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焦原料性质及炭化工艺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杜亚平 张德祥 +1 位作者 毛清龙 高晋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6-40,共5页
从分析石油焦原料着手,考察了其热解特性、孔隙率和石墨化程度。由于石油焦结构致密,属易石墨化炭,因此用水蒸气法直接活化得到的炭质材料吸附性能差,其碘吸附值小于350mg/g。不同来源的石油焦由于组成不同,其活化性能也有差异。通过成... 从分析石油焦原料着手,考察了其热解特性、孔隙率和石墨化程度。由于石油焦结构致密,属易石墨化炭,因此用水蒸气法直接活化得到的炭质材料吸附性能差,其碘吸附值小于350mg/g。不同来源的石油焦由于组成不同,其活化性能也有差异。通过成型法,以金山石油焦为原料经预炭化、预氧化和炭化,得到炭化料,再用水蒸气活化得到的活性炭的碘吸咐值达800.40mg/g、亚甲蓝值达120.40 mg/g。以独山子石油焦为主要原料制得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与亚甲蓝值分别达871.58 mg/g、100.67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焦 原料性质 炭化工艺 活性炭 性能 影响 水蒸气 活化
下载PDF
半焦粉生产铸造型焦炭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军 张文秀 +2 位作者 李建 王良 吴朝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02-304,共3页
对炭化过程中的升温速率、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3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半焦粉为原料生产铸造型焦最佳的炭化升温速率为4℃/min;炭化温度为950℃;炭化时间为5 h。
关键词 铸造型焦 半焦粉 炭化工艺 煤沥青
下载PDF
稻壳连续式炭化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3
作者 庄晓伟 潘炘 +1 位作者 陈顺伟 蒋应梯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54,共4页
采用自主研制的连续式炭化炉进行了稻壳炭化试验,对不同炭化温度和稻壳炭出料速度对炭化得率、稻壳醋液得率以及稻壳炭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出料速度随炭化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且两者呈线性相关,其相关方程为y=0.0125x-2.... 采用自主研制的连续式炭化炉进行了稻壳炭化试验,对不同炭化温度和稻壳炭出料速度对炭化得率、稻壳醋液得率以及稻壳炭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出料速度随炭化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且两者呈线性相关,其相关方程为y=0.0125x-2.25,R^2=1;炭化优化工艺对稻壳炭的p H值(8.06~9.00)、热值(19 350~20 980 J/g)、固定碳含量(40.92%~45.15%)等性能指标以及稻壳醋液性能的影响较小,各处理稻壳炭能够符合栽培基质用途要求;炭化温度260±10℃、10min出料1.00 L时稻壳醋液得率55.28%,明显高于另外3个炭化工艺,适合以稻壳醋液为主要目标产品的生产;而炭化温度320±10℃、10 min出料1.75 L时,稻壳炭的生产效率最高,适合以稻壳炭为主要目标产品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连续式 炭化工艺 性能
下载PDF
外热式氧化炭化工艺设备在煤质活性炭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荣善 陆晓东 +1 位作者 赵龙 罗富 《神华科技》 2018年第4期67-69,共3页
本文介绍了活性炭生产过程中外热式氧化炭化设备的基本情况。通过设备改造及工艺改进,研发了一套外热式氧化、炭化设备及工艺,分析了影响炭化工艺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经过实践生产,证明了研发的用于氧化炭化工艺的外热式加热设备运... 本文介绍了活性炭生产过程中外热式氧化炭化设备的基本情况。通过设备改造及工艺改进,研发了一套外热式氧化、炭化设备及工艺,分析了影响炭化工艺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经过实践生产,证明了研发的用于氧化炭化工艺的外热式加热设备运行良好,采用的氧化工艺及循环加热工艺稳定可靠,可以大幅度提高活性炭的性能及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生产 炭化工艺 外热式回转炉 预氧化 氧化炭化工艺
下载PDF
基于能量得率的棉秆热裂解炭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徐佳 刘荣厚 王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1-246,共6页
为了从能源利用角度设计和优化棉花秸秆热裂解制生物炭的热解炭化工艺,该文使用了产率、热值及能量得率3个指标来衡量工艺的优劣。首先,研究了热解温度、保留时间和原料粒径3个工艺条件分别对生物炭产率和热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工... 为了从能源利用角度设计和优化棉花秸秆热裂解制生物炭的热解炭化工艺,该文使用了产率、热值及能量得率3个指标来衡量工艺的优劣。首先,研究了热解温度、保留时间和原料粒径3个工艺条件分别对生物炭产率和热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工艺条件下生物炭产率与热值均呈负相关,即高产率和高热值目标无法同时满足。因此,引入能量得率(单位原料所产生物炭的总能量)作为全面评价生物炭产率和热值的综合指标,重点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分析了3个工艺条件及其交互作用对能量得率的影响,并经过检验得到优化后的能量得率模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炭化温度为429℃,保留时间为1.29 h,原料粒径为0.32 mm时,能量得率达到最大值,为78.95%,通过验证试验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能够用于指导生产高能量得率的生物炭,为生物炭能源高效利用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热解 优化 炭化工艺 生物炭 产率 热值 能量得率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消痹痛胶囊的炭化工艺
