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鎏金佛像的检测分析研究——以炳灵寺金属文物保护为例
1
作者 田小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7期32-35,共4页
文章主要对炳灵寺研究所馆藏金属文物进行检测分析,按照可移动金属文物病害评估规程对文物的材质、腐蚀产物进行研究,制订合理的保护修复方案。这些检测分析手段为实施保护修复路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保护修复也有效地减缓了文... 文章主要对炳灵寺研究所馆藏金属文物进行检测分析,按照可移动金属文物病害评估规程对文物的材质、腐蚀产物进行研究,制订合理的保护修复方案。这些检测分析手段为实施保护修复路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保护修复也有效地减缓了文物进一步劣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 铜鎏金佛像 分析 研究
下载PDF
炳灵寺石窟图像无检测特征匹配方法研究
2
作者 王鑫 田欢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炳灵寺石窟是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等朝代,具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重要历史遗迹。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实施逆向三维形态重建并作为原始修复之蓝本,是实现其客观空间形态永久保存的重要手段,而图像匹配作为三维重建技术中的重要环... 炳灵寺石窟是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等朝代,具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重要历史遗迹。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实施逆向三维形态重建并作为原始修复之蓝本,是实现其客观空间形态永久保存的重要手段,而图像匹配作为三维重建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其匹配结果直接决定了三维重建的精度。针对传统匹配方法既需要特征点检测又存在弱纹理区域匹配效果较差的问题,在学习架构的基础上引入了Transformer特征范式,并剔除了较复杂的特征检测环节,提高了匹配效率。实验证明,与其他主流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处理弱纹理和图像模式重复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具体评价指标上也表现良好,能确保恢复的石窟文物三维立体形态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寺石窟 深度学习 图像匹配 TRANSFORMER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唐代凤林关与炳灵寺关系考
3
作者 王蕾 卢山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6,共13页
唐代凤林关与炳灵寺同位于河州地区的黄河沿岸,是古丝路交通网上重要的节点。但在沟通河州的交通上,两者功能各异。前往炳灵寺的路途较为艰险,交通路线更多用于佛事活动;而凤林关实为河州的交通枢纽,可容纳大规模人马的通行。“炳灵”... 唐代凤林关与炳灵寺同位于河州地区的黄河沿岸,是古丝路交通网上重要的节点。但在沟通河州的交通上,两者功能各异。前往炳灵寺的路途较为艰险,交通路线更多用于佛事活动;而凤林关实为河州的交通枢纽,可容纳大规模人马的通行。“炳灵”的命名来自于“凤林”的藏语音译,《青唐录》与《宋史》中关于炳灵寺交通的记载,实则是指唐代凤林关的交通路线。产生这种关联性的原因,除了两者地理位置相近,还有更重要的是凤林关在唐蕃争战中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本文从地理位置、交通路线、交通功能等方面考证并阐明凤林关与炳灵寺之间的关系,在推进丝绸之路交通遗址保护与研究的同时,提升“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为其阐释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林关 炳灵 交通要隘 唐蕃争战
下载PDF
北朝以来炳灵寺周围交通路线考索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满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4,共24页
炳灵寺侧的黄河上是否有路、有桥、有渡口,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北朝以来,下至唐、宋、明、清各代的有关记载的梳理分析,说明这里除了进出炳灵寺的崎岖山间小道外,是没有道路、渡口的,也是没有桥梁的。也就是说古河州地区... 炳灵寺侧的黄河上是否有路、有桥、有渡口,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北朝以来,下至唐、宋、明、清各代的有关记载的梳理分析,说明这里除了进出炳灵寺的崎岖山间小道外,是没有道路、渡口的,也是没有桥梁的。也就是说古河州地区丝绸之路的主干道,即著名的河州经凤林关至鄯州道,隋炀帝西巡时渡河的临津关至西平道,刘元鼎入蕃的兰州-龙支-鄯州道以及吕温入蕃时经由的左南桥道,都没有经过这里。最后集中举证说明,宋人记载中所谓的"炳灵寺桥",就是当时河州地区唯一的河桥安乡关下的浮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林关 安乡关桥 炳灵 炳灵寺桥
