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雍乾时期对普洱地区的治理——以普洱“烟瘴缺”的设置为中心
1
作者 蔡飘 由申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79-83,共5页
滇西南地区历来烟瘴盛行,族类复杂,再加上远离王朝统治中心,长期成为国家权力的真空地带,土酋扰乱、资源争夺、族群冲突等事相继发生。雍正年间,朝廷通过武力镇压滇西南地区的一系列动乱,并在澜沧江中下游以东地区设普洱府,实现改土归... 滇西南地区历来烟瘴盛行,族类复杂,再加上远离王朝统治中心,长期成为国家权力的真空地带,土酋扰乱、资源争夺、族群冲突等事相继发生。雍正年间,朝廷通过武力镇压滇西南地区的一系列动乱,并在澜沧江中下游以东地区设普洱府,实现改土归流。同时在此设置烟瘴缺,以保障流官有效开展治理。烟瘴缺的设置,标志着普洱政区层级建设的完成和流官体系的全面建立。同时,也保障了中央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措施在普洱的深入贯彻,使地方族群逐步纳入到儒家所建构的文化与政治秩序中去,推动了该地区纳入国家治理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瘴气 改土归流 烟瘴 地方治理
下载PDF
明代烟瘴对广西土司区经略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桅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烟瘴是一个历史性和区域性突出的现象,曾对南方少数民族及地区产生较大影响。明代广西土司区烟瘴肆虐,成为明朝经营和治理的主要困难,因此明朝在广西土司区采取了以土治土,倚重土官的策略。烟瘴,在一定程度上与广西土司制度的存在有着... 烟瘴是一个历史性和区域性突出的现象,曾对南方少数民族及地区产生较大影响。明代广西土司区烟瘴肆虐,成为明朝经营和治理的主要困难,因此明朝在广西土司区采取了以土治土,倚重土官的策略。烟瘴,在一定程度上与广西土司制度的存在有着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广西 土司制度 烟瘴
下载PDF
长江烟瘴挂峡水质及水生生物资源调查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耀鹏 李柯懋 陈海辉 《河北渔业》 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
烟瘴挂峡是万里长江上第一个峡谷,也是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笔者于2015年7月对长江烟瘴挂峡开展水质及水生生物资源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烟瘴挂峡共有浮游植物22种,浮游动物6种,鱼类2种,其中裸腹叶须鱼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 烟瘴挂峡是万里长江上第一个峡谷,也是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笔者于2015年7月对长江烟瘴挂峡开展水质及水生生物资源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烟瘴挂峡共有浮游植物22种,浮游动物6种,鱼类2种,其中裸腹叶须鱼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易危物种。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烟瘴挂峡水质及水生生物资源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就存在的问题和如何保护好烟瘴挂峡水生生物资源及水生态环境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瘴 三江源 水生生物 保护
下载PDF
清代烟瘴缺的制度发展与时空演进 被引量:3
4
作者 戴龙辉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90-103,159,共15页
清代,因应边疆烟瘴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治理需求,创制烟瘴缺制度,逐渐形成“拣选题补”“俸满优升”的制度原则,并遵循“人地相宜”的宗旨选任官员赴任烟瘴缺。烟瘴缺主要在水土恶劣的边疆地区,在边疆治理深化过程中,针对各区域特点,... 清代,因应边疆烟瘴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治理需求,创制烟瘴缺制度,逐渐形成“拣选题补”“俸满优升”的制度原则,并遵循“人地相宜”的宗旨选任官员赴任烟瘴缺。烟瘴缺主要在水土恶劣的边疆地区,在边疆治理深化过程中,针对各区域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时空分布特征。广西呈现二元治理格局,烟瘴缺的设置与分布是治理一体化进程的前序与基础;云南烟瘴缺呈“沿边”分布态势,是中央行政力向边疆推进的保障;广东琼州府烟瘴缺为梯度分布,是国家治理顺应海岛特殊自然环境的表现。烟瘴缺的创设,从职官角度保障了边疆烟瘴地区治理体系建立,提升了地方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烟瘴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乾隆时期海南烟瘴区题补之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付永杰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10-116,共7页
