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缝性特低渗碳酸盐岩油藏注烃类气驱油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郭平 李士伦 +3 位作者 张思永 吴莹 唐先益 赵俊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6-78,共3页
川中大安寨油田属特低孔、低渗并有裂缝的双重介质油藏,目前主要是衰竭式开发,靠自喷原油采收率只能达到3%~5%。室内实验采用人工造缝的方法模拟地层双重介质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长岩心设备开展不同驱油方式的烃类气驱油效果对... 川中大安寨油田属特低孔、低渗并有裂缝的双重介质油藏,目前主要是衰竭式开发,靠自喷原油采收率只能达到3%~5%。室内实验采用人工造缝的方法模拟地层双重介质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长岩心设备开展不同驱油方式的烃类气驱油效果对比研究,并开展注气压力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裂缝性低渗油藏中,衰竭式开采原油其采收率低,无论注水还是注气均会产生水窜或气窜;单纯注水可适当提高原油采收率,但驱油效率不高;注烃气虽然不能达到混相,但注入压力越高采收率越高。大安寨油藏在目前地层压力下,注烃气比自然衰竭提高原油采收率 6.21%,比注水提高3.91%,效果明显。图3表1参7(郭平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特低渗碳酸盐岩 油藏 烃类气驱油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低渗透挥发性油藏注烃类气驱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进安 曾贤辉 +2 位作者 陈德斌 梁绍敏 罗松刚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6期58-60,共3页
通过注烃类气驱实验研究 ,了解文留油田低渗透挥发性油藏注气开发的一般机理和开发特点。采用PVT分析方法分析地层流体的物理性质、注入溶剂的组份 ;通过细管实验研究地层流体同注入溶剂在 1 3 0℃时的最小混相压力 ;长岩心驱替实验分... 通过注烃类气驱实验研究 ,了解文留油田低渗透挥发性油藏注气开发的一般机理和开发特点。采用PVT分析方法分析地层流体的物理性质、注入溶剂的组份 ;通过细管实验研究地层流体同注入溶剂在 1 3 0℃时的最小混相压力 ;长岩心驱替实验分析气驱、水驱、水气交替注气的采收率、压力的变化规律。细管实验研究表明 ,最小混相压力为 47 1MPa ,长岩心注天然气驱替实验表现出近混相的特征。天然气驱注气压力低 ,采收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挥发性油藏 烃类气 室内实验研究 天然 采收率
下载PDF
长岭断陷CO_2气藏与烃类气藏成藏特征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光 赵占银 邵明礼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8,共7页
以长岭断陷中部隆起区有机成因烃类气藏和无机成因CO2气藏的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应用储集层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结合构造演化史分析,研究两种气藏的形成时间、期次和序次,并建立两种气藏的成藏模式。综合研究表明:长岭断陷有... 以长岭断陷中部隆起区有机成因烃类气藏和无机成因CO2气藏的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应用储集层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结合构造演化史分析,研究两种气藏的形成时间、期次和序次,并建立两种气藏的成藏模式。综合研究表明:长岭断陷有机成因气为过成熟煤成气,来自营城组、沙河子组及火石岭组烃源岩;无机成因CO2气以幔源成因为主、火山岩自身脱气成因为辅,气源断裂体系的展布与幔源火山活动脱气是无机CO2气藏富集和运聚的两大主控因素。长岭断陷烃类气体先期成藏(成藏时间为距今81~86 Ma,姚家组沉积期—嫩江组沉积早期),CO2气后期成藏(成藏时间为距今约28 Ma,古近纪末);CO2气藏主要赋存于营城组火山岩中,单独存在或与烃类气体混合存在,且烃类气藏位于混合气藏的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岭断陷 烃类气 无机CO2 流体包裹体 火山岩脱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烃类气藏主控因素及分布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光 赵占银 王建强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4期622-627,共6页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烃类气藏的分布主要受烃源岩分布和断裂发育特征两种因素控制。早期气藏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烃源岩的分布,形成的是原生气藏;晚期气藏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有沟通气源(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烃源岩)和圈闭的断裂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烃类气藏的分布主要受烃源岩分布和断裂发育特征两种因素控制。