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灿烂甲酚蓝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及其在蛋白质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1
作者 高峰 朱昌青 +1 位作者 汪乐余 王伦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4-326,共3页
对阳离子染料灿烂甲酚蓝 (BCB)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时的溶液的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同时还研究了BCB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形成的现场二聚体的荧光性能 ,并用其现场二聚体作为探针 ,首次用于蛋白质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用于牛... 对阳离子染料灿烂甲酚蓝 (BCB)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时的溶液的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同时还研究了BCB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形成的现场二聚体的荧光性能 ,并用其现场二聚体作为探针 ,首次用于蛋白质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用于牛血清白蛋白的测定 ,线性范围为 0~ 7mg/L ,检测限为 3.6 6× 10 -3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烂甲酚蓝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牛血清白蛋白 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测定 染料
下载PDF
灿烂甲酚蓝褪色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 被引量:16
2
作者 高峰 朱英贵 王伦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38,共3页
在pH 2的HCl缓冲溶液和增敏剂对氨基苯磺酸存在下 ,抗坏血酸还原灿烂甲酚蓝并使之褪色 ,褪色反应的体系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 ,建立了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 ,该方法的检出限为 0 2 8mg/L ,对0 40mg/L的抗坏血酸测定的... 在pH 2的HCl缓冲溶液和增敏剂对氨基苯磺酸存在下 ,抗坏血酸还原灿烂甲酚蓝并使之褪色 ,褪色反应的体系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 ,建立了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 ,该方法的检出限为 0 2 8mg/L ,对0 40mg/L的抗坏血酸测定的RSD为 1 2 % (n =1 1 ) ,线性范围为 0 2 4~ 32mg/L ,方法可应用于药品、合成样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烂甲酚蓝 褪色光度法 测定 抗坏血酸 维生素C
下载PDF
用灿烂甲酚蓝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素钠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孙伟 焦奎 +1 位作者 牛学良 陆路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22-1324,共3页
在pH 3.0的Britton-Robinson (B-R)缓冲溶液中,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灿烂甲酚蓝与肝素钠的相互作用. 灿烂甲酚蓝在592 nm处有一特征吸收峰, 加入肝素钠后, 吸收峰强度降低但没有新的吸收峰出现, 表明两者能够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 在最佳... 在pH 3.0的Britton-Robinson (B-R)缓冲溶液中,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灿烂甲酚蓝与肝素钠的相互作用. 灿烂甲酚蓝在592 nm处有一特征吸收峰, 加入肝素钠后, 吸收峰强度降低但没有新的吸收峰出现, 表明两者能够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 在最佳条件下, 利用溶液吸光度值的降低与肝素钠浓度的关系建立了测定肝素钠浓度的分光光度法, 线性范围为0.6~6.0 mg·L-1, 摩尔吸光系数ε=1.03×106 L·mol-1·cm-1, 检测限(3σ)为0.173 mg·L-1. 将该方法应用于肝素钠注射液浓度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肝素钠 灿烂甲酚蓝 褪色
下载PDF
聚灿烂甲酚蓝膜修饰电极测定抗坏血酸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周跃明 马建国 +2 位作者 范杰平 梁喜珍 应敏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1-54,共4页
电化学聚合制备了聚灿烂甲酚蓝薄膜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二步法电聚合制备的修饰电极性能优于一步法电聚合,在该电极上抗坏血酸的过电位降低320mV,催化氧化峰电流与抗坏血酸的浓度在2×... 电化学聚合制备了聚灿烂甲酚蓝薄膜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二步法电聚合制备的修饰电极性能优于一步法电聚合,在该电极上抗坏血酸的过电位降低320mV,催化氧化峰电流与抗坏血酸的浓度在2×10-5~5×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82。方法可用于药品及食品中抗坏血酸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烂甲酚蓝 二步法电化学聚合 电催化 抗坏血酸
下载PDF
用锰(Ⅱ)-氨三乙酸-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高碘酸钾-灿烂甲酚蓝体系催化光度法测定锰 被引量:27
