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笔”的炒用
1
作者 王化清 《农村财务会计》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62-62,共1页
“笔”的炒用王化清提笔撰文或作画──命笔,意在言外的文字──曲笔,集体拟定一人写──执笔,轻松自如的文字──逸笔,用笔飞快地书写──走笔,多余无用的文字──赘笔,字或文章的起始──起笔,失败的词句绘画──败笔,中断写... “笔”的炒用王化清提笔撰文或作画──命笔,意在言外的文字──曲笔,集体拟定一人写──执笔,轻松自如的文字──逸笔,用笔飞快地书写──走笔,多余无用的文字──赘笔,字或文章的起始──起笔,失败的词句绘画──败笔,中断写作或绘画──辍笔,对上写信的谦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 写文章 绘画 后补充 炒用 王化 闲笔 诉讼 工笔 刀笔
下载PDF
蓄势陡转的炒用
2
作者 陈其祥 《阅读与写作》 1997年第3期34-34,共1页
写作中先进行层层铺垫,步步推进,直到高潮或是结局时忽然笔锋陡转,道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的技法,就叫做蓄势陡转。先看一篇例文: 抢座他冲了上去,两手扳住车门,用力一拉,胳膊肘朝后一捣,两腿一蹬,上了车。唉.只差一步,满座了。猛然,他... 写作中先进行层层铺垫,步步推进,直到高潮或是结局时忽然笔锋陡转,道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的技法,就叫做蓄势陡转。先看一篇例文: 抢座他冲了上去,两手扳住车门,用力一拉,胳膊肘朝后一捣,两腿一蹬,上了车。唉.只差一步,满座了。猛然,他发现前面一个空位,一个老奶奶正弯腰在提包里找东西。他挤到空位前,一屁股坐了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用 空位 结局 技法 写作 铺垫 车门 例文 旧报纸 笔锋
下载PDF
枣仁生用与炒用临床应用辨识
3
作者 黄维英 谢柳青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枣仁生用 临床应用 枣仁炒用 酸枣仁汤
下载PDF
用量减半的烤,炒用新型烹调油
4
作者 吴正达 《天津粮油科技》 1993年第2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烹调油
下载PDF
炒烘结合工艺对烘青绿茶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张荣祥 杜亚如 +4 位作者 张德 董智杰 倪德江 郑时兵 余志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9,共10页
以湖北宣恩县伍家台栽培茶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实验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探究烘青绿茶加工过程中滚炒环节的温度、投叶量及茶叶水分含量对烘青产品品质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优化滚炒环节工艺参数,确定最优工艺。结果表明:综合32项指标提取... 以湖北宣恩县伍家台栽培茶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实验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探究烘青绿茶加工过程中滚炒环节的温度、投叶量及茶叶水分含量对烘青产品品质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优化滚炒环节工艺参数,确定最优工艺。结果表明:综合32项指标提取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0.06%,以构建评价函数作为评判指标,结合主效应分析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滚炒环节温度(150±5)℃、投叶量2 kg、炒制后水分质量分数25%;烘青绿茶经滚炒后,感官评价结果发现其外形、香气、滋味、叶底得分较未经滚炒处理的样品均有所提高,涩味降低;茶叶条索匀整度、紧细度更好。研究显示,对于烘青绿茶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增加滚炒工艺环节对提升烘青绿茶品质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青绿茶 环节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炮制原理研究《中国药典》炒桃仁标准的合理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翟为民 文佳 +8 位作者 徐新房 张海霞 李千 王煜杰 姜水蓝 刘艺淇 张欣悦 杨超 李向日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6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在“杀酶保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炒桃仁的炮制原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探究桃仁炒制过程中苦杏仁苷的变化规律,测色计测定桃仁炒制中明度指数(L^(*))、红绿指数(a^(... 目的:在“杀酶保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炒桃仁的炮制原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探究桃仁炒制过程中苦杏仁苷的变化规律,测色计测定桃仁炒制中明度指数(L^(*))、红绿指数(a^(*))、黄蓝指数(b^(*))的变化;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索桃仁炮制过程中色差与其苦杏仁苷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桃仁燀后再炒,至见焦斑,D-苦杏仁苷含量显著增加,L-苦杏仁苷含量下降,总苦杏仁苷含量基本一致;再炒,焦斑明显时D-苦杏仁苷含量下降。不同炒制程度桃仁中D-苦杏仁苷含量与a^(*)值呈显著正相关,与b^(*)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燀桃仁微炒促进L-苦杏仁苷向D-苦杏仁苷转化,使D-苦杏仁苷含量增加,D-苦杏仁苷的含量会逐渐降低,故应避免炮制过度;桃仁炮制过程中颜色改变与其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具有相关性;《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关于炒桃仁性状描述及含量测定限度规定合理,符合炮制目的,有助于保证炒桃仁饮片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炮制原理 苦杏仁苷 炮制火候 色差
下载PDF