6
作者 叶代望 郑国华 刘遵武 《湖北中医杂志》 1998年第5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消痹痛胶囊 正交试验 炭化工艺
下载PDF
木质素酶在生态洗绒炭化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申保雷 赵尚 +2 位作者 魏玉娟 陈名洋 肖永和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2-44,64,共4页
研究了羊绒炭化过程中木质素酶的催化作用以及机理。以羊绒的单纤维断裂强力、白度及失重率为指标,探讨了木质素酶用量、温度、时间以及pH的影响,得到了木质素酶洗绒炭化的优化工艺:木质素酶用量1.5%(omf),温度45℃,时间35 min,pH 5.5... 研究了羊绒炭化过程中木质素酶的催化作用以及机理。以羊绒的单纤维断裂强力、白度及失重率为指标,探讨了木质素酶用量、温度、时间以及pH的影响,得到了木质素酶洗绒炭化的优化工艺:木质素酶用量1.5%(omf),温度45℃,时间35 min,pH 5.5。相比传统酸炭化工艺,木质素酶洗绒炭化优化工艺的单纤维断裂强力和白度分别提高68.94%、68.8%,失重率下降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酶 洗绒炭化工艺 失重率 白度 断裂强力
下载PDF
炭化工艺对脱水沼渣炭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亮才 马欢欢 周建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45-1551,共7页
以一级脱水沼渣为原料,通过热重-红外联用分析其失重行为及热解气相产物的组成,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炭化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对沼渣炭的得率、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60~480℃区域为热解的主要阶段。随着温度的升高,炭得... 以一级脱水沼渣为原料,通过热重-红外联用分析其失重行为及热解气相产物的组成,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炭化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对沼渣炭的得率、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60~480℃区域为热解的主要阶段。随着温度的升高,炭得率、挥发分含量降低,灰分含量增加,固定碳含量在700℃最高(18.37%);随着升温速率提高,灰分、固定碳含量提高,炭得率及挥发分含量降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炭得率逐渐降低,对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影响不显著;原料及炭热值较低;重金属Cd和Pb含量低于"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标准限值(GB 18877—2009);Hg和Cr含量较低,符合肥料用有害重金属元素限值标准,而有益于植物生长的元素Mn和Zn含量较高,本研究为减量化处理复杂沼渣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沼渣 热解 炭化工艺 得炭率 重金属
下载PDF
“连续式竹材干馏炭化工艺与设备研究”获浙江省第五届科技兴林奖一等奖
9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共1页
关键词 连续式竹材 干馏炭化工艺 生产设备 浙江 第五届科技兴林奖 科学事业 烧制工艺
下载PDF
栽培基质用炭化稻壳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章江丽 叶定国 +3 位作者 朱杭瑞 庄晓伟 潘炘 陈顺伟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2年第5期22-24,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栽培基质用炭化稻壳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考察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对稻壳炭化得率和理化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炭化温度350℃、炭化时间40 min的优化工艺,在此条件下,炭化稻壳pH值8.06、热值19 937 J/g、固定碳含量为41...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栽培基质用炭化稻壳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考察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对稻壳炭化得率和理化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炭化温度350℃、炭化时间40 min的优化工艺,在此条件下,炭化稻壳pH值8.06、热值19 937 J/g、固定碳含量为41.16%,炭化得率为5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基质 炭化稻壳 正交试验 炭化工艺
下载PDF
废旧棉织物基活性炭炭化工艺的确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海红 张田田 +1 位作者 薛慧 夏禹周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45,共5页
以废旧棉织物为研究对象,选取炭化时间、升温速率和炭化温度3个影响因子,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活性炭最佳炭化条件,并通过SEM、BET、FTI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性能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废旧棉织物基活性炭的最佳炭化工艺为炭化温度300℃、升... 以废旧棉织物为研究对象,选取炭化时间、升温速率和炭化温度3个影响因子,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活性炭最佳炭化条件,并通过SEM、BET、FTI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性能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废旧棉织物基活性炭的最佳炭化工艺为炭化温度300℃、升温速率4℃/min、炭化时间50 min,此条件下得到的炭化料出现棒状短纤维,管束蓬松扭曲,并且已经初步形成紧密的碳骨架结构;活性炭样品碘吸附值为1415.27 mg/g,得率为26.13%,比表面积为1679.50 m^2/g,微孔平均孔径为2.96 nm,属于微孔型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棉织物 活性炭 炭化工艺