下载PDF
甘肃炳灵寺石窟第169窟佛背光乐伎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庄壮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0-41,共2页
产生于西秦时期的甘肃炳灵寺石窟背光乐伎,比麦积山、莫高窟的同类乐伎造型要早,并以其整体规模、选用乐器及其组合配置、乐与舞的完美配合、佛与乐舞的密切关系等,深刻地揭示出西秦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追求,反映了我国早期石窟音乐文... 产生于西秦时期的甘肃炳灵寺石窟背光乐伎,比麦积山、莫高窟的同类乐伎造型要早,并以其整体规模、选用乐器及其组合配置、乐与舞的完美配合、佛与乐舞的密切关系等,深刻地揭示出西秦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追求,反映了我国早期石窟音乐文化艺术表达的方式,凝聚着古代艺术家的勤劳智慧和创造才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炳灵寺石窟 佛背光乐伎 西秦时期 中原乐器 西域乐器 乐舞 炳灵寺石窟 甘肃 整体规模 审美情趣 艺术表达 音乐文化 麦积山 莫高窟 艺术家
下载PDF
“花儿”娇唱绝壁抱辉——记炳灵寺艺术
6
作者 王志军 闫宏伟 《美术大观》 2011年第6期96-96,共1页
炳灵寺石窟地处古丝绸路上的交通要冲,而花儿是甘、青、宁地区流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抒情山歌。本文把"花儿"这种民歌和佛教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系统在文化区域空间背景中展示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当地民间山歌和佛教艺术,从唱词... 炳灵寺石窟地处古丝绸路上的交通要冲,而花儿是甘、青、宁地区流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抒情山歌。本文把"花儿"这种民歌和佛教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系统在文化区域空间背景中展示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当地民间山歌和佛教艺术,从唱词、造像和壁画等多方面阐述了炳灵寺艺术,并重点介绍炳灵寺石窟的经典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 炳灵寺石窟 丝绸之路 花儿 佛教艺术
下载PDF
马蹄寺、天梯山和炳灵寺石窟壁画颜料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于宗仁 赵林毅 +1 位作者 李燕飞 李最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7-70,共4页
本文采用X-衍射(XRD)和偏光显微镜(PLM)的方法对马蹄寺石窟群、天梯山石窟和炳灵寺石窟壁画颜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报道了炳灵寺明代壁画颜料的种类,对比讨论了三处处石窟颜料的种类和特点,特别报道了炳灵寺明代壁画颜料的种类。
关键词 马蹄寺 天梯山 炳灵 壁画 颜料
下载PDF
炳灵寺石窟与丝绸之路东段五条干道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并成 马燕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5-80,共6页
炳灵寺石窟地处古丝绸路上的一大"山结"、"水结"之处,亦为"路结"所系之地,丝路东段五条干道——秦陇南道、羌中道(吐谷浑道)、唐蕃古道、大斗拔谷道、洪池岭(乌鞘岭)道,在其附近一带汇聚。本文通过该石... 炳灵寺石窟地处古丝绸路上的一大"山结"、"水结"之处,亦为"路结"所系之地,丝路东段五条干道——秦陇南道、羌中道(吐谷浑道)、唐蕃古道、大斗拔谷道、洪池岭(乌鞘岭)道,在其附近一带汇聚。本文通过该石窟中留存的大量游人题记等有关史料的研究,对其在丝路交通上的重要地位作了新的揭示和剖析,并为该石窟作为丝绸之路整体"申遗"入选的重要景点之一提供新的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寺石窟 丝绸之路 山结 五条干道
下载PDF
炳灵寺石窟的唐蕃关系史料 被引量:12
9
作者 魏文斌 吴荭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8-133,共6页
炳灵寺石窟位于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交通要隘上,唐时随着唐蕃古道的繁荣和唐蕃关系的日益密切、交往的频繁,炳灵寺留存了唐蕃关系的史料。仪凤三年(678年)李敬玄率大军代蕃,开元十九年(731年)以崔琳为首的和蕃使团途经炳灵... 炳灵寺石窟位于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交通要隘上,唐时随着唐蕃古道的繁荣和唐蕃关系的日益密切、交往的频繁,炳灵寺留存了唐蕃关系的史料。仪凤三年(678年)李敬玄率大军代蕃,开元十九年(731年)以崔琳为首的和蕃使团途经炳灵寺礼佛、出使及使团成员、唐代召募防御吐蕃抢麦的防秋健儿等,皆见于题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 唐蕃关系 史料
下载PDF
炳灵寺石窟保护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明泉 张虎元 +2 位作者 许敬龙 曾正中 王亨通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6年第1期58-63,共6页
