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结构组成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研究 Ⅲ.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的烘箱氧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建明 王会东 +3 位作者 胡晓黎 薛卫国 王爱勤 李桂云 《润滑油与燃料》 2007年第4期11-17,共7页
利用烘箱氧化法研究了6种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加氢基础油以及各种基础油在环烷酸铁存在下的结构组成与氧化安定性关系。结果表明:芳烃含量是油品热氧化变浑浊的原因;油品氧化后,粘度大幅度上升,基础油粘度指数越高,粘度保持能力越... 利用烘箱氧化法研究了6种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加氢基础油以及各种基础油在环烷酸铁存在下的结构组成与氧化安定性关系。结果表明:芳烃含量是油品热氧化变浑浊的原因;油品氧化后,粘度大幅度上升,基础油粘度指数越高,粘度保持能力越强,粘度增加越少;基础油氧化后酸值增加和粘度增加百分率随着基础油芳烃含量增加而增加;氧化后油品烃组成变化的趋势是饱和烃降低,芳香烃及胶质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润滑油基础油 烘箱氧化 结构组成 氧化安定性
原文传递
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结构组成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 Ⅱ.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建明 王会东 +2 位作者 薛卫国 王爱勤 李桂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2-276,共5页
利用高压差示扫描法(PDSC)、旋转氧弹法和烘箱氧化法研究了6种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1种聚α烯烃(PAO-6)的结构组成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用大庆石蜡基原油和兰州中间基原油生产的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的抗氧化性能... 利用高压差示扫描法(PDSC)、旋转氧弹法和烘箱氧化法研究了6种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1种聚α烯烃(PAO-6)的结构组成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用大庆石蜡基原油和兰州中间基原油生产的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的抗氧化性能较差,氧化后的黏度大幅度上升;黏度指数越高的基础油,其黏度保持能力越强,黏度增加越少;加氢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后的烃组成变化趋势是,饱和烃含量降低,芳香烃和胶质含量增加;轻芳烃的存在对加氢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有负面影响,中芳烃和多芳烃的存在有助于提高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基础油 烘箱氧化 高压差示扫描法 氧化安定性
下载PDF
芳胺类抗氧剂在加氢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薛卫国 李涛 +3 位作者 徐小红 周旭光 仇建伟 火鹏飞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68,共7页
选用旋转氧弹法、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烘箱氧化法考察了不同结构的二苯胺类和萘胺类抗氧剂在加氢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3种二苯胺类抗氧剂中,丁辛基二苯胺(BODPA)的抗氧化效果最好。3种苯基-α-萘胺类抗氧剂中,壬基化产品(NP... 选用旋转氧弹法、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烘箱氧化法考察了不同结构的二苯胺类和萘胺类抗氧剂在加氢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3种二苯胺类抗氧剂中,丁辛基二苯胺(BODPA)的抗氧化效果最好。3种苯基-α-萘胺类抗氧剂中,壬基化产品(NPAN)在旋转氧弹实验和烘箱氧化实验(两种方法都是厚油层氧化)中性能突出;辛基化产品(OPAN)在薄油层氧化实验中表现优异;两种类型的胺类抗氧剂复配后均表现出优异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剂 芳胺 性能 氧化 旋转氧弹法 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 烘箱氧化
下载PDF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雪 曹君 +1 位作者 白新鹏 张芳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3-549,共7页
