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网络的烈度衰减融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旺 张建 +2 位作者 陈维锋 胡斌 郭红梅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4-229,共6页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地震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不同学者建立了各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模型,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烈度衰减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该文收集了川滇地区107个地震案例共243条地震等震线,利用B...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地震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不同学者建立了各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模型,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烈度衰减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该文收集了川滇地区107个地震案例共243条地震等震线,利用BP神经网络对基于传统模型的中国西部烈度衰减关系和基于矩阵模型的烈度衰减关系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学习融合,得到了川滇地区的融合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融合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总体上优于中国西部烈度衰减关系和矩阵衰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融合预测模型 烈度衰减模型 地震影响场
下载PDF
基于GIS的浙江省地震快速评估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葛智渊 李东平 《华北地震科学》 2009年第3期12-16,共5页
烈度衰减关系是快速评估的关键。利用浙江及其周边的历史地震资料,经过GIS空间分析处理,获得地震的长短轴参数和震中位置,同时对照大地构造分区将地震进行空间分区分类。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关地震快速评估模型构建对浙江省内有影响地区... 烈度衰减关系是快速评估的关键。利用浙江及其周边的历史地震资料,经过GIS空间分析处理,获得地震的长短轴参数和震中位置,同时对照大地构造分区将地震进行空间分区分类。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关地震快速评估模型构建对浙江省内有影响地区的地震评估的长短轴模型,为相关地区的地震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评估 GIS 烈度衰减模型
下载PDF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汪梦甫 尹华伟 +1 位作者 沈蒲生 章在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8-84,共7页
分析总结了我国历史地震等震线及历史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 ,发展了地震烈度衰减模型 ,改进了地震发生的双态泊松模型 ,对潜在震源区划分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地震烈度衰减模型 双态泊松模型 等震线
下载PDF
基于GIS的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系统开发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丽军 刘亮 潘家伟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25期128-129,共2页
基于ArcEngine组件开发的GIS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参数输入、模型计算、数据库应用及成果输出四个部分。根据地震参数,利用评估模型,快速精确地计算出地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生成灾情简报及专题地图,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GIS 快速评估 烈度衰减模型 数据库
下载PDF
基于地震动参数的城市建筑物震害模拟——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灿 陈文凯 林旭川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首先利用最短断层法烈度衰减模型分别模拟两次地震的地震动参数空间分布,并通过与实际地震的极震区对比,验证该模型模拟地震烈度的可靠性。然后,基于模拟的地震烈度空间分布和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层高等信息,采用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首先利用最短断层法烈度衰减模型分别模拟两次地震的地震动参数空间分布,并通过与实际地震的极震区对比,验证该模型模拟地震烈度的可靠性。然后,基于模拟的地震烈度空间分布和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层高等信息,采用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建筑物进行三维震害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最短断层法是一个模拟历史地震烈度空间分布较好的模型;当地震烈度达到Ⅷ度时,兰州市城关区的建筑物总体抗震性能较好;当地震烈度达到Ⅸ度时,受地震破坏较为严重的建筑结构为3~7层砖混结构;城关区南部的山区和城内的城中村的建筑物抗震性能较薄弱。文章的结果不仅为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又能帮助各级政府有针对性的对城市建筑物隐患进行排查、维修和加固;还可以辅助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预评估精度,对大中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烈度衰减模型 地震峰值加速度 震害模拟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抚顺煤田极值矿震影响范围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广信 常耀广 李兰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80-83,共4页
矿山地震是矿山开采诱发的一种地震活动,为矿山开采的伴生动力地质现象之一。抚顺煤田矿震事件频繁发生,1968年12月开始对矿震作监测记录,截止2002年12月31日,共记录到ML>0级的矿震81522次。其中ML>3.0级64次,最大震级为ML3.7... 矿山地震是矿山开采诱发的一种地震活动,为矿山开采的伴生动力地质现象之一。抚顺煤田矿震事件频繁发生,1968年12月开始对矿震作监测记录,截止2002年12月31日,共记录到ML>0级的矿震81522次。其中ML>3.0级64次,最大震级为ML3.7级。研究预测,抚顺煤田矿震的最大震级可能达到ML3.9~4.2级。当发生ML4.2级极值矿震时,极震区的烈度将超过Ⅶ度。文章依据以往矿震调查资料及地震烈度衰减理论,推导出抚顺煤田矿震烈度衰减模型,用该模型预测了极值矿震事件发生时的影响范围。有望为矿山及矿山城市减灾防灾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震 灾害风险分析 矿震烈度衰减模型 极值矿震影响范围 抚顺煤田
下载PDF
Parameter Fitting of Seismic Intensity Attenuation Model in Xinjiang 被引量:1
7
作者 Tan Ming Li Shuai +3 位作者 Sun Jing Wang Wei Tang Lihua Wu Chuanyo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3年第2期261-268,共8页
By using the existing historical earthquake investigation data in Xinjiang,this paper obtained the envelope curves of isoseismal maps of 103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occurring from 1716 to 2010 after digitization of th... By using the existing historical earthquake investigation data in Xinjiang,this paper obtained the envelope curves of isoseismal maps of 103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occurring from 1716 to 2010 after digitization of the data.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seismic intensity attenuation laws in the Xinjiang region with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fitting method. The intensity attenuation function of the elliptical model was provided and the fitting results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areas were compared. Finally, the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 in the Xinjiang region was obtained by the method of constraining the start and end of the attenuation cur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 model Xinjia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