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突发灾难治理六十年的演变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周卓 袁宝龙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78-83,共6页
新中国六十年成立60年以来,突发灾难治理取得巨大成果。在突发灾难治理理念方面,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救援理念;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治理理念;重视"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阶段并重;由政府独家治理到政府与... 新中国六十年成立60年以来,突发灾难治理取得巨大成果。在突发灾难治理理念方面,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救援理念;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治理理念;重视"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阶段并重;由政府独家治理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治理的转变。在突发灾难治理体系的发展方面,逐步完成了整体危机管理系统、国际合作治理突发灾难体系、治理突发灾难的技术支撑体系、多方参与治理突发灾难的体系的建设。突发灾难治理法律和政策方面,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展望未来的突发灾难治理,将坚持以人为本,更重视系统研究和协调,灾难治理机构将趋于常设中心加部门联动的模式,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突发灾难将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突发灾难 灾难治理 危机管理 政府管理 社会保障
下载PDF
灾难治理系统的建构及调控机制探讨
2
作者 唐凌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2-36,共5页
我国是世界上灾难比较严重的国家。灾难治理的价值不仅在于处理单个的灾难事件,而且在于从组织的长期发展来看问题,着眼于使系统向良性的轨道发展。文章建立了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灾难治理系统模型,提供一种灾难治理网络的建构与运行的思... 我国是世界上灾难比较严重的国家。灾难治理的价值不仅在于处理单个的灾难事件,而且在于从组织的长期发展来看问题,着眼于使系统向良性的轨道发展。文章建立了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灾难治理系统模型,提供一种灾难治理网络的建构与运行的思路和方法,在对各种灾难事件治理时,考虑到事件的现实状况,需要对评价指标、标准及权重等进行适当的修改,以实现灾难治理系统的建构与协调,这对我国灾难的预防和治理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治理 评价指标 模糊评价机制
下载PDF
灾难治理的制度逻辑与框架体系——基于中美两国的比较分析
3
作者 韩雪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68-73,共6页
中国的民本逻辑与美国的授权逻辑,都寻求灾难治理中及时响应快速凝聚共识。中国的民本逻辑内在地体现了制度的人文关怀。中美防灾减灾制度框架体系的演进显示,灾难治理的全生命周期都需要制度的引领与社会的协同。中国灾难治理体系需要... 中国的民本逻辑与美国的授权逻辑,都寻求灾难治理中及时响应快速凝聚共识。中国的民本逻辑内在地体现了制度的人文关怀。中美防灾减灾制度框架体系的演进显示,灾难治理的全生命周期都需要制度的引领与社会的协同。中国灾难治理体系需要在技术韧性、事前预防、注意地方性、社会整合动员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治理 制度 协同
下载PDF
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其启示——基于《反杜林论》的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程鹏 包国光 《理论视野》 CSSCI 2020年第10期11-16,共6页
作为晚年恩格斯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百科全书,《反杜林论》中包含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恩格斯将辩证法运用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中,构成了理解《反杜林论》观点的基本框架,而其中的生态思想又为人类的活动提供了价值... 作为晚年恩格斯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百科全书,《反杜林论》中包含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恩格斯将辩证法运用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中,构成了理解《反杜林论》观点的基本框架,而其中的生态思想又为人类的活动提供了价值旨向。《反杜林论》源于恩格斯所处的那个年代,但其中的观点和方法又超越了那个年代,是人类精神的精华,对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理论价值。在当代面对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反杜林论》所蕴含的理论方法和价值旨向对于我国治理生态灾难仍然具有重大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 灾难治理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灾难事件舆情治理研究与路径转向 被引量:4
5
作者 潘玉 陈虹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7-98,119-120,共13页
城市灾难事件舆情研究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当前,传统的灾难舆情应对系统已无法解决不断动态演化的、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城市灾难舆情治理问题。大数据分析能够为灾难舆情治理体系创新与路径转向提供有力支撑。它实现了对城市灾难事... 城市灾难事件舆情研究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当前,传统的灾难舆情应对系统已无法解决不断动态演化的、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城市灾难舆情治理问题。大数据分析能够为灾难舆情治理体系创新与路径转向提供有力支撑。它实现了对城市灾难事件舆情的关联性分析与全要素动态分析,精准化地进行灾难风险预警、舆情研判与灾难舆情应急响应,还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化媒体在灾难舆情引导与风险沟通方面的重要作用。未来,城市灾难事件舆情治理应以'城市'作为载体与纽带,从时、空两个向度实现研究路径转向,即从区域差异视角,深入剖析多灾种城市灾难事件舆情空间分布规律;从历史比较视角,深入优化城市灾难事件舆情响应与决策方案。在此基础上,以建立韧性城市为目标,完善城市灾难事件舆情多主体协同治理、分类综合治理机制创新,实现城市灾难事件舆情的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城市灾难事件 灾难舆情治理 知识图谱 善治
原文传递
与智能“共济”:灾难传播中社交机器人对用户参与的影响路径探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徐健 欧翔 邹禧乾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51,65,共17页
发挥社交机器人这一社会行动者在灾难事件传播中与人类合力的正向作用,对灾难治理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前提是需要明晰社交机器人对用户参与的影响路径及其与人类相比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本研究基于MASA范式和详尽可能性模型,以微博平台上... 发挥社交机器人这一社会行动者在灾难事件传播中与人类合力的正向作用,对灾难治理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前提是需要明晰社交机器人对用户参与的影响路径及其与人类相比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本研究基于MASA范式和详尽可能性模型,以微博平台上2022年的灾难传播影响力排名前8的事件为例,比较了社交机器人和人类账户运用社交线索对用户参与的影响效果、各自社交脚本及其差异。研究发现,运用“行动支持”主题、“人类关怀-幸存者”“责任”和“动员”框架、账号身份为个人媒体和专业媒体、粉丝数在[1000,9999]区间或达到百万及以上、混合模态(图文或视频配文)、文本长度在140字以上且折叠的社交线索的社交机器人能够有效激发用户参与。基于与人类账号社交脚本的对比,本研究提出,社交机器人在灾难事件中有着与人类共同的以情呼唤“救助”、呼吁“三思而后行”、增强信息判断力和原创性、以再中心化促进“多主体共治”、引导用户“深阅读”五个优化设计的方向,代表了社交机器人与人类在未来灾难风险中“同舟共济”的可能性路径。这对于构建风险时代人机共生共荣的和谐关系,挖掘新型技术服务灾难治理的潜在价值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机器人 灾难传播 用户参与 灾难治理 详尽可能性模型
原文传递
协力治理与行政问责的理论与实践——以莫拉克风灾为例
7
作者 刘鸿升 李柏谕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2013年第2期124-146,共23页
本文讨论巨灾条件下的协力治理与行政问责。文章首先重新思考协力治理与行政问责的理论概念与最新研究趋势,据此厘清问责的内涵与定义,区别行政组织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制度问责与治理问责及两者关系。继而讨论现行灾害治理的法规与制度... 本文讨论巨灾条件下的协力治理与行政问责。文章首先重新思考协力治理与行政问责的理论概念与最新研究趋势,据此厘清问责的内涵与定义,区别行政组织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制度问责与治理问责及两者关系。继而讨论现行灾害治理的法规与制度设计,更进一步深入探讨行政组织如何纳入更多元的其他部门行为者.提升行政组织的灾难治理能力。并对莫拉克台风火后重建推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力治理 行政问责 灾难治理 制度问责 治理问责
