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炎症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马梦珂 张浩 王文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究全身炎症评分(SI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2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429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探究全身炎症评分(SI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2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429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3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294例)和预后不良组(135例)。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IS、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四者联合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年龄、心房颤动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RP、NSE、同型半胱氨酸及SI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S、入院时NIHSS评分、CRP和NSE是AIS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IS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2(95%CI:0.670~0.775),灵敏度为54.8%,特异度为83.7%,联合入院时NIHSS评分、CRP和NSE可以提高对模型的预测效能,AUC为0.841(95%CI:0.800~0.883),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81.3%。结论SIS是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入院时NIHSS评分、CRP和NSE对预后不良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评分 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法在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马文君 宁丽梅 +2 位作者 戚本华 梁馨苓 余薇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7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评价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法(MIS)对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态的评估作用。方法:对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应用MIS法进行营养评估,同时测定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血钙(Ca)、血磷(P)、C-反应蛋白(CRP)及透析前后血... 目的:评价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法(MIS)对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态的评估作用。方法:对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应用MIS法进行营养评估,同时测定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血钙(Ca)、血磷(P)、C-反应蛋白(CRP)及透析前后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计算透析充分性指标:尿素清除率(Kt/v)、尿素减少率(URR)和蛋白分解率(PCR)。并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透析后人体组成指标:体重(WT)、体质指数(BMI)、全身水量(TBW)、脂肪组织(FATMASS)和非脂肪组织(FFM)等。结果:蛋白质营养不良(ALB(35 g/L)、贫血(Hb(110 g/L)和高磷血症(P>1.8 mmol/L)发生率分别为47.5%、73.8%和70.0%。所有病人的MIS评分均属于轻、中度营养不良。MIS评分与WT、BMI、FAT MASS、ALB、TRF、Hb、CRP和透析前Scr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Kt/v与URR、PCR呈正相关(P(0.001,P<0.05),与WT、BMI、FAT MASS、FFM、TBW呈负相关(P(0.001,P<0.005,P<0.05)。结论:低蛋白血症、贫血、高磷血症是血液透析病人的主要营养问题。MIS法对血液透析病人有良好的营养评价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早期营养不良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
下载PDF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评估和判断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 被引量:33
3
作者 桂志红 王会玲 张金元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10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对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的临床评价和判断。方法对上海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行维持性PD的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状...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对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的临床评价和判断。方法对上海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行维持性PD的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状态进行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odified quantitative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MQSGA)和MIS,同时检测PD患者人体测量指标、生化指标和微炎症指标,并分析MIS对营养不良-炎症状态的评价效能及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共98例。按照MQSGA标准,营养不良者96例,占97.96%,其中轻度64例,占65.31%,中度27例,占27.55%,重度5例,占7.10%。按照MIS标准,98例PD患者全部为营养不良,占100%,其中轻度52例,占53.06%,中度39例,占39.80%,重度7例,占7.14%。MIS分值越高,患者年龄越大,营养状况越差,微炎症状态越严重。MIS与PD患者贫血指标、营养指标和人体测量指标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微炎症指标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与各指标的相关系数高于MQSGA。结论 MIS可准确评估和判断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随着MIS分值的增加,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状态亦愈加严重,且高龄患者具有较高的MIS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 改良主观营养评估 维持性腹膜透析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评分与主观综合评估的对比 被引量:3
4
作者 毛炜 吕丛奎 包崑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目的:比较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与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营养状况和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于纳入观察时及纳入后6个月进行SAG评估和MIS评估,观察SGA评价为不同营养级别患者... 目的:比较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与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营养状况和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于纳入观察时及纳入后6个月进行SAG评估和MIS评估,观察SGA评价为不同营养级别患者MIS的分布和均值,评价SGA与MIS的相关性。结果:共评估144例次,SGA评价为A级的33例次,MIS(7.38±1.66),其中0~10分27例次(81.82%),11~21分6例次(18.18%);SGA评价为B级的89例次,MIS(10.96±2.25),其中0~10分32例次(35.96%),11~20分57例次(64.04%);SGA评价为C级的22例次,MIS 16.24±2.23,其中11~20分20例次(90.91%),MIS 21~30分2例次(9.09%)。SGA分级与MIS显著相关(spearman直线相关检验,r=0.714,P<0.01)。结论:SGA评估与MIS虽有相关性,但SGA不同分级的MIS分布存在重叠,因此评估结果难以完全对应。MIS建立了一个的相对完善的评估测量工具,因而在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和预后方面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
下载PDF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评估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丹丹 刘桂凌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6年第8期482-486,共5页
