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定土壤和植物物质中^(12)C和^(14)C的简易湿烧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车玉萍 程励励 +1 位作者 林心雄 沈光裕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0-112,89,共4页
1979年Dalal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测定土壤或植物物质中全碳及放射性活度的简易湿烧法,后经Amato改进,克服了粘粒含量高的土壤氧化不完全的缺点,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但Amato法在测定^(14)C比度较低的样品时,很难将吸收了^(14)CO_2后的乙醇... 1979年Dalal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测定土壤或植物物质中全碳及放射性活度的简易湿烧法,后经Amato改进,克服了粘粒含量高的土壤氧化不完全的缺点,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但Amato法在测定^(14)C比度较低的样品时,很难将吸收了^(14)CO_2后的乙醇胺全部转移至闪烁瓶中。为此,我们将消化管改为上粗下细,具有标准口的耐热试管,将装有乙醇胺的闪烁瓶直接置于耐热试管内吸收CO_2,既保证消化液能全部浸润试样与消煮完全,又省去了转移乙醇胺的操作,从而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污染。此外,在Amato法中消化管用的是特制的铝质螺旋盖,盖外层包有一层氯丁橡胶膜,因而制做非常困难,我们改用聚四氟乙烯膜包裹的橡胶塞。经两年多的使用,此法可获得满意的结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植物 碳12 碳14 湿烧法 测定
下载PDF
氯化铵焙烧法从中品位氟碳铈矿精矿提取稀土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朱国才 田君 +2 位作者 池汝安 徐盛明 张志庚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33,共4页
采用氯化铵焙烧法分解中品位氟碳铈矿精矿 (REO:~ 30 % ) ,热水浸取焙砂后 ,浸取液采用环烷酸全捞制备氯化稀土产品。研究了氯化反应温度、氯化剂用量及氯化时间等因素对稀土氯化率的影响。将中品位氟碳铈矿精矿与 2倍氯化铵混合并加... 采用氯化铵焙烧法分解中品位氟碳铈矿精矿 (REO:~ 30 % ) ,热水浸取焙砂后 ,浸取液采用环烷酸全捞制备氯化稀土产品。研究了氯化反应温度、氯化剂用量及氯化时间等因素对稀土氯化率的影响。将中品位氟碳铈矿精矿与 2倍氯化铵混合并加入少量添加剂 ,在 480℃焙烧 1.5 h,焙砂用 90℃热水浸取得氯化稀土浸出液 ,稀土收率为 82 .8% ,浸出液进一步用环烷酸全捞 ,浓缩结晶得相对纯度为 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品位 氟碳铈矿精矿 稀土 提取 氯化铵熔烧法 分解 浸取
下载PDF
灼烧法与硝酸-高氯酸法处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树脂中金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平平 田新娟 +1 位作者 李波 孙宝莲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3-26,共4页
提出了以灼烧法和HNO3-HClO4法分别处理树脂,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试样中金的方法。研究了称样量、灰化温度和测定介质对测定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讨论了共存离子的干扰。结果表明,金浓度在0.5~20μg/mL范围内与吸... 提出了以灼烧法和HNO3-HClO4法分别处理树脂,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试样中金的方法。研究了称样量、灰化温度和测定介质对测定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讨论了共存离子的干扰。结果表明,金浓度在0.5~2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3,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17、0.19μg/mL。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测定,结果与火试金-重量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11)分别为1.5%与1.6%,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101%、98%~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树脂 烧法 HNO3-HClO4
下载PDF
双烧法从贝壳中制取柠檬酸钙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广民 黄必春 +1 位作者 肖红 陈月兰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378-382,共5页
介绍了用双烧法从贝壳粉中制备柠檬酸钙的实验原理 ,操作方法以及最佳煅烧温度、煅烧时间、浓度等条件的选择 .