原文传递
疫情叙事与哲学反思 被引量:3
8
作者 韩庆祥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1,共8页
"新冠疫情"暴发,是全人类与一种全球未知病毒的遭遇战,也是一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这一事件既是一面镜子,它把整个中国社会真实状态在一定意义上呈现出来了;它又是一种疫情叙事和典型样本,从中可使我们"把好中国脉&q... "新冠疫情"暴发,是全人类与一种全球未知病毒的遭遇战,也是一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这一事件既是一面镜子,它把整个中国社会真实状态在一定意义上呈现出来了;它又是一种疫情叙事和典型样本,从中可使我们"把好中国脉""开好中国方",积极推动中国社会历史进步。在注重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经验的同时,学界还要透过对疫情的"感动模式",而对"疫情叙事"进行深刻反思。一个善于反思的民族,是具有高度理性自觉从而能不断获得进步动力的民族,因为它能使我们增强对苦难的历史记忆,不再重犯历史性错误。忘记苦难,是一种悲剧。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更看重经验,对反思教训相对重视不够。这种对待教训的态度,可能使我们重蹈覆辙,衍生更多教训。当下,我们需要自觉反思这场重大疫情所蕴含的教训,把这种反思转化为"改革""重构",转化为具有理性的社会启蒙、积极预防、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灾难治理能力建设。我们所要进行的深刻反思,是哲学反思。这种反思,可集中围绕"真与假""日常指令性管理体系与创新自主治理体系""纵向管理体制机制与横向治理体制机制""苛求他人与反省自身""强组织与弱个人""大与小""权力与能力""事前思维与事后思维""底线与高线""政治与民生"进行。通过反思,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上述十个方面的关系,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打牢支点,彰显制度优势,就一定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再创造"中国之治"奇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叙事 哲学反思 制度优势 灾难治理能力建设
原文传递
Looking Back and Beyond Sendai:25 Years of International Policy Experience o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被引量:9
9
作者 Sálvano Brice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The evolution in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in the 25 years of global cooperation on this issue has been uneven. While advances in knowledge have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ll nature... The evolution in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in the 25 years of global cooperation on this issue has been uneven. While advances in knowledge have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ll nature of risk—the combination of hazards meeting vulnerability—the application of such knowledge has not been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stitutional and technical mechanisms to address the full range of risk elements. Governance of risk(policies, legisl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s) still focuses largely on preparing to respond to the hazards and planning for recovery. This leaves largely unattended the vulnerability component of risk, which is the only component on which change can be effected.Governance arrangements, risk assessments, early warning systems, and other institutional and technical capacities still concentrate on natural hazards and this is the main change that remains to be substantively addre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Risk governance Risk management
原文传递
The Emergence of a Globalized System for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and Challenges for Appropriate Governance 被引量:2
10
作者 Steven JJensen Shirley Feldmann-Jensen +1 位作者 David MJohnston Nancy ABrow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1期87-93,共7页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DRM) is undergoing noteworthy changes, reflecting the broader shifts in global and local levels of governance. At the global level two significant changes are of interest:(1) the shift from mo...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DRM) is undergoing noteworthy changes, reflecting the broader shifts in global and local levels of governance. At the global level two significant changes are of interest:(1) the shift from monolithic structures of global governance to a wide range of organizations that can be brought together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2) the emergence of a globalized system of DRM, with technological,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capacities enhancing DRM’s ability as a unit in near real time across the globe. At the local level there is an increase in ability to govern and develop creative solutions for complex problems that follow rapid urbanization. The importance of getting the global–local interface to work in tandem has been highlighted by recent hazard events, such as the 2011 Tohoku Earthquake and Tsunami. From a broad view of global and local shifts, a strategic role is becoming clearer at the national level for enhanc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global and local levels.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a globalized system of DRM, the local level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its capacity without the heavy investment that might have been required to develop these capacities in isolation. One key to achieving this is adiffusion of DRM higher education, supported by an enhanced system of information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Global governance GLOBALIZATION Globalized systems Local governance National governa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