5
作者 吴和舟 郑肇生 +1 位作者 丁春令 曾志聪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085-1088,共4页
基于存在活化剂氨三乙酸和增敏剂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灿烂甲酚蓝的反应,拟定了测定痕量锰的催化光度法,讨论了有关反应机理。本法由于添加了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灵敏度揭高2.5倍,测定锰含量线性范围为8.... 基于存在活化剂氨三乙酸和增敏剂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灿烂甲酚蓝的反应,拟定了测定痕量锰的催化光度法,讨论了有关反应机理。本法由于添加了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灵敏度揭高2.5倍,测定锰含量线性范围为8.0×10-4~8.0×10-3mg/L,检出限为7.0×10-5mg/L,相对标准偏差为4.7%(n=11),可用于测定茶叶和水样中的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灿烂甲酚蓝 茶叶 CTMAB
下载PDF
银纳米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灿烂甲酚蓝的催化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高迎春 李茂国 +1 位作者 王广凤 方宾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8-81,共4页
用共价修饰法制备了银纳米修饰电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进行了表征和研究。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对灿烂甲酚蓝(BCB)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有较强的催化作用,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4.0×10-7~2.1... 用共价修饰法制备了银纳米修饰电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进行了表征和研究。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对灿烂甲酚蓝(BCB)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有较强的催化作用,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4.0×10-7~2.1×10-4mol 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9,检出限为1.5×10-8mol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粒子 修饰电极 灿烂甲酚蓝 电化学催化
下载PDF
灿烂甲酚蓝在DNA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5
7
作者 孙伟 杨茂霞 +1 位作者 钟江华 焦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9-502,共4页
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巯基乙醇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形成巯基乙醇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用乙基-(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偶联试剂,分别将鲱鱼精单链DNA(ssDNA)和双链DNA(dsDNA)固定于金电极表面形成ssDNA和d... 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巯基乙醇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形成巯基乙醇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用乙基-(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偶联试剂,分别将鲱鱼精单链DNA(ssDNA)和双链DNA(dsDNA)固定于金电极表面形成ssDNA和dsDNA修饰电极.考察了灿烂甲酚蓝(BCB)在不同DNA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BCB在ssDNA和dsDNA修饰电极上的吸附常数分别为1.67×10~4和3.22×10~4L·mol^(-1),BCB与ssDNA主要以静电作用结合,而与dsDNA作用存在静电和嵌插两种模式.dsDNA对BCB具有更高的亲和力,使BCB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电化学杂交指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乙醇 DNA 自组装膜 金电极 电化学 灿烂甲酚蓝
下载PDF
过氧化氢氧化灿烂甲酚蓝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铝 被引量:11
8
作者 龚仁敏 陈秋宜 刘志礼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1-73,共3页
基于pH3.6的乙酸 乙酸钠缓冲介质中Al3+对过氧化氢氧化灿烂甲酚蓝(BCB)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提出了测定痕量铝的新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研究了该法的适宜反应条件,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0ng mL,检出限为0.9ng mL。方法已用于样品中痕量... 基于pH3.6的乙酸 乙酸钠缓冲介质中Al3+对过氧化氢氧化灿烂甲酚蓝(BCB)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提出了测定痕量铝的新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研究了该法的适宜反应条件,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0ng mL,检出限为0.9ng mL。方法已用于样品中痕量铝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分析 过氧化氢 灿烂甲酚蓝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环境污染分析