早期气藏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烃源岩的分布,形成的是原生气藏;晚期气藏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有沟通气源(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烃源岩)和圈闭的断裂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形成的是次生气藏。目前已发现的主要含气构造(哈尔金、大老爷府及双坨子构造)在营城组末期已见雏形,大多数构造定型于嫩江末期,含气构造形成时间早于主生烃时间。伏龙泉构造形成于嫩江时期,定型于古近纪末期。烃类气藏主要形成于青山口—嫩江时期。营城组火山岩和登娄库—泉头组一、二段的碎屑岩储集层是未来烃类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岭断陷 烃类气 烃源岩分布 构造
下载PDF
利用测井视孔隙度差异识别二氧化碳和烃类气 被引量:13
5
作者 孟祥水 张晋言 孙波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2-135,共4页
当孔隙型砂岩储层含气时 ,使用测井曲线计算的视孔隙度与地层的真孔隙度、含气饱和度以及所含气的组份有关。若地层的真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已知 ,根据中子测井视孔隙度、密度测井视孔隙度之间的差值的高低可区分气体的组份是二氧化碳气... 当孔隙型砂岩储层含气时 ,使用测井曲线计算的视孔隙度与地层的真孔隙度、含气饱和度以及所含气的组份有关。若地层的真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已知 ,根据中子测井视孔隙度、密度测井视孔隙度之间的差值的高低可区分气体的组份是二氧化碳气还是烃类气。给出视孔隙度差值的计算方法 ,并使用该方法计算出了在一定含气饱和度、不同的孔隙度的条件下 ,地层中分别存在二氧化碳和烃类气的理论值。在气井的解释过程中 ,将实际测量的视孔隙度差值与理论值相对比 ,看测量值接近那种类型气体的理论值 ,地层中就含有那种气体。当一口井的不同层位同时存在二氧化碳气和烃类气时 ,使用该方法来确定气体的类型 ,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视孔隙度 识别 二氧化碳 烃类气
下载PDF
济阳拗陷非烃类气藏(CO_2、He)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郑乐平 冯祖钧 +1 位作者 廖永胜 徐寿根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1期76-81,共6页
济阳坳陷是在古生代克拉通背景上形成的陆内拉张盆地;坳陷内的非烃类气藏分布于高青—平南深断裂中南段和阳信次级凹陷西北缘及商店火山岩穹隆构造内。CO2含量为68.85~98.59%,He含量为(84~847)×10-... 济阳坳陷是在古生代克拉通背景上形成的陆内拉张盆地;坳陷内的非烃类气藏分布于高青—平南深断裂中南段和阳信次级凹陷西北缘及商店火山岩穹隆构造内。CO2含量为68.85~98.59%,He含量为(84~847)×10-6,CO2与He呈弱的正相关。CO2的δ13C值为-6.30‰~-3.35‰,表明CO2为无机成因。3He/He的比值为(2.80~5.22)×10-6,表明He来源于地壳和地幔。研究表明非烃类气藏中的CO2主要为来自地球深部的幔源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二氧化碳 烃类气
下载PDF
德惠断陷有机烃类气与无机CO_2气成藏期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光 赵占银 邵明礼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6,共3页
松辽盆地南部德惠断陷存在着丰富的有机烃类气和无机CO2气资源,应用烃类气与CO2气储集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实测结果与构造演化史分析相结合,确定营城组烃类气藏是二期成藏,时间分别是泉头组沉积末期(103×106a)和嫩江组沉积期(83&#... 松辽盆地南部德惠断陷存在着丰富的有机烃类气和无机CO2气资源,应用烃类气与CO2气储集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实测结果与构造演化史分析相结合,确定营城组烃类气藏是二期成藏,时间分别是泉头组沉积末期(103×106a)和嫩江组沉积期(83×106~76×106a);CO2气藏形成时间存在多解性(98×106a或者是10×106a)。烃类气藏与CO2气藏的成藏方式截然不同,烃类气是缓慢、持续成藏,CO2气伴随着幔源构造运动的发生与构造事件密不可分,是瞬间成藏。营城组天然气藏的成藏序次是,烃类气藏先期形成,CO2气藏后期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德惠断陷 烃类气 CO2 成藏时间 成藏序次
下载PDF
烃类气驱油效率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丁名臣 赵海龙 +2 位作者 赵清民 汪洋 岳湘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7816-7818,共3页