国家药品计划抽检品种麸炒薏苡仁质量问题分析及评价
7
作者 刘丽娜 王赵 +3 位作者 王丹丹 昝珂 金红宇 魏峰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10期1173-1181,共9页
目的:通过国家药品计划抽检工作,对药食两用中药材麸炒薏苡仁的质量进行考察,了解麸炒薏苡仁饮片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完善麸炒薏苡仁检验标准,为药品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和使用环节抽取麸炒薏... 目的:通过国家药品计划抽检工作,对药食两用中药材麸炒薏苡仁的质量进行考察,了解麸炒薏苡仁饮片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完善麸炒薏苡仁检验标准,为药品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和使用环节抽取麸炒薏苡仁样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进行性状、水分、灰分、浸出物及含量测定项检验,分析检验数据以评价麸炒薏苡仁饮片的质量状况,并针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开展探索性研究。结果与结论:本次抽验的麸炒薏苡仁样品共计98批次,按现行质量标准检验合格率均为100%。经探索性研究,发现麸炒薏苡仁存在炮制不到位的问题,33批次样品中4批次玉米赤霉烯酮超标;此外,甘油三油酸酯含量测定项限度偏低。通过探索性研究发现麸炒薏苡仁饮片和标准中的问题,结合标准提高工作完善麸炒薏苡仁检验标准。建议增加安全性控制指标及炮制控制指标,并提高含量测定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 中药饮片 质量分析 探索性研究 质量评价 国家药品计划抽检
下载PDF
不同焙炒工艺对芝麻酱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邱祥国 赵龙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118,共4页
焙炒是芝麻酱风味物质形成的关键工艺,对芝麻酱的风味有重要影响,若焙炒温度过低,美拉德反应程度也相对较低,使得芝麻酱风味物质不足;若焙炒温度过高,会产生焦糊气味,使得芝麻酱中风味物质损失。该研究基于此,对比不同焙炒方式下芝麻酱... 焙炒是芝麻酱风味物质形成的关键工艺,对芝麻酱的风味有重要影响,若焙炒温度过低,美拉德反应程度也相对较低,使得芝麻酱风味物质不足;若焙炒温度过高,会产生焦糊气味,使得芝麻酱中风味物质损失。该研究基于此,对比不同焙炒方式下芝麻酱的离心析油率、风味物质和感官品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焙炒工艺条件下制作的芝麻酱的离心析油率差异显著,当出料温度为170,180℃时,芝麻酱的析油率大小是电磁转锅>微波炉>油浴锅。3种焙炒方式的芝麻酱中共有风味物质有11类,其中烃类、醇类、醛类和吡嗪类为主要的风味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酱 工艺 风味物质 感官评分
下载PDF
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质量标准研究
9
作者 范彬 石晓峰 +2 位作者 刘东彦 王新娣 王信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建立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当归项下的技术要求,通过对甘肃产10批土炒当归、8批油当归和11批当归炭的性状比较,描述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性状特征,建立土炒当归、油... 目的:建立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当归项下的技术要求,通过对甘肃产10批土炒当归、8批油当归和11批当归炭的性状比较,描述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性状特征,建立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粉末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方法,并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和阿魏酸含量。结果: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性状特征基本相同,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的条形薄片,但各具不同的颜色和细微特征;土炒当归和油当归均具有当归对照药材的粉末显微特征;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均具有当归对照药材的薄层色谱行为,土炒当归、油当归中检出阿魏酸和藁本内酯。10批土炒当归中阿魏酸平均含量为0.067%,8批油当归中阿魏酸平均含量为0.062%。结论:研究所测得的各项指标,可为当归炮制品的地方标准制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油当归 当归炭 质量标准
下载PDF
中黄3号炒青绿茶加工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海洋 徐金花 +2 位作者 周清源 陆路 严成俊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1期107-109,共3页
“中黄3号”炒青绿茶加工工序分为鲜叶摊放、分级、杀青、摊凉、揉捻、毛火、摊凉、足火等。本文通过对各工序的操作方式、投叶量、炒制时间、炒制温度、揉捻压力、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各工序适度参数等关键点指标进行研究,以使“中黄... “中黄3号”炒青绿茶加工工序分为鲜叶摊放、分级、杀青、摊凉、揉捻、毛火、摊凉、足火等。本文通过对各工序的操作方式、投叶量、炒制时间、炒制温度、揉捻压力、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各工序适度参数等关键点指标进行研究,以使“中黄3号”品种鲜叶原料制作的炒青绿茶不断优化其加工工艺,达到更高的开发、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黄3号 青绿茶 加工工艺
下载PDF
炒菟丝子在大鼠胆汁中的化学成分分析
11