以市售大豆油、玉米油、椰子油、葵花籽油和鱼油为原料油脂,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其脂肪酸含量,并根据原料油脂的脂肪酸特点和GB 10765-2010的相关规定,通过Matlab软件和Excel线性规划求解,设计出6种人乳脂质替代品样品,采用Schaal烘箱加... 以市售大豆油、玉米油、椰子油、葵花籽油和鱼油为原料油脂,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其脂肪酸含量,并根据原料油脂的脂肪酸特点和GB 10765-2010的相关规定,通过Matlab软件和Excel线性规划求解,设计出6种人乳脂质替代品样品,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氧化法,研究同步荧光技术结合传统化学试剂法(氧化指标:过氧化值、茴香胺值、总氧化值)监控6种样品的氧化过程,通过统计学分析数据,探索荧光强度和氧化指标之间的统计学关系。结果表明:椰子油的主要脂肪酸为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其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93.75%±0.06%);而其余油脂主要由棕榈酸、亚油酸等组成,其中鱼油的不饱和脂肪酸最高。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荧光强度逐渐减弱,氧化指标数值不断增大;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6种样品的氧化指标与荧光强度的变化均呈负相关,R^2均大于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脂质替代品 Schaal烘箱加速氧化 氧化指标 同步荧光法
下载PDF
苦杏仁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韩金承 孟鑫 +1 位作者 吴慎威 闫伊狄 《保鲜与加工》 CAS 2023年第1期38-46,共9页
以微胶囊包埋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苦杏仁油微胶囊制备工艺;同时为验证微胶囊化对油脂氧化稳定性的促进作用,以微胶囊化前后的苦杏仁油为对象,采用烘箱加速法进行加速氧化试验,每3 d测定1次苦杏仁油和微胶囊中过氧化值、碘值... 以微胶囊包埋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苦杏仁油微胶囊制备工艺;同时为验证微胶囊化对油脂氧化稳定性的促进作用,以微胶囊化前后的苦杏仁油为对象,采用烘箱加速法进行加速氧化试验,每3 d测定1次苦杏仁油和微胶囊中过氧化值、碘值、酸价、皂化值、共轭二烯烃值,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扫描鉴定其中的官能团。结果表明,苦杏仁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料液比1∶16(g/mL),乳化剂添加量2.1%,芯壁比1∶85(g/mL),微胶囊平均包埋率为84.07%±0.37%,符合预测值。苦杏仁油在(60±1)℃的条件下储藏至第12天时,其过氧化值超过国标中的最低限量标准(0.25 g/100 g);而微胶囊化后的苦杏仁油在整个储藏期间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小,表明微胶囊化有利于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该研究结果为开发油脂微胶囊化保存手段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油 微胶囊 氧化稳定性 傅里叶红外光谱 烘箱加速氧化
下载PDF
沙蒿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6
作者 马文平 《食品信息与技术》 2004年第3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沙蒿籽油 烘箱加速氧化 氧化稳定性 氧化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下载PDF
不同来源润滑油基础油对抗氧剂的感受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建明 仇建伟 +3 位作者 薛卫国 张翔 王爱勤 李桂云 《润滑油》 CAS 2009年第6期30-35,共6页
利用烘箱氧化法、高压差示扫描法和旋转氧弹法研究了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三种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一种合成油对抗氧剂的感受性,同时也研究了在环烷酸铁存在下对抗氧剂的感受性。结果表明:含硫酚抗氧剂能够使基础油的颜色变深和产生沉淀;... 利用烘箱氧化法、高压差示扫描法和旋转氧弹法研究了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三种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一种合成油对抗氧剂的感受性,同时也研究了在环烷酸铁存在下对抗氧剂的感受性。结果表明:含硫酚抗氧剂能够使基础油的颜色变深和产生沉淀;胺型抗氧剂与含硫酚型抗氧剂复配后在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抑制基础油的粘度增长和酸值增加;胺型和酚型抗氧剂在控制油品沉淀和保持油品颜色方面比含硫酚型抗氧剂要好;HVIWH125基础油和PAO-6合成油对抗氧剂的感受性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烘箱氧化 高压差示扫描 氧化稳定性 感受性
下载PDF
GTL基础油与抗氧添加剂的感受性研究
8
作者 安良成 于晓文 +4 位作者 李艳 蔡锷 梁雪美 张春化 燕艺楠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579-583,共5页
以费托合成的GTL润滑油基础油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旋转氧弹法和烘箱氧化实验法测定了GTL基础油与其他API II-V类基础油混合后的氧化安定性,考察了不同质量比的抗氧剂单剂与复剂在GTL基础油中的感受性。结果表明:属于API III+的GTL基础油... 以费托合成的GTL润滑油基础油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旋转氧弹法和烘箱氧化实验法测定了GTL基础油与其他API II-V类基础油混合后的氧化安定性,考察了不同质量比的抗氧剂单剂与复剂在GTL基础油中的感受性。结果表明:属于API III+的GTL基础油的抗氧化性能高于矿物油,稍差于PAO和酯类油;GTL基础油与II类基础油150BS混合时氧化诱导期有大幅度的提升;抗氧剂在GTL基础油中的感受性依次为酚类抗氧剂BHT与胺类抗氧剂叔丁基羟基二苯胺L57复配最好,L57次之,BHT最差;抗氧剂与T203复配后在GTL基础油中感受性较好,其中以L57与T203复配后感受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TL基础油 旋转氧弹法 烘箱氧化 抗氧剂 感受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