下载PDF
灿烂甲酚蓝共振光谱散射法测定脱氧核糖核酸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晨 陈小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5-688,共4页
研究了灿烂甲酚蓝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在pH=10.8~11.5的范围内,DNA的加入导致灿烂甲酚蓝共振光散射的增强,在347nm处,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其强度与DN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 研究了灿烂甲酚蓝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在pH=10.8~11.5的范围内,DNA的加入导致灿烂甲酚蓝共振光散射的增强,在347nm处,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其强度与DN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谱散射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1000μg/L,检出限为23.3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烂甲酚蓝 共振光散射法 脱氧核糖核酸 DNA 测定 光谱法
下载PDF
灿烂甲酚蓝-溴酸钾-硫酸体系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甲醛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峰 章丽 王伦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30-632,共3页
基于硫酸介质中甲醛能催化溴酸钾氧化灿烂甲酚蓝的反应 ,使其荧光淬灭 ,建立了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甲醛的新方法 ,线性范围为 0 .0 3— 0 .2 9mg·L-1,检出限为 8.4× 10 -6 mg·L-1。该法简便快速 ,常见物质干扰小 ,用... 基于硫酸介质中甲醛能催化溴酸钾氧化灿烂甲酚蓝的反应 ,使其荧光淬灭 ,建立了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甲醛的新方法 ,线性范围为 0 .0 3— 0 .2 9mg·L-1,检出限为 8.4× 10 -6 mg·L-1。该法简便快速 ,常见物质干扰小 ,用于家居空气中痕量甲醛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烂甲酚蓝-溴酸钾-硫酸体系 催化荧光光度法 测定 痕量分析 甲醛 大气污染 大气监测
下载PDF
灿烂甲酚蓝电化学探针测定脱氧核糖核酸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振永 焦奎 +1 位作者 孙伟 李清军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6-9,共4页
运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灿烂甲酚蓝(BCB)与DNA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以其为电化学探针测定DNA的方法.在pH 6.5的B-R缓冲溶液中,BCB在玻碳电极上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加DNA到BCB溶液中并在27℃恒温反应70 min后,溶液中没有新的氧化还原峰出现,... 运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灿烂甲酚蓝(BCB)与DNA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以其为电化学探针测定DNA的方法.在pH 6.5的B-R缓冲溶液中,BCB在玻碳电极上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加DNA到BCB溶液中并在27℃恒温反应70 min后,溶液中没有新的氧化还原峰出现,而原有的BCB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峰电位稍有负移,表明两者在该条件下生成一种非电化学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导致溶液中游离BCB浓度降低,相应的峰电流降低.对结合反应的条件和电化学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条件下,峰电流减小的程度与DNA浓度呈分段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电化学分析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0×10-7~6.00×10-5mol·L-1,应用于微量核酸试样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烂甲酚蓝 DNA 伏安法 电化学探针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灿烂甲酚蓝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峰 章丽 +1 位作者 卞桂荣 王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43-1845,共3页
利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法研究了小分子染料灿烂甲酚蓝(BCB)与小牛胸腺DNA(ct DNA)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DNA在低浓度时,BCB能结合DNA形成1∶1的化合物,结合常数为4.3×104L.mol-1,DNA与BCB的主要结合方式是“静电作用”方式;而... 利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法研究了小分子染料灿烂甲酚蓝(BCB)与小牛胸腺DNA(ct DNA)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DNA在低浓度时,BCB能结合DNA形成1∶1的化合物,结合常数为4.3×104L.mol-1,DNA与BCB的主要结合方式是“静电作用”方式;而在较高浓度时,则变成“嵌入作用”方式。为了进一步证明BCB分子嵌入到DNA,利用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BCB的包合行为来研究。实验证明,BCB分子能进入HP--βCD的疏水性空腔形成包合物,稳定常数为1.98×103L.mol-1;高浓度DNA存在时,BCB分子从HP--βCD空腔中离解而与DNA发生嵌入作用。据此可推断出BCB分子能嵌入到DNA的双螺旋沟槽中。BCB分子属经典的嵌入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烂甲酚蓝(BCB) 小牛胸腺(DNA) 紫外-可见光谱法