作者 胡扬 宗政 +3 位作者 卜洪洲 张明月 陈鲁宁 杨智惠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59-265,共7页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研究炒菟丝子在大鼠胆汁中的原型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并明确其在胆汁中的代谢转化规律.采用Agilent ZORBAX HPLC Eclipse Plus C 18(100 mm×3 mm,1.8μm)色谱柱,以0.1%甲...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研究炒菟丝子在大鼠胆汁中的原型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并明确其在胆汁中的代谢转化规律.采用Agilent ZORBAX HPLC Eclipse Plus C 18(100 mm×3 mm,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进样量3μL,柱温30℃.运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扫描范围m/z 50~1200,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胆汁样品谱图信息.结合相关文献信息自建库,从含药胆汁中共鉴定出28种化学成分,其中原型成分4种,代谢产物24种,炒菟丝子在胆汁中发生代谢转化类型有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氧化脱氢等.就炒菟丝子在大鼠胆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代谢过程研究,可为后期炒菟丝子的体内代谢过程及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 胆汁 UPLC-Q-TOF-MS 成分分析 原型成分 代谢产物
下载PDF
炒大豆黄卷炮制工艺的优选
12
作者 梁丽丽 张惠娟 +1 位作者 姜仁禹 刘波 《中外食品工业》 2024年第6期7-9,共3页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炒大豆黄卷炮制工艺,为炒大豆黄卷质量控制炮制工艺的传承与中药饮片现代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大豆苷、染料木苷以及外观性状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考察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炒大...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炒大豆黄卷炮制工艺,为炒大豆黄卷质量控制炮制工艺的传承与中药饮片现代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大豆苷、染料木苷以及外观性状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考察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炒大豆黄卷质量的影响,以确定炒大豆黄卷最佳炒制工艺。结果:大豆黄卷炒至表面深黄色,微有焦斑为宜,不同炒制品中,其水浸出物为214.68~249.15mg·g^(-1),醇浸出物为170.73~204.90 mg·g^(-1)大豆苷为0.2797~0.5597mg·g^(-1),染料木苷为0.4065~1.2004mg·g^(-1)。结论:炒大豆黄卷最佳炮制工艺为炒制温度250℃,炒制时间9min,研究结果可为其饮片质量标准的建立和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黄卷 正交实验 大豆苷 染料木苷
下载PDF
准确理解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背后的逻辑
13
作者 范建双 《建筑》 2024年第3期35-35,共1页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3月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又系统阐述了要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3月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又系统阐述了要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市场加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务 政府工作报告 中小金融机构 住房供应体系 房地产 房住不 住房城乡建设 标本兼治
下载PDF
白术清炒过程中颜色变化与5-羟甲基糠醛的相关性分析及拐点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宏贤 史可 +3 位作者 王春燕 李元红 康冰亚 陈天朝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2期9-15,共7页
目的:研究白术清炒过程中颜色变化与5-羟甲基糠醛(5-HMF)的相关性,并通过其炮制过程中各指标的动态变化分析炮制拐点。方法:清炒法炮制白术,运用薄层扫描仪、MATLAB软件评估白术生品及炮制品的颜色值,测定氧化值,HPLC法测定5-HMF含量,SP... 目的:研究白术清炒过程中颜色变化与5-羟甲基糠醛(5-HMF)的相关性,并通过其炮制过程中各指标的动态变化分析炮制拐点。方法:清炒法炮制白术,运用薄层扫描仪、MATLAB软件评估白术生品及炮制品的颜色值,测定氧化值,HPLC法测定5-HMF含量,SPSS21.0软件分析颜色与5-HMF含量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色调H与亮度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氧化值、5-HMF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饱和度S与亮度Ⅰ呈显著负相关,与氧化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亮度Ⅰ与氧化值、5-HMF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氧化值与5-HMF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5-HMF含量与颜色值的回归模型为Y_((5-HMF))=24.928-43.398X_((H)),R^(2)=0.908,拟合度高,模型有效。结论:白术清炒过程中其颜色与5-HMF含量显著相关,依据其颜色变化预测炮制过程中5-HMF的含量具有可行性,并且依据各指标动态变化可分析炮制拐点,为白术清炒过程中炮制程度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颜色 5-羟甲基糠醛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炒制时间对燕麦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峥 孙冰华 +2 位作者 钱晓洁 杨舒婷 王晓曦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1,共11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炒制时间的燕麦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分析,初步建立脂肪氧化程度与燕麦风味物质形成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整个炒制过程中,燕麦中烃类、醛类、醇类物质的含量随炒制时间的增加呈先增...