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有机地球化学和测井信息的烃源岩地震评价--以辽中凹陷沙三段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侯庆杰 金强 +3 位作者 吴奎 张如才 端木潇潇 洪国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7-825,共9页
海域和勘探前沿地区钻井和取心资料少,仅利用常规地球化学和测井资料评价烃源岩的方法难以满足高精度资源量计算的要求。为此,利用辽中凹陷覆盖全区的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建立综合有机地球化学和测井信息的烃源岩地震评价方法预测深层烃... 海域和勘探前沿地区钻井和取心资料少,仅利用常规地球化学和测井资料评价烃源岩的方法难以满足高精度资源量计算的要求。为此,利用辽中凹陷覆盖全区的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建立综合有机地球化学和测井信息的烃源岩地震评价方法预测深层烃源岩发育相带。利用研究区热模拟TOC(有机碳含量)值与测井参数AC及RT标准化值进行拟合,分别建立了辽中凹陷沙三中及沙三下TOC测井预测模型;通过烃源岩地震相识别和地震波阻抗反演查明了烃源岩的分布范围和厚度;通过优选平均光滑反射强度、均方根振幅、平均瞬时频率和平均瞬时相位等4种地震属性参数,拟合出烃源岩归一化TOC经验公式,预测了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对比所提方法得到的烃源岩TOC和厚度值与钻井实测值,发现两者的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9.56%和10.06%,说明方法具有较高可靠性和实用性。利用所提方法预测了辽中凹陷3个洼陷的烃源岩厚度和TOC平面分布,认为厚度较大的烃源岩分布在辽中北洼和辽中中洼,为该区主力烃源灶,沙三中亚段烃源岩TOC、厚度以及分布范围均优于沙三下亚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波阻抗反演 地震属性 有机质丰度 烃源岩厚度 辽中凹陷
下载PDF
西藏南羌塘盆地侏罗系烃源岩沉积厚度平面分布特征
2
作者 王少征 《风景名胜》 2020年第2期0209-0209,0212,共2页
本文将南羌塘盆地中生界侏罗系地层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层系,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将南羌塘盆地侏罗系各组地层的烃源岩岩性特征和沉积厚度平面分布特征进行整理和总结,绘制成烃源岩厚度等值线分布图。将南羌塘盆地各组烃源岩厚度作为... 本文将南羌塘盆地中生界侏罗系地层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层系,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将南羌塘盆地侏罗系各组地层的烃源岩岩性特征和沉积厚度平面分布特征进行整理和总结,绘制成烃源岩厚度等值线分布图。将南羌塘盆地各组烃源岩厚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发现索瓦组和曲色组为有利生烃层位,布曲组为中等生烃层位,夏里组和色哇组为较差生烃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羌塘盆地 侏罗系 性特征 烃源岩厚度 平面分布特征
下载PDF
烃源岩排烃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3
作者 马卫 李剑 +4 位作者 王东良 王义凤 马成华 王志宏 杜天威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42-1751,共10页
烃源岩的排烃效率是油气资源评价中不可缺少的参数,排烃效率研究既可以指导资源评价,又可以作为验证资源评价结果可靠性的重要科学手段。通过新建的地层条件下排烃效率模拟实验新方法(正演)结合地质剖面法(反演),求取了不同有机质... 烃源岩的排烃效率是油气资源评价中不可缺少的参数,排烃效率研究既可以指导资源评价,又可以作为验证资源评价结果可靠性的重要科学手段。通过新建的地层条件下排烃效率模拟实验新方法(正演)结合地质剖面法(反演),求取了不同有机质类型烃源岩的排烃效率,并分析了热演化程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源储配置关系、烃源岩厚度及沉积超压对烃源岩排烃效率的影响。认为腐泥型有机质在成熟阶段的排烃效率为30%~60%;高成熟阶段的排烃效率为60%~80%,过成熟阶段的排烃效率达到80%以上。相同演化阶段,腐殖型有机质排烃效率低约10%~20%。排烃效率受多种因素的控制,预测排烃效率和滞留烃量时,不同地区应根据地质条件不同区别对待,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烃效率 有机质类型 有机质丰度 源储配置关系 烃源岩厚度 沉积超压
原文传递
吴起油田白土沟油区长9-1油藏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炜 《辽宁化工》 CAS 2019年第6期580-582,共3页
白土沟油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长9油藏,其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开发效果较差。为进一步研究油气富集规律,通过“相控建模”方法,建立储层三维地质模型,分析沉积相、烃源岩与构造关系;结合油藏剖面与平面分布特征,认为研究区长9油层主要烃源岩... 白土沟油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长9油藏,其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开发效果较差。为进一步研究油气富集规律,通过“相控建模”方法,建立储层三维地质模型,分析沉积相、烃源岩与构造关系;结合油藏剖面与平面分布特征,认为研究区长9油层主要烃源岩为李家畔页岩,油气进行简单的初次运移后向高部位富集;长9-1小层油层面积分布广、连片性好,为研究区主要的开发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土沟油区 烃源岩厚度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吴起油田油沟油区长7油藏分布规律研究
5
作者 李帮军 程永福 +1 位作者 李炜 申太志 《化工管理》 2021年第30期189-191,共3页
油沟油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长7油藏,其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开发效果较差。为进一步研究油气富集规律,通过分析沉积相、烃源岩与构造关系;结合油藏剖面与平面分布特征,认为研究区长7油层主要烃源岩为张家滩畔页岩,油气进行简单的初次运移后向... 油沟油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长7油藏,其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开发效果较差。为进一步研究油气富集规律,通过分析沉积相、烃源岩与构造关系;结合油藏剖面与平面分布特征,认为研究区长7油层主要烃源岩为张家滩畔页岩,油气进行简单的初次运移后向高部位富集;长7具有幕式排烃、裂缝疏导、多点式充注、大规模成藏的特点,从生烃方面来说,处于生烃中心以东,以垂向运移为主,侧向运移为辅;延长组下组合油层处于伊陕斜坡,构造运动对储层的改造作用较弱。张家滩页岩较厚的区域可能油气富集,也是未来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域。长7-1小层分布面积广、连片性好、是研究区主要开发调整方向。长7-2小层油层面积小、连续性较差,有一定的改造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沟油区 烃源岩厚度 分布规律 开发潜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