下载PDF
聚灿烂甲酚蓝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6
13
作者 罗济文 李家洲 +1 位作者 李家贵 陈渊 《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18-22,共5页
在含灿烂甲酚蓝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扫描.在经预处理的玻碳电极上形成了聚合物薄膜.在-0.7V-+0.9V(vsSCE)的扫描电位范围和弱碱性介质中形成的薄膜具有较高电活性和稳定性.制备好的聚灿烂甲酚蓝修饰电极在磷酸缓冲溶液的循环... 在含灿烂甲酚蓝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扫描.在经预处理的玻碳电极上形成了聚合物薄膜.在-0.7V-+0.9V(vsSCE)的扫描电位范围和弱碱性介质中形成的薄膜具有较高电活性和稳定性.制备好的聚灿烂甲酚蓝修饰电极在磷酸缓冲溶液的循环伏安曲线有两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随pH升高而向负电位方向移动.该电极对NADH的电化学氧化有催化作用,使其氧化电位负移了270mV并增大了氧化峰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烂甲酚蓝 玻碳电极 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电化学性质 电催化氧化 还原态辅酶烟酰胺腺膘呤二核苷酸 NADH
下载PDF
氯酸钾-灿烂甲酚蓝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秀萍 王洪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06-608,共3页
在0.1mol/L硫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对KClO3氧化灿烂甲酚蓝的褪色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催化光度分析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研究了反应的适宜条件及动力学参数。在最大吸收波长630nm及选择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线性... 在0.1mol/L硫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对KClO3氧化灿烂甲酚蓝的褪色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催化光度分析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研究了反应的适宜条件及动力学参数。在最大吸收波长630nm及选择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线性范围为0.05~0.4μg/mL,检出限为0.014μg/mL。该法直接用于雨水和湖水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光度法 灿烂甲酚蓝 亚硝酸根 氯酸钾
下载PDF
灿烂甲酚蓝二聚体作为荧光探针测定人血清白蛋白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峰 王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95-396,398,共3页
阳离子染料灿烂甲酚蓝(BCB)在适宜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或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存在时形成二聚体。研究了以此形成的现场二聚体作为荧光探针测定蛋白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二聚体具有弱荧光,其荧光强度的回升与体... 阳离子染料灿烂甲酚蓝(BCB)在适宜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或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存在时形成二聚体。研究了以此形成的现场二聚体作为荧光探针测定蛋白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二聚体具有弱荧光,其荧光强度的回升与体系中蛋白质的量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7.8μg·ml-1,检出限为3.89×10-3μg·ml-1。用于人血清白蛋白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灿烂甲酚蓝 人血清白蛋白 二聚体
下载PDF
聚灿烂甲酚蓝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秋霞 李国宝 +1 位作者 刘祥兵 王雪琳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11-214,共4页