宋代对烟瘴区的治理多为减少官员在烟瘴区的任职年限,降低染瘴风险;明廷对烟瘴区官员任职年限虽已做出明确规定,但仍处于探索阶段;清乾隆时琼岛烟瘴区之边俸题补已确定。清乾隆时期为改变流官谈烟瘴即色变、无人敢往之局面,选用适应烟... 宋代对烟瘴区的治理多为减少官员在烟瘴区的任职年限,降低染瘴风险;明廷对烟瘴区官员任职年限虽已做出明确规定,但仍处于探索阶段;清乾隆时琼岛烟瘴区之边俸题补已确定。清乾隆时期为改变流官谈烟瘴即色变、无人敢往之局面,选用适应烟瘴气候之人,并对其籍贯做出大致规定,大幅减少琼岛烟瘴区官员任职年限,并规定任满即升。如此重视派遣流官治理崖州、感恩、陵水、昌化、儋州、万州,以感化黎族人民,传播孔孟之道,进而减少黎族人民的反抗,促进民族融合。海南沿海各处设置州县牢固有效管理琼岛,组成事关国防的封锁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 海南 烟瘴 题补 战略意义
下载PDF
乾隆时期琼州烟瘴缺探析——以崖州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付永杰 《南海学刊》 2021年第3期96-108,共13页
烟瘴缺是清廷于烟瘴地区设立的特殊官缺。雍正时,琼州多个州县被确立为烟瘴缺,且清廷大幅削减崖州等州县烟瘴缺官员的任职年限。乾隆帝又继之,并确定崖州烟瘴缺之三要素:籍贯、优升、任期。且任命崖州官员形成以南部五省人选为主,其他... 烟瘴缺是清廷于烟瘴地区设立的特殊官缺。雍正时,琼州多个州县被确立为烟瘴缺,且清廷大幅削减崖州等州县烟瘴缺官员的任职年限。乾隆帝又继之,并确定崖州烟瘴缺之三要素:籍贯、优升、任期。且任命崖州官员形成以南部五省人选为主,其他省份人员为辅的格局,大幅减少了崖州官员染瘴身亡的几率。但乾隆时并未依定制而行,崖州官员任职年限飘忽不定,或长或短。其时清廷空缺数量相对稳定,候缺人员不断激增的总体背景,决定了烟瘴缺俸满人员不可能实现俸满即升的愿望。此外,崖州官员交接出现时间不等的空档期,频繁更换地方长官,且崖州在清廷主政者心中仍存有流放地的烙印。理想化的制度设计亦无法摆脱其时空背景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 琼州 烟瘴 崖州
下载PDF
烟瘴迷境探路者——缅怀抗疟先驱姚永政教授
7
作者 方正明 关飞 雷家慧 《中国医学人文》 2024年第5期24-28,共5页
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闻公报称,中国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回首中国百年波澜壮阔的抗疟史,我们不会忘记抗疟先驱们曾经为了人民健康,深入瘴疠之地,探索未知以求抗疟良策,书写了开辟中国抗疟之路的不朽功绩。寄生... 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闻公报称,中国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回首中国百年波澜壮阔的抗疟史,我们不会忘记抗疟先驱们曾经为了人民健康,深入瘴疠之地,探索未知以求抗疟良策,书写了开辟中国抗疟之路的不朽功绩。寄生虫学家姚永政教授是我国抗疟先驱之一,本文通过详读历史资料,回顾姚教授从事抗疟研究的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卫组织 探路者 抗疟 烟瘴 世界卫生组织 缅怀 寄生虫 先驱
原文传递
烟瘴对乾隆时期西南边防政策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苍铭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4,共5页
乾隆时期烟瘴广布云南广西边境地区,清王朝在西南边防上采取消极防御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受烟瘴这一客观因素的影响所致。乾隆皇帝曾试图采取积极的边防政策,但终因烟瘴的制约而放弃。消极保守成为清代西南边防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清代 烟瘴 西南边疆 边防政策
原文传递
清前期烟瘴对广西土司区汉官选派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苍铭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9-75,181,共7页