目的通过营养不良-炎症评分系统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患者进行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score,MIS),同时检测腹膜透析患者人... 目的通过营养不良-炎症评分系统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患者进行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score,MIS),同时检测腹膜透析患者人体测量指标、握力、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钠、超敏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并分析MIS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腹膜透析患者共91例,其中男43例,女48例,平均年龄为(49.3±17.2)岁,均为营养不良者,其中轻度43例,中度46例,重度2例。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上臂肌围及握力均较轻度营养不良患者明显下降(P<0.05);与营养相关的生化指标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亦明显下降(P<0.05);在铁代谢指标中总铁结合力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明显降低(P<0.05);而微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在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中则明显升高。MIS与体质量、上臂肌围、白蛋白、前白蛋白、尿酸、握力、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呈负相关,而与铁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素呈正相关。而性别、握力及白蛋白对MIS有显著影响。结论 MIS可用以评估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随着MIS分值的增加,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状态也越重。而高龄、白蛋白水平低或握力低的患者有较高的MIS分值,营养状况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腹膜透析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 蛋白质能量消耗
下载PDF
营养干预对连续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炎症评分及营养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菲 张文青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4期2-4,共3页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连续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不良炎症评分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我院收治的55例MHD患者,实施营养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常规营养指标及营养不良炎症(MIS)评分等指标。结果所选取55例患者护理干预后MI...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连续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不良炎症评分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我院收治的55例MHD患者,实施营养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常规营养指标及营养不良炎症(MIS)评分等指标。结果所选取55例患者护理干预后MIS评分为(5.53±1.56)分,干预前为(6.39±2.0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血红蛋白(Hb)、身体质量指数(BMI)外,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Mb)及上臂肌围(MAMC)等营养指标均得到提升(P<0.05)。结论 MHD患者应用营养干预,可改善各项常规营养指标评分及MIS评分,提示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干预 连续性血液透析 不良炎症评分 营养指标
下载PDF
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血清MMP-9、TIMP-1与炎症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杜鹏程 韩璠 谷九莲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0年第6期443-446,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与炎症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目的研究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与炎症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5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Hp感染情况、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炎症评分以及血清MMP-9、TIMP-1水平等病历资料,根据Hp感染情况,将83例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设为Hp感染组,42例非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设为非Hp感染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及炎症评分,分析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血清MMP-9、TIMP-1与炎症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Hp感染组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及炎症评分均明显高于非Hp感染组(t=6.440、6.941、4.417,P均=0.000);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与炎症评分呈正相关性(r=0.712、0.703,P均=0.000)。结论 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及炎症评分均明显高于非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与炎症评分呈正相关性,以MMP-9、TIMP-1为作用靶点防控Hp感染性胃溃疡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炎症评分
下载PDF
炎症评分对肝细胞癌化疗栓塞术患者预后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建章 王海久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6期10182-10187,共6页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现阶段对影响TACE患者术后生存的预后因素仍需要进一步探究。相关研究显示,炎症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炎症反应可以为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提供合...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现阶段对影响TACE患者术后生存的预后因素仍需要进一步探究。相关研究显示,炎症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炎症反应可以为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提供合适的微环境。因此通过炎症评分对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可能是方便、易获得、低成本和可靠的。本文旨在综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LMR)、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比率(LCR)在肝细胞癌化疗栓塞术(TACE)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预后评估 炎症评分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与同型半胱氨酸、鸢尾素及营养不良-炎症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宝群 闫燕 丁秀和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10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MHD)患者肌少症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鸢尾素(Irisin)及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score,MI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0月...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MHD)患者肌少症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鸢尾素(Irisin)及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score,MI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0月在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MHD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握力、步行速度、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诊断肌少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Hcy、Irisin水平,应用MIS量表进行营养不良-炎症评估。