关键词 贝壳 柠檬酸钙 烧法
下载PDF
双烧法从鸡蛋壳中制备乳酸钙的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耿岩玲 迟玉杰 扬帆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3年第3期8-11,共4页
本文以鸡蛋的综合利用为目的,对蛋壳的壳膜分离及用双烧法制备乳酸钙粉进行研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采用酸浸法分离壳膜。对蛋壳制备乳酸钙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并介绍反应原理、对反应条件进行选择,工艺过程采用了双烧法及中和反应法,获... 本文以鸡蛋的综合利用为目的,对蛋壳的壳膜分离及用双烧法制备乳酸钙粉进行研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采用酸浸法分离壳膜。对蛋壳制备乳酸钙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并介绍反应原理、对反应条件进行选择,工艺过程采用了双烧法及中和反应法,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法 鸡蛋壳 乳酸钙 综合利用 生产工艺 壳膜分离
下载PDF
灼烧法与化学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对比与拟合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林 李捷 +1 位作者 陈俊英 蔡耀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6期81-83,154,共4页
[目的]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分析测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简单准确地测定其值非常必要。[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灼烧法、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根据结果分析、讨论灼烧法不同温度适合的灼烧时间,同时与化学方法测得... [目的]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分析测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简单准确地测定其值非常必要。[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灼烧法、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根据结果分析、讨论灼烧法不同温度适合的灼烧时间,同时与化学方法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且整理得出不同温度时两种方法的相关关系式。[结果]350、450、550℃测定24 h比较合适,650℃推荐测定12 h,450℃灼烧法的测定值与化学方法相关性最好(R2=0.946 2),其次为350℃(R2=0.763 7)、550℃(R2=0.581 3)。[结论]由于650℃测定结果比真值偏高,所以不建议采用650℃进行灼烧法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烧法 重铬酸钾容量 相关关系
下载PDF
高温熔烧法制备金属基陶瓷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黔平 张家生 +3 位作者 黄转红 贾翠 卜景龙 孙加林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2-454,459,共4页
以玻璃熔块、氧化铬粉、粘土粉和硅酸锆微粉为原料制成的涂料,用滚涂法将其均匀涂覆在不锈钢管上,经高温(1000~1050 ℃保温20 min)熔烧制备出了耐磨、抗高温氧化的陶瓷涂层.对陶瓷涂层的耐磨性、抗高温氧化性、抗热震性等性能进行了测... 以玻璃熔块、氧化铬粉、粘土粉和硅酸锆微粉为原料制成的涂料,用滚涂法将其均匀涂覆在不锈钢管上,经高温(1000~1050 ℃保温20 min)熔烧制备出了耐磨、抗高温氧化的陶瓷涂层.对陶瓷涂层的耐磨性、抗高温氧化性、抗热震性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影响涂层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具有较大热膨胀系数的玻璃熔块料有利于提高涂层结合性;加涂层的试样均能明显改善基体的耐磨性和抗高温氧化性.涂层的耐磨性随硅酸锆微粉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加入量为15%时耐磨性和抗热震性最好,其热震循环(1000 ℃(→←)空冷)可达2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熔烧法 陶瓷涂层 金属表面 抗氧化性 耐磨性 抗热震性
下载PDF
改进埋烧法制备La_(0.8)Sr_(0.2)Ga_(0.8)Mg_(0.2)O_3电解质及其性能
8
作者 马志勇 陈文 +2 位作者 陈龙 孙华君 徐庆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67-770,共4页
采用改进埋烧法制备出高致密度和优异中温离子导电性能的La0.8Sr0.2Ga0.8Mg0.2O3(LSGM)固体电解质。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样品的物相和表面形貌,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进行试样的密度测试,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样品的电性能。研究结果表... 采用改进埋烧法制备出高致密度和优异中温离子导电性能的La0.8Sr0.2Ga0.8Mg0.2O3(LSGM)固体电解质。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样品的物相和表面形貌,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进行试样的密度测试,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样品的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1 400 ℃以上烧结形成单一稳定的钙钛矿结构。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样品致密度增大,导电性能提高,在1 470 ℃烧结18 h的样品均达到最佳值,其相对密度为98%,在800 ℃时电导率达到0.11 S·cm-1。该体系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分区符合Arrhenius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改进埋烧法 钙钛矿结构 电学性能