古人所云之烟瘴是以疟疾为主的热带疾病的统称,又名瘴、瘴疠、瘴气、瘴疟、炎瘴等,是清代广西地区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疾病。从内地到广西土司区任职的官员常常染瘴而亡,为稳定广西土司区汉族官员队伍,清廷在官员的任职年限、选拔形式... 古人所云之烟瘴是以疟疾为主的热带疾病的统称,又名瘴、瘴疠、瘴气、瘴疟、炎瘴等,是清代广西地区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疾病。从内地到广西土司区任职的官员常常染瘴而亡,为稳定广西土司区汉族官员队伍,清廷在官员的任职年限、选拔形式、考核程序等方面采用比较灵活的政策,确保了在广西边地的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前期 广西土司地区 烟瘴 汉官选派
原文传递
清初清廷对西双版纳的经营及烟瘴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苍铭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疟疾是历史时期西南边疆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古人称之为烟瘴、瘴疠、瘴气等。清康熙三年,清朝就在西双版纳的普洱驻军设治,雍正年间又在澜沧江东部的西双版纳地区实施大规模改土归流,设普洱府,建普洱镇。但受烟瘴影响,驻军、设治和改土... 疟疾是历史时期西南边疆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古人称之为烟瘴、瘴疠、瘴气等。清康熙三年,清朝就在西双版纳的普洱驻军设治,雍正年间又在澜沧江东部的西双版纳地区实施大规模改土归流,设普洱府,建普洱镇。但受烟瘴影响,驻军、设治和改土归流经过了多次反复,清廷仍没有彻底完成对西双版纳的改土归流。本文以驻军、烟瘴为切入点,探讨了清初清军在普洱、思茅沿边地区驻军与撤军、改土归流与撤流复土的反复过程,认为烟瘴影响了清廷对西双版纳的经营,不利的自然环境是历史时期西南边疆经营的巨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瘴 清军 西双版纳
原文传递
清代“烟瘴缺”制度演变考——以两广所属文官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付永杰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5-148,共14页
烟瘴缺是清廷于烟瘴地区设立的特殊官缺。在烟瘴缺选人条件方面,经历了从严格限定到逐渐宽泛的过程。选人方式方面,康熙时地方督抚题补阶段为掣签,雍正以降,改为督抚、两司"会商",其实质为地方督抚对题补缺人事权形成垄断。再... 烟瘴缺是清廷于烟瘴地区设立的特殊官缺。在烟瘴缺选人条件方面,经历了从严格限定到逐渐宽泛的过程。选人方式方面,康熙时地方督抚题补阶段为掣签,雍正以降,改为督抚、两司"会商",其实质为地方督抚对题补缺人事权形成垄断。再者,乾隆初年确立了以保障烟瘴缺官员生命健康为核心的五省籍贯制度,该制为两广部分烟瘴缺所特有,他省未见此制。烟瘴缺俸满升迁方面,由起初列于即升班内,转为部分留于本省升用,说明督抚在烟瘴缺题补中分割吏部对官员任命权的同时,也被迫承担了原本由吏部承担的责任,呈现出权力与责任趋向成正比的态势。乾隆中期以降,烟瘴缺制度未有大的变动,说明其时清廷边疆治理体系已相对成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烟瘴 两广 五省籍贯制 留本省升用
原文传递
清代烟瘴充军的发配困境与实践问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子玉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6-187,共12页
清代充军制度内部分为五等,烟瘴充军乃其中最重的一等。烟瘴充军在发配地域和制度功能上具备与其他四等充军所不同的特性,并由此衍生出了其他几等充军所不具备或相对而言程度较轻的发配困境与实践问题。当人犯原籍隶属于云贵两广这四个... 清代充军制度内部分为五等,烟瘴充军乃其中最重的一等。烟瘴充军在发配地域和制度功能上具备与其他四等充军所不同的特性,并由此衍生出了其他几等充军所不具备或相对而言程度较轻的发配困境与实践问题。当人犯原籍隶属于云贵两广这四个烟瘴省份及相邻省份时,制度设计中发挥惩治作用的"距离"要素和"烟瘴"要素便难以两全。再者,烟瘴省份多有苗人居住,烟瘴军犯对苗疆秩序造成了破坏,该问题与人犯壅积困境相互交织,致使矛盾进一步深化。为此,清廷主要采取了调整发配规则及改发人犯的应对措施,其中可谓暗含着朝廷意图促使流放制度的设计与实践"名实相称"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烟瘴充军 流放 发配 苗疆
原文传递
乌烟瘴油气——俄乌冲突与骤然放大的能源安全角 被引量:2
1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孙明华 +2 位作者 王继勇 董雷 高凡婷 《国企管理(石油经理人)》 2022年第4期24-42,共19页
持续一个多月的俄乌冲突,如今已演变成国际主要政治力量、利益联盟间的大博弈。欧美各国对俄制裁不断加码,全球油气市场持续动荡,断供风险和恐慌情绪加速蔓延,如此“乌烟瘴油气”,都在向全世界发出预警,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需要系统... 持续一个多月的俄乌冲突,如今已演变成国际主要政治力量、利益联盟间的大博弈。欧美各国对俄制裁不断加码,全球油气市场持续动荡,断供风险和恐慌情绪加速蔓延,如此“乌烟瘴油气”,都在向全世界发出预警,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需要系统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安全 利益联盟 系统性思维 能源转型 恐慌情绪 烟瘴 应对气候变化 大博弈