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在206例被研究对象中,56例(27.2%)患有肌少症。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龄、合并认知功能障碍、Hcy、MIS评分是影响MH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23,1.718,1.728,2.104,95%CI:值分别为1.111~1.820,1.222~2.223,1.348~2.446,1.424~3.442,P值分别为0.038,0.021,0.026,<0.001),Irisin是MH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OR=0.488,95%CI:0.089~0.762,P<0.001)。据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内部验证,发现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和区分度,C-index指数为0.822(95%CI:为0.734~0.887)。结论MIS评分、Hcy水平升高是MH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Irisin水平升高是MH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基于独立影响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提高对MHD患者并发肌少症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肌少症 同型半胱氨酸 鸢尾素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
下载PDF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对慢性胃炎患者胃肠激素、炎症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天浩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2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给予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对其胃肠激素、炎症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8)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给予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对其胃肠激素、炎症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单纯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肠激素、炎症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长抑素(S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慢性、活动性炎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慢性胃炎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胃肠激素,降低患者炎症评分,提高临床疗效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铝碳酸镁 慢性胃炎 胃肠激素 炎症评分
下载PDF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及对慢性炎症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沛玲 叶衬轩 袁燕文 《黑龙江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及对慢性炎症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8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应用替普瑞酮治疗方案,...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及对慢性炎症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8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应用替普瑞酮治疗方案,观察组应用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慢性炎症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炎症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炎症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于慢性胃炎采用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慢性炎症评分,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雷贝拉唑 替普瑞酮 慢性炎症评分 胃动力
下载PDF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与老年创伤性骨折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晓辉 黄燕虹 +3 位作者 许冬青 陈武生 黄国珠 秦育滨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第11期1229-1232,共4页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与老年创伤性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普宁市中医医院体检的300例老年(年龄>60岁)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评分分为营养正常组、潜在营养不良组和营养不良组,...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与老年创伤性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普宁市中医医院体检的300例老年(年龄>60岁)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评分分为营养正常组、潜在营养不良组和营养不良组,随访观察24个月,观察一般资料、创伤性骨折发生情况及实验室指标,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创伤性骨折发生的因素,探讨营养不良-炎症状态与创伤性骨折发生的关系。结果营养正常组110例(36.67%),潜在营养不良组132例(44.00%)和营养不良组58例(19.33%);103例出现创伤性骨折(34.33%),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降钙素原(PCT)、潜在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是老年创伤性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营养不良-炎症可增加老年创伤性骨折发生概率,PCT、潜在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是老年创伤性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 创伤性骨折 老年 营养
下载PDF
全身炎症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代焕 朱正秋 陈嘉劼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评分(systemic inflammation score,SI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发生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笔者医院神经内...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评分(systemic inflammation score,SI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发生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笔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AIS患者386例,根据患者入院后7天内是否发生SAP分为SAP组和非SAP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计算SI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40例(10.36%)患者发生了SAP,SAP组患者的年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NLR、PLR、NIHSS评分、SIS高于非SAP组,而ALB、LMR水平较低(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IS与NLR、PLR呈正相关(r=0.523、0.453,P<0.001),与LMR呈负相关(r=-0.733,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S为影响AIS患者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表明,SIS具有评估AIS患者发生SAP的价值。结论SIS是SAP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AIS患者发生SAP的简单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全身炎症评分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对慢性胃炎患者炎症评分及预后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妙 萧佩玉 《黑龙江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分析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及对慢性炎症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胃炎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单药治疗,观察组则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目的:分析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及对慢性炎症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胃炎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单药治疗,观察组则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慢性炎症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活动性炎症评分及慢性炎症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治疗中采用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可以促进胃黏膜修复,改善炎症状态,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雷贝拉唑 替普瑞酮 慢性炎症评分