在pH=6.69的PBS中灿烂甲酚蓝的循环伏安图上(扫描电位区间为-0.5V~0.5V)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0.24V和Ep.c=-0.35V。当扫描电位上限增至1.0V时,灿烂甲酚蓝发生电氧化聚合,最后在石墨碳电极上形成稳定的聚合物膜。该修饰... 在pH=6.69的PBS中灿烂甲酚蓝的循环伏安图上(扫描电位区间为-0.5V~0.5V)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0.24V和Ep.c=-0.35V。当扫描电位上限增至1.0V时,灿烂甲酚蓝发生电氧化聚合,最后在石墨碳电极上形成稳定的聚合物膜。该修饰膜电极的循环伏安图上亦有一对氧化还原峰,但峰电位分别正移至Ep.a=-0.050V和Ep.c=-0.125V,说明该聚合物不同于单体。同时该氧化峰Ip.a与υ1/2成正比,说明电荷在膜中的传递为扩散控制。实验表明,亚硝酸盐能够在聚灿烂甲酚蓝膜修饰电极上被催化还原,黄嘌呤能够在聚灿烂甲酚蓝膜修饰电极上被催化氧化,且催化峰电流分别与亚硝酸根和黄嘌呤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可用于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灿烂甲酚蓝 修饰电极 亚硝酸盐 黄嘌呤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灿烂甲酚蓝与血浆蛋白质结合性质及蛋白质构象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新 周玲玲 +3 位作者 郝俊旭 王晓芳 徐亮 刘彬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在模拟的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发射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圆二色(Circular dichroism,CD)光谱等技术研究了灿烂甲酚蓝(Brilliant cresyl blue,BCB)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结合性... 在模拟的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发射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圆二色(Circular dichroism,CD)光谱等技术研究了灿烂甲酚蓝(Brilliant cresyl blue,BCB)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结合性质以及药物的结合对H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BCB和能猝灭HSA的内源荧光,BCB对HSA的荧光猝灭是形成HSA-BCB复合物的静态猝灭过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BCB对HSA荧光的静态猝灭.BCB与HSA分子Trp残基的距离r小于7 nm,说明HSA与BCB之间能够发生非辐射能量转移,但由于r>R0值,这说明形成HSA-BCB复合物导致的静态猝灭是HSA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BCB与HSA相互作用形成HSA-BCB复合物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疏水作用力和氢键在形成HSA-BCB复合物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CD光谱的结果说明BCB与HSA的相互作用形成的HSA-BCB复合物导致了HSA的构象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灿烂甲酚蓝 血浆蛋白质 结合性质 构象变化
下载PDF
灿烂甲酚蓝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海霞 盛丽 韩小茜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159-161,共3页
基于磷酸介质中,灿烂甲酚蓝与痕量亚硝酸根发生重氮化反应,其荧光强度降低,建立了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用正交法确定最佳测定条件.该法测定亚硝酸根的线性范围为0.04-0.4μg/mL,检测限为1.13×10^-9g/mL.方法操作简... 基于磷酸介质中,灿烂甲酚蓝与痕量亚硝酸根发生重氮化反应,其荧光强度降低,建立了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用正交法确定最佳测定条件.该法测定亚硝酸根的线性范围为0.04-0.4μg/mL,检测限为1.13×10^-9g/mL.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用于测定样品中的亚硝酸根,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烂甲酚蓝 亚硝酸根 荧光猝灭法 正交实验设计
下载PDF
灿烂甲酚蓝标记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孝容 刘志昌 刘凡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66-68,共3页
研究了灿烂甲酚蓝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提出了测定ctDNA的新的光度分析法。室温、pH8.1tris-HCl的条件下,ctDNA的加入使灿烂甲酚蓝在其最大吸收波长636nm处的吸光度明显下降,下降的程度与ctDNA的含量呈线性关系,ctDNA质量浓度在0~3.0... 研究了灿烂甲酚蓝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提出了测定ctDNA的新的光度分析法。室温、pH8.1tris-HCl的条件下,ctDNA的加入使灿烂甲酚蓝在其最大吸收波长636nm处的吸光度明显下降,下降的程度与ctDNA的含量呈线性关系,ctDNA质量浓度在0~3.0μg/ml范围内与ΔA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A=0.0032+0.0984Cμg/mlr=0.9987,方法的检出限3σ/k为0.125μg/ml。该方法具有仪器简单,快速,选择性好等特点,对合成样品中ctDNA测定,RSD%=1.5~1.9,回收率在101%~104%,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胸腺DNA 灿烂甲酚蓝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灿烂甲酚蓝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及光谱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鹏 廖天录 +1 位作者 吕麟华 赵强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29-31,共3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灿烂甲酚蓝(BCB)在裸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BCB在裸玻碳电极上是两个一电子一质子氧化还原过程,带正电的BCB与带负电的DNA磷酸基团以静电模式结合,键合常数为2.97×104M-1.
关键词 DNA 灿烂甲酚蓝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