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炒制时间的燕麦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分析,初步建立脂肪氧化程度与燕麦风味物质形成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整个炒制过程中,燕麦中烃类、醛类、醇类物质的含量随炒制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吡嗪类物质含量在炒制25 min后显著增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炒制前期(≤15 min)与炒制中后期(≥25 min)的燕麦风味区分明显。相对香气活度值、主成分分析表明,炒制前期的特征风味物质以醛类为主,包括癸醛、(E)-2-壬烯醛、壬醛、苯甲醛等,呈果香、甜香、花香、弱油脂香;而炒制中后期的特征风味物质以吡嗪类、醛类为主,呈焦香味、果香味。炒制初期燕麦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由84.41%降至81.72%,炒制中后期脂质氧化产物逐渐增多、氧化程度逐渐加深,茴香胺值从0.73升高到4.49后开始降低,硫代巴比妥酸值从0.023 mg/kg升高到0.039 mg/kg后保持不变,炒制前中期(<35 min)脂肪氧化程度与醛类等重要风味物质的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制时间 挥发性风味物质 脂肪氧化
下载PDF
基于GC-IMS分析不同煸炒温度对郫县豆瓣风味影响及游离氨基酸呈味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浩 顾思远 +4 位作者 姜元华 周剑琴 唐英明 邓静 易宇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68,85,共10页
为探寻不同煸炒温度对郫县豆瓣风味变化和游离氨基酸呈味的影响,使用菜籽油在60,80,100,120,140℃煸炒豆瓣,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 为探寻不同煸炒温度对郫县豆瓣风味变化和游离氨基酸呈味的影响,使用菜籽油在60,80,100,120,140℃煸炒豆瓣,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确定不同煸炒温度对豆瓣风味和关键化合物的影响,结合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分析对游离氨基酸呈味的影响。结果表明,煸炒温度在60,80℃时郫县豆瓣化合物开始分解转化,煸炒温度在100,120,140℃时郫县豆瓣化合物大量聚集、浓缩为关键风味化合物。GC-IMS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化合物(单体或二聚体),醇类是郫县豆瓣的主要化合物(相对浓度为12.43%~36.89%);其中,2-乙基呋喃使煸炒后的豆瓣呈现焦香风味,1-戊烯-3-醇使豆瓣呈现果香,正戊醛、(E)-2-庚烯醛使豆瓣呈现刺激气味和油脂香气。TAV分析确定120℃为煸炒最佳温度,此时郫县豆瓣的滋味最佳,谷氨酸的鲜味强度最高(TAV为44.38);当煸炒温度达到140℃时,缬氨酸的鲜味强度最高(TAV为18.21),豆瓣开始呈现苦味。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认郫县豆瓣的TAV与OAV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瓣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风味化合物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基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不同等级郫县豆瓣煸炒后风味特征差异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浩 顾思远 +3 位作者 邓静 周剑琴 唐英明 易宇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2-181,共10页
为研究不同等级郫县豆瓣煸炒后风味差异,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和GC-离子迁移谱(GC-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使用主成分分析... 为研究不同等级郫县豆瓣煸炒后风味差异,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和GC-离子迁移谱(GC-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使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结合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确定关键化合物。结果表明:SPME-GC-MS鉴定出88种化合物,包含醛类15种、醇类11种、酯类17种、酮类13种、酸类5种、烯烃类5种、烷烃类6种、杂环类7种、苯酚类2种、醚类及其他化合物7种,其中34种为共有化合物;GC-IMS鉴定出57种化合物,并经OPLS-DA得到变量投影重要性值大于1的16种关键化合物;OAV结果表明,丁酸乙酯使特级豆瓣呈现苹果香,异戊醛带来麦芽香,异戊酸乙酯使一级豆瓣呈现果香,3-甲硫基丙醛带来烤土豆香和酱香,异丁酸乙酯使二级豆瓣呈现果香,异戊醛、异丁醛带来麦芽香,最终确定煸炒后豆瓣整体呈现果香、酒香、麦芽香、酸香、草香、可可香、杏仁香及酱香。研究结果可用于判定煸炒后豆瓣香气特征,并为感官定量描述法前期设计感官属性描述词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郫县豆瓣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风味化合物
下载PDF
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前后化学成分与抗炎作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怡馨 商佳璐 +1 位作者 蔡国云 尹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22-128,共7页
