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烃族组成分布的GC-MS测定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怿 吕自立 刘雪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应用GC -MS测定柴油烃族组成按沸点的分布 ,通过柱色谱分离后的柴油饱和烃和芳烃组分分别进入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分析 ,采集其每一扫描的质谱图后 ,按ASTM_D2425方法计算其每一扫描的烃族组成 ,因为每一扫描与保留时间对应 ,所以可将... 应用GC -MS测定柴油烃族组成按沸点的分布 ,通过柱色谱分离后的柴油饱和烃和芳烃组分分别进入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分析 ,采集其每一扫描的质谱图后 ,按ASTM_D2425方法计算其每一扫描的烃族组成 ,因为每一扫描与保留时间对应 ,所以可将两部分烃族组成加和后应用ASTM_D2887方法计算柴油烃族组成按沸点的分布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该法与ASTM_D2887和ASTM_D2425的实验结果吻合 ,并能给出有关柴油烃族组成的详尽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质谱法 柴油 烃族组成 分布 测定 沸点 GC-MS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测定柴油烃族组成 被引量:22
2
作者 徐广通 袁洪福 陆婉珍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6-72,共7页
提出了双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移动丝氢火焰检测器检测分析柴油烃族组成的方法,并对仪器系统的可靠性及拟定方法的准确性、重复性进行了考察。采用键合氨基柱和氰基柱,以正己烷和二氯甲烷为流动相,在20min内定量分析柴油中... 提出了双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移动丝氢火焰检测器检测分析柴油烃族组成的方法,并对仪器系统的可靠性及拟定方法的准确性、重复性进行了考察。采用键合氨基柱和氰基柱,以正己烷和二氯甲烷为流动相,在20min内定量分析柴油中的饱和烃与烯烃总量、单环芳烃、双环芳烃、多环芳烃和胶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烃族组成 高效液相色谱 氢火焰检测器
下载PDF
柴油理化性质与烃族组成关联 被引量:14
3
作者 熊春华 田高友 任连岭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1-555,共5页
柴油的主要组分为烃类物质,包括链烷烃、一环烷烃、二环烷烃、三环烷烃、烷基苯、四氢萘、茚类、萘、烷基萘、苊类、苊烯类和三环芳烃。笔者采用相关分析法,考察了上述各烃类物质对中国成品柴油理化性质的影响规律,并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方... 柴油的主要组分为烃类物质,包括链烷烃、一环烷烃、二环烷烃、三环烷烃、烷基苯、四氢萘、茚类、萘、烷基萘、苊类、苊烯类和三环芳烃。笔者采用相关分析法,考察了上述各烃类物质对中国成品柴油理化性质的影响规律,并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油品理化性质与其烃类组成的关联方程。F检验结果表明,上述方程可行,可以准确预测其中15项理化性质。根据关联方程确定了影响柴油理化性质的主要烃类物质,其中柴油的氧化安定性主要由苊烯类决定,低温流动性能主要由一环烷烃决定,十六烷值、密度和热值主要由链烷烃决定,润滑性主要由茚类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理化性质 烃族组成 相关分析 逐步线性回归
下载PDF
润滑油基础油烃族组成的薄层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6
4
作者 杜国华 杨海鹰 +1 位作者 蔺玉贵 顾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83,共3页
采用薄层色谱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了不同来源、不同工艺的润滑油基础油 ,提取了薄层色谱图特征变量 ,以偏最小二乘法为数学工具 ,通过洗脱色谱法取得基础数据 ,建立基础油的薄层色谱 -烃族组成模型 ;采用该模型预测待测样品的烃族组... 采用薄层色谱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了不同来源、不同工艺的润滑油基础油 ,提取了薄层色谱图特征变量 ,以偏最小二乘法为数学工具 ,通过洗脱色谱法取得基础数据 ,建立基础油的薄层色谱 -烃族组成模型 ;采用该模型预测待测样品的烃族组成 ,并与洗脱色谱法的测定结果比较 ,饱和烃和芳烃质量分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7和0.9611;对子分析结果进行t检验表明 ,建立的方法与洗脱色谱法的测定结果相一致 ;另外 ,薄层色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基础油 烃族组成 薄层色谱法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偏最小二乘法 分析
下载PDF
汽油储存安定性与烃族组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任连岭 熊春华 +1 位作者 田高友 龚冬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18,共6页
采用相关分析法考察汽油调合组分和汽油成品油中各种烃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烃类物质与汽油储存安定性指标的相关性;并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储存安定性指标与烃类组成关系的回归模型,根据回归模型确定了对储存安定性指标产生影响... 采用相关分析法考察汽油调合组分和汽油成品油中各种烃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烃类物质与汽油储存安定性指标的相关性;并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储存安定性指标与烃类组成关系的回归模型,根据回归模型确定了对储存安定性指标产生影响的主要烃类物质,芳烃对辛烷值、10%馏出温度、50%馏出温度、密度、色度影响最大;烯烃尤其是正构烯烃和异构烯烃对90%馏出温度、酸度、胶质、诱导期、碘值、饱和蒸气压影响最大。F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模型显著,可以用来预测汽油储存安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储存安定性 烃族组成 逐步线性回归 相关分析 回归模型