原文传递
木屑炭化物制备工艺研究
12
作者 章江丽 陈顺伟 +2 位作者 包立根 朱杭瑞 程辉武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0,共4页
采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屑为原料制备木屑炭化物,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炭化温度、炭化时间及原料含水率对木屑炭化得率及炭化物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化温度对木屑炭挥发分含量、灰分含量、固定碳含量和热值的影响达极显... 采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屑为原料制备木屑炭化物,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炭化温度、炭化时间及原料含水率对木屑炭化得率及炭化物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化温度对木屑炭挥发分含量、灰分含量、固定碳含量和热值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原料含水率对木屑炭挥发分含量的影响呈显著水平;木屑炭化物的最佳炭化工艺条件为炭化温度450℃、炭化时间2.5 h、原料含水率高(即31.26%以上),制备的木屑炭化物挥发分含量19.62%、灰分含量4.15%、固定碳含量76.23%、pH值9.46、吸光度0.251 0、热值31 550 J/g,炭化得率可达3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屑炭化 正交试验 炭化工艺
下载PDF
炭化三维间隔棉织物的制备及其电加热性能
13
作者 黄锦波 邵灵达 祝成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9-145,共7页
为开发一种结构稳定可应用于压阻传感和电加热的功能型纺织品,研制出一种机织三维间隔织物基体,通过在惰性气体高温环境制备炭化三维间隔棉织物,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对制备炭化棉织物纤维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 为开发一种结构稳定可应用于压阻传感和电加热的功能型纺织品,研制出一种机织三维间隔织物基体,通过在惰性气体高温环境制备炭化三维间隔棉织物,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对制备炭化棉织物纤维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电加热性能。结果表明:炭化三维间隔棉织物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可视为均匀的电阻介质,且电阻变化率随着织物炭化温度升高呈指数降低;在较低炭化温度情况下电阻变化率较大,随着炭化温度升高,电阻变化率逐步降低。通过对织物升温效果与加热性能分析可知,织物在低于62.4℃时,其理论加热效率与升温温度呈等比关系,可应用于温度精准可控的电加热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间隔织物 柔性加热材料 炭化工艺 导电性能 电加热织物
下载PDF
竹材炭化工艺
14
作者 杨元亮 《农村新技术(加工版)》 2010年第11期67-67,共1页
竹材炭化的工艺一般包括备料、热解、存放、加工等工序。一、备料。炭用材选用4年生以上竹龄和竹材加工剩余物。因竹材从基部到梢部,其密度、腔壁结构、组成物质都有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竹材加工剩余物 炭化工艺 备料 热解 工序
原文传递
羊毛炭化中和工艺的探讨
15
作者 孙丽萱 黄昆 《新疆纺织》 1998年第3期16-16,12,共2页
关键词 羊毛 除杂 草杂 炭化中和工艺
下载PDF
杉木间伐材炭化过程的FTIR光谱比较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学榕 黄彪 江茂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9-434,439,共7页
结合低温氮吸附等研究手段,对不同炭化工艺条件下杉木间伐材炭化物的FTIR光谱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炭化物的微观结构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炭化工艺对炭化物微观结构及其表面—OH的影响。结果表明,600~700℃,炭化物的碳网构造开始迅速发... 结合低温氮吸附等研究手段,对不同炭化工艺条件下杉木间伐材炭化物的FTIR光谱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炭化物的微观结构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炭化工艺对炭化物微观结构及其表面—OH的影响。结果表明,600~700℃,炭化物的碳网构造开始迅速发达,形成较大的网格;700℃为炭化物芳构化程度迅速提高的转折性温度;700~900℃,碳网进一步增大,形成红外吸收活性极低的大碳网。以N2为氛围气时,加盖法的炭化物碳网更大,比表面积较低;未加盖法和二步法的碳网相对较小,比表面积较大。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炭化物的芳环振动吸收波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及机理,发现随温度升高,碳网增大的同时畸变越来越严重,炭化温度在700~800℃时,碳网在弱连接部位产生断键而趋向恢复平面结构。碳网畸变程度最大时所对应的环振动吸收波数在1560 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间伐材 炭化工艺 微观特性 FTIR光谱
下载PDF
秸秆热解工艺优化与生物炭理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40
17
作者 刘朝霞 牛文娟 +1 位作者 楚合营 牛智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6-203,共8页