目的明确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与抗炎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DAD建立同时测定炒白芍-炙甘草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甘草酸、甘草苷多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给... 目的明确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与抗炎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DAD建立同时测定炒白芍-炙甘草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甘草酸、甘草苷多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给药组分别灌胃炒白芍、炙甘草、炒白芍-炙甘草药液2周,ELISA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采用析因设计、双变量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与抗炎药效的相关性。结果建立HPLC-DAD分析方法,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后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PGE_(2)含量降低(P<0.01),且配伍组血清IL-1β、TNF-α、PGE_(2)含量低于炒白芍组、炙甘草组(P<0.05,P<0.01);析因设计结果显示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存在交互效应,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含量分别与IL-1β、TNF-α、PGE_(2)含量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甘草苷、甘草酸与IL-1β、TNF-α、PGE_(2)含量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炒白芍-炙甘草多成分含量分析方法简便快捷、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用于其质量评价与控制。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可抑制炎症因子IL-1β、TNF-α、PGE_(2)表达,且化学成分含量与抗炎作用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炙甘草 配伍 化学成分 抗炎作用 相关性 大鼠
下载PDF
炒青绿茶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研究
19
作者 王小勇 余志 +2 位作者 张德 陈玉琼 倪德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8-427,共10页
针对炒青绿茶精制装备仿真分析中缺少准确的离散元仿真参数问题,以炒青绿茶为研究对象,标定炒青绿茶离散元仿真关键参数。通过斜面法与自由落体法对茶叶-茶叶和茶叶-钢板之间离散元参数进行研究,确定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和碰撞恢... 针对炒青绿茶精制装备仿真分析中缺少准确的离散元仿真参数问题,以炒青绿茶为研究对象,标定炒青绿茶离散元仿真关键参数。通过斜面法与自由落体法对茶叶-茶叶和茶叶-钢板之间离散元参数进行研究,确定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和碰撞恢复系数的取值范围。通过提升法台架试验获得炒青绿茶实际堆积角,建立炒青绿茶离散元模型,模拟堆积角形成过程。以炒青绿茶实际堆积角为响应值,使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炒青绿茶堆积角有显著影响的参数,通过最陡爬坡试验获取近似最佳响应范围,最后通过Box-Behnken获得影响显著参数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当剪切模量为2.930 MPa、茶叶-茶叶静摩擦因数为0.771、茶叶-茶叶滚动摩擦因数为0.133、茶叶-茶叶碰撞恢复系数为0.354时,炒青绿茶仿真堆积角为30.12°,与实际堆积角误差为1.59%,表明可以采用优化标定参数模拟炒青绿茶外部接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绿茶 离散元法 堆积角 参数标定
下载PDF
槐花、槐米炒炭过程的成分变化及其“炒炭存性”表征研究
20
作者 徐春梦 刘占 +4 位作者 张倩倩 卢琪 戴衍朋 张学兰 石典花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22-2628,共7页
目的探究槐花、槐米炒炭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并表征其“炒炭存性”。方法分别制备槐花、槐米的炒轻炭、炒适中炭、炒重炭样品。建立槐花、槐米生品及其不同炒制程度炭品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指认共有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探究槐花、槐米炒炭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并表征其“炒炭存性”。方法分别制备槐花、槐米的炒轻炭、炒适中炭、炒重炭样品。建立槐花、槐米生品及其不同炒制程度炭品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指认共有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指认成分的含量并进行差异分析;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筛选差异性成分,以差异性成分的含量比值表征槐花、槐米的“炒炭存性”。结果槐花及其不同炒制程度炭品有9个共有峰,槐米及其不同炒制程度炭品有8个共有峰。槐花、槐米生品及其不同炒制程度炭品均指认出6个成分,分别为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在槐米炒轻炭样品中的含量最高,槲皮素、异鼠李素在槐米炒适中炭样品中的含量最高,山柰酚在槐米炒适中炭和炒重炭中的含量较高。化学计量学结果显示,芦丁和槲皮素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均大于1。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比值范围分别在9.00~14.00、3.00~6.00之间可表征槐花、槐米的“炒炭存性”。结论槐花、槐米生品及其不同炒制程度炭品间化学成分存在差异;芦丁和槲皮素可能是影响其质量的差异性成分,后续可用两者比值范围表征槐花、槐米的“炒炭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花 槐米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炭存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