下载PDF
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测定重油烃族组成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海鹰 顾洁 蔺玉贵 《分析仪器》 CAS 2001年第2期27-29,共3页
对应用棒状薄层色谱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TLC/FID)测定重油烃族组成 (饱和烃、芳烃、胶质 )时的影响因素作了探讨。研究发现 ,在点样及展开过程中 ,溶剂共挥发可引起样品损失 ;而且 ,由于TLC/FID的火焰温度远低于一般GC条件下FID的火... 对应用棒状薄层色谱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TLC/FID)测定重油烃族组成 (饱和烃、芳烃、胶质 )时的影响因素作了探讨。研究发现 ,在点样及展开过程中 ,溶剂共挥发可引起样品损失 ;而且 ,由于TLC/FID的火焰温度远低于一般GC条件下FID的火焰温度 ,使不同化合物在FID上的燃烧转化情况有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状薄层色谱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重油烃族组成 定量校正因子 测定 TLC/FID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煤油基吸热型碳氢燃料烃族组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海静 刘国柱 张香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80-785,共6页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GC-MS)考察了色谱柱系统、程序升温条件和调制周期3个主要因素对样品组分分离结果的影响,建立了煤油基吸热型碳氢燃料烃族组成的定性分析方法,并利用GC×GC-FID通过有效碳数校正因子对烃族组...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GC-MS)考察了色谱柱系统、程序升温条件和调制周期3个主要因素对样品组分分离结果的影响,建立了煤油基吸热型碳氢燃料烃族组成的定性分析方法,并利用GC×GC-FID通过有效碳数校正因子对烃族组成进行定量。对选取的9种燃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定量结果与标准方法 ASTM D2425的结果高度一致,相对误差基本均在±10%以内。利用该方法计算的碳含量结果与元素分析法相比误差均在0.5%以下。该方法无需复杂的前处理,稀释后可直接进样分析,操作简单,而且可直观地看出不同样品之间的差异,为改进燃料的性能提供了必要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 烃族组成 碳氢燃料
下载PDF
用柴油的烃族组成预测十六烷值和密度 被引量:11
8
作者 凌文 吕大伟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4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用柱色谱和GC-MS方法测定了柴油的13种烃族组成,分别是:(1)链烷烃,(2)一环环烷烃,(3)二环环烷烃,(4)三环环烷烃,(5)烷基苯,(6)茚满萘满,(7)茚类,(8)萘,(9)烷基萘,(10)苊类,(11)苊烯,(12)三环芳烃,(13)胶质。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 用柱色谱和GC-MS方法测定了柴油的13种烃族组成,分别是:(1)链烷烃,(2)一环环烷烃,(3)二环环烷烃,(4)三环环烷烃,(5)烷基苯,(6)茚满萘满,(7)茚类,(8)萘,(9)烷基萘,(10)苊类,(11)苊烯,(12)三环芳烃,(13)胶质。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柴油的十六烷值和密度与其13个烃族组成的关联式,统计检验结果并将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烃族组成预测柴油的十六烷值和密度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十六烷值 密度 烃族组成 关联方程
下载PDF
利用FCC汽油的特点改善我国汽油的烃族组成 被引量:7
9
作者 郑来昌 赵渊杰 +1 位作者 邓永生 姚亚平 《当代石油石化》 CAS 2003年第9期14-19,共6页
利用专门安排的加氢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估算,对比了我国和美国、西欧的汽油调合组分和烃族组 成,认为我国由于有25Mt/a的FCC汽油,不可能通过稀释的办法来使烃族组成有根本的改观,也没 有必要采用大幅度扩大烷基化油产量来增加烷烃组分... 利用专门安排的加氢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估算,对比了我国和美国、西欧的汽油调合组分和烃族组 成,认为我国由于有25Mt/a的FCC汽油,不可能通过稀释的办法来使烃族组成有根本的改观,也没 有必要采用大幅度扩大烷基化油产量来增加烷烃组分。最终出路是分阶段将FCC汽油的烯烃大部 分转化为烷烃,使之成为高烷烃组分,采用上述措施以后,我国汽油的烷烃比例将超过美国,FCC汽油 数量大将成为一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FCC汽油 烃族组成 烷基化油 加氢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和库仑法联合测定含烯汽油的烃族组成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亚贤 周云琪 靳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3-115,共3页
在石油炼制操作控制和产品质量检查中都要分析油品的烃族组成。对含烯的催化裂化、热裂化、焦化及叠合汽油尤其要做饱和烃(S)、烯烃(O)、芳烃(A)的含量分析,简称SOA分析。传统方法为荧光指示剂吸附(FIA)法,近几年发展为多阀多柱的Packar... 在石油炼制操作控制和产品质量检查中都要分析油品的烃族组成。对含烯的催化裂化、热裂化、焦化及叠合汽油尤其要做饱和烃(S)、烯烃(O)、芳烃(A)的含量分析,简称SOA分析。传统方法为荧光指示剂吸附(FIA)法,近几年发展为多阀多柱的Packard PNA分析器,其扩展式可分析烯烃。前者分析时间长,受人为可变因素的干扰;后者烯烃采用可逆或不可逆吸附,误差较大。本文在普通气相色谱仪上,仪器不作任何改装,同库仑仪联合实现了汽油的SOA分析。 使用气相色谱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烃族组成 气相色谱 库仑法