原文传递
环境史视阈下清末越南北部边境地区的治理困境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维宽 林炫臻 《昆明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9-25,82,共8页
清末越南北部边境地区的环境在外地人看来较为恶劣,官方文献中所谓感染"烟瘴""岚瘴""瘴气",大多表现为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和感染疟疾,特别是外来的军人和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劳工,染病死亡的比例甚高。烟... 清末越南北部边境地区的环境在外地人看来较为恶劣,官方文献中所谓感染"烟瘴""岚瘴""瘴气",大多表现为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和感染疟疾,特别是外来的军人和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劳工,染病死亡的比例甚高。烟瘴环境对外来势力的渗入无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因此越南统治者在对边境地区加强行政管控和军事驻防时,不得不利用土著势力,但这种方式又与加强直接管控的努力相违背,折射出边疆治理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越南北部 边境地区 烟瘴环境 治理困境
下载PDF
清前期发遣吉林地区的流人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志忠 《史学集刊》 1985年第4期32-37,共6页
为巩固大清王朝在中原的统治地位,清政府将内地的各种罪犯,发配边远省区,以及烟瘴之地。这种遣犯,历史上称为流人。本文就清前期,一般流人发遣吉林的情况,他们对边疆开发所起的历史作用,略加叙述。
关键词 吉林地区 清前期 历史作用 边疆开发 边远省区 清政府 流人 清王朝 统治地位 烟瘴
下载PDF
苏轼寓惠诗选译(二)
16
作者 芷漾 《惠阳师专学报》 1992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关键词 上元夜 白水山 沧浪之水 盛酒器 透视人生 唤客 投闲置散 中山府 烟瘴 杨玉环
下载PDF
李必雨论
17
作者 李骞 《昭通学院学报》 1988年第Z1期78-85,共8页
对于内地来说,云南和云南人都是奇特的,似乎来自另一世界。而李必雨则更是一位有自己独特敏感创作区域的云南小说家。我总是认为,作家的作品掺杂有作家本人的社会阅历、人生见解。李必雨的小说之所以充满奇光异彩,或许是作家坎坷复杂的... 对于内地来说,云南和云南人都是奇特的,似乎来自另一世界。而李必雨则更是一位有自己独特敏感创作区域的云南小说家。我总是认为,作家的作品掺杂有作家本人的社会阅历、人生见解。李必雨的小说之所以充满奇光异彩,或许是作家坎坷复杂的生活经历所致。一个备受委屈、远走他乡、在邻邦缅甸当过厨师、赶过马、种过田的中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走他乡 人生理想 吴尚贤 生活理想 人物形象 现代文明 社会阅历 人物画廊 田园牧歌式 烟瘴
下载PDF
高蹈
18
作者 波德莱尔 《秘书之友》 2003年第9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高蹈 波德莱尔 混沌人 语言 重累 烟瘴 太阳 百灵 山岳 静物
下载PDF
汉语有关年龄的别称
19
作者 许正元 《秘书之友》 1993年第6期47-48,共2页
我国有很多事物都有别称.有关人的年龄的别称例释如下:豆蔻年华特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年未及笄古代指十四岁以前尚未成年的女子.笄:簪子;及笄:已到戴簪子的年龄.我国古代的... 我国有很多事物都有别称.有关人的年龄的别称例释如下:豆蔻年华特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年未及笄古代指十四岁以前尚未成年的女子.笄:簪子;及笄:已到戴簪子的年龄.我国古代的女子到了十五岁,就要把头发用簪子簪起来,表示已经成年.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闻仙姑谪在岭南,年未及笄,遍历海外,走蛮烟瘴雨之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花缘》 李汝珍 烟瘴 例释 二十四番花信 知天命 花城出版社 三十岁 闲居赋 叙传
下载PDF
水调歌头 开发西北
20
作者 张清华 《源流》 2000年第8期25-25,共1页
~~
关键词 水调歌头 烟瘴 彩毫 江河源头 志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