炳灵寺石窟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①石窟崖壁渗水;②石窟崖体裂隙与危岩危石;③底层窟龛潮湿、酥碱;④窟前泥砂淤积。这些环境地质问题对石窟文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对其进行治理是炳灵寺石窟保护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石窟保护 环境地质 炳灵
下载PDF
“炳灵寺”得名臆谈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永利 刘再聪 《西夏学》 2011年第1期68-73,共6页
'炳灵寺'在甘肃省永靖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石窟寺之一。一般认为,'炳灵'一词为藏语音译。从时间上看,这种说法的出现仅仅半个多世纪。如果单纯地从汉文文献记载看,'炳灵寺'可以解释为'神灵之寺',无论在... '炳灵寺'在甘肃省永靖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石窟寺之一。一般认为,'炳灵'一词为藏语音译。从时间上看,这种说法的出现仅仅半个多世纪。如果单纯地从汉文文献记载看,'炳灵寺'可以解释为'神灵之寺',无论在意义沿革上及在相关传说中均可以找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 炳灵 灵岩
下载PDF
绘塑奇珍辉日月 梵宫艺苑耀炳灵——炳灵寺藏传佛教艺术评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涛 陈雪雪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144,共4页
文章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从造像、佛塔、壁画和唐卡四大方面阐述了炳灵寺的藏传佛教艺术,并重点介绍其中的经典之作,从而为探究炳灵寺的藏传佛教艺术理清了脉络。
关键词 炳灵 藏传佛教 艺术
下载PDF
也谈炳灵寺石窟周围的交通问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炯炯 刘满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62,共9页
甘肃永靖炳林寺石窟周边的交通问题是丝绸之路东段交通路线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唐代凤林关不在原甘肃永靖县城所在地莲花城(现已没入刘家峡水库中),而在原永靖县唵哥集附近(现亦没入刘家峡水库中,即刘家峡水库蓄水前银川河入黄河口处... 甘肃永靖炳林寺石窟周边的交通问题是丝绸之路东段交通路线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唐代凤林关不在原甘肃永靖县城所在地莲花城(现已没入刘家峡水库中),而在原永靖县唵哥集附近(现亦没入刘家峡水库中,即刘家峡水库蓄水前银川河入黄河口处)。吐蕃所建的河桥,不在"炳灵寺不远的黄河上",而当在今青海兴海县曲什安河入河口处的曲什安乡附近的黄河上。法显《佛国记》中所载的养楼山,亦不是指今扁都口一带所在的祁连山脉东段,应当是今青海大通县境内的北川河与东峡河交汇处的元朔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 凤林关 河桥 养楼山
下载PDF
炳灵水电站金属结构布置与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增兵 刘少娟 刘兰萍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4,共4页
炳灵水电站采用了贯流机组厂顶过流式布置,泄洪表孔与厂房重叠布置,泄洪表孔工作闸门启闭机采用了顶升柱塞式液压启闭机,布置独特。该电站金属结构闸门、启闭机布置及设计吸收了国外同类型工程的设计经验,结合本工程特点和运行要求,布... 炳灵水电站采用了贯流机组厂顶过流式布置,泄洪表孔与厂房重叠布置,泄洪表孔工作闸门启闭机采用了顶升柱塞式液压启闭机,布置独特。该电站金属结构闸门、启闭机布置及设计吸收了国外同类型工程的设计经验,结合本工程特点和运行要求,布置紧凑、结构合理、设备运行良好,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顶过流 金属结构 布置 设计 炳灵水电站
下载PDF
炳灵寺第169窟西秦图像反映的犍陀罗文化因素东传情况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静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33,共18页
永靖炳灵寺第169窟西秦遗迹,系中国早期佛教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其中学界没有确定的图像尊格和若干造型因素的由来,认为北壁12号壁画说法图为梵天劝请内容,北壁3号龛泥塑二胁侍应分别为菩萨、执金刚力士像,进而指明其犍陀罗... 永靖炳灵寺第169窟西秦遗迹,系中国早期佛教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其中学界没有确定的图像尊格和若干造型因素的由来,认为北壁12号壁画说法图为梵天劝请内容,北壁3号龛泥塑二胁侍应分别为菩萨、执金刚力士像,进而指明其犍陀罗和西域文化渊源,以及在汉文化地区的后续影响情况;继而分析了本窟西秦壁画鲜花、花鬘供养图像及花树庄严图像与犍陀罗和西域文化因素的关联。炳灵寺第169窟西秦遗迹,具体、真实地反映了犍陀罗文化因素东传和新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寺第169窟 西秦佛教图像 犍陀罗文化 梵天 执金刚力士