下载PDF
多维气相色谱技术对不同组分汽油烃族组成测定的适宜性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海青 《分析仪器》 CAS 2013年第1期69-73,共5页
以荧光指示剂法为基准,利用模型建立流程、模型准确性检验修正程序模式和准确分析谱图技术,建立起各种不同组分汽油烃族组成分析程序模型。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判断色谱法和指示剂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色谱法和指示剂法伴随时间推移比对,... 以荧光指示剂法为基准,利用模型建立流程、模型准确性检验修正程序模式和准确分析谱图技术,建立起各种不同组分汽油烃族组成分析程序模型。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判断色谱法和指示剂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色谱法和指示剂法伴随时间推移比对,其方法差值小于方法再现性;色谱法重复测试区间极差低于方法重复性。本文建立起来的分析程序模型,保证了多维气相色谱法对不同成分汽油烃族组成测定的适宜性。色谱法投用后,分析数据反馈加快,馏出口控制参数得到及时调整,成品出厂速度加快,工作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气相色谱 指示剂法 汽油 烃族组成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润滑油烃族组成 被引量:7
12
作者 苟爱仙 张艳丽 +1 位作者 史群策 刘宝莉 《黑龙江石油化工》 1999年第4期40-42,共3页
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润滑油烃族组成的分析方法。以正己烷为流动相,采用色谱柱串联方式,将润滑油分离为饱和烃、单环芳烃、双环芳烃及多环芳烃。通过烃分析检测器检测。该方法速度快、操作简单,各族烃相对标准偏... 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润滑油烃族组成的分析方法。以正己烷为流动相,采用色谱柱串联方式,将润滑油分离为饱和烃、单环芳烃、双环芳烃及多环芳烃。通过烃分析检测器检测。该方法速度快、操作简单,各族烃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 润滑油 烃族组成 测定
下载PDF
劣质柴油加氢精制及其窄馏分烃族组成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美洁 邓文安 +1 位作者 李传 李庶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6,共5页
在3×300mL的固定床加氢装置上,以劣质的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在氢分压12 MPa、体积空速0.5h^-1、氢/油体积比800∶1的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对劣质柴油加氢精制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原料油及加氢精制生成油的窄馏分中烃族组成... 在3×300mL的固定床加氢装置上,以劣质的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在氢分压12 MPa、体积空速0.5h^-1、氢/油体积比800∶1的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对劣质柴油加氢精制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原料油及加氢精制生成油的窄馏分中烃族组成随馏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70℃时,加氢精制效果较好,加氢精制生成油的密度(20℃)为0.865 1g/cm^3,硫质量分数仅为27.51μg/g,总芳烃脱除率达79.2%,十六烷指数提高15个单位;精制后的各窄馏分中双环及三环芳烃脱除率高达92%以上,而大多数单环芳烃与三环环烷烃集中在285-350℃馏分中,因此降低劣质柴油的密度、提高十六烷指数的关键是需要将该馏分段进一步加氢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质柴油 加氢精制 窄馏分 烃族组成
下载PDF
基于烃族组成的汽油调合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希发 任连岭 +1 位作者 刘长法 孙越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97,共5页
为保证汽油质量合格率和提高收益,确定汽油理化性质与烃族组成的定量关系,建立汽油调合优化模型,给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具体形式。根据模型特征,选用伴随方程解法对模型求解。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所建模型预测精度高,为配方优化和产品... 为保证汽油质量合格率和提高收益,确定汽油理化性质与烃族组成的定量关系,建立汽油调合优化模型,给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具体形式。根据模型特征,选用伴随方程解法对模型求解。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所建模型预测精度高,为配方优化和产品质量预测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调合 烃族组成 理化性质 逐步线性回归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柴油烃族组成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彦琳 《广州化工》 CAS 1998年第2期47-50,共4页
通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柴油烃族组成的方法.利用迁移丝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行而积归一化定量,无须建立校正因子.评价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同时考察了测定的精密度.