下载PDF
酒精灼烧法快速测定混凝土用集料的含水率试验研究
9
作者 张涛 张辉 +1 位作者 党玉栋 杨正宏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5-138,141,共5页
混凝土中集料的含水状态对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实际生产中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快速测定集料含水率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集料使用酒精灼烧法测定其含水率,分析了测试所需要的时间、酒精消耗量、集料表面温... 混凝土中集料的含水状态对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实际生产中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快速测定集料含水率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集料使用酒精灼烧法测定其含水率,分析了测试所需要的时间、酒精消耗量、集料表面温度的变化,并将酒精灼烧法和烘干法测试含水率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酒精灼烧法测定集料含水率与烘干法接近,可以用于快速测定骨料含水。通过上述试验研究,为实际生产和工程中快速测定集料含水率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料 含水率 酒精灼烧法 快速测试
下载PDF
流延-共烧法制备掺杂氧化铈基阳极/电解质双层结构
10
作者 关翔锋 刘志辉 +1 位作者 周丽花 周和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613-615,共3页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合成了具有较高烧结活性的Ce_(0.8)Gd_(0.05)Y_(0.15)O_(1.9)(GYDC)粉体,通过流延-共烧法制备了NiO-GYDC阳极/GYDC电解质双层结构。结果表明:GYDC电解质薄膜经过1400℃保温4 h后可烧结致密,说明GNP法制各的GYD...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合成了具有较高烧结活性的Ce_(0.8)Gd_(0.05)Y_(0.15)O_(1.9)(GYDC)粉体,通过流延-共烧法制备了NiO-GYDC阳极/GYDC电解质双层结构。结果表明:GYDC电解质薄膜经过1400℃保温4 h后可烧结致密,说明GNP法制各的GYDC粉体的烧结活性较高;通过流延.共烧法可以成功制各外观完好、平整的NiO-GYDC/GYDC双层结构,满足SOFC的组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延-共烧法 掺杂氧化铈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下载PDF
隧道窑用于焖烧法生产活性炭初试
11
作者 刘月蓉 吴奕 +1 位作者 黄河清 赖喜荣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29,共5页
用隧道式活化炉取代焖烧炉生产活性炭的试验结果表明:按照活化工艺温度850℃,时间36~60h,粉状活性炭产品质量可达到部颁标准,颗粒活性炭延长活化时间,产品质量可达到载体炭的质量,隧道窑焖烧法用以生产颗粒炭是可行的。
关键词 隧道炉 活性炭 活化罐 烧法
下载PDF
点烧法巧治黄瓜霜霉病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学凤 《河北农业科技》 2004年第1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烧法 黄瓜 霜霉病 治疗
下载PDF
灼烧法中有机质与总有机碳换算关系的重建及其在页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邱灵佳 黄国林 +1 位作者 帅琴 苏玉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8-223,共6页
有机质与总有机碳(TOC)的换算关系为wo=1.724×wTOC,难以满足当前页岩气开发的现场测定要求,需要作出修正。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页岩样品为研究对象,在传统灼烧法基础上,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页岩组成,得出影响烧失量的因素;... 有机质与总有机碳(TOC)的换算关系为wo=1.724×wTOC,难以满足当前页岩气开发的现场测定要求,需要作出修正。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页岩样品为研究对象,在传统灼烧法基础上,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页岩组成,得出影响烧失量的因素;用热重-差热仪研究页岩灼烧情况,确定了无机盐不分解而有机质分解的最佳灼烧温度和时间。通过线性拟合灼烧法测得的有机质含量与仪器法测得的有机碳含量间的换算关系,建立了一种通过测定烧失量来换算总有机碳含量的新方法。在页岩最佳灼烧温度480℃,灼烧时间1.5 h条件下线性拟合建立了两种新的换算关系,获得TOC测定值与仪器法的标准值相对误差分别为1.691%、0.486%,检出限分别为0.41%、1.60%。综合它们的优缺点,可将测定页岩类样品的换算关系重建为wo=2.125×wTOC。重建的方法通过严格控制灼烧温度,解决了传统灼烧法中烧失量因无机盐高温分解造成有机质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可用于精确测定页岩中的有机质或有机碳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有机质 总有机碳 烧法 失量 换算系数
下载PDF
化学灼烧法大鼠口腔溃疡动物模型对照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吉莉 袁盛梦 +3 位作者 陈芳园 陈荟宇 韩沛丰 王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4-560,共7页