为了研究压力、原油含气性质、烃类气体组成和气体注入方式对烃类气驱油效率的影响,分别利用细管和长岩心模型进行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气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随压力的升高,烃类气驱突破点驱油效率和总驱油效率均增大,且气体突破后高含气... 为了研究压力、原油含气性质、烃类气体组成和气体注入方式对烃类气驱油效率的影响,分别利用细管和长岩心模型进行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气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随压力的升高,烃类气驱突破点驱油效率和总驱油效率均增大,且气体突破后高含气采油阶段提高驱油效率幅度逐渐减小,即压力越高气体突破后提高驱油效率幅度越小;随原油初始含气量的增大,烃类气驱突破点驱油效率和总驱油效率均减小,即原油初始含气量越高,烃类气驱油效率越低;随烃类气体中丙烷含量的增加,突破点驱油效率和总驱油效率均明显增大;均质模型中,水驱后烃类气水气交替驱油效率与水驱后连续注气相近,注入方式对烃类气驱油效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气 驱油效率 非混相驱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细管长度对烃类气-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及其改进预测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邵光强 郭平 +5 位作者 吴琳 汪周华 范家伟 刘煌 孙博文 文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8期11548-11554,共7页
低渗透油藏烃类气-原油最小混相压力(MMP)确定及影响因素评价一般多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缺乏烃类气驱室内物理模拟实验。以塔里木深层碎屑岩油藏注烃类气混相驱替为例,通过采用不同长度的细管作为实验变量,探究细管长度对最小混相压力以... 低渗透油藏烃类气-原油最小混相压力(MMP)确定及影响因素评价一般多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缺乏烃类气驱室内物理模拟实验。以塔里木深层碎屑岩油藏注烃类气混相驱替为例,通过采用不同长度的细管作为实验变量,探究细管长度对最小混相压力以及油藏采出程度的影响并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细管长度的增加,最小混相压力逐渐降低,油藏最终采出程度略有增加,因此,注采井距越长,注入气与原油混相相率越高。最后,基于遗传优化算法(GA),提出了一种考虑细管长度的MMP预测改进模型,该模型选取油藏温度、原油中间组分摩尔分数、原油挥发组分摩尔分数、原油C 7+相对分子质量、注入气临界温度为自变量。结果表明:针对本次3组实验数据,改进的MMP模型精度较高,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该研究为细管参数对烃类气驱最小混相压力影响因素分析以及MMP计算,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混相压力 影响因素 预测 细管参数 烃类气
下载PDF
壳源非生物成因烃类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小奇 刘德良 李振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6,51,共7页
结合国外近几年的相关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壳源非生物成因烃类气的形成机理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并分析了其成藏的可能性、可能成藏的有利地区以及研究前景。结果表明,壳源非生物成因烃类气不仅存在,而且分布较为广泛,研究前景也十分... 结合国外近几年的相关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壳源非生物成因烃类气的形成机理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并分析了其成藏的可能性、可能成藏的有利地区以及研究前景。结果表明,壳源非生物成因烃类气不仅存在,而且分布较为广泛,研究前景也十分广阔。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非生物成因气,特别是壳源非生物成因烃类气的认识将会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源非生物成因烃类气 FT反应 催化剂 碳同位素 成藏机理 研究前景
下载PDF
烃类气成因类型及其富气区的分布模式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见义 徐树宝 +1 位作者 窦立荣 郭焦峰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5,共5页
天然气类型的划分是天然气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原则。作者根据有机质类型及其热演化程度,将烃类气分为四大类:生物成因气、热降解成因气(又分偏腐泥型热降解气和偏腐殖型热降解气)、高温裂解气和生物降解... 天然气类型的划分是天然气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原则。作者根据有机质类型及其热演化程度,将烃类气分为四大类:生物成因气、热降解成因气(又分偏腐泥型热降解气和偏腐殖型热降解气)、高温裂解气和生物降解气等。相应分出五类烃类气富气区分布模武:生物成因气区分布模式、热降解成因气区分布模式(又分偏腐泥型热降解气区分布模式和偏腐殖型热降解气区分布模式)、高温裂解气区分布模式和生物降解气区分布模式等,并对每一类富气区分布模式的形成机制及典型实例进行了解剖。气区的划分有利于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勘探和远景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气 成因 富集 分布模式 天然