以肥料化利用为目标,优化秸秆热解工艺,实现秸秆生物炭的高值化利用。该研究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棉花秸秆为原料,以炭化温度、保温时间和升温速率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采用综合评分法优化热解工艺,并分析最优工艺条件下生物炭的... 以肥料化利用为目标,优化秸秆热解工艺,实现秸秆生物炭的高值化利用。该研究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棉花秸秆为原料,以炭化温度、保温时间和升温速率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采用综合评分法优化热解工艺,并分析最优工艺条件下生物炭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影响秸秆生物炭品质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炭化温度、保温时间、升温速率。以生物炭的肥料化利用为目标,5种秸秆炭化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是炭化温度500℃、保温时间30 min、升温速率10℃/min。在最优工艺条件下,5种秸秆生物炭的炭产率约为32%~38%,固定碳的质量分数大于45%,C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53%,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7%~2.5%,K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41%~6.81%。生物炭表面有含氧官能团且内部有丰富的介孔结构。该研究为秸秆生物炭的肥料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热解 生物炭 炭化工艺 理化特性
下载PDF
炭化对沥青基炭纤维活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钟家春 王水利 王定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3-65,共3页
以沥青基炭纤维(PCF)为原料,H2O、CO2为活化剂,采用直接活化和炭化-活化两种不同工艺制备活性炭纤维。经对比发现,采用炭化-活化法制备的沥青基活性炭纤维(PACF)在比表面积、吸附性能和收率等方面均比直接活化法制备的PACF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沥青基炭纤维 炭化工艺 比表面积 吸附性能 活性炭纤维
下载PDF
低温炭化装置研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飞飞 刘马林 +3 位作者 牛小平 宋君武 程福林 刘兵 《工业加热》 CAS 2020年第8期9-11,19,共4页
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燃料元件生产线是国家重大专项之一,也是世界首条工业化规模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低温炭化工艺是球形燃料元件裂解酚醛树脂的关键工艺之一,工作温度为800℃左右。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实验线低温炭化工... 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燃料元件生产线是国家重大专项之一,也是世界首条工业化规模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低温炭化工艺是球形燃料元件裂解酚醛树脂的关键工艺之一,工作温度为800℃左右。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实验线低温炭化工艺使用原型设备为小规模实验室型电阻加热炉,该设备生产能力低,操作复杂,不适合工业化规模的生产。为满足工业化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需求,需要研制一台适合于工业化规模的生产的低温炭化炉。经过设计、安装、调试和生产运行,新设计低温炭化装置各项参数和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制备出合格的产品。该设备操作简单,满足了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填补了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低温炭化工艺工业化处理设备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件球 低温炭化工艺 高温 加热元件
下载PDF
沥青基炭复合材料新型制备工艺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领军 李贺军 +2 位作者 薛晖 李克智 石振海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7-80,共4页
高温模压工艺是由模压成型工艺演绎而来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但在制备沥青基炭复合材料时,该工艺明显存在着装备投资大、模压压力低和工艺实用性差的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沥青基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即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简称MSC... 高温模压工艺是由模压成型工艺演绎而来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但在制备沥青基炭复合材料时,该工艺明显存在着装备投资大、模压压力低和工艺实用性差的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沥青基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即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简称MSCT工艺) .为了验证MSCT工艺的突出优点,分别利用MSCT工艺和模压工艺制备了沥青基炭复合材料,并就其组织结构、体积密度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CT工艺制备的沥青基炭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比模压工艺制备的要致密的多,从而使前者的体积密度( 1 .77g/cm3 )和抗压强度( 32 .5 MPa)分别比后者提高了2 8.3%和1 44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基炭复合材料 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 体积密度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