目的通过不同化学灼烧法建立SD大鼠口腔溃疡动物模型,为治疗效果评价筛选最优方案。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不同浓度冰醋酸或NaOH晶体于下切牙牙槽骨唇侧黏膜和颊黏膜建立溃疡模型;二次灼烧组:采用50%浓度冰醋酸于牙槽骨唇... 目的通过不同化学灼烧法建立SD大鼠口腔溃疡动物模型,为治疗效果评价筛选最优方案。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不同浓度冰醋酸或NaOH晶体于下切牙牙槽骨唇侧黏膜和颊黏膜建立溃疡模型;二次灼烧组:采用50%浓度冰醋酸于牙槽骨唇侧黏膜溃疡愈合后原部位再次建立溃疡模型。观察黏膜状态、溃疡出现率和愈合时间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牙槽骨唇侧黏膜50%浓度冰醋酸组溃疡出现率高,形态规则便于观察,平均愈合时间和组织学特征与人类接近,综合比较优于其他组。二次灼烧组不易形成溃疡。结论 50%浓度冰醋酸处理牙槽骨唇侧黏膜能获得较好的口腔溃疡模型,可作为研究溃疡治疗方法的理想模型。同一部位不适合再次建立溃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化学灼烧法 SD大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用焙烧炉喷烧法处理精苯再生酸 被引量:3
15
作者 尚国祥 蔡元洪 《燃料与化工》 1999年第5期236-237,共2页
我厂精苯车间每天产生再生酸约8m^3,酸浓度为62%~65%,含酸焦油3.0%~4.0%。过去,一直是将再生酸送硫铵工序生产硫铵。自1995年新回收车间投产后,由于采用的新工艺不能再消化再生酸,我们曾于1996年9月建成了一套再生酸的净化装置,采取聚... 我厂精苯车间每天产生再生酸约8m^3,酸浓度为62%~65%,含酸焦油3.0%~4.0%。过去,一直是将再生酸送硫铵工序生产硫铵。自1995年新回收车间投产后,由于采用的新工艺不能再消化再生酸,我们曾于1996年9月建成了一套再生酸的净化装置,采取聚合、盐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法 精苯再生酸 硫酸 炼焦化学
下载PDF
TDR法、干烧法及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徐爱珍 胡建民 +2 位作者 熊永 邹国庆 陈晓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253-256,共4页
以第四纪红壤土为研究对象,采用TDR法、干烧法及烘干法3种方法对不同土层深度的不同梯度土壤含水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干烧法测量值接近烘干法,TDR法测量值比烘干法小,TDR法和干烧法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TD... 以第四纪红壤土为研究对象,采用TDR法、干烧法及烘干法3种方法对不同土层深度的不同梯度土壤含水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干烧法测量值接近烘干法,TDR法测量值比烘干法小,TDR法和干烧法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TDR法和干烧法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大而减小,土壤含水量在半湿润条件下偏差较大;TDR法、干烧法与烘干法相关性分别为98.7%和96.4%。本研究结果证实,TDR法和烘干法均能较好的反映土壤水分变化规律,TDR法相对烘干法偏小,使用前有必要进行标定以提高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TDR 烧法 烘干 第四纪红壤土
下载PDF
焙烧法加固土技术简介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广源 郑书全 《路基工程》 1997年第3期34-35,50,共3页
1 概述 焙烧法是对粘性土进行焙烧,使其塑性消失,具有耐水性,使粘性土变为像砖一样的半岩石类土的一种土层硬化方法。焙烧法是在不破坏土工建筑物或建筑物地基整体性的条件下,通过设在土体内的沟槽、平洞、钻孔,用燃烧物(木柴、煤油、... 1 概述 焙烧法是对粘性土进行焙烧,使其塑性消失,具有耐水性,使粘性土变为像砖一样的半岩石类土的一种土层硬化方法。焙烧法是在不破坏土工建筑物或建筑物地基整体性的条件下,通过设在土体内的沟槽、平洞、钻孔,用燃烧物(木柴、煤油、气体燃料等)的热量,在600~900℃的温度下对土进行焙烧,使沟槽、平洞、钻孔周围的土烧结成设计尺寸的加固土体——焙烧土,使粘性土丧失了原有的特性。焙烧土具有很高的透水性、耐水性、抗冻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路基 加固 烧法
下载PDF
闪烧法——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理新工艺 被引量:28
18
作者 段庆奎 王立明 《宁夏石油化工》 2004年第3期13-16,共4页
本文就采用闪烧法新工艺进行磷石膏无害化处理并取得成功做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烧法 磷石膏 无害化处理 磷肥工业 固体废弃物
下载PDF
焖烧法制糖用活性炭和药用活性炭工艺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梅桂 《林产化工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0-32,共3页
本文介绍了焖烧法制药用活性炭和糖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并对照了两种炭在生产中的控制条件.说明了焖烧法也能生产出多品种、多性能的活性炭.
关键词 活性炭 应用 烧法
下载PDF
采用动态闪烧法快速准确可靠地检测土壤中含氮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Liliana KROTZ Guido GIAZZI 《生命科学仪器》 2011年第6期17-19,共3页
动态闪烧法是分析土壤及植物中氮元素的理想技术。据实验数据显示,这种技术重复性好,且改变样品种类时无记忆效应,可达到氮这种重要营养元素的完全检测。采用这种检测技术可分析从低到高的宽浓度范围的含氮量,且准确度高,无基质效应。
关键词 检测技术 含氮量 土壤 烧法 数据显示 记忆效应 营养元素 浓度范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