下载PDF
注烃类气体提高采收率技术现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霜 窦韦 《化工管理》 2016年第19期156-156,共1页
本文介绍了注烃类气体提高采收率混相驱和非混相驱的驱油机理,简述了国内外开展注烃类气体提高采收率的现场试验的情况。在现场应用中烃类气体的混相驱和非混相驱都可有效提高采收率,指出了注烃类气体技术目前面临问题、认识与展望。
关键词 烃类气 驱油机理 现场试验 烃类气
下载PDF
烃类气相选择氧化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师孔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1期76-99,共24页
一、前言 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丙烯氧化制丙烯睛,邻二甲苯氧化制邻苯二甲酸酐,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和丁烷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等一系列重要的选择氧化过程投入工业化生产,烃类的气相催化选择氧化已在石油化工中占有... 一、前言 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丙烯氧化制丙烯睛,邻二甲苯氧化制邻苯二甲酸酐,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和丁烷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等一系列重要的选择氧化过程投入工业化生产,烃类的气相催化选择氧化已在石油化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氧化 氧化脱氢 担载量 邻苯二甲酸酐 相催化 烃类气 分子氧 乙烯氧化 表面催化 邻二甲苯氧化
下载PDF
胜利油区花沟气田非烃类气体成因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彭晓波 陈建渝 +1 位作者 曹忠祥 项希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82,共4页
胜利油区花沟气田所含的气体中以 CO2 气体为主要组成 ,CO2 体积分数 φ(CO2 )高达 70 %以上 ,个别井中含有丰富的氮气和氦气 ;在气田的东部和北部为烃类气藏 ,显然这与东邻博兴生烃洼陷、西部火山活动强烈有着成因联系。对气田中 CO2 ... 胜利油区花沟气田所含的气体中以 CO2 气体为主要组成 ,CO2 体积分数 φ(CO2 )高达 70 %以上 ,个别井中含有丰富的氮气和氦气 ;在气田的东部和北部为烃类气藏 ,显然这与东邻博兴生烃洼陷、西部火山活动强烈有着成因联系。对气田中 CO2 气体和稀有气体的同位素研究表明 ,δ(13 CCO2 )为 -8.3 0‰~ -3 .41‰ ,φ(He)大于 1% ,φ(3 He) /φ(4He)在 4.45× 10 -6~ 4.49× 10 -6间 ,证明其为岩浆—幔源成因 ;有利于形成 CO2 气藏的大地构造环境是地幔隆起和超壳断裂—岩浆活动带 ;该区 CO2 气藏正位于上新世 -中新世玄武岩分布区内 ,每一期岩浆的侵入和喷出就是一次成气期和可能的成藏期 ,上新世是该区最主要的非烃类气体的成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区 烃类气 花沟 岩浆-幔源成因 岩浆活动 二氧化碳
下载PDF
南海西部海域非烃类气层测井识别及解释评价方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洪深 高华 +2 位作者 林德明 高楚桥 陈嵘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针对南海西部海域莺琼盆地复杂气田勘探实践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了非烃类气层测井识别及解释评价方法研究。将三孔隙度气层识别方法发展和完善为四孔隙度气层识别方法,基于烃类气和非烃类气的密度与温压条件关系分析,建立了非烃类气... 针对南海西部海域莺琼盆地复杂气田勘探实践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了非烃类气层测井识别及解释评价方法研究。将三孔隙度气层识别方法发展和完善为四孔隙度气层识别方法,基于烃类气和非烃类气的密度与温压条件关系分析,建立了非烃类气层定量解释评价模型和方法,并在莺琼盆地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部 烃类气 测井识别 四孔隙度
下载PDF
非烃类气层测井识别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中奇 杜春玲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刘中奇,杜春玲.非烃类气层测井识别方法.测井技术,1998,22(2):107~110叙述了声波时差测井、密度测井和中子孔隙度测井在气层不同于油水层的显示特征。分析了非烃类气(二氧化碳气)气层和烃类气(甲烷气)气层的... 刘中奇,杜春玲.非烃类气层测井识别方法.测井技术,1998,22(2):107~110叙述了声波时差测井、密度测井和中子孔隙度测井在气层不同于油水层的显示特征。分析了非烃类气(二氧化碳气)气层和烃类气(甲烷气)气层的声波时差测井响应、密度测井响应和中子孔隙度测井响应。提出了几种常用而又比较有效的非烃类气(二氧化碳气)气层识别方法:声波-密度孔隙度差值法、孔隙度比值重叠法、声波-密度孔隙度比值法、孔隙度差比值法、气饱和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气 声波测井 识别 层识别 藏勘探
下载PDF
