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烃源体系与大中型气田形成 被引量:64
1
作者 黄籍中 陈盛吉 +4 位作者 宋家荣 王兰生 苟学敏 王廷栋 戴鸿鸣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6年第6期504-510,共7页
以“源控论”为主导,烃源体系为对象和内容,对四川盆地大中型气田的形成进行了论证。提出:(?)_1,S_1,P_1,P_2和T_3是主要烃源层系;组建(?)_1/Z_2,C_2h1/S_1,P_1/P_1,P_2ch/P_2,T_(1,2)/P和T_3x/T_3x6组烃源体系,是形成与预测大中型气田... 以“源控论”为主导,烃源体系为对象和内容,对四川盆地大中型气田的形成进行了论证。提出:(?)_1,S_1,P_1,P_2和T_3是主要烃源层系;组建(?)_1/Z_2,C_2h1/S_1,P_1/P_1,P_2ch/P_2,T_(1,2)/P和T_3x/T_3x6组烃源体系,是形成与预测大中型气田的重要领域,并强调烃潜量强度值是评价预测大中型气田的最佳地球化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 烃源体系 烃潜量强度 盆地
原文传递
论烃源岩层系含油气系统 被引量:8
2
作者 魏恒飞 李秋媛 +4 位作者 毕建军 陈彦虎 李志向 赵海山 金国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共12页
含油气系统(PS)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是常规油气勘探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非常规油气研究却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探寻源内非常规油气勘探评价研究思路和方法,在回顾含油气系统概念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烃源... 含油气系统(PS)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是常规油气勘探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非常规油气研究却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探寻源内非常规油气勘探评价研究思路和方法,在回顾含油气系统概念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烃源岩体系和非烃源岩体系油气特征和差异,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源内滞留烃准连续—连续聚集型油气藏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了烃源岩层系含油气系统(SRPS)概念,论证了其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基本内涵,总结了4项研究关键技术。研究成果丰富了源内非常规油气勘探评价理论体系,为源内非常规油气勘探评价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烃源岩层系含油气系统 非常规油气 烃源体系 细粒沉积岩 甜点区
下载PDF
第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纪要
3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74-274,共1页
第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纪要在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北京石油学会支持下,第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由石油大学(北京)承办,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和四川省石油学... 第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纪要在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北京石油学会支持下,第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由石油大学(北京)承办,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和四川省石油学会协办,于1996年5月8~11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 学术会议 油藏地球化学 烃源体系 有机质丰度 环境有机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特征 上升流 原油生物标志物 低熟油
下载PDF
卡塔尔上侏罗系ARAB“D”储集层的新沉积模式及层序地层学解释
4
作者 陈登钱 崔俊 马海腾 《青海石油》 2003年第3期38-41,共4页
Arab组是沉积在由Hanifa和Jubaila组组成的阿拉伯台地之上.浅水相鲕粒和海岸相藻类、珊瑚、有孔虫等沉积在地台边缘,形成了一个礁堤,把一系列内陆盆地和开阔的古地中海隔开.在启莫里阶(J1)低水位期,石膏楔形层沉积于该盆地,由于... Arab组是沉积在由Hanifa和Jubaila组组成的阿拉伯台地之上.浅水相鲕粒和海岸相藻类、珊瑚、有孔虫等沉积在地台边缘,形成了一个礁堤,把一系列内陆盆地和开阔的古地中海隔开.在启莫里阶(J1)低水位期,石膏楔形层沉积于该盆地,由于水面的轻微变化,礁堤“时隐时现”,形成了Arab组的自然旋回沉积.Arab组的旋回和Vail型的第四旋回的频率相同,但是沉积厚度比典型的Vail型第三旋回厚,引起厚度差异可能是由于第四旋回的洪水事件填满了该盆地的几十米深的预先存在的适宜空间.超盐度卤水的迁移导致了溶蚀孔和白云化的广泛发育.在卡塔尔Arab组中石油的生油岩可能是Hanifa\Jubaila组的纹层状富含有机质含沥青泥灰岩,主要的储集岩类型为鲕粒\球粒灰岩和含云灰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储集层 Arab组 沉积模式 层序地层学 卡塔尔 上侏罗系 烃源体系 生油岩
下载PDF
西部凹陷西斜坡中南段油气聚集主控因素分析
5
作者 李秀明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6年第12期55-58,共4页
根据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中南段油气成藏背景及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构造、储层类型、盖层分布、烃源灶—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长期发育的斜坡带和古隆起控制油气的富集区;断裂的性质和活动强度控制油气藏... 根据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中南段油气成藏背景及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构造、储层类型、盖层分布、烃源灶—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长期发育的斜坡带和古隆起控制油气的富集区;断裂的性质和活动强度控制油气藏的形成;沉积相带控制油气分布范围,储层物性控制油气富集丰度;区域盖层控制了油气富集的层位;复式输导体系控制油气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岩性油气藏勘探及潜山内幕深层为下步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油气聚集带 主控因素 烃源灶—输导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