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身供养与舍利信仰 被引量:2
1
作者 林鸣宇 《佛学研究》 2008年第1期266-270,共5页
本文对佛教里面的"烧身供养"做了历史性的的考察。认为其背景是依据大乘经典的教义,并在公元四至五世纪之后发生于中国本土的。大乘经典说这是一种"菩萨行"的行为,但在中国,各时代对它的看法并不一致。梁代认为这... 本文对佛教里面的"烧身供养"做了历史性的的考察。认为其背景是依据大乘经典的教义,并在公元四至五世纪之后发生于中国本土的。大乘经典说这是一种"菩萨行"的行为,但在中国,各时代对它的看法并不一致。梁代认为这种行为并非一般僧众所为,且有得不偿失,甚至犯戒的嫌疑。唐代认为根据佛典虽有正当的一面,但其实施必须因人而异,对努力修行的一般僧侣而言,不宜贸然行事。宋代支持僧人"烧身供养"的行为,对后代影响到至深。唐代法门寺的佛舍利供养,促进了"烧身供养"的行为发展,我们惊叹于佛教对民间进行渗透的巨大力量的同时,不得不对佛教世俗化而产生的新的社会问题有所注目。但是无论是"烧身供养"或是"舍利信仰",随着时代的变迁,应如何正确地看待某些脱离佛教经典的原意的变化,值得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利信仰 烧身供养 佛教经典原义 佛教世俗化
下载PDF
简评《为佛而焚:中国佛教里的烧身》
2
作者 张德伟 《汉语佛学评论》 2014年第1期405-408,共4页
在《为佛而焚》一书中,贝剑铭(James Benn)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在中国佛教中长时期、大范围地存在却从未被专门考察过的'烧身'(self—immolation)现象。作者指出,中国佛教史上的烧身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而是一个流动的、不断地... 在《为佛而焚》一书中,贝剑铭(James Benn)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在中国佛教中长时期、大范围地存在却从未被专门考察过的'烧身'(self—immolation)现象。作者指出,中国佛教史上的烧身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而是一个流动的、不断地被重新定义和阐释的概念。自焚(auto—cremation)是本书所研究的最重要的烧身行为;除此之外,任何其他出于宗教目的、针对自己身体实施的暴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行为 作者 定义 中国 断指 目的 烧身 佛教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