乐东气田非烃类气层的测井识别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胜林 陈嵘 +1 位作者 高楚桥 张海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27,共6页
莺歌海盆地的乐东气田储层埋深较浅,主要目的层是第四系乐东组,埋深在950-1300m。该气藏的气体组分除了以甲烷为主的烃类气外,还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等非烃类气体。如何区分烃类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并对它们的含量作出评估,这对天然... 莺歌海盆地的乐东气田储层埋深较浅,主要目的层是第四系乐东组,埋深在950-1300m。该气藏的气体组分除了以甲烷为主的烃类气外,还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等非烃类气体。如何区分烃类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并对它们的含量作出评估,这对天然气的测井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从测井资料入手,首先识别烃类气和非烃类气储层,再根据研究区内烃类气储层与非烃类气储层在测井响应特征上的差异,利用交会图技术将这些差异体现出来,可以定性判断烃类气层与二氧化碳气层;同时,运用地层组分分析模型和最优化理论,使用多条件约束来计算烃类气体和非烃类气体的相对含量,从而达到定量识别气层类型的目的,以指导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作业。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参加检验的天然气储层中,79%的层计算烃类气相对含量与实测结果绝对误差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乐东 烃类气 测井响应 交会图 组分 分析模型 最优化理论 定量计算
下载PDF
黄沙坨油田非烃类气驱技术探索与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欧洲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10期89-91,共3页
黄沙坨油田为火山粗面岩油藏,地质储量2744万吨,具有裂缝发育、埋藏深、地层温度高的特点。经历了天然能量和注水两个开发阶段。注水开发递减快,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难度大。2003年后产量快速递减,2012年底产量只有2.13万吨,采油速度仅有0.... 黄沙坨油田为火山粗面岩油藏,地质储量2744万吨,具有裂缝发育、埋藏深、地层温度高的特点。经历了天然能量和注水两个开发阶段。注水开发递减快,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难度大。2003年后产量快速递减,2012年底产量只有2.13万吨,采油速度仅有0.08%。标定采收率13.3%,阶段采出程度5.39%。油藏裂缝发育,底水及注入水沿裂缝快速推进,油井普遍高含水。受油藏条件限制,常规技术应用效果差。在借鉴同类油藏成功注气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非烃类气驱试验,见到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油 注水 烃类气 泡沫 日产油 井底流压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评价的烃类气驱候选油藏优选方法
19
作者 李光帅 黄鹏 +1 位作者 杨照君 胡伟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综合分析影响注烃气开发效果的各因素,结合大量国内外油藏成功注烃气开发实例,筛选出11个影响参数,构成候选油藏注烃气提高采收率适宜度的评价指标,并对建立各项评价指标划分等级。采用模糊统计法、层次分析法及专家评估修正法得到各个... 综合分析影响注烃气开发效果的各因素,结合大量国内外油藏成功注烃气开发实例,筛选出11个影响参数,构成候选油藏注烃气提高采收率适宜度的评价指标,并对建立各项评价指标划分等级。采用模糊统计法、层次分析法及专家评估修正法得到各个评价参数的综合权重,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候选油藏注烃气开发的潜力大小。通过对J油田3个候选油藏进行多层次模糊评价分析,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油藏进行正确的注烃气适宜度评价,为类似筛选候选油藏开展注烃气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气 模糊评价 数值模拟 采收率 多层次
下载PDF
非烃类气驱工艺技术完善与应用
20
作者 刘双亮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12期94-94,共1页
针对沈625块孔隙度低,水驱效果不佳难题开展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该技术存在管柱和套管腐蚀速率过快问题。针对此问题,钻采院工具所与沈阳采油厂联合攻关,设计了非烃类气驱工艺技术管柱,提出了注空气封隔器和防腐短节,完善了非烃类气... 针对沈625块孔隙度低,水驱效果不佳难题开展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该技术存在管柱和套管腐蚀速率过快问题。针对此问题,钻采院工具所与沈阳采油厂联合攻关,设计了非烃类气驱工艺技术管柱,提出了注空气封隔器和防腐短节,完善了非烃类气驱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气 注空封隔器 防腐短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