下载PDF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和全身炎症评分联合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唱 周冬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5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全身炎症评分(systemic inflammation score,SIS)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全身炎症评分(systemic inflammation score,SIS)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AS患者128例作为AS组,并随机选取笔者医院健康体检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生化指标,计算SII、SI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S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SIS、SII均高于对照组,而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albumin,AL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水平较低(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II、SIS与RDW呈正相关(rs>0,P<0.05),与MPV呈负相关(rs<0,P<0.05),且SII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s<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SII、SIS均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II、SIS诊断AS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是0.712、0.681。二者联合检测AUC为0.734,特异性(87.3%)显著高于单一指标检测(82.7%、80.9%)。结论SII、SIS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指标,二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AS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全身炎症评分 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几类炎症评分评估肝细胞癌切除术后预后价值研究进展
16
作者 马海魁 王海久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7期11221-11226,共6页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内第五比较常见的癌症和第三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我国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第一位。现在对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手术切除是肝细胞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其预后仍不理想。HCC切除后,预后取决于...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内第五比较常见的癌症和第三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我国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第一位。现在对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手术切除是肝细胞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其预后仍不理想。HCC切除后,预后取决于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血管侵犯和切缘状况等因素。这些因素大部分只有在手术后才能确定。现阶段新兴的几种肝脏炎症评分是可以在手术前预测肝癌预后的潜在指标,大致包括白蛋白–胆红素分级(ALBI)、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分级(PALBI)、白蛋白–吲哚箐绿评分(ALICE)、甲胎蛋白联合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评分(A-FAR)、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的比值指数(APRL)。本文将阐述以上几类炎症评分对肝癌患者预后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脏炎症评分 分级 预后
下载PDF
炎症评分系统对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魏鑫 王玉霞 +2 位作者 邵学微 沈莲 陆海军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694-702,共9页
目的探究炎症评分系统(ISS)对预测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于日照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诊治的60例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 目的探究炎症评分系统(ISS)对预测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于日照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诊治的60例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64.0±4.6)岁。患者的末次随访时间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有ESCC患者均行IMRT和化疗(顺铂+5-氟尿嘧啶)。根据患者2年内的存活情况,将ESCC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ESCC患者治疗前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结果,计算炎症指标,包括全身炎症指数(SII)、全身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单核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M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比值(CAR)、C-反应蛋白与血清前白蛋白比值(CPR)和C-反应蛋白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CLR)。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ESCC患者预后相关的指标;根据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ISS;对ISS进行可视化并转化为ISS风险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评估ISS的预测效能;采用决策曲线评估ISS的临床获益。结果在2年随访期间,60例ESCC患者中,29例患者死亡、31例患者存活。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IRI[OR(95%CI):25.164(2.597~243.864),P=0.005]、PLR[OR(95%CI):41.486(4.202~409.600),P=0.001]、MHR[OR(95%CI):6.314(1.923~43.185),P=0.045]和CLR[OR(95%CI):8.027(1.215~53.041),P=0.031]是ESCC患者2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的ISS的计算公式为ISS评分=3.225×SIRI+3.725×PLR+1.843×MHR+2.083×CLR。本研究构建的ISS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AUC(95%CI):0.915(0.848~0.981),P<0.001]和稳定性。ISS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AUC(95%CI):0.933(0.874~0.991),P<0.001]、校准能力,可对使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获益。结论ISS是IMRT治疗ESCC患者预后的有效标志物,可对此类治疗方式的ESCC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食管鳞状细胞癌 预后 炎症评分系统
原文传递