关键词 液相色谱 柴油 烃族组成 成分
下载PDF
减压蜡油烃族组成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邢波 陈正 《齐鲁石油化工》 2006年第2期173-177,共5页
根据国内外各种原油350-500℃减压蜡油馏分(VGO)质谱法烃族组成的分析数据,用带约束的最小二乘规划的方法,整理出根据油品的常规性质——平均沸点、密度、氢含量、分子量、折光和100℃运动黏度关联其烃族组成的关联式,可用于预测... 根据国内外各种原油350-500℃减压蜡油馏分(VGO)质谱法烃族组成的分析数据,用带约束的最小二乘规划的方法,整理出根据油品的常规性质——平均沸点、密度、氢含量、分子量、折光和100℃运动黏度关联其烃族组成的关联式,可用于预测出较为详细的烃族组成,亦可换算为结构族组成,与现有的计算烃族组成和结构族组成的关联式相比预测精度有较大的提高。此外,还提出了根据已知VGO的烃族组成和平均沸点预测常规性质的关联式,这些关联式均达到了较高的关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蜡油 烃族组成 常规性质
下载PDF
用GC-MS测定汽油中烃族组成与行业标准的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贾娟英 杨琳 +1 位作者 潘艳 申克静 《黄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50-53,共4页
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行业标准SH/T0741-2004汽油中烃族组成测定法(多维气相色谱法)在仪器结构、分析原理、分析过程等方面进行比较,并通过实例用GC-MS验证市售汽油组分,得出采用GC-MS分析汽油组分要比行业标准SH/T0741-2004... 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行业标准SH/T0741-2004汽油中烃族组成测定法(多维气相色谱法)在仪器结构、分析原理、分析过程等方面进行比较,并通过实例用GC-MS验证市售汽油组分,得出采用GC-MS分析汽油组分要比行业标准SH/T0741-2004实用、方便、快捷、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汽油烃族组成
下载PDF
液相色谱系统峰对煤基油品烃族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军芳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5期50-55,共6页
为考察及规避液相色谱系统峰对煤基油品烃族组成的测定影响,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正相模式分析煤基油品的烃族组成,固定相选用NH_2基柱,流动相采用正庚烷试剂,利用示差折光检测器考察了煤基油品各烃族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及响应因子,对标准... 为考察及规避液相色谱系统峰对煤基油品烃族组成的测定影响,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正相模式分析煤基油品的烃族组成,固定相选用NH_2基柱,流动相采用正庚烷试剂,利用示差折光检测器考察了煤基油品各烃族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及响应因子,对标准物质掺混物及煤基中间馏分油进行了分析并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受系统倒峰的干扰,采用单组分的饱和烃标准物质进样分析,饱和烃出峰位置易出现异形峰;而采用混合饱和烃标准物质进样分析,利用不同标准物质保留时间微小的差异可有效规避异形峰,再考虑其标准物质响应因子的差异,可使测试结果更趋于真值。以煤基中间馏分油测试为例,试验准确度回收率在94%~105%,液相色谱结果与质谱法结果对比,饱和烃与总芳烃相对偏差均不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系统峰 响应因子 煤基油品 烃族组成
下载PDF
多维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汽油烃族组成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惠娟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2期177-178,150,共3页
介绍了多维气相色谱法在汽油烃族组成分析中的应用,并将多维气相色谱法和荧光指示剂吸附法、毛细管色谱法等方法进行了比较,该方法在方法准确性、精密度、分析时间和经济效益上都优于其他分析方法。
关键词 多维气相色谱 汽油 烃族组成
下载PDF
PONA测定汽油烃类族组成分析条件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兰 时自立 +1 位作者 刘亚红 郭惠娟 《齐鲁石油化工》 2016年第3期239-242,共4页
对分析汽油烃类族组成的PONA中的仪器参数、进样量、斜率灵敏度等因素进行探讨,并与FIA、MGC进行比对。试验表明,优化后的方法达到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关键词 汽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