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P_2—T_2沉积发展史及其对烃类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文应初 强子同 王一刚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1-8,共8页
从东吴运动后(P_2)到印支运动前(T_2),四川盆地内在海侵的背景下自下而上形成了一个由含煤地层、深缓坡碳酸盐岩、开阔海台地碳酸盐岩、局限海台地碳酸盐岩和蒸发岩组成的大型复合向上变浅的地层层序。对这套地层的储集岩的岩石学及地... 从东吴运动后(P_2)到印支运动前(T_2),四川盆地内在海侵的背景下自下而上形成了一个由含煤地层、深缓坡碳酸盐岩、开阔海台地碳酸盐岩、局限海台地碳酸盐岩和蒸发岩组成的大型复合向上变浅的地层层序。对这套地层的储集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完表明燕山运动前(K)储集层中以液烃的运移、聚集为主。喜山运动前(N)则以气烃运移、聚集为主。在由液烃向气烃演化时烃类曾多次运移,气烃向层序上部迁移并导致不同源气混合。层序上部的膏盐层是封堵这些气烃的重要盖层,故现今在这些含膏盐岩的地层中发现了为数众多的气藏。综上所述,本文指出在这套地层中应注意在成盐盆地及其周围寻找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史 盆地 烃类聚集
下载PDF
烃类聚集系统的层次性与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区油气系统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立祥 《海相油气地质》 2000年第3期81-90,共10页
目前在石油系统理论的认识上还存在没看法,尤其是对系统的整体性,相对独立性,层次性,时空性和结构性等方面未给予充分重视,提出了烃类聚集系统的层次分析概念,将沉积盆地视为由含油气系统,油气系统及成藏系统三个基本层次构成的... 目前在石油系统理论的认识上还存在没看法,尤其是对系统的整体性,相对独立性,层次性,时空性和结构性等方面未给予充分重视,提出了烃类聚集系统的层次分析概念,将沉积盆地视为由含油气系统,油气系统及成藏系统三个基本层次构成的烃类聚集系统,这三个层次的系统依次包容,且均具有生油层,上覆层,封闭层,流体和圈闭等系统结构,它们不完全与不同级虽的构造单相对应,给出 类聚集系统层凝划分的依据,主要取决于系统的边界封闭条件,油源的确定是基础,系统的封闭性研究是关键,烃类聚集类系统的层次分析过程是从大到小,从粗到细,从今系统到古系统的渐次分析过程,尝试性地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区的油气系统,划分出C(S)-C-P1(RT)(!)和∈-O+C(S)-0+C-P1(RT0(!)两个油气系统,它们自喜马拉雅期起至今一直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烃类聚集系统 巴楚隆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利用浅部地球化学标志预测Pricaspian盆地二叠系盐下烃类聚集
3
作者 L.Anissimov 刘斌 刘伟 《国外油气勘探》 2000年第3期373-381,共9页
Pricaspian盆地位于俄罗斯地台东南部,它的沉积地层厚度达20km,其中包括了盐下古生界、二叠系盐层以及盐上中生代和新生代陆相地层。盆地中巨型油气藏主要集中在盐下的上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中。地质学家一般认为,在中生代地层中已发现... Pricaspian盆地位于俄罗斯地台东南部,它的沉积地层厚度达20km,其中包括了盐下古生界、二叠系盐层以及盐上中生代和新生代陆相地层。盆地中巨型油气藏主要集中在盐下的上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中。地质学家一般认为,在中生代地层中已发现的众多小型油藏源于烃类流体从较深部盐下地层运移到盐上地层。分析表明,在盐上层中烃类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组成类似于盐下层中的烃类。埋深大于6000m的盐下层中的储层是进一步的勘探目标层,通过对盐层和盐上陆相沉积层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可确定盐下储层中油藏的位置。盐后沉积剖面的地化标志分布可帮助预测深部古生界碳酸盐岩中未发现的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下 地球化学勘探 二叠系 烃类聚集 油气勘探
下载PDF
烃类聚集与板块转换边界的关系
4
作者 В В Матвеенков 朱佛宏 《海洋地质动态》 2006年第8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烃类聚集 边界 板块 蛇纹石化 挥发性成分 海底热液 上地幔 连续性 橄榄石 岩石
下载PDF
断裂带与烃类聚集的关系(以中里海水域为例)
5
作者 М.,ВМ 关福喜 《国外地质与勘测》 1996年第4期21-24,共4页