下载PDF
炳灵寺石窟唐“永隆二年”诸龛简论 被引量:7
16
作者 魏文斌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19,186,共10页
炳灵寺唐“永隆二年”列龛共10龛,编号41-58,系唐高宗永隆二年(684年)开凿的一组造像龛,造像具有典型的盛唐风格。这组龛像的功德主为唐室中央派往陇右的巡察使及地方陪同官吏。他们在炳灵寺开龛造像,充分说明唐代炳灵... 炳灵寺唐“永隆二年”列龛共10龛,编号41-58,系唐高宗永隆二年(684年)开凿的一组造像龛,造像具有典型的盛唐风格。这组龛像的功德主为唐室中央派往陇右的巡察使及地方陪同官吏。他们在炳灵寺开龛造像,充分说明唐代炳灵寺所处的位置十分重要,尤其是当时与吐蕃的关系十分复杂。炳灵寺处于“唐蕃古道”的交通要冲,许多有关唐蕃关系的重大事件在炳灵寺均有实物资料的记载,因而这批巡察使的使命可能与吐蕃有着某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 永隆二年 列龛
下载PDF
炳灵寺石窟第169窟内容总录 被引量:11
17
作者 董玉祥 《敦煌学辑刊》 1986年第2期148-158,174,共12页
第169窟位于炳灵寺石窟群下寺窟群北端唐代大佛顶部南侧最高处,为一个不规则的天然石洞,原来四壁满开佛龛,千百年来,由于人力和自然的破坏,大部分已残毁,现存较完整的佛龛(包括壁画)编号共24个,依次分述如下: 龛号:1 位置:窟内北壁内侧... 第169窟位于炳灵寺石窟群下寺窟群北端唐代大佛顶部南侧最高处,为一个不规则的天然石洞,原来四壁满开佛龛,千百年来,由于人力和自然的破坏,大部分已残毁,现存较完整的佛龛(包括壁画)编号共24个,依次分述如下: 龛号:1 位置:窟内北壁内侧的最高处形制:摩崖浅龛(崖壁上原可能开龛,后因龛底崩坍,后人在龛底石台上架木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寺石窟 菩萨 壁画 禅定 供养人 泥塑 佛像 比丘 无量寿佛 五官
下载PDF
黄河炳灵水电站库区水生生物资源调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建福 刘哲 +3 位作者 黄进强 蔡原 蔡海瑶 谢志云 《中国渔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167,共6页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保护黄河炳灵水电站库区的鱼类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在2008~2009年,对黄河炳灵水电站库区的浮游生物和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浮游生物调查结果显示,该库区共调查到浮游植物2门9种属,生物量为0.7982mg·L^(-1),以硅藻...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保护黄河炳灵水电站库区的鱼类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在2008~2009年,对黄河炳灵水电站库区的浮游生物和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浮游生物调查结果显示,该库区共调查到浮游植物2门9种属,生物量为0.7982mg·L^(-1),以硅藻门为优势种类;浮游动物4类10种,生物量为0.0164mg·L^(-1),以原生动物为优势种类。鱼类调查的结果显示,黄河炳灵水电站库区调查鱼类有12种,其中鲤形目10种,鲶形目1种。优势种类为黄河裸裂尻鱼、似鲶高原鳅、黄河鮈及兰州鲶。与1981年刘家峡水库的浮游生物和鱼类资源调查结果相比,浮游生物平均生物量下降,鱼类种类组成有所减少,部分鱼类已灭绝或濒临灭绝,且鱼类处于严重低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炳灵水电站库区 浮游生物 鱼类 资源调查
下载PDF
炳灵寺石窟第169窟 被引量:8
19
作者 董玉祥 《敦煌学辑刊》 1987年第1期126-131,共6页
炳灵寺石窟中的第169窟,是该石窟群中规模最大和内容最丰富的一个洞窟。1963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对它进行第二次全面勘察时,曾在窟内西北角现编第6龛外的崖壁上,发现了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墨书造像题记和大量的西秦时期的造像与壁画... 炳灵寺石窟中的第169窟,是该石窟群中规模最大和内容最丰富的一个洞窟。1963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对它进行第二次全面勘察时,曾在窟内西北角现编第6龛外的崖壁上,发现了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墨书造像题记和大量的西秦时期的造像与壁画。上期我们发表了该窟的内容总录,这里再谈谈该窟的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寺石窟 壁画 佛教艺术 北魏 菩萨 供养人 公元 丝绸之路 佛像 玄高
下载PDF
炳灵寺第1、90、133窟的清理与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宝玺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3,共3页
炳灵寺第1、90和133窟,在刘家峡水库淹没区,1967年春夏之际对这几个洞窟进行了考古清理,并对其中部分造像、壁画搬迁保存。本文详细介绍了搬迁前的情况。
关键词 炳灵 第1窟 第90窟 第133窟 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