营养炎症风险评分及其列线图模型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30天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白志芳 谈翠 侯波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究营养炎症风险评分(nutrition-inflammation risk score,NIRS)及其列线图模型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30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 目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究营养炎症风险评分(nutrition-inflammation risk score,NIRS)及其列线图模型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30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HF患者。根据患者30d的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NIRS和死亡预测模型。采用ROC分析、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老年HF患者死亡预测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97例老年HF患者,164例(20.6%)老年HF患者在30d内死亡。NIRS由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is nutrition index,PNI)、HGB-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hemoglobin,albumin,lymphocyte,platelet,HALP)评分、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和CRP-白蛋白比值(C-reaction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组成。多因素Logstic回归结果表明,NIRS(OR=11.867,95%CI:7.681~18.333,P<0.001)、高血压(OR=1.935,95%CI:1.18~3.175,P<0.001)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4.306,95%CI:2.611~7.1,P<0.001)是老年HF患者30d死亡的危险因素。此外,老年HF患者30d死亡列线图模型ACU为0.855;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吻合;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净获益良好。结论:INRS是老年HF患者30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此外,老年HF患者30d死亡列线图模型可个体化预测老年HF患者30d内的死亡风险,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识别死亡高风险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30天死亡 营养炎症风险评分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评分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宋建宁 李俊 +6 位作者 杨鋆 吴国聪 金岚 王今 杨盈赤 姚宏伟 张忠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91-1097,共7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评分(SII)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513例结直肠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11例,女202例;年龄为(64±12)岁...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评分(SII)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513例结直肠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11例,女202例;年龄为(64±12)岁。观察指标:(1)结直肠癌病人SII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2)结直肠癌病人SII的影响因素分析。以SII中位数为截断值,将病人分为高SII和低SII病人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选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或Kruskal-Willas分析并进行Bonferroni校正。采用线性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结直肠癌病人SII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513例病人的SII为355(253,507)。513例病人以SII中位数355为截断值,257例SII>355为高SII,256例SII≤355为低SII。高SII病人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术前白蛋白(Alb),CA125,肿瘤位置(左半结肠、右半结肠),肿瘤长径、手术方式(腹腔镜辅助、开腹),病理学T分期(T0期、T1期、T2期、T3期、T4期),病理学TNM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87±17)分,(37±5)g/L,8.80 U/mL(5.90 U/mL,14.15 U/mL),174、83例,(5.2±2.8)cm,208、44例,5、19、25、131、63例,34、98、94、14例;低SII病人上述指标分别为(91±13)分,(38±4)g/L,7.20 U/mL(5.40 U/mL,10.03 U/mL),200、56例,(4.0±1.9)cm,221、24例,8、39、35、118、45例,61、84、79、12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70、-3.211,Z=-3.799,χ^(2)=7.050,t=5.324,χ^(2)=6.179,Z=-3.390、-2.227,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SII与肿瘤长径呈正相关(r=0.390,P<0.05)、与术前Alb呈负相关(r=-0.200,P<0.05)。Wilcoxon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于右半结肠与左半结肠、行开腹手术与腹腔镜辅助手术病人SII分别为447(311,720)与352(251,493)、439(284,640)与345(243,481);肿瘤位于右半结肠与左半结肠病人,行开腹手术与腹腔镜辅助手术病人SI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ruskal-Willas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学T分期(T0、T1、T2、T3、T4期),病理学TNM分期(Ⅰ、Ⅱ、Ⅲ、Ⅳ期)病人SII分别为289(201,463)、296(210,398)、329(252,446)、369(265,505)、434(274,631),307(226,400)、380(260,503)、381(272,563)、376(273,634);不同病理学T分期病人、不同病理学TNM分期病人SI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直肠癌病人SII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PS评分、术前Alb、CA125、肿瘤位置、肿瘤长径、病理学N分期、病理学TNM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病人SII的相关因素(Beta值=-3.5,-15.8,3.7,106.3,51.8,115.1,104.7,141.2,95%可信区间为-5.7~-1.3,-22.6~-9.1,1.8~5.5,34.6~177.9,38.5~65.2,40.5~189.7,11.2~198.2、46.9~235.9,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肿瘤长径是结直肠癌病人SII的独立影响因素(Beta值=79.5,42.5,95%可信区间为8.4~150.7,26.6~58.4,P<0.05)。结论结直肠癌病人SII与肿瘤位置、肿瘤长径、术前Alb、病理学T分期、病理学TNM分期具有相关性。术前低蛋白血症提示高SII,肿瘤长径越长、肿瘤位于右半结肠、TNM分期越高、机体免疫炎症失衡状态更为严重。肿瘤位置和肿瘤长径是结直肠癌SII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全身免疫炎症评分 临床病理特征 相关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APACHE-Ⅱ标准Balthazar分级及胰外炎症评分系统对急性胰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比较 被引量:11
20
作者 董乐妹 洪万东 +1 位作者 吴建胜 王宏清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20-722,共3页
目的评估APACHE-Ⅱ、Balthazar分级及腹部CT胰外炎症评分系统(EPIC)三种临床标准对急性胰腺炎(AP)的预后价值。方法研究2007-07-01—2007-12-31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入院24 h内行腹部CT检查的AP患者178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 目的评估APACHE-Ⅱ、Balthazar分级及腹部CT胰外炎症评分系统(EPIC)三种临床标准对急性胰腺炎(AP)的预后价值。方法研究2007-07-01—2007-12-31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入院24 h内行腹部CT检查的AP患者178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临床评分标准预测重症AP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曲线下面积(AUROC),分析各评分标准对局部和全身并发症的预见能力。结果178例患者中诊断为重症者46例。轻症和重症AP患者三种临床评分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utoff值取4.5时EPIC评分标准判断重症AP的敏感度最高达0.870,特异度最高达0.884,AUROC最大达0.929。EPIC预测局部并发症、全身并发症的AUROC均最大。结论EPIC是入院24 h内预测重症AP有效的指标,对并发症亦有极佳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腹部CT胰外炎症评分系统 APACHE—Ⅱ Balthazar分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