关键词 断裂带 油气藏 烃类聚集
下载PDF
全球含油气盆地生成——聚焦单元中超巨型烃类聚集的分布
6
作者 王福庆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2000年第5期1-9,共9页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生成-聚集单元 烃类聚集 油气聚集 油气分布 超巨型
原文传递
富县——黄陵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储集性能主控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庆 段昕婷 +1 位作者 张章 周绍凯 《地下水》 2012年第6期143-146,共4页
通过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结合岩心物性分析、试油等资料,对富县-黄陵地区长6储层特征及储集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为主沉积的长6储层,具有较低的成分成熟度和较高的结构成熟度,为流体的赋存提供了... 通过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结合岩心物性分析、试油等资料,对富县-黄陵地区长6储层特征及储集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为主沉积的长6储层,具有较低的成分成熟度和较高的结构成熟度,为流体的赋存提供了有效的储集空间,由于侧向遮挡条件限制,靠近河道中心区域难以形成有效的烃类聚集,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大都比较高;平面上远离主河道区域,岩性发生变化,储层物性有一定差异,而形成的岩性圈闭,以及局部的鼻状微构造,是富县-黄陵地区长6油气主要富集区;普遍发育的高角度—垂直裂缝,可作为沟通纵向相邻储层的运移通道,也可作为油气富集的储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县-黄陵地区 长6油藏主控因素 岩性圈闭 烃类聚集 高角度—垂直裂缝
下载PDF
饶阳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储集条件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志强 熊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5-101,共7页
本文根据饶阳凹陷孔隙演化、砂岩粘土矿物演化并结合生油岩演化特征将下第三系砂岩成岩作用划分为三个时期、五个阶段。根据下第三系已钻遇油藏与有机质纵向演化特征,结合压力、砂岩压实、岩芯物性数据对砂岩储层条件进行分析。纵向上... 本文根据饶阳凹陷孔隙演化、砂岩粘土矿物演化并结合生油岩演化特征将下第三系砂岩成岩作用划分为三个时期、五个阶段。根据下第三系已钻遇油藏与有机质纵向演化特征,结合压力、砂岩压实、岩芯物性数据对砂岩储层条件进行分析。纵向上确定出各类储层分布规律并对深部储集条件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聚集 碎屑岩 储集条件 生油岩 油矿床
下载PDF
深水盆地大陆坡含油气性的地球动力学前提 被引量:1
9
作者 B.E.Xaин 朱佛宏 单连芳 《海洋石油》 CAS 2005年第3期36-42,共7页
关键词 地球动力学 含油气性 深水盆地 大陆坡 普查工作 原料基地 油气资源 海洋油气 烃类聚集
下载PDF
世界海洋大陆坡含油气性的前景
10
作者 А.ЗаЪа НЪарк 朱佛宏 《海洋地质动态》 2006年第9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大陆坡 含油气性 海洋 世界 烃类聚集 大陆边缘 油气资源 墨西哥湾
下载PDF
西北非深海边缘——潜在的含油气区
11
作者 朱佛宏 《海洋地质动态》 2004年第2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沉积盆地 烃类聚集 油气圈闭 局部构造
下载PDF
对油气初次运移有关问题的探讨
12
作者 何家雄 梁可明 +1 位作者 黄保家 王宏军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89年第2期17-23,共7页
油气初次运移方向主要取决于过剩压力的展布;'积聚型'和'连续型'可能是欠压实与正常压实的两种不同排烃方式;排烃带的确定划分不能单纯依据压实法定论,尚须结合地化法综合考虑;异常高压带在烃类运聚中有排烃和盖层两种... 油气初次运移方向主要取决于过剩压力的展布;'积聚型'和'连续型'可能是欠压实与正常压实的两种不同排烃方式;排烃带的确定划分不能单纯依据压实法定论,尚须结合地化法综合考虑;异常高压带在烃类运聚中有排烃和盖层两种作用。用地化法与压实法相结合是研究排烃运移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初次运移 石油地质 油气运移方向 异常高压带 烃类运移聚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