍该系统的理论基础、逻辑结构以及功能结构,最后将系统应用于西安市灞桥区,得到示范区经济损失、人员伤亡预测数据。该系统的建立综合考虑了地震危险性、多龄期建筑地震易损性以及社会经济损失三方面,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防震减灾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成果可为灞桥区政府震前防震减灾规划及震后应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失评估 震害预测 灾害评估系统 社会经济损失模型 多龄期
下载PDF
基于GB50343-2004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的数据库建模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东 蔡振新 肖冬荣 《电气应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36,73,共5页
以新颁布的国家标准GB50343-2004中的雷电风险评估模型为基础,介绍了其计算机实现方法,重点是其数据库系统的建模。在建模过程中,应用了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减少了冗余数据,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并本着灵活开放的原则,在原有雷击因子基... 以新颁布的国家标准GB50343-2004中的雷电风险评估模型为基础,介绍了其计算机实现方法,重点是其数据库系统的建模。在建模过程中,应用了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减少了冗余数据,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并本着灵活开放的原则,在原有雷击因子基础上,全面引入经验值,提高了评估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最后还讨论了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来修正雷击因子的可行性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 防雷措施 GB50343-2004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国家标准 数据库 数据挖掘
下载PDF
Map Objects2.0在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开发中的应用浅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宋晓宇 单新建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2年第5期58-65,共8页
关键词 GIS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结构 图形数据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
下载PDF
地震灾害评估和灾害数据管理系统(EDMS)的开发——以丽江地震为例(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何宏林 宋新初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6-411,共16页
地震一旦发生,给出一个快速而合理的震害评估,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和灾区重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最近几年,大量的研究工作试图在GIS平台上建立一个这样的系统以改善和加快震害评估的速度,有的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然而,几乎所有这些研究... 地震一旦发生,给出一个快速而合理的震害评估,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和灾区重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最近几年,大量的研究工作试图在GIS平台上建立一个这样的系统以改善和加快震害评估的速度,有的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然而,几乎所有这些研究和开发都是基于城市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城市地区。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地区,由于不具备象发达城市地区那样的基础数据和基础设施,很难把适用于发达的城市地区的类似系统移植过来。此外,尽管同样强度的地震在发达的城市地区造成的损失远大于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地区,但地震灾害在乡村地区所造成的损失恢复起来要比在发达的城市地区困难得多。所以,有必要在GIS平台上建立一个适用于乡村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乡村地区的灾害评估和灾害数据管理系统。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GIS平台上建立一个适用于中国西南偏远乡村地区的地震灾害评估和灾害数据管理系统(EDMS)。建立本系统的依据是中国地震局1988年编的《地震现场工作大纲和技术指南》中的“现场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本系统由1)震后快速评估与2)震害数据管理和综合评估2部分组成。选择的范例研究区为丽江地区,使用的基础数据包括云南省特别是丽江专署和丽江县的家庭和人口分布、各乡镇的GDP等社会和经济统计数据;;1996年丽江地震的震害数据,包括建筑物的破坏状况、地震烈度、不同烈度区内的人均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该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可视化震害评估和震害数据管理工具,在该系统中开发的GIS地图制作和插值功能还为我们提供了比以往更细致的震害分析功能。应用上述功能分析1996年丽江地震时,发现地震烈度的衰减分布极其复杂,并不是简单地随与震中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从其空间分布与地质构造背景来看,这种复杂性可以用盆地中堆积物的厚度和断层的分布来解释。尽管这是一个仅适用于中国西南偏远乡村地区的并不完善的系统,我们还是希望它能对提高中国偏远乡村地区的抗震救灾能力有所帮助,对中国的同类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评估灾害数据管理系统(EDMS) 1996年丽江地震 发展中国家 地理信息系统(GIS) 数据管理系统 地震灾害评估 丽江地震 开发 GIS平台 乡村地区
下载PDF
日本地震灾害评估信息系统概述 被引量:4
5
作者 闫恩辉 龙海云 《地震科学进展》 2020年第4期28-33,共6页
大地震发生时,国家政府机关有责任有义务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迅速恢复受灾地区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环境。因此,政府机关要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系统,依靠实时分析结果迅速展开有序有效的应急救灾工作。以日本政府采用的地震灾害评估信... 大地震发生时,国家政府机关有责任有义务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迅速恢复受灾地区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环境。因此,政府机关要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系统,依靠实时分析结果迅速展开有序有效的应急救灾工作。以日本政府采用的地震灾害评估信息系统为例,针对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实际应用展开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应急处置 灾害评估信息系统 灾害应急响应 日本
下载PDF
洪水灾害损失评估信息系统的研究
6
作者 刘小生 黄玉生 《铁道勘察》 2004年第3期19-20,共2页
基于二分法的原理 ,计算灾区洪水淹没深度 ,用VB开发了洪水灾害损失评估信息系统。
关键词 二分法原理 洪水灾害损失评估信息系统 洪水淹没深度计算 洪灾损失
下载PDF
基于ARCGIS地震灾害损失预估系统
7
作者 李瑞 田桂娥 +2 位作者 陶万成 赵培昕 沈天宇 《山西建筑》 2016年第19期21-23,共3页
结合房产评估、地震烈度衰减和地震灾害损失三种灾害评估理论模型,在VS2010 C#平台上,基于ARCGIS软件设计了GIS地震灾害损失预估系统,并借助于1976年唐山地震的房屋倒塌率,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关键词 ARCGIS 地震灾害 灾害评估系统 可行性
下载PDF
上海市人口时空变化对震害快速评估结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肖爽 王小明 +2 位作者 张勇 赵学志 程显洲 《科技与创新》 2022年第8期20-26,共7页
区域总人口数是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产出灾情报告的重要参数,而上海作为中国特大城市,人员密集,且人流量大,各区早晚总人口数差异显著。目前上海市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读取的应急基础数据库中的人口数据,没有考虑人口分布的实际情况... 区域总人口数是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产出灾情报告的重要参数,而上海作为中国特大城市,人员密集,且人流量大,各区早晚总人口数差异显著。目前上海市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读取的应急基础数据库中的人口数据,没有考虑人口分布的实际情况和人口的变化规律。拟研究在其他应急基础数据、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和震害矩阵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基于手机位置信息的人口数据,替换应急基础数据库中静态的六普人口数据,将规范化后的应急基础数据库加载进上海市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通过人工设定地震,对比分析灾情报告中的人员伤亡结果,从而提高灾情报告中伤亡人数的准确性,为震后应急救援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 灾情报告 人口数据 伤亡人数
下载PDF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的初步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柴勋 赵冬至 +4 位作者 韩震 卫宝泉 文世勇 龙华 宋琍琍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9-263,共5页
分析了国内外各种自然灾害评估系统的研究现状以及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成果,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估模型已经初步建立,并获得了较好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建成了赤潮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分析了国内外各种自然灾害评估系统的研究现状以及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成果,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估模型已经初步建立,并获得了较好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建成了赤潮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的初步设想。系统建成后,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数据库,可以快速、实用、准确地提供专门的赤潮灾害风险成果,为有关部门的灾害预测预报以及选取有效而科学的防灾、减灾和救灾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评估系统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原文传递
筹建“国家减灾中心”是我国减灾的一个重要问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昂生 《中国减灾》 1993年第4期29-32,共4页
主席先生、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中国政府和人民热烈而广泛地响应着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号召,一个“让21世纪更美好”的中国减灾事业正在世界东方掀起。它既造福于中国人民,也推动着全球减灾事业。现在我就筹建“国家减灾... 主席先生、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中国政府和人民热烈而广泛地响应着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号召,一个“让21世纪更美好”的中国减灾事业正在世界东方掀起。它既造福于中国人民,也推动着全球减灾事业。现在我就筹建“国家减灾中心”是我国减灾的一个重要问题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减灾中心 中国 减灾工作 自然灾害 数据库 灾害评估系统
下载PDF
城市减灾研究综述 被引量:27
11
作者 唐川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3年第3期1-6,共6页
加强防御、控制城市灾害,增强城市综合减灾抗灾能力是当今国内外减灾工作的重点中的重点。在分析国内外城市减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城市防灾减灾研究中应重视开展城市灾害形成机制与活动规律、减灾理论与方法和减灾管理与对策的研究... 加强防御、控制城市灾害,增强城市综合减灾抗灾能力是当今国内外减灾工作的重点中的重点。在分析国内外城市减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城市防灾减灾研究中应重视开展城市灾害形成机制与活动规律、减灾理论与方法和减灾管理与对策的研究,其中要特别加强城市数字减灾系统构建、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易损性、风险性评价和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灾害 防灾措施 减灾系统 控制措施 形成机制 风险性评价 灾害损失评估系统
下载PDF
System Development for Storm Surge Hazard Assessment Based on WebG IS for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博 周正印 +2 位作者 王晓玲 孙蕊蕊 孙小沛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6年第1期50-56,共7页
It is imperative to develop a risk assessment system for quickly predicting storm surge disaster due to the vulnerability of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The flood routing model with user-defined breaches was firstly esta... It is imperative to develop a risk assessment system for quickly predicting storm surge disaster due to the vulnerability of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The flood routing model with user-defined breaches was firstly estab- lished based on the seed spread algorithm in order to achieve a rapid forecasting of storm surge flood information. Furthermore, fuzzy mathematics was utilized to identify the storm disaster grade, and the hazard mapping was con- ducted to visually obtain the hazard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Finally, the flood routing visuaUzation method was proposed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orm surge to achieve the reappearance scene of dynamic evolution process. The developed system can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of sea dyke mitigation engineering in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rm surge disaster hazard assessment system WEBGIS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下载PDF
Forecast Method of Multimode System for Debris Flow Risk Assessment in Qingping Town,Sichuan Province,China 被引量:3
13
作者 KONG Jim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4期592-602,共11页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f May 12,2008 triggered large numbers of geo-hazards.The heavy rain on 13 August 2010 triggered debris flows with total volume of more than 6 million cubic meters and the debris flows destroye...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f May 12,2008 triggered large numbers of geo-hazards.The heavy rain on 13 August 2010 triggered debris flows with total volume of more than 6 million cubic meters and the debris flows destroyed 500 houses and infrastructure built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The study area Qingping Town wa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Sichuan Basin of China,which needs the second reconstructions and the critical evaluation of debris flow.This study takes basin as the study unit and defines collapse,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 hazard as a geo-hazard system.A multimode system composed of principal series system and secondary parallel system were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the hazard grade of debris flow in 138 drainage basins of Qingping Town.The evaluation result shows that 30.43% of study basins(42 basins) and 24.58% of study area,are in extremely high or high hazard grades,and both percentage of basin quantity and percentage of area in different hazard grades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hazard grade.According to the geo-hazard data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unmanned plane image with a 0.5-m resolution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8.13 Big Debris Flow,the ratio of landslides and collapses increased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ratios of extremely high or high hazard grades were more than moderate or low hazard grades obviously.23 geo-hazards after8.13 Big Debris Flow in Qingping town region all occurred in basins with extremely high or high hazard grades,and 9 debris flows were in basins with extremely high hazard grade.The model of multimode system for critical evaluation could forecast not only the collapse and landslide but also the debris flow precisely when the basin was taken as the study un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mode System Risk assessment Debris flow Landslide Wenchuan